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中小企業策略優勢與成長障礙之研究 / On The Strategic Advantage and Growth Wall of Small Business

在台灣經濟的發展上中小企業一直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至今仍舊是維持台灣競爭力的一股強大力量,隨著企業的成長,許多中小企業逐漸轉型成為大型企業,然而卻依舊保持著小企業的經營格局或心態,潛藏著經營發展上的危機。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即是針對台灣中小企業,探討其在不同的條件資源基礎或產業環境下,如何建構其策略優勢,並瞭解在企業發展的同時,會產生那些成長障礙,並探討其背後發生的原因。
  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包括:
  1. 不同型態的中小企業,是如何利用其特質、產業特性或企業能力,選擇其策略重點,進而創造其策略優勢?
  2. 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為何產生成長障礙?與企業特質、產業特性、企業能力或策略作為間的互動關係為何?
  本研究在研究模式上採行個案分析的探索性研究方法。以個案公司訪問與次級資料蒐集資訊的方式,來進行研究主題的探討。本研究個案公司主要以符合在產業相對規模為中小企業者,共計樣本數為七家公司。
  本研究探討「策略優勢」與「成長障礙」的推論模式基礎在「策略優勢」方面有三,包括「企業特質-策略作為-策略優勢」、「產業特性-策略作為-策略優勢」、「策略作為-企業能力-策略作為-策略優勢」。在「成長障礙方面」有四,包括「企業特質-成長障礙」、「產業特性-成長障礙」、「策略作為-企業能力-成長障礙」、「策略作為-成長障礙」。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發現如下:
  一、個案研究結果
  本研究針對中小企業策略優勢的成因進行個案探討,主要的研究結論如下:
  1. 創業資源、網路關係、企業主性格意向、組織規模,以及產業特性是形成中小企業策略優勢的來源,其中以創業資源為最主要的因素。

  2. 中小企業創業者或企業主掌握產業技術與know-how是形成策略優勢的來源。
  3. 中小企業主的企圖心是形成中小企業策略優勢的主要來源。
  4. 中小企業透過網路關係掌握業務來源,創造競爭優勢。
  5. 中小企業因為規模小而產生的經營彈性,可以創造市場競爭優勢。
  6. 中小企業掌握產業特性,發展策略,可以形成競爭優勢。
  本研究針對中小企業成長障礙的成因進行探討,主要的研究結論如下:
  1. 創業資源、企業主性格意向、組織規模,以及產業特性是形成中小企業成長障礙的來源,其中以企業主性格意向為最主要的因素。
  2. 中小企業在創業初期都將市場視為優先考慮的重點,而忽略了對人員的培養,使得人才不足成為發展上的障礙。
  3. 中小企業主能順利從老闆的角色轉換到管理者的角色,是突破成長瓶頸的關鍵。
  4. 中小企業主企圖心是否能持續維持,是影響企業未來發展的重要因素。
  5. 中小企業主注重關係導向,許多中高階職務都由創業成員擔任,無法利用職位升遷的誘因來激勵非創業初期的新進員工,以致無法留住人才。
  6. 中小企業通常專注於其擅長的工作部份,且此方面的能力愈累積愈強,組織規模擴大後,其他企業能力的不足會造成成長上的障礙。
  7. 外在競爭環境的改變會形成中小企業成長上的障礙。
  二、研究過程的其他觀察
  本研究的其他觀察包括:
  1. 中小企業透過策略作為所累積的企業能力,多為功能性的能力,較少為策略能力,此與一般中小企業主或創業者缺乏策略思考能力有關。
  2. 中小企業的企業特質與策略優勢及成長障礙間有較密切的關係,形成策略優勢的因素,往往也是成長障礙的來源。
  3. 網路關係代表中小企業運用外部資源的能力與意願,對中小企業而言通常可以帶來正面的利益,較少產生負面的影響。
  4. 中小企業組織規模小可以創造許多大企業所沒有的優勢,但在「創業資源」結構特別複雜時,即使組織規模小,也較難發揮其規模小的優勢。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2622
Creators王獻堂, Wang, Shein-Tang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