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路徑相依及區間回顧型之新台幣結構型金融商品評價與分析杜芳儀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篇論文以新台幣計價的結構性商品為主題,希望藉由對於此類商品的分析,讓投資人更加了解投資結構型商品所會面臨到的報酬及風險,並以兩個市場上已發行的產品為實證,推導出該結構性商品的價格、避險方式、發行商的風險及投資人的投資策略。藉由對於結構型商品的實證研究分析,使我們可以更清楚認知其風險所在與金融商品設計所需注意的地方。
隨著低利率時代的來臨,投資人無法再從定存及證券中獲得高報酬率,銀行也愈來愈不願接受投資者的大額存款。銀行及券商所推出的結構型商品,不只強調保本或高收益的特性來吸引大眾,投資人亦可以根據自己的個人理財規劃與風險偏好程度來投資金融商品以擊敗銀行微薄的定存利率。然而對於投資者而言,最佳的投資策略為何?想要有高報酬,相對所面臨的風險也隨之增加,畢竟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所以投資時應特別留意發行機構的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及市場利率風險等各項風險。因此希望藉由本論文的分析,使投資人更進一步了解結構型商品之特性及投資結構型商品所可能面臨到的風險。另一方面,也提供發行商在發行結構型商品時可注意的要點,不但要能吸引投資人的目光,還要考慮發行的利潤及後續所面臨的風險。
|
2 |
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化之分析與評價廖柏媛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基於國內貸款市場的特性來看,國內金融機構所承作的不動產抵押貸款幾乎都是浮動利率抵押貸款,與美國以固定利率抵押貸款為主的貸款市場發展相當不同,未來台灣若欲發展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化,最先發展的商品應是符合國內抵押貸款屬性的調整利率傳遞證券,因此本文將針對調整利率傳遞證券做評價。同時,由於傳遞證券具有路徑相依的利率衍生性商品之性質,難以得到評價的封閉解,必須依賴數值方法來評價,評價方法不外乎採用利率樹或蒙地卡羅模擬法,本文將對此兩種評價方法做一深入的探討,同時有別於目前國內相關論文以Hull & White三元利率樹的評價方式,採用蒙地卡羅模擬法來評價,並進行敏感度分析,調整利率傳遞證券的評價結果如下:
1. 以台灣的貸款屬性來看,抵押貸款無每年利率上下限,雖有20%的最高利率上限但在目前低利率環境及低利率波動度的環境下,很難觸及此20%的最高利率上限,因此,期間利率上限價值很低,幾乎可視為一個純粹的浮動利率貸款。由於利率每年調整一次,現金流量則是按當時利率水準每月折現,故即使在貸款契約利率之利率加碼等於風險溢酬的情況下,傳遞證券的價格也不會等同於面值。
2. 利率波動度與調整利率傳遞證券價格之相關性不確定。
3. 調整利率傳遞證券價格與每年利率上限(annual cap)及期間利率上限(lifetime cap)有正相關。
4. 同時具有每年利率上限及下限的傳遞證券,價格會比只有每年利率上限的傳遞證券高。
5. 利率加碼越大,調整利率傳遞證券價格越高。
6. 提前清償速度與調整利率傳遞證券價格間的相關性,受到MBS折價或溢價的影響。
|
Page generated in 0.012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