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Rudolf Steiner幼兒教育思想之研究王茜瑩, Wang Chien Y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魯道夫•史坦納(Rudolf Steiner,1861-1925)是十九世紀的歐洲哲學家,創立「人智學」學說,主要探求人類本質的了解與拓展,並透過教育使人發展成為均衡協調的全人。本論文研究重點為其幼兒教育思想,主要採取歷史研究法及詮釋學方法對Steiner的思想進行解讀,一方面閱讀Steiner的著作,在作品與自身的視野中進行對話,以期達到視域的交融,另一方面,佐以相關文獻,試圖透過第三者的角度,對Steiner思想的闡明,產生更加深化的作用。嘗試探討的焦點如下:
(一) 探討Steiner生平及思想之淵源,以了解其教育思想的基礎。
(二)闡釋Steiner的兒童圖像,了解兒童所具有的本質。
(三)詮釋並分析Steiner全人教育之理想,以及教師應面對之任務。
(四)詮釋並說明Steiner幼兒教育的構想與實施的途徑。
(五)綜合上述研究結果,探究其教育思想對現今幼兒教育的啟示。
第一章為研究動機與方法之說明。第二章主要介紹Steiner之生平,並闡明其思想淵源來自「歌德」、「尼采」、「基督學說」、「輪迴思想」的影響。第三章則勾勒出Steiner所持兒童圖像,說明兒童具有「完整人」、「自由人」、「自主者」、「氣質協調者」之本質,再探究教育上的培養之道。第四章先探討Steiner所面對的教育危機,並分析其教育開展的目標為「精神與心靈的發展與調和」、「培養自我了解與表現的能力」、「道德理想與社會意識的喚醒」、「知識與技能的均衡培養」,其教育開展的原則為依「意志」、「情感」、「思考」的原則循序進行。另外,教師需了解自身與學生的氣質,成為主動的世界建構者、並作一位心靈的藝術家。第五章探討Steiner在幼兒教育方面的構想,幼稚園中需提供幼兒遊戲、美育、生命體驗的活動,以喚醒幼兒的生命活力,培養其成為均衡發展的全人。第六章闡述對Steiner幼兒教育思想的評論,並提出對我國現今幼兒教育的啟示,以及對個人的啟發。
從Steiner的教育理念言之,教育是為了培養人成為具有堅強的意志力、豐富敏銳的情感,以及能清晰思考的全人,在幼兒教育時期,主要透過模仿的方式進行教育,並發展幼兒的個體性,著重身體、精神、心靈的均衡諧調。
第一章 緒論
一、研究動機、問題與目的………………………………1
二、名詞界定………………………………………………7
三、研究方法與流程………………………………………8
四、研究範圍與限制………………………………………10
第二章 Steiner之生平與思想淵源
第一節 生平………………………………………………13
第二節 思想淵源…………………………………………18
一、歌德…………………………………………18
二、尼采…………………………………………26
三、基督學說……………………………………33
四、輪迴思想……………………………………37
第三節 對教育的影響與貢獻……………………………41
第三章 兒童圖像
第一節 完整人……………………………………………47
一、人類構成的四部份…………………………49
二、人類發展的三階段…………………………53
第二節 自由人……………………………………………57
一、自由與教育…………………………………57
二、自由人的發展………………………………60
第三節 自主者……………………………………………65
一、自主與模仿…………………………………65
二、自主者的啟發………………………………67
第四節 氣質調和者………………………………………70
一、兒童的氣質…………………………………71
二、氣質的教育…………………………………79
第四章 全人教育理想
第一節 教育的危機………………………………………89
一、人性異化的危機……………………………90
二、學習窄化的危機……………………………92
第二節 教育的開展………………………………………96
一、教育的目的…………………………………96
二、教育的原則…………………………………103
第三節 教師的任務………………………………………110
一、掌握自身與學生的氣質……………………111
二、成為主動的世界建構者……………………113
三、作一位心靈藝術家…………………………114
第五章 幼兒教育的構想
第一節 遊戲的驅力………………………………………121
一、遊戲即教育…………………………………122
二、遊戲與創造…………………………………126
三、幼稚園的遊戲………………………………126
第二節 藝術的感動………………………………………130
一、生活中的美感經驗…………………………130
二、美育活動的作用……………………………131
三、美育課程……………………………………133
第三節 生命的體驗………………………………………142
一、人與大自然、世界…………………………142
二、人與他人……………………………………143
三、體驗的活動…………………………………144
第六章 結論
第一節 回顧與評論………………………………………149
第二節 對現今幼兒教育的啟示…………………………156
第三節 對個人的啟發……………………………………167
參考書目…………………………………………………170
附錄………………………………………………………176
|
2 |
影響學生價值觀的學校文化因素的研究 / Study of the elements of school culture which affect the values of students胡德鎏 January 2000 (has links)
University of Macau / Faculty of Education
|
3 |
音樂經驗本質之教育學觀點-技術與實踐智關係之詮釋性研究 / The educational aspect of the nature of musical experience: A hermeneutic analysis of techne and phronesis葉文傑, YEH, Wen-chieh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探討音樂經驗的教育實踐意涵,採取理論分析的方法,探究音樂教育哲學典範的衝突根源,在技術與實踐智的關係詮釋中,闡述音樂經驗的教育實踐本質。
回顧音樂經驗本質的理論脈絡,古希臘以強調和諧、淨化、教化的音樂倫理學與發展以娛樂目的的音樂美學為主,近代則以知覺解釋的心理學與本質描述的現象學為主。就音樂經驗的知識本質而言,從功效、審美到實踐的北美音樂教育哲學典範,基本上是從技術走向實踐、從一元走向多元、從穩定走向不穩定的價值典範。
綜合研究結論,就音樂的教育實踐途徑而言,技術造成一種手段與目的的對象化關係,實踐智則建立手段與目的合一的自我知識,前者發展音樂認知的科學方法,後者開拓音樂意義的可能性。當然,本研究並不否定技術存在的價值,而是從一種存有美學來關照音樂經驗中的意義可能性,在審美無區分的自我陶養經驗中,音樂同時是一種教育實踐,實踐智典範與技術的本質最終在教育實踐意義裡相通,而倫理學與美學在音樂經驗中彼此共融。 /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in the nature of musical experience.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inquire the cause of the conflicts among the different philosophical paradigms of music education and the hermeneutic analysis of techne and phronêsis was used to explain the educational essence of musical experience.
Based on the context of the essential theory of musical experience, there were two ways in the ancient Greece: the musical ethics and the aesthetics of music. The musical ethics emphasized the metaphysical speculation about harmony, purification, and cultivation; while the aesthetics of music developed the science of experience on the aim of pleasure. In the modern history, the psychology and the phenomenology were the main research approaches of musical experience. The former explained the music perception; the latter described the nature of musical experience. Regarding the essential standpoint of musical knowledge, the trend of the philosophical paradigm of music education (utilitarian, aesthetic and praxis) developed in North America was a value paradigm that was from technique to practice, singular aspect to multiple aspect, and steady situation to unsteady situation.
In conclusion, from the standpoint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the technical way reified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means and the purposes, and the practical way (self-knowledge) was a way of two-in-one; the former developed the scientific methods of musical cognition, the latter developed the possibility of musical meaning. Certainly, the value of techne was not denied, but more concerned the meaning’ possibility of musical experience, that was to say, music as an educational practice of self-cultivation in the aesthetic non-differentiation, the paradigm of phronêsis and the nature of techne were eventually the same one in the significance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the ethics and the aesthetics were two-in-one in the musical experience.
|
4 |
對話、遊戲與教育-高達美與德希達之對比研究劉育忠, Liu, Yu-Ch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通過對話與遊戲二個概念,一方面從事高達美與德希達二人思想之對比,另一方面探究教育中對話與遊戲之意義轉變與問題,企圖從二人思想的對比中汲取養分,嘗試解決教育中對話與遊戲概念的問題、與豐厚其意涵,並對教育學基本理論之建構提出啟示與建議。
首先,本研究分別針對高達美與德希達之思想與承繼加以說明,以理解二人思想主張之不同與所立足的共同根基;其次,分別分析教育中對話概念與遊戲概念其意義轉變與問題,並將二人思想中的對話概念與遊戲概念、加以釐清與對比,從中探論對教育中對話概念與遊戲概念的啟示;最後,從教育人類學、教育學知識論、教育倫理學等幾個面向,分別探論高達美與德希達二人思想中對話、遊戲概念之對比對教育學的啟示。
本研究經由歷史詮釋法、對比哲學法、理論分析法,以及歷史的---系統的分析法,獲致以下結論:
一、高達美與德希達二人都企圖在詮釋學活動中處理存有論的問題,但二者的主張卻存在著歧異。
二、高達美與德希達同樣沿繼了胡塞爾、海德格與尼采反叛現代科學技術宰制的路線,並加以深入發展,然而二人思想之差異處更有極大部分是源自於對這三位哲學家思想的不同詮釋。
三、高達美詮釋思想中的對話概念,具有現前、情境與互為主體等特殊性格,也具有做為語言的理想形式與本質、做為此在存有的開顯與真理朗現的托基,以及做為詮釋學的方法範本等意涵;更企圖以開放與善良的對話意願,來開展無止盡的對話,以邁向同一的征途。
四、德希達解構思想中的對話概念,則企圖透過批判對話中的語音中心主義、邏各斯中心主義及現前形上學來揭露對話的深層意涵,與從事對話概念之解構;並通過對善良意願的質疑,來批判對話運作中可能存在的內在宰制慾望;以不斷延異的痕跡作為對話的可能,來開展意義的無邊界播散與樁稼。
五、高達美與德希達對話概念之對比,可從:對話有無收編對方的宰制企圖、對話是否為邏各斯中心主義、對話溝通的脈絡情境是否可能、對話者是否存在於對話中及對話有無現前形上學遺跡等議題,來理解二者的異同。
六、通過教育中對話意義轉變與問題之探討,及高達美與德希達對話概念之對比,可歸結以下對教育中對話的啟示:教育中的對話應該強調對話本質的無止盡性、對話意義的多元性、對話主體讓渡或對話的主體化,以及保持對自身的不斷批判與反省。
七、高達美詮釋思想中的遊戲概念,其存在方式具有遊戲做為遊戲自身的主體、以自我表現的本質構成藝術的存在方式、呈現為既是被動式又具主動性的往返重複運動等特殊性格,也具有美學、存有學與詮釋學等意涵;更以做為一種創造物/結構,實現遊戲向藝術的徹底轉化。
八、德希達解構思想中的遊戲概念,其存在方式具有透過二元對立邏輯的鬆動與疆界的模糊造就結構的不確定性、透過本原的消無與基礎的空缺成就結構的去中心化、透過結構的寬弛與保持無止盡的未完成狀態成就結構的去僵化性等特殊性格,且為一種解構詮釋的展現與造就;而其終極意涵在於作為一種自由的嘗試與實踐。
九、高達美與德希達遊戲概念之對比,可從:遊戲中存有問題的二面觀點、遊戲主體的在或不在、遊戲規則的往返重複或不斷變異、真理揭現的渴望或痕跡化、意義的同一整體或多義延異、語言結構的對話化或寬弛化、自由的可得或不可得等議題,來理解二者的異同。
十、通過教育中遊戲意義轉變與問題之探討,及高達美與德希達遊戲概念之對比,可歸結以下對教育中遊戲的啟示:教育中的遊戲應是一無止盡的過程,在此中,自由之可能性被銘寫,主體得以在自身疆界之走出與返回間,甚或在徹底的抹除自身以化為痕跡的延異中,見證存有本身之遊戲性。所有的意義與規則,不假外求、而來自遊戲的參與之中,具有無限延異、播散且自律的本質。
十一、高達美與德希達之思想對於教育人類學的啟示,包括:存有本質的肯認、開放性對存有的必要性,以及無止盡性對存有的重要性;教育人類學的人類圖像,必須逐漸增加其不確定性與保持相當的開放性,在肯認人類具有創化獨特性的同時,也重視與萬物同舟共濟的能力;以及再確認人類擁有語言能力、擁有追求意義、擁有自由、以及擁有超越等本質。
十二、高達美與德希達之思想對於教育學知識論的啟示在於:教育學知識論必須同時著重到同一性與差異性、真理與多義。
十三、高達美與德希達之思想對於教育倫理學的啟示,即是:教育目的應該保持不斷的自我覺察與自我更新,保有一種無止盡性本質,並積極從一種獨斷絕對式的邏各斯,朝向共同鎔鑄的共識與意義整體努力,最終走向理想的自律形式,從妥協色彩的責任倫理轉向絕對自律的責任倫理。教育實踐中有關行為規範的設立,則必須注意所謂的自願性,權威與規範不應是由其地位外來地賦予合法性與正當性,而應該是由遵循規範者自身所肯認。
根據以上研究結果,最後本研究在教育理論與實踐方面提出若干建議:人類主體性的建構,應朝向更為謙遜的主體性重新安置;教育目的之設立應符合開放性、多元可能與無止盡過程的存有本質;教育學知識論的建構,應朝向真理與多義的辯證發展;教育應覺察他者與差異的脈絡性,去除教育中的二元對立宰制;教育實踐中行為規範之設立,應考慮其脈絡性並符合自願性的原則。
|
5 |
邂逅.敘說.蛻變--一個另類學校教師的行動研究謝易霖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這是本第一人稱敘事的論文,研究者帶著「青少年哲學教學如何可能?如何進行?如何在行動中形構課程?」的研究意圖投身另類教育現場-北市自主學習實驗計畫-由實習教師、兼任教師、專職教師暨導師,歷時凡五年,往來於教學與研究的雙重場域。教育現場提供「微觀」取向的見解與經驗;而教育理論、哲學等理論框架的研究者背景對教學信念與舉措起著指導作用,同時因「敘說」的學習及實驗計畫提供的滋養,提昇教師專業並轉化研究歷程,自我也有所蛻變。
是以進入論文書寫階段便超越原先研究目的,更且涵蓋:課堂如何成為參與者的心智、情意活動的平台?學習者如何超越、跨出課堂?課堂以外的諸般條件此間如何作用?面對師生關係的覺察與種種行動體驗,如何形構由教師發聲的哲學?以上種種且於反思回觀後企圖做「可普遍化」的談論,並公開教師知識,以為意者參照。
研究進路為質性研究方法中的生命傳記敘說取向,文本採集使用Fritz Schütze開展的敘述訪談法,訪談就讀實驗計畫期間參與研究者開設之哲學課與寫作課的兩個案例(其中一人現就讀外轉公立高中,另一仍就讀實驗計畫),並且同時訪談其家長(本研究皆為母親)敘說文本,作為家庭生活與學校生活的參照。資料分析以Rainer Kokemohr的參照推論分析為主軸,輔以 F.Schütze、Moustakas並借用Bruner和Lévi-Strauss的見解。同時研究者的相關研究紀錄與學生作品亦是重要資料。由學生文本、家長文本與教師紀錄、蒐集的現場資料,構成了詮釋現象和形構理論的三角。
研究結果發現敘說可作為課堂「橫向聯繫」的滋養與方法,有助於知識、技能的學習、更且聯繫學習社群的各個參與者;而對參與者的想像因敘說生命故事與家族治療的影響,將個體的「我」看作帶著家庭、文化充滿故事的生命體,而這生命有著「父-母-子」的三角結構。本研究發生的場域-青少年哲學人文的課堂-藉「外化」的作用,透過創作達致思辨,在Logos和Mnemosyne(=memory)兩面向上相輔相成,而敘說可作為創作的幫助,並且也是促成外化作用生發的一種方式。研究建議,青少年哲學、寫作等課堂可觀照討論內容與課題(theme)、進行方式和探究團體的形成。
在互為閱聽的學校課堂中,生命得而賦權,並增加「邂逅」的機會,從而得獲教育,生命因之蛻變。教師便是形構邂逅場域的人,預設邂逅可能條件的關鍵;他的權威用以增進聯結,並在倫理上應自我取消,而形構邂逅場域的重要能力之一,便是造型力。
邂逅場域的形成,正可作為學校存在的特徵、價值和經營方向,而另類教育、另類學校的存在,正是提供不同邂逅的可能條件。正如身為教師的研究者得而開展迥異於體制教育的青少年哲學與寫作課程,適可作為教育典範的競逐參照,另類教育承諾了不同的教育希望,而研究者對自身生命史與論文寫作時的教師角色和研究者角色的選擇與反思,亦可作為進行教師行動研究的參考。
|
Page generated in 0.018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