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應用集群分析於國內銀行之信用卡逾放比率之研究 / The application of cluster analysis on credit card delinquency rates in Taiwanese Bank林琪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摘要
由於政府對相關金融法令的開放與條文修訂,導致信用卡的使用變為更便利,同時也促使全球信用卡組織,紛紛在國內設立分行或分支機構。因此,國內信用卡競爭市場儼然也成為是另一種競爭的金融市場,例如早期的信用卡是以聯合簽帳卡為主,延伸至今的認同卡、智慧卡等,又如各式各樣的推廣方案也相繼而生,如免收年費、刷卡金額可兌換紅利積點、刷卡金額分期付款等。如此顯示國內信用卡市場的未來發展,是值得探討的議題。故本研究透過集群分析的導入,研究信用卡逾放比率、信用卡流通卡數、信用卡備抵呆帳提足率、信用卡當月轉銷呆帳金額等變數的分類關係。研究分析發現概分下列幾項:
(1)本國民營銀行之信用卡業務推展較公營銀行積極。
(2)公營銀行的信用卡逾期六個月帳款占應收帳款比率較民營銀行為高。
(3)公營銀行之信用卡流通少、轉銷呆帳額度低的銀行占大多數。
(4)民營銀行之資產品質佳、轉銷呆帳額度高的銀行占大多數。
|
2 |
銀行信用卡逾放比率之決定因素─以台灣之銀行為例林冶洋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信用卡市場自1982年全面開放以來,信用卡以驚人的速度不斷成長。但隨著信用卡簽帳金額、循環信用餘額的提高,以及2002年南韓信用卡泡沫危機的前車之鑑,信用卡逾期放款的風險控制也逐漸為政府相關主管機關所注意。藉由2003年7月至2004年10月,共16個月的月資料以及43間發卡機構,作追蹤資料的隨機效果模型分析,並採三種方向作為研究的角度,顯示較低逾放比的銀行,也許其風險管理及內部控制較為嚴謹,因此其信用卡部門之逾放情形也會較少。益本比則可以反映獲利能力較佳之銀行其放款品質較佳,因此可以推估其信用卡逾期放款的情形相對而言較不嚴重。持卡人循環信用餘額使用指數則反映出貸款者的還款能力。卡均循環信用餘額則是一項較為特殊的觀點。結果顯示台灣確發生了以卡養卡的情形,以致於在短期內,卡均循環信用餘額的提高反而會造成信用卡逾放比率的改善。最後,景氣動向指標成長率則反映出在景氣好的時候,持卡人比較有意願及能力償還其信用債款,因此持卡人逾期繳款的情形較不會發生。
|
Page generated in 0.020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