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太平經》「氣」、「人」關係論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Qi and Ren in Tai Ping Jing陳玉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氣化宇宙論對漢代思想產生廣泛且深遠的影響,《太平經》之宇宙論及修養觀亦圍繞氣化論而發,而「人」於宇宙間的突出地位,一直為《太平經》所強調。本文以道家—黃老一脈的氣化論為觀察對象,考察老、莊到《春秋繁露》,人於宇宙地位的轉變。從老莊到董仲舒,中國氣論的發展從「氣」生萬物的思想,衍生出形神相養的生理之氣及感應之氣,而人的地位也因各家著作思想輕重的轉移而有不同的改變,人的地位已漸漸超乎萬物之上,甚至與天相應。《太平經》在這些背景之下,對之有繼承,亦有轉化。而在宗教目的的前提下,《太平經》的「氣」論有了自己特殊的面貌。《太平經》的氣論對先秦至漢代的氣化論既有繼承,又有改造。在氣化生成論中,其主張「元氣」為構生萬物的基本質素,生命之生滅,端肇元氣的聚散。而「氣」無形無厚、無孔不入的特性,遂能入於身中,成為生理機能的動力。將此概念抽象化,「氣」又被援以解釋人的氣質才性問題,人的富貴夭壽也因所禀氣類而有不同的際遇。《太平經》以精、氣、神三者說明人為萬物之長的原因,精、氣、神三者相輔相成,彼此成就。而在宗教思想下,亦使《太平經》轉化原始黃老道中精、氣、神的形神思想,推導出修煉形、神的神仙方術。除了「氣」範疇之外,「道」範疇亦為《太平經》核心思想。在《太平經》中,「道」為萬物的總根源及總依據,「氣」則為「道」下貫於形下世界的媒介。此外,宗教化亦對《太平經》之「道」論發揮影響,《太平經》宗教化的「道」,具有人格意志,而有賞善罰惡的能力,在人修煉成仙的進程中,亦以「道」為人與仙之間的分判,此當為《太平經》「道」論中最為特殊之處。
《太平經》以陰陽、五行為天道運行的規律。「天」在《太平經》與「道」同為萬物的總根源與總依據。「道」的義涵幽隱難曉,一般人難以掌握與理解,相較於「道」而言,「天」顯得親切、容易理解。其好生、主宰一切的特質與「道」相契,而為有形世界的最大存在,地位與「道」幾乎不二。《太平經》卷七十三至八十五說:「道者,天經也。天者好生,故為天經。」說明了「道」乃皇天運行的常規,兩者同具好生的特性,「天」實為「道」於有形世界中的體現。在「天」、「道」合一的情況下,使《太平經》能更有說服力地建構出凡事以「天道」為準則的世界。傳統的陰陽宇宙論,著重在陰陽對立的過程,《太平經》則略去此部分,強調陰陽作用後的協調狀態。天道運行的道理,不能只有陰或陽的單一作用,而有賴於彼此各出半力,合而為一,「調和」思想便應運而生。在這種崇尚「和諧」的情況下,《太平經》在傳統二元的陰陽宇宙論中,加入了「和」,使之為陰陽和的三元思維。全書好以「三」為完滿的象徵,並將萬事萬物比附在以「三」為組織的架構中,特別是「陰陽和」、「天地人」這兩組固定的論述模式。這樣的架構,使人的地位又被賦予了一層新的意義,人乃陰陽調和下的產物,是和諧產生的關鍵。
《太平經》的超越世界與現實世界並非截然二分,而是澈上澈下,貫通相連,企望在此世建立太平世界。此外,在「天人同構」的思想下,「通貫天人」便為漢代思想所呈現的基本、普遍課題與終極目標。如司馬遷說道:「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淮南子》的著書要旨為「究天地之理,接人間之事,備帝王之道」。《太平經》亦大談通貫天人之道,企求在天、人自身及社會三方面均衡發展。因此,本文便在「通貫天人」的脈絡下,論析《太平經》由天道至人道的修養工夫,以彰顯《太平經》強調「通貫」的實踐哲學。
|
2 |
守一與守意--六朝佛道思想交流初探宋隆斐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篇論文《守一與守意--六朝佛道思想交流初探》,基本上是以守一與守意這組對舉互成的概念,作為論文思考的切入點,試圖探討六朝佛道思想交流的可能性;並將論述的重點置於兩漢之際至東晉中期之間,稱之為六朝佛道二教「宗教創發期」的前期,因為這一階段的「安般守意」禪法與「存神守一」道法,在修煉原理、過程與境界體驗,彼此有可以對照交流之處。並且將思考的角度放在下層社會群眾的信仰實態上,嘗試抉發出一般探討六朝思想史或宗教史的著作所未關注之處。
為了兼顧論文的定位與章節的安排,考慮到佛道二教在時空發展上的不共時性與非連續性,筆者將於第一章<緒論>中介紹研究動機與定位,研究範圍與方法,整理學界前輩對於漢魏兩晉時期「守一」與「守意」思想的研究成果,並提出進行此項研究時的條件限制;
第二章則探討東漢中晚期道教的存神守一思想。以《太平經》(包括《太平經聖君秘旨》)的內容為主,重新思考當時太平道的宗教實態,奉道者是否曾普遍的修持「守一」之法;
第三章探討中國佛教初期的禪觀守意思想,以安世高所譯的《佛說大安般守意經》與《陰持入經》的內容為主;至於支婁迦讖所譯的《道行般若經》、《般舟三昧經》、《首楞嚴三昧經》等三部與大乘禪法有關的佛典,在當時可能尚未造成立即的影響,所以將其置於下文,與「兩晉之際禪觀思想的演變」一併討論。
第四章為存神守一、禪觀守意這兩種教法的中期演變。道教方面探討《老子道德經想爾注》與葛洪《抱朴子》的「守一」思想,佛教方面則以竺法護所譯之《修行道地經》七卷為主;不論佛教或道教,側重點在於從當時社會中下階層民眾對於存神守一與禪觀守意兩種修法的接受度,作為思考的切入點,重新思考由魏初到東晉中葉之間的宗教活動實態。
第五章是守一、守意思想的後期發展。綜述六朝前期「守一」與「守意」思想的關係,並且舉出六朝後期佛道二教在修行理論與方法上的轉變做為對照,以照應整體思想發展上的連續性。
第六章為結論。
平心而論,從兩漢之際到桓靈之時,將近一百六七十年,當時佛道二教的接觸是隨機的、粗淺的,無論在深度與廣度上都不夠,宗教用語的相似,可能只是隨手借用而已,不太可能經過仔細的考慮斟酌,這是因為當時佛道二教都處於草創的階段,方自顧之不暇,遑恤其他哉?況且兩種文化相遇時,語彙的借用實屬平常,往往只是反映了人們追求新鮮、標新立異以自炫耀的心理而已,需要深入研究的是這些語彙是否被正確的借用,或是被賦予新的意義與用法,進而探討二者的宗教修行理論與終極關懷理念的異同,如此方能正確深入的判斷此一共通的語彙在不同宗教體系所處的地位與作用。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第三節 研究態度取向
第四節 文獻探討與觀念釐清
第二章 道教初期的存神守一思想
第一節 《太平經》概說
第二節 「一」的元氣論宇宙圖式與「三合相通」說
第三節 氣化的身體觀與身神
第四節 存思原理與相關條件
第五節 守一的境界與效果
第六節 結語
第三章 佛教初期的禪觀守意思想
第一節 漢魏之際佛教傳播的概況
第二節 安般禪法內容分析
第三節 〈三十七菩提分〉內容分析
第四節 結語
第四章 守一、守意思想的中期演變
第一節 《老子道德經想爾注》的奉道誡守一思想
第二節 《抱朴子》的守一思想
第三節 竺法護《修行道地經》之禪觀思想
第四節 結語
第五章 守一、守意思想的後期發展
第一節 上清經派的存思法
第二節 六朝後期禪觀思想的發展
第六章 結論
參考書目
|
Page generated in 0.013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