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我國大學圖書館館員在職訓練模式之研究 / A study of the staff-training model in Taiwan's university libraries.

本研究主要目的有三:(一)調查我國大學圖書館館員在職訓練之內容與方式。(二)探討美國有關圖書館館員在職訓練之模式。(三)針對我國大學圖書館館員在職訓練之模式提出建議,供有關單位參考。
  本研究係普查我國台灣地區五十所大學圖書館,以五十位館長為研究對象。採用自編的「我國大學圖書館館員在職訓練模式之研究」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並以FREQUENCY PERCENT分析大學圖書館現況,以CHI-SQUARE考驗本研究之各項假設驗證。
  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提出以下之意見。(一)、增加館員的員額以充裕人力資源,並定期或經常為其舉辦在職訓練,以影響大學的教學與研究功能之發揮。(二)、採用自動化作業,以提升服務品質,加速資料之處理。所以,應該經常不斷的辦理在職訓練,以配合圖書館自動化之發展。(三)、招募策略方面:若採內升方式,應進行在職訓練;若採外補方式,則應以對外公開招考為宜;晉升的標準,應由學校統一訂定晉升辦法。(四)、訓練經費方面:1、參加訓練費用,應完全由館方負擔;2、經費比例應寬列,每年以不低於5%為原則。但是,若正在進行自動化作業,則其館員之訓練經費比例,應酌予提高。(五)、訓練經驗方面:1、以配合業務發展為主。2、訓練需求:各大學圖書館多具強烈的在職訓練之需求,希有關單位能給予機會。3、訓練類別:應辦理編目館員訓練、光碟(CD-ROM)訓練、個人電腦訓練、網路訓練、圖書館綜合訓練、圖書館流通訓練、參考與採錄訓練、公用目錄(OPAC)等。4、辦理訓練方式:以自己館內訓練的方式為主,其次為:參加中國圖書館學會的訓練課程、指派館員參加其他訓練中心訓練班之訓練、委託廠商(vendor)代訓、補助館員自己進修、委託學校或政府訓練中心代訓。5、訓練方法:以參加短期管理訓練或講習為主,其次則可採用:實作示範法與館際相互訪問法、講述法、討論法、工作輪調法、練習法、個案研究、角色扮演法與自學教材法(如CAI)等。6、施訓時間:應利用寒暑假及上班時間。7、師資來源:宜由館內經驗豐富的資深館員指導新進館員訓練外,其次,對有關專業知識與技術,則應聘請專家學者。(六)、訓練成效方面:結訓時應撰寫心得報告。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3801
Creators黃坤隆, Hwang, Kuen Lung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