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邂逅.敘說.蛻變--一個另類學校教師的行動研究謝易霖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這是本第一人稱敘事的論文,研究者帶著「青少年哲學教學如何可能?如何進行?如何在行動中形構課程?」的研究意圖投身另類教育現場-北市自主學習實驗計畫-由實習教師、兼任教師、專職教師暨導師,歷時凡五年,往來於教學與研究的雙重場域。教育現場提供「微觀」取向的見解與經驗;而教育理論、哲學等理論框架的研究者背景對教學信念與舉措起著指導作用,同時因「敘說」的學習及實驗計畫提供的滋養,提昇教師專業並轉化研究歷程,自我也有所蛻變。
是以進入論文書寫階段便超越原先研究目的,更且涵蓋:課堂如何成為參與者的心智、情意活動的平台?學習者如何超越、跨出課堂?課堂以外的諸般條件此間如何作用?面對師生關係的覺察與種種行動體驗,如何形構由教師發聲的哲學?以上種種且於反思回觀後企圖做「可普遍化」的談論,並公開教師知識,以為意者參照。
研究進路為質性研究方法中的生命傳記敘說取向,文本採集使用Fritz Schütze開展的敘述訪談法,訪談就讀實驗計畫期間參與研究者開設之哲學課與寫作課的兩個案例(其中一人現就讀外轉公立高中,另一仍就讀實驗計畫),並且同時訪談其家長(本研究皆為母親)敘說文本,作為家庭生活與學校生活的參照。資料分析以Rainer Kokemohr的參照推論分析為主軸,輔以 F.Schütze、Moustakas並借用Bruner和Lévi-Strauss的見解。同時研究者的相關研究紀錄與學生作品亦是重要資料。由學生文本、家長文本與教師紀錄、蒐集的現場資料,構成了詮釋現象和形構理論的三角。
研究結果發現敘說可作為課堂「橫向聯繫」的滋養與方法,有助於知識、技能的學習、更且聯繫學習社群的各個參與者;而對參與者的想像因敘說生命故事與家族治療的影響,將個體的「我」看作帶著家庭、文化充滿故事的生命體,而這生命有著「父-母-子」的三角結構。本研究發生的場域-青少年哲學人文的課堂-藉「外化」的作用,透過創作達致思辨,在Logos和Mnemosyne(=memory)兩面向上相輔相成,而敘說可作為創作的幫助,並且也是促成外化作用生發的一種方式。研究建議,青少年哲學、寫作等課堂可觀照討論內容與課題(theme)、進行方式和探究團體的形成。
在互為閱聽的學校課堂中,生命得而賦權,並增加「邂逅」的機會,從而得獲教育,生命因之蛻變。教師便是形構邂逅場域的人,預設邂逅可能條件的關鍵;他的權威用以增進聯結,並在倫理上應自我取消,而形構邂逅場域的重要能力之一,便是造型力。
邂逅場域的形成,正可作為學校存在的特徵、價值和經營方向,而另類教育、另類學校的存在,正是提供不同邂逅的可能條件。正如身為教師的研究者得而開展迥異於體制教育的青少年哲學與寫作課程,適可作為教育典範的競逐參照,另類教育承諾了不同的教育希望,而研究者對自身生命史與論文寫作時的教師角色和研究者角色的選擇與反思,亦可作為進行教師行動研究的參考。
|
Page generated in 0.022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