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4
  • 4
  • Tagged with
  • 4
  • 4
  • 4
  • 4
  • 3
  • 3
  • 3
  • 3
  • 2
  • 2
  • 2
  • 2
  • 2
  • 2
  • 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商業方法專利適格性研究:從美國Alice v. CLS Bank及其後續出發 / From Alice v. CLS Bank to Patent Eligibility: Trend and Development

郭彥君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資訊科技與知識經濟緊密結合的新時代,網際網路發達與電子商務普及使得「電子化」當道的商業方法發明成為專利申請的新趨勢。尤其是美國在1990年代末期正式承認商業方法是可專利標的之後,原本就是資訊科技龍頭與全球貿易大國的美國,也因此成為商業方法專利的「新樂園」。 電子商務業者紛紛搶進,積極申請並取得美國的商業方法專利。相較於歐洲直接排除商業方法的可專利性,美國是公認對商業方法專利審查寬鬆的國家。然而,這樣的專利政策也使得美國商業方法專利的品質良莠不齊,進而引發許多專利爭議的訴訟案件。2014年的Alice案可謂美國商業方法專利的分水嶺,美國最高法院藉此宣告商業方法專利寬鬆政策的終結,並將專利適格性作為嚴格審查可專利性的首要門檻。 為深入了解美國商業方法專利的來龍去脈與未來趨勢,本論文首先回顧美國歷年具有指標性的商業方法專利案件,接著探討Alice案後聯邦巡迴上訴法院對專利適格性的法律見解。藉由檢視美國專利商標局頒佈的最新審查基準,以及分析美國發明法針對商業方法專利施行的新措施,本研究發現:一、雖然商業方法仍是美國法定可專利標的,但這個資格認定只是取得進入專利審查的入場券,還必須進一步檢視其專利適格性,才能確定系爭商業方法是法定專利適格標的。二、最高法院在Alice案立下的「兩步驟分析架構」是專利適格性的最高判斷標準。這個標準不但提高專利審查門檻,更將判斷核心聚焦在「科技技術」。三、美國專利商標局據此修改最新審查基準,使得行政審查的判斷準則與司法齊步,將「兩部分析方法」當作可專利性審查的第一道防線。四、發明法案推行「涵蓋商業方法專利複查程序」,是快速有效篩選品質不良之商業方法專利的最佳訴訟途徑。 如今美國已形成立法、司法與行政三方同步嚴格把關商業方法專利的態勢。審視此次美國專利政策的轉變,不但將商業方法專利的審查門檻提高,也順勢讓專利政策回歸專利追求實用技術的立法初衷。有鑒於此,對積極發展電子商務為產業升級的臺灣,無論是產業界或是政府相關單位來說,都有必要關注並積極跟上這次全球專利政策風向的轉變!
2

軟體可專利性相關問題之研究 / A Study on Software Related Patentability Issues

林金東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電腦化的普及,軟體程式控制的機器或日常生活用品亦成為經濟活動的主流。美國最高法院在1981年Diamond v. Diehr案中開啟電腦軟體程式可專利之先河。該案所請求之電腦軟體程式雖係利用數學公式計算橡膠固化的完成時間,但法院認為其專利請求並非主張該數學公式之獨占(pre-empt)使用權。相對的,發明人係主張排除他人使用該公式與該請求程式中所有步驟之聯結關係。本案對於軟體專利的標的適格(patent subject matter eligibility)作了相當明確的闡述與界定。  1998年聯邦巡迴法院State Street Bank案提出「有用、具體、且實體的結果(UCT, useful, concrete and tangible result)」作為檢驗軟體專利的檢驗方法之後,聯邦巡迴法院在2008年的Bilski案又宣稱此一檢驗方法將不再適用於軟體專利審查。Bilski案與State Street Bank案的主要差別在前者專利範圍內,隻字未提是否使用電腦或其他硬體之技術手段或裝置(means),以達成其發明之目的。其所請求專利方法之行為模式是否具有可重複性(repetitiveness)或具體性(concreteness)因此受到質疑。  2007年發生AT & T控告微軟(Microsoft)侵犯其軟體專利權,本案經紐約地方法院及聯邦巡迴法院審理皆認為,微軟將包含AT & T語音文字轉換軟體在內的視窗作業系統光碟,交給國外電腦製造廠商複製安裝於電腦中出售,侵犯AT & T之專利權。雖然最高法院依據現行美國專利法271(f)規定,認為微軟僅交給原版光碟並未侵犯AT & T專利權,外國電腦廠商將微軟作業系統複製安裝於其他電腦出售係屬治外法權(extraterritoriality)法律適用問題。但最高法院亦表明,國會未來若能在271(f)加註組件另包括"資訊,指令"或"可用以產生組件之工具",則上述情況即可能改觀。本案爭訟過程引發軟體實體性(tangibility)的廣泛討論。  本文主要目的在探討有關軟體可專利性標的之適格(patentable subject matter eligibility),包含實用性(applicability)、具體性(concreteness)及實體性(tangibility)等問題,從正反意見之比較分析中,希望能提供問題爭點一個更清礎的全貎,促成相關產學界對軟體專利作進一步的探討,供國內專利主管單位未來修法的參考,茲依序說明如下: 第一章 緒論     就本文研究之背景、動機、方法及目的分別加以說明。 第二章 軟體專利相關發明之概念 討論軟體可專利性之概念,對於相關軟體專利案例加以分析,探討可專利性之解釋依據及其範圍限制。 第三章 軟體專利標的之適格問題 從各國電腦相關軟體之專利規範出發,比較各國專利標的適格審查之異同,探討軟體專利標的適格之判別方式。對於專利之具體性(concreteness)、實體性(tangibility)及實用性(applicability),透過各國審查規範之比較加以研究。關於可專利性之標的適格規範,我國與歐洲之專利法皆採用法定除外事項及負面表列方式,美國則採正面規範解釋,形成解釋空間上的差異。我國與歐洲在專利標的適格之解釋上雖較自由,美國則相較受拘束,但從各國公布的軟體專利審查基準的內容加以比較,其內容仍以美國之審查基準為主導。 第四章 軟體專利要件之審查 從各國專利審查基準之規範分析專利審查准駁之要件,並從實務觀點對專利審查提出評析意見。由於我國與歐洲之專利法係以產業利用性為授予專利權之基本原則,因此,本章亦一併與專利要件之新穎性、進步性及充分揭露等規定事項一起討論,探討其間之差異性與優缺點。 第五章 軟體專利之法律適用 2008年10月聯邦巡迴法院在Bilski案的判決中宣稱軟體專利須符合一定條件才能取得專利,對於1998年State Street Bank案以具體性、實體性、實用性的檢驗方法,今後將不再適用。在2007年發生之AT & T與MICROSOFT的侵權訴訟,其中對於軟體是不是一種實體的組成元件(tangible component)有相當詳細的說明與爭辯。本章希望從相關判決理由中,獲致軟體專利較明確的法律關係。對於軟體專利侵權之實務方面,本章亦以TGIP與AT & T之侵權訴訟,探討美國在專利範圍解釋(claim construction)及均等論(doctrine of equivalence)之應用及其實務上發生之法律適用。 第六章 結論與未來展望 軟體創作屬著作權保護的對象之一,通常以目的碼的比對作為軟體著作權侵權與否的判別依據。自1970年代開始,軟體專利一直圍繞著有關可專利性標的適格(patentable subject matter eligibility)的問題打轉,美國從1981年的Diehr案到2008年的Bilski案歷經二十幾年的時間與爭訟,仍無法獲致明確的結論可供公眾遵循。本文探討軟體的標的適格問題,以及涉及軟體專利本質的實體性問題,從各國軟體專利法制之比較,希望能提供前述爭點一個清礎的原貎,促成相關產學界對軟體專利作深入的探討,作為將來國內專利修法的參考,使我國軟體專利法制能站上世界科技產業競爭的高點。 / After years of debates over the patentability of software related patent, the first software related patent was finally allowed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1981. And in 1998, the Federal Circuit decided in State Street case that the software patent is patentable if it passes the test, namely, to produce “useful, concrete and tangible (UCT) result.” However, in 2008, the Federal Circuit reasoned in Bilski case that it would be inadequate to adopt that test in the future, and decided not to use it any longer. While focusing on the subject matter of patentability issues, the Microsoft v AT & T case is being selected herewith for its full scale debates over the essence of software tangibility. Although the Supreme Court held that Microsoft's conduct falls outside 35 USC 271(f)'s compass would be resolved by the presumption against extraterritoriality, the holding also revealed that Congress might have included within 271(f)'s compass “information, instructions, or tools from which those components readily may be generated.” It did not. This thesis aims to deliberate on the patentability of software related patent, primarily on the applicability, concreteness and tangibility of the software patent. The author wishe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ble scenario on the patentability of software related patent through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subject matters present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thesis.
3

人體基因序列的專利適格性─從美國Myriad案再省思 / The Patent Eligibility of Human Genes in the Wake of AMP v. USPTO & Myriad Genetics Case

吳振群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美國最高法院於2013年6月13日,發佈自2010年起纏訟多年的 AMP v. USPTO & Myriad Genetics案判決,最高法院全體一致認為,與天然相同的DNA序列,即使經過單離(isolated)仍然不具有可專利性,但補償性的DNA(complementary DNA,簡稱cDNA),則為人為發明產物具有可專利性。 判決出來後,引發各界譁然,相關基因測試業者擔心,最高法院的見解,會使基因研發的投資意願大幅減少,反而會阻礙往後創新研發。但支持者認為基因本屬人類共有產物,且否准基因專利後,能夠讓其他更低價、更有效率的檢測方法進入市場,對社會有助益。在專利權人的私有利益與公共衛生利益激烈衝突下,各方都有鏗鏘有力的理由。 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從1980年代起,開始核發與基因有關之專利,並在2001年公布「實用性檢查指引」(Utility Examination Guidelines),認為單離的人類DNA或純化DNA分子,亦可賦予專利,透過賦予專利排他權,達鼓勵研發創新之目的。從過去三十年來,基因相關專利數量劇增,也因為專利排他的特性,對現有的科學研究產生阻礙,不僅如此,對於患者而言,因為專利權人積極行使權利,成為市場唯一壟斷者,使患者無法獲得其他醫療意見(second opinion)的權利,這也是Myriad案備受矚目的原因之一。 因此,本論文將藉由AMP v. USPTO & Myriad Genetics案,重新省思對於人體基因是否具有可專利性,並整理美國司法實務過往對於可專利標的、基因專利等重要判決進行分析,最後提出本文的見解,試圖提出一些可能的解決方案。
4

商業方法軟體專利之研究 / Subject Matter Problems and Extraterritorial infringement with Patent on Methods of Doing Business

吉玉成, Jyi, Yuh-Cher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於一九九八年State Street Bank一案,肯認商業方法軟體得為法定之專利標的後,全球之金融業、電腦業與網路公司莫不尋求以專利作為保護其商業方法之武器,商業方法專利申請之案件遂絡繹而來。惟商業方法軟體是否得為專利之標的,至今美國學界仍有爭議而見解不一,日本專利局係採與美國專利局相同之立場,然歐洲專利局目前似仍採否定見解。對此一議題,我國已有相當文獻討論,並均採肯定之見解。惟並未對何以可專利性之理由詳予闡述,至於專利侵害之問題,亦未就我國法深入分析。 本文擬自比較法之觀點,分析美國實務運作及學界之論述、歐洲發明專利公約及專利局實務之見解、日本法之規定與特許廳之意見,汲取其中之經驗與見解以為借鏡。第二章首先就商業方法軟體加以定義,並探究現今商業方法軟體之架構及其特殊性,以作為專利標的適格性分析之基礎。第三章分析商業方法軟體之施以專利保護,對產業與實務造成之影響。包括實務所面臨的困難﹙如先前技術資料庫之建立、審查人員之訓練、法院面臨之困難等﹚,及我國軟體產業應如何調適。第四章係探討商業方法軟體之專利標的適格性分析,依次分析美國法之規定與學說實務之見解、歐洲專利公約與專利局之立場、日本特許法之規定與特許廳之態度,以及國內學說實務之見解,並由我國專利法之立法意旨與商業方法軟體架構之特殊性,論述商業方法軟體在現今軟體發展之架構下,應非發明專利保護之標的,另亦就我國智慧財產局所公布之「電腦軟體相關發明專利審查基準」,加以探討並提出個人淺見,並摘錄智慧財產局已核准若干商業方法軟體專利之個案,加以分析。第五章自發明專利保護要件之觀點,探究商業方法軟體專利保護之問題。第六章則自美國法之觀點,分析商業方法軟體於網際網路上,所發生之跨國界專利侵害問題,並試從國際私法之角度,處理此類問題。最後,於第七章提出個人對商業方法軟體專利之淺見,並就我國現行專利制度提出未來保護方向之建議,以為結論。

Page generated in 0.023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