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民間集體行動的機會、動員及對政策的影響:以「一一二三與農共生」運動為例

當代社會運動研究有三大途徑,「政治過程理論」探討運動所鑲嵌的政治機會和限制,「資源動員理論」強調正式與非正式組織匯集、轉化資源的能力,「新社會運動理論」關注行動者的理念與文化因素對運動的形塑過程。二○○二年十一月廿三日,超過十二萬名農漁民走上台北街頭,抗議政府企圖消滅農漁會,使民進黨政府面臨執政後最大的統治危機。本文企圖結合政治過程理論與資源動員理論,探討農民抗爭背後的政治機會結構,農漁會與「農漁會自救會」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對農金政策的影響。
從政治機會結構觀察,以農會及以在野黨為主的政治聯盟利用政府不同部門的利益矛盾,迫使行政院放棄原有的政策;由財政部主導的金融改革小組一開始便未考量農會代表的意見,在正常溝通管道被封閉的情況下,農會自然只能透過體制外的抗爭企圖影響政策。從動員結構來看,農漁會既有的組織網絡降低了抗爭的組織成本,但其獨特的人脈化特質,很難成為其他集體行動仿效的對象。面對來自農會體系的反彈,民進黨政府迅速以農業金融法的制定釋出善意,但在相關制度未改變的基礎上,將設置的全國農業金庫與農會體系間其實存有嚴重的制度衝突。而「一一二三與農共生」運動的事過境遷,也代表重新檢討農村福利體系機會的再次喪失。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912560011
Creators林御翔, Lin ,Yu Hsiang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