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Tagged with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青年馬克思(Karl Marx)論社會革命:政治國家、市民社會與私有財產

張家興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的寫作,主要有兩個目的,其一是企圖透過黑格爾與青年馬克思兩人對於政治國家、市民社會與私有財產等概念的論述,來描繪現代社會的基本圖像,以及說明現代人生活於其中所可能面臨的困境;其二是希望藉由對於青年馬克思「社會革命」概念的探討,釐清革命作為一種政治行動,是否有可能克服異化勞動的困境,而重構符合人類本質的社會生活。 無論是黑格爾或是青年馬克思,皆認為政治社會與市民社會的二元對立是現代社會的基本特徵,並且不約而同地以市民社會做為論述的重心,另外,私有財產在市民社會之中所扮演的角色更是倍受兩人關注的焦點。市民社會不完美且終將趨於崩解,同為兩人所詬病,但是青年馬克思顯然無法認同黑格爾關於倫理國家整合市民社會的理論,進而提出了無產階紡社會革命的主張。 青年馬克思認為異化勞動才是問題之所在,而黑格爾的主張,仍侷限於政治革命的範疇,根本無法撼搖異化勞動所形成的異化社會,而注定落得失敗的結局,因而要求無產階級進行社會革命,用最基進的政治行動來突破異化勞動對於人類社會生活的宰制,以建構真正自由的社會生活。 在本文的最後,筆者對於青年馬克思的主張進行反省。社會革命的概念,馬克思未能進一步將其落實到法律制度的層面,殊為可惜。黑格爾肯定市民社會是主觀性自由的開展,馬克思企圖打破政治社會與市民社會約二元對立,卻難以兼顧主觀性自由對於現代社會生活的重要性,可謂遺憾。
2

自由主義與民族主義的互補關係

楊世名 Unknown Date (has links)
Tmair認為:當文化的公共性可以被忽略時,或是強調文化生活實踐上的個人性之後,民族文化就能夠成為權利的某一種內容而與其他權利一樣被保障。在這個意義下,民族主義與自由主義是可以相容的,這也被她稱為「自由的民族主義」。而本文提出另一種自由主義與民族主義的關係——互補關係。從研究「權利」開始,並發現它的基礎是共同體。在建立共同體的過程中,顯然並沒有一種自由主義的方式可以完全地避免暴力。也就是說,建立共同體的過程就是建立成員之間共性的過程,也是統一化的過程,在此一過程中,衝突勢所難免。若是如此,民族主義與自由主義就存在一種互補關係,若權利理論必須共同體確立為前提,那麼,「自由」就必須以「民族」為前提。也就是,民族主義處理「建立政治共同體」的部分,而自由主義則在共同體建立之後才能發會作用。在國家理論裡,民族主義要處理政治共同體的共性,而自由主義的重點在處理市民社會裡,個人的特殊性應該如何安排。兩種理論各有千秋,同時也呈現一種「互補關係」。

Page generated in 0.029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