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Tagged with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詩說噶瑪蘭,說噶瑪蘭詩--清代宜蘭地區古典詩研究

林麗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宜蘭,在臺灣地理上是邊陲地帶,有時既不屬於東部也不屬於北部;有時卻兼屬二者。宜蘭在先人翻山越嶺、胼手胝足,對抗大風大雨,在一切惡劣的環境考驗下,終於走過滄桑的二百多年,宜蘭從被遺棄的明珠蛻變成臺灣的「璞玉」,「宜蘭經驗」也成為臺灣各地競相模仿的對象。但除了政治上的建設,宜蘭的文風也曾盛極一時,有「淡蘭文風冠全台」之雅稱。在今日,全台各地相關台灣文學研究紛紛興起,宜蘭的古典詩卻為人所遺漏,所以本論文決定從清代的宜蘭詩入手,研究1796至1895年(乙未割臺),正好百年的清代宜蘭詩,從古典詩的角度去解讀清代的宜蘭文學,希冀從詩歌的角度來建構清代的宜蘭古典詩圖像。 歷史上,宜蘭舊稱蛤仔難,至嘉慶十五年收入版圖,譯蛤仔難為噶瑪蘭,於嘉慶十七年(西元1812年)正式設置廳治。光緒元年(西元1875)則改噶瑪蘭廳為宜蘭縣,所以在清代有長達63年(1812--1875)宜蘭都稱為「噶瑪蘭」。宜蘭的行政區自設廳管轄,除名稱的異動外,疆域大都維持相似,本論文就是以此區域為範圍,時間限於1796—1895年的清代宜蘭古典詩研究。 「詩說噶瑪蘭」,凡是曾經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詩人:無論是遊宦詩人,其詩與噶瑪蘭相關;或在地文人的詩作都在本論文研究之列。但研究對象則限於漢人古典詩,對於「噶瑪蘭」人和其他原住民的詩歌並不在本研究之內。「說噶瑪蘭詩」即是解讀所有與噶瑪蘭相關之詩作,並佐以清代相關志書、古文書、碑碣等歷史文物,作最佳之闡釋。所以本論文題目為「詩說噶瑪蘭,說噶瑪蘭詩----清代宜蘭地區古典詩研究」。 本論文所關注的是以地域畫分、時限在清朝的宜蘭古典詩所展現的文學特性;也將探討在此地活動的文人如何看待他自己生活的場域,如何在詩歌創作中展現地方意識,透顯人與地的時空關聯。當然限於時間和人力,本論文只針對目前已刊行之詩錄、詩集或方志藝文志中所載詩歌,一一檢視,選取清代宜蘭當地詩人和遊宦宜蘭人士的古典詩作品,做歸納、分析。採取的論述方向是「背景—作者—作品—評價」,當然論述文學之發展仍離不開當地的地理和歷史論述,尤其必須關注以下數個層面:文學作家、作品、文學思想,整體文學活動與社會文化的關聯。本文的論述將先概論蘭陽史地,以明瞭文學的外圍環境,進而貼近清代詩人的生活樣貌。因為清代噶瑪蘭詩人作品散處各書,傳記也未建立,本文將簡介其傳略,從中可知清代宜蘭詩發展之概況。宜蘭的開發和西部的開發相較,整整晚了一百多年,在文教事業的發展也落後許多,因此清代噶瑪蘭的詩人仍以外地遊宦詩人為大宗,遊宦人士奉派至此地,無論是經翻山越嶺或渡海至宜蘭,在這塊土地上,所見所聞都入其詩篇,其心境的跌宕也值得玩索。噶瑪蘭本地的文人則要等到一些中舉之士出現,才開始有詩篇的記載。清代在噶瑪蘭這塊土地上,此兩大類群的詩人,所展現的各是何種噶瑪蘭意象,無論是書寫觀點或對土地的認同,甚至兩者所展現的詩歌美學也都是本論文探究的重點。 宜蘭因為地形的封閉和開發的晚,以至文教的設施遠遠落後西部,但因有許多文人的倡導和官員的鼓勵,使得清代宜蘭古典詩也漸漸嶄露頭角。因為時空的相異,相信在這塊土地所孕育出來的古典詩歌必有其價值和意義,如張炎憲所言:「台灣史的建構不是要建設成單一的體系,而是每個地區有其特色,有其解釋,每個地區特色的綜合才是台灣史的特色」文學的研究何嘗不是如此呢?我們將讓清代宜蘭古典詩來證明此點。
2

十三行文化舊社類型與平埔族聚落關係之研究——以馬賽人村社為例 / The research on the latest society's type of Shih-san-hang cultur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Ping-pu ethnic group—a case study of the Basai People community as an example

周子揚, Chou, Tzu Y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近年來發現越來越多原住民舊社遺址,這些遺址雖然多半殘破,卻也出土不少相關遺物,配合考古學與歷史學的研究,嘗試還原幾百年前當地居民的生活與文化是目前的研究趨勢。本篇研究就是希望能利用歷史學與考古學的研究方法,分析曾居住在台灣北部舊社遺址的原住民文化變遷,來印證歷史文獻與近代研究的空白地帶與疑點。 選擇十三行文化的舊社類型遺址作為研究重點,主要因為十三行文化晚期的生活方式與活動範圍,與當時北部居民,也就是現在北部平埔族的先民凱達格蘭族 中的馬賽人(Basai)有部分重疊,筆者的研究動機就是希望能藉著舊社遺址和遺物,配合歷史文獻甚至是平埔族的神話傳說與產業結構來比對和討論該時期文化的遷徙與轉變過程,進而探討為何考古學中舊社類型這個單一的文化分類在歷史學或民族學的資料中卻包含了兩個族群。

Page generated in 0.017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