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國際貨幣基金的組織與功能 / The Organization and Func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王瑤瑛, Yao-ying W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布列敦森林機制的成形與運作是基於國際社會對一九三0年代經濟大恐慌所記取的歷史教訓。國際社會要捨棄「以鄰為壑」的歷史錯誤,期以國際協調與合作解決國際經濟秩序不穩定的問題。但是在建立布列敦森林機制的過程中與布列敦森林機制的運作上,顯現出國際政治權力與國家利益才是最重要的考量。美國以其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發展出的國力,主導了布列敦森林機制的設計,將大部分的國家納入此項體系中,並以此體系中的規範、準則來約束所有成員的行為。透過此機制的槓桿運作,美國得以將其在政治上與經濟上的力量發揮到極至,從而維護美國繼續作為霸權國的國家利益。布列敦森林機制成為戰後國際合作的基礎架構,會員國所簽訂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條款成了體系成員的行為準則。制約條件與監督會員國的經濟政策之權是國際貨幣基金兩項最重要的武器。然而,制約條件所產生的政經效應,卻讓國際貨幣基金倍受批評。影響制約條件成效不彰的原因包含有國際貨幣基金的組織結構因素、國際環境因素與執行制約條件的國家的內部因素。國際社會將所有的責任都歸於國際貨幣基金,實在是隔靴搔癢,同時也無助於解決當今資本全球化所引發的問題。 目  錄 序言 壹 圖表目錄 參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國際貨幣基金之成立 4 第一節 布列敦森林機制的起源 4 第二節 布列敦森林機制前的國際貨幣體系 9 第三節 懷特方案與凱因斯方案 12 第四節 小結 17 第三章 布列敦森林機制的制度分析 21 第一節 國際貨幣基金的制度 21 第二節 國際貨幣基金的組織 26 第三節 美國霸權與布列敦森林機制 34 第四章 國際貨幣基金角色的轉變 50 第一節 國際經濟環境的變遷 50 第二節 國際貨幣基金協定條款的修訂 54 第三節 特別提款權的運作 59 第四節 國際貨幣基金的監督功能 61 第五章 國際貨幣基金的制約條件 67 第一節 什麼是制約條件 67 第二節 制約條件的發展 71 第三節 制約條件與調整政策 76 第四節 制約條件的政經效應 79 第六章 一九八0年代的拉丁美洲債務危機 92 第一節 拉丁美洲債務危機的起源 92 第二節 處理拉丁美洲債務危機的國際行動 96 第三節 處理拉丁美洲債務危機的成效與政經意涵 102 第七章 一九九七年東亞金融危機 111 第一節 東亞金融危機的起源 111 第二節 東亞國家的政治經濟結構 117 第三節 處理東亞金融危機的國際行動 119 第四節 國際貨幣基金穩定方案的檢討 123 第五節 小結 132 第八章 結論 138 參考書目 143 圖表目錄 圖 圖3-1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結構圖 45 表 表6-1 拉美國家的貿易平衡、經常帳與資本基本轉移 的情況,1977—1987 105 表6-2 接受IMF融資計畫的拉美國家之經濟表現 105 表6-3 接受IMF融資計畫的拉美國家之債務情況 106 表7-1 泰國、印尼與南韓三國外匯存底的變動, (1997年6月—19982月) 112 表7-2 東亞四國的債務情況 114 表7-3 東亞四國的經濟表現,1997—1999 131

Page generated in 0.288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