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台灣開放式債券型基金之績效研究 / The Study on the Performance of Taiwan Bondfund李明仁, Li, Ming-J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債券市場與股票市場兩者間具有很極強的替代性,當某一市場投資報酬率較高時資金就流往那個市場,84年至85年間股票市場表現不佳,而債券市場因政府持續發行公債,使得債券籌碼供應穩定吸引不少資金投入;此外央行84年開始一連五次調降利率的措施,為債券市場提供空前的多頭環境,使得債券市場日益蓬勃發展。債券市場持續成長使得投信機構以債券型基金為主力產品,申請發行新的債券型基金以及追加額度的現象層出不窮,發行債券型基金的速度與規模,更是決定投信公司今年績效與獲利的重要指標。
債券型基金是一種投資於債券相關工具的共同基金,主要投資標的物除了政府所發行的公債外,亦包含企業所發行的公司債及金融債券;投資於債券型基金可藉由基金方式,有效參與國內債券市場增加投資管道,此外投資人尚可享受免稅負課徵、穩定收益、變現性高及流動性大等好處。由於目前資本市場上債券型基金的數目逐漸增加,各家之操作績效良莠不齊,本研究主要目的是針對國內的開放式債券型基金彼此之間,其投資績效差異性、擇時能力與持續性等方面進行探討。
使用績效評估指標主要以學術界常用之Sharpe績效指標、Treynor績效指標、Jensen績效指標、Treynor & Mazuy擇時能力指標與Fabozzi & Francis多空頭擇時指標為主。統計方法則分別以t<sub>D</sub>檢定及Spearman等級相關係數作為檢定的輔助工具。
基金樣本為投資於國內證券市場之開放式債券型基金,共計十三家;整體績效與擇時性之研究期間為民國84年11月9日至85年5月1日,共計22週之週資料;在十三家基金中挑選成立時間較長的其中五家作為持續性之研究樣本,第一期民國83年10月6日至84年6月12日,第二期由民國84年6月19日至85年5月1日,每期40週。
經由實證結果得到以下結論:
1. 全體債券型基金之投資報酬率皆未優於風險平準後的市場投資組合報酬率。
2. 部份基金具有擇時能力,整體平均而言,經理人並不具備擇時能力。
3. 二種績效指標顯示基金具有持續性,二種則不顯著,因此本研究無法由實證得到基金的操作績效是否具有持續性。
|
2 |
從投信被迫處理結構債-看主管機關對衍生性商品的監理林意耘, Lin, Yi Y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2005年國內債券基金持有的結構債券 - 高達將近新台幣6,000億的部位,在主管機關的行政命令要求下,限期處份出清,虧損部位由投信業者自行承擔,不得損及投資人權益,事件雖然圓滿落幕,各投信業者忍痛吸收將近300億的總虧損金額。
經過十多年的畸形發展,國內債券基金已經隱然成為金融怪獸,主管機關藉由處理結構債一併整頓基金市場秩序,結構債券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讓投信業者慘賠的結構債,只因為背負著衍生性商品的原罪,成為代罪羔羊!
衍生性商品的發展,對於新金融商品的創新,扮演著極重要的功能及元素,以台灣目前的金融環境,產業的發展必須是多元且國際化,不能排除衍生性商品的發展,因此本文借由事件的發展,比較國內外監理機構對衍生性商品的規範,參考歐美主要國家的監管方式,提供台灣主管機關參考,以制訂風險控管及監管適宜的制度,提供業者創新金融商品的發展環境。
|
Page generated in 0.02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