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工作情境、能力高低、與不同激勵策略對工作表現的影響 / Effects of work situation, ability, and different motivation strategies on task performance: A study of social compensation phenomenon

早期有許多實證研究均發現,個人在團體中的表現,反而不若只有個人獨自一人時的的表現,除了可能有因在團體中彼此協調不足所造成的損失外, Latan'e 等學者 (1979) 更進一步指出,這還有可能是因為當處在團體中時,由於責任分散了而形成混水摸魚的現象,並稱之為「社會閒散」 (social loafing) ,這是一種動機性的損失。
不過,在某些情況下,我們也可能在團體中的表現反而比個人自己一人時更好, Williams 與Karau (1991) 稱此相對於社會閒散的現象為「社會補償」 (social compensation) ,例如,當團體的工作對我們而言是有意義的或重要的,又知覺到團體其他成員的能力較弱時,我們便可能會付出較多的努力工作,以補償同伴能力之不足。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即在探討最可能產生社會補償現象的情況。
然而,由於人類行為的複雜性,影響個人是否表現社會補償的因素或許甚多,但本研究者假設,最主要的因素還是在於強化個人主觀覺知的「輸入與輸出的連結強度」以及「不可或缺性」。所以在本研究中,研究者將工作類型限定在不連續性工作上,而操弄工作情境、個人能力高低以及獎懲制度等三個獨變項,而在控制其他變項的情況下,探討獨變項對於引發社會補償現象的影響。因此,本研究實際上為一2×2×2 的三因子受試者間設計。
本研究採實驗室實驗法操弄獨變項,實驗中所要進行的工作為綁提圈作業,研究者藉由指導語的說明及假回饋來操弄175 位大學生對於「輸入與輸出連結強度」及「不可或缺性」的知覺。研究結果顯示,工作情境與個人能力高低在工作表現、知覺到的不可或缺性強度、知覺到的輸入與輸出連結強度、以及個人與他人努力程度差異之預期等方面有交互作用存在,顯示當個人能力高時,團體組受試者比個人組受試者知覺到較高的不可或缺性,而輸入與輸出之連結強度亦變得較緊密;而當個人能力低時,團體組受試者則反而比個人組受試者知覺到較低的不可或缺性,及較弱的輸入與輸出連結強度。
此外,知覺到的不可或缺性程度與工作表現有正相關存在,不可或缺性愈高,工作表現也有愈佳的趨勢,而由工作情境與能力高低在工作表現上的交互作用看來,團體╱高能力組受試者的工作表現高於個人╱高能力組,而團體╱低能力組則低於個人╱低能力組,表示在不可或缺性高的情況下,受試者最有可能產生社會補償行為。而在本研究中也發現,能力高低的操弄亦會造成個人工作表現、知覺到的不可或缺性與負向情緒反應的不同,低能力者的工作表現反而優於高能力者,且在工作過程中會產生較強烈的負向情緒。而接受懲罰操弄的組別,受試者也有較強的控制感及負向情緒。研究者最後並以徑路分析整合前述各項證據,大致支持原先的理論建構。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1735
Creators黃國倫, Huang, Kuo-Lun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