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4
  • 4
  • Tagged with
  • 4
  • 4
  • 4
  • 4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兩岸直航對台灣航空業營運之影響以中華航空公司為例 / The Impact of Cross-Srait Direct Flight on Taiwan Airlines Industry ---- A Case Study of China Airlines Company

李昭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1949年政府遷台後,直到1987年台灣政府開放大陸探親,兩岸人民才第一次有了正面的接觸,隨後在兩岸經濟不斷發展市場需求大增,兩岸有相同的語言及文化及大量的廉價勞工、豐富資源讓兩岸人民及台商不斷的提出三通直航的要求。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自2008年到2010年兩岸間航空政策對航空公司營運發展之影響,尤其是自第二次政黨輪替之後,五次江陳會對台灣產業之影響,再深度訪談直接參與直航政策之航空業者,分析中華航空公司自直航後營運成長為例,證實"直航"對台灣航空業之正面影響。 另外也以自2008年到2010年直航後3年,台灣產業變化為例,證實自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全世界航空公司不勘虧損紛紛裁員減薪,唯有兩岸航空公司因"直航"政策安然渡過金融危機,證實政府政策是直接影響一個產業興衰的主要原因。
2

「兩岸自由貿易區」經濟效益研究

蔡欣茹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採用FTAP模型配合GTAP第6版資料庫,模擬分析兩岸組成自由貿易區對雙方總體經濟與各部門長期變動的影響。本文除了考慮商品部門和服務業貿易自由化以外,同時也加入兩岸直航和撤除台灣對大陸進口限制的討論。實證結果顯示,兩岸建立自由貿易協定對台灣有益。兩岸自由貿易區同時帶來台灣與大陸在進出口貿易量和國內生產毛額的提高。在社會福利方面,台灣社會福利每年增加74億美元,大陸則是每年減少24億美元。造成大陸利得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其製造業部門的貿易條件惡化。就產業的長期影響來看,兩岸自由貿易區可使台灣和大陸淨出口金額上升,分別增加251.76億美元與292.92億美元,其中以台灣紡織業和化工產品的淨輸出為最高。農業貿易自由化和取消進口限制,導致台灣農產品在產出和淨出口金額上多半低於大陸。開放服務業市場以及直航帶來的大陸運輸量提高,顯示推動兩岸自由貿易區服務業廠商傾向於提高對大陸投資並減少在台灣的投資。 / This paper adopts the FTAP model, a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to analyze the long run economic effects of a cross-strait FTA on Taiwan and China. In addition to the liberalization of trade in goods and services, the direct cross-strait transportation and removing restrictions on imports from China are also discussed in this stud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FTA of Taiwan and China might resilt in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n both Taiwan and China. First, Taiwan and China have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their total volume of trade and GDP. Second, the social welfare of Taiwan increases $US74.64 billion, but the social welfare of China decreases $US24.42 billion because its TOT of manufacturing sector is worse off. In addition, the FTA makes the net export of Taiwan and China increase $US251.76 billion and $US292.92 billion, respectively.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of Taiwan and China have the greatest increases in their net export, patticularly the textile and chemical products of Taiwan. Because of the liberalization in agriculture trade and removing restrictions on imports from China, the increase in agriculture output and net export of Taiwan is lower than those of China. Finally, the empi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liberalization of services trade and the direct cross-strait transportation attract services industries to raise their investment into China and decrease the investment in Taiwan.
3

兩岸海運直航與港口經營策略、績效分析-以基隆港為例 / The study of cross-strait direct shipping, port strategy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taking Keelung Port as an example

曾乃正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兩岸航運「大三通」在秉持「尊嚴、對等、安全」的原則下已於2008年12月15日付諸實施,台灣港口隨大三通的通航,經營環境對應的型態也將隨之改變,須構建新的思維,提高港口的競爭優勢,尤其近年來國際運籌管理的模式不斷的創新作法,以服務為基本依歸,臺灣港口有必要適度隨直航調整與修正,本研究內容將探討國際港口運輸的服務功能,港口營運組織及經營方式能往多角化、企業化、國際化的方向轉變,也比較兩岸直航前後影響程度和經營績效分析,以因應航運業進行運籌管理的運輸及倉儲相關服務需要。 因此,研究發現臺灣港口為因應政府發展全球運籌管理計畫,政府相關的配套法規及措施,必須針對全球港口的競爭,進行全面性法規整合及組織變革,港際競爭與航商需求變動為影響港口經營最大因素,政府未來應思考如何與大陸港口策略聯盟,即聯合又競爭的關係,使港口成為國際供應鏈之重要環節,並運用台灣長期在航運地位的競爭優勢,拓展高附加價值之轉運服務,政府必須營造健全的全球運籌管理相關法制環境(通關、租稅、金融與電子商務等),並以現有資料分析未來臺灣港務公司經營上利弊得失,預期改制港務公司營運目標和方向的參考,並持續改善港口基礎建設環境,締造雙贏。
4

中共對臺旅遊政策研究 / The tourism policy research of China to Taiwan

李謙宏, Lee, Chien H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兩岸情勢因為軍事緩和,而使經濟漸漸升溫,目前大陸已開放所有的三十一個省市自治區可以赴臺旅遊,每年陸客來臺的數量均已兩位數增長,對促進臺灣的觀光產業與國內經濟市場有著不小的影響力,這到底是純商業化的開放,還是背後隱含著其他的目的? 本研究探討大陸從鄧小平至胡錦濤時期的對臺旅遊政策發展過程,大陸從被動到主動,再經由探討軍事對峙時期至和平開放時期不同的對臺旅遊政策,必遵循著中共對臺政策的最高領導方針,並配合兩岸重大的政治事件,在各種敏感時機所提出的對臺旅遊政策。 中共對臺政策的核心為中共中央對臺工作領導小組,現均由中共中央總書記擔任該小組召集人,隨著兩岸情勢的進展,由中共各國家級領導人組成,並靈活配置商貿、軍事等高階首長為成員,展開對臺工作,並由國臺辦為指揮核心,直接組織與指揮政府系統的國家旅遊局與民間組織的海協會,完成對臺旅遊政策的實踐。 中共以首都及兩個直轄市,另加上與臺灣關係密切的兩個城市為第一波開放首航臺灣的城市開始,有著漸進式的開放規律,現已開放26個省市自治區共41個直航機場,但對於幾個少數民族居多的省份,截至目前為止卻尚未有要開放直航的訊息。各省陸客來臺數量年年增加,總體消費金額年年提高,對臺灣觀光產業產生了巨大的生態轉變,也加大了中共對臺民間影響的力道。 研究發現不止中共欲藉陸客消費能力影響臺灣,港資也充分利用臺港的自由貿易進入臺灣掌握了大量的陸客市場;政府對於兩於陸客來臺只重視人數,而不重視交易制度,造成了臺灣地接社受到大陸組團社的予取予求;臺灣旅遊產業因陸客來臺雖有受益,但也被多方瓜分;而由臺灣提出的九二共識則是兩岸和平發展的基石,也是陸客來臺能持續維持的主要因素。

Page generated in 0.036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