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1
  • Tagged with
  • 3
  • 3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持戒清淨對於天台止觀修證之重要性——以智顗《摩訶止觀》之論述為中心

何名容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論文提要 佛法修行以解脫為目標,解脫的意義可分為世俗超脫和究竟解脫;戒律是以解脫為目標,作為修行的重要依止;天台止觀中的持戒清淨,其內涵即是從世俗的超脫到究竟的解脫,亦即從事律儀戒到理戒,以戒律和止觀修證的關係,透過一心三觀、圓融妙諦的思想型態說明持戒的意涵。 本論文以《摩訶止觀》中的持戒清淨作為討論主題,從持戒清淨本身的討論,包括戒律的持犯與懺悔,以及討論智者大師以一心三觀和圓融妙諦對於持戒清淨意涵的深化。由此可知,天台論持戒清淨是屬於圓戒思想,周備圓融;持戒清淨亦融攝戒定慧三者於其中,其具體的表現亦可於懺悔內涵中呈顯。本文即是從持戒和止觀的關係,說明戒行清淨為止觀修證之首務,以天台止觀之觀陰界入、觀不可思議境與持戒清淨皆以觀心乃至中道為圓頓思想的實現。 以下,略述本論文的各章內容。 第一章,說明本論題的基本背景,以及論題形成的因素,以及針對此論題的研究意義;其次,說明研究現況,釐清本論題的研究宗旨;第三,說明本文的研究方法及論述程序。 第二章,以《摩訶止觀》的持戒內容作詳細的介紹,以戒名、戒相、持犯不定、犯戒的種類為說明,針對持戒的內容掌握,以此探究持戒義理之特殊性的基礎。其中輔以智者大師其他止觀著作加以呈現。 第三章,以《摩訶止觀》中持戒清淨的第四部份—懺悔之內容梳理。首先對於懺悔的意義—戒體清淨,以及懺悔的方法—有相持戒之懺悔、無相持戒之懺悔等內容說明。 第四章,於前二章對於《摩訶止觀》之持戒清淨的內容之後,進一步與從止觀的義理論述其二者的關係。首先,一心三觀與圓頓妙諦為《摩訶止觀》一書的宗旨,一心三觀即是其圓頓止觀的方法,以即空即假即中之中道觀為正觀,而中道正觀即是以圓頓妙諦為內涵,中道亦是不二無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非一非一切之圓融無礙。又一心三觀持理戒,以中道觀心持戒,無戒不備,是以於止觀修證中,亦是以觀心為主要觀法,是以在圓頓之理觀上,持戒亦得以圓滿,止觀修證亦是為圓滿,是則戒定慧三者由一心三觀之止觀修證而互融無礙。於此持戒清淨與止觀的特殊性之處依此而開展。 第五章,本文以《摩訶止觀》中持戒與止觀為討論,主要探討持戒於天台止觀的重要性,由前文對於《摩訶止觀》之持戒的內容,以及《摩訶止觀》中論述止觀修證的思想,並由二者的內涵中發現二者的關係實是同以觀心為主,又如以此觀心為止觀修證,則法界圓融是當下圓滿,因為一即一法界,一法界即一,非一非一法界的思想,是以天台戒學以此為內涵,亦是周備圓融。又在此周備圓融觀法中,戒定慧三者的關係是相互融攝,此即為天台就學尤重戒定慧融合之特殊點。另從戒律發展史中呈現智者大師對於戒的定位和意義的闡發,如以戒和定的結合,而使其將十戒的次序以隨定戒作為最終,且其以圓頓實相之法,亦將兼攝大小乘諸戒。又持戒與懺悔本為重屬的關係,「持戒清淨」懺悔而使之清淨,而天台之懺悔思想之深入圓融,影響後來中國佛教的懺法,以一併說明。
2

高爾基小說《懺悔》中的主導概念─語言文化學層面的探討 / О ключевом концепте в повести М. Горького 《Исповедь》─ в аспекте лингвокультурологии

邱立旺, Chiou, Li W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文學文本是複雜的意義結構,是由語言層面和文化層面交織而成的場域,本論文所選用之概念分析法,是為綜合性質的文本分析法,並透過作者意象(Образ автора)、概念化(Концептуализация)與類別化(Категоризация)等分析過程,總結文學文本中語言和文化所結合呈現出的主導概念,重新詮釋文學文本的面貌。 高爾基是為二十世紀初俄羅斯文化的代表作家,對於其著作《懺悔》的分析在近一個世紀以來,往往帶有著政治性與片面性的解讀,故本論文的主旨,在於運用概念分析法的分析角度進入作品,給予高爾基著作新的解釋,並重新確立高爾基及其著作《懺悔》在俄羅斯文學史中的地位與價值。
3

田辺元の宗教哲学─倫理と宗教の転換媒介─

浦井, 聡 24 January 2022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文学) / 甲第23593号 / 文博第874号 / 新制||文||709(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思想文化学専攻 / (主査)教授 杉村 靖彦, 教授 上原 麻有子, 准教授 伊原木 大祐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Letters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Page generated in 0.02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