Return to search

韓台半導體與液晶顯示器對中國出口競爭力及貿易型態比較 / The comparison of export competitiveness and trade pattern between Korea and Taiwan's semiconductor and liquid-crystal display in China

韓國與台灣分別在1960年代初和1950年代末採取外向型出口導向型發展戰略,迄今依然以出口帶動經濟發展為主要策略。1990年代以來,中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化,對外貿易量快速增加,中國佔韓台整體對外貿易的比重日益升高,2004年更取代美國成為韓台兩國第一大出口夥伴。
  根據韓台對中國出口產業結構,韓台兩國對中國的出口明顯以生產高附加價值的高技術產業(High-Tech Industries)為主。其中,在雁行模式為主的東亞分工結構下,半導體與液晶顯示器分別為韓台兩國輸往中國的第一、第二大產品,為兩國對中國出口貢獻最大的共同產品。對於這兩種產品,韓台兩國一直以來形成你追我趕的競爭關係。尤其在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的大背景下,中國政府採取家電下鄉及依舊換新等擴大內需政策,使得韓台兩國對中國半導體及液晶顯示器出口依賴度進一步增加,兩國在中國市場競爭更為加深。

  國家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是戰後東亞國家發展的主要動力,韓國與台灣為發展型國家的典範之一。尤其就半導體及液晶顯示器等高技術產品發展而言,政府的支持與推動絕對是影響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此外,目前各國的廠商跨越國家疆界而成為重要貿易平台。政府產業政策及廠商競爭策略對於產業出口競爭力及貿易型態的形成,扮演關鍵性的角色。

  以此為基礎,本論文利用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RCA)及產業內貿易指數(Intra-Industry Trade Index,IIT)與貿易專業化指數(Trade Specialization Index, TSI)等三個指標來衡量2005-2010年期間韓台對中國半導體與液晶顯示器出口競爭力與貿易型態及其變化,進而比較分析韓台兩國政府政策及主要廠商競爭策略對該些產業出口競爭力及貿易型態有何影響。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7260023
Creators金慧媛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