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450
  • 422
  • 59
  • 28
  • 7
  • 4
  • Tagged with
  • 521
  • 521
  • 156
  • 116
  • 115
  • 110
  • 100
  • 85
  • 79
  • 79
  • 77
  • 75
  • 74
  • 71
  • 7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技術入股之研究

林宓穎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技術入股早已行之有年,此出資方式結合公司治理面、鑑價面、融資面、會計面、稅務面、技術面及經濟面等諸多層次,有非常多有趣的內容與討論空間,尤其是租稅公平與經濟成長間如何達成平衡,更是研究重心之所在。90年公司法增訂第156條第5項時,大幅放寬出資限制,明文將技術列為股份有限公司股東出資方式之一種,曾引起公司法學者發對資本維持原則或公司治理問題之探討。然真正引起產官學界爭議討論的是財政部92年10月1日發布台財稅字第0920455312號解釋函令。此解釋函令規定公司之股東自93年1月1日起,依法以技術等無形資產作價抵充出資股款者,該無形資產所抵充出資股款之金額超過其取得成本部分,係屬財產交易所得,應由該股東依所得稅法規定申報課徵所得稅,不再援用早期財政部技術入股之解釋函令,認為所取得被投資公司之股票係屬專門技術之形式代表,並無所得問題。經過多方協商,94年1月7日修正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第19條之2及第19條之3,並於94年6月23日修正施行細則第37條之1至9,將技術入股課稅問題,取得經濟發展與租稅公平的平衡點。 自90年公司法修正以來,已有相當多的學者發表文章討論技術入股的問題,無論在現行法規上及實務運作上,皆有得以思考的空間。本文就技術入股三方當事人,技術人才、現金出資者與被投資公司,提供如下之觀察角度: 一、就被投資公司而言 技術入股的方式不只一種,有心人士為規避財政部92年10月1日發布技術入股時即應行課稅之規定,常以不同形式,達相同技術入股之實質,似有實質課稅原則適用之疑義,亦涉及營利事業所得稅不合常規移轉訂價之問題。由於營利事業所得稅不合常規移轉訂價目前正在施行初期,未來主管機關如何稽察,尚待觀查。因此被投資公司應謹慎評估,以免依實質課稅原則認定租稅逃漏,徒增租稅負擔。 二、就技術人才而言 技術人才以技術入股時,應以何種身分入股?用以入股之無形資產係屬中華民國境內或境外之資產?公司直接發行股票或先給予認股權證?而技術人才取得認股權證時,應於何時執行認股權證或出售股票?以上所列各種選擇將會影響技術人才之租稅負擔,因此技術人才對技術入股之計畫,應於事前審慎考量。 三、就現金出資者而言 現行公司法對公司之管制已日趨寬鬆,惟公司治理卻未有同幅度之改善。依目前我國公司運作的情形,董監事為一家人,監察人無法發揮監督功效,且專業鑑價機構未訂立明確的鑑價標準,因此若是一味的放寬出資範圍,僅會使得公司體制更不健全,掏空公司資產,五鬼搬運的情形更多而已。就長期而言,出資方式可以學美國,只要符合「對價」,即應予以准許;短期而言,似不應開放過於迅速,以免產生無可想像的後果。因此,現金出資者投資時,應謹慎考量公司體制是否健全,較為妥適。 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為緒論。本章主要是簡介技術入股之研究動機,並說明研究方法、研究範圍及研究架構。 第二章為技術入股概論。本章主要探討技術入股之意義、法源依據、範圍及適用對象(包括技術人才、現金出資人及被投資公司)。本章最後介紹技術入股相關申請程序,並探討公司治理與鑑價在技術入股所扮演的角色。 第三章探討技術入股技術人才及文投資公司應如何課稅之問題。包括應於何時課稅,其相關之所得額應如何認列,此涉租稅公平與經濟成長熟輕熟重之問題。 第四章探討認股權證之課稅問題。本章主要介紹認股權證之意義、實施依據,並就技術人才及被投資公司二方面分別探討租稅爭議問題。最後應探討技術入股及認股權證應如何選擇,技術人才及被投資公司較為有利。 第五章探討技術轉讓之稅務優惠與租稅規劃。第一節介紹幾個實務界常用的其他技術入股方式,如「現金過渡性借貸」、「將技術股登記在海外控股公司」及「併購」等方式,在現行法制下,將產生規避稅賦之效果。第二節介紹外國專利權與專門技術轉讓與國內公司,依我國現行法有何租稅優惠。技術入股若涉及關係企業往來及移轉計價時,如何依常規交易方法計價課稅,將於第三節探討之。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
2

半導體製程技術移轉成功因素之研究 -- 以A公司為例

洪榮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半導體製造業,製程技術能力代表該廠商產品生產能力與產品成本競爭力。在競爭過程中,企業常透過聯盟等合作方式,自其心儀的夥伴處取得或共同研發高階製程技術,以提高其競爭能力。本研究即在探討半導體製程研發團隊如何在結合外部知識完成製程開發或引進外部製程知識過程中,培養其技術本創新能力。 本研究透過對個案公司A公司的四個半導體製程技術移轉個案的深入分析與探討後,獲得結論大致如下:與技術提供者建立未來的合作關係是企業輸入外部科技知識的目的之一;而在製程技術知識導入後,技術知識接收者的製造系統將融合所引進的製程技術知識,亦可包含管理構面的能力轉移;完整的技術知識移轉應包含技術知識的內化過程;多種能力的成員、技術知識提供者與接收者的共同參與,有助於製程技術引進專案的成功;專案人員的流動率影響組織的知識吸收效果;而專案過程當中,慶祝小成功則有助士氣提升與專案進行;專案過程中,『兼容並蓄』方式引進技術可厚實技術能耐;定期的專案會議,以及工程實驗、原型試製協助專案團隊成員進行技術知識的交流並共同解決問題;而當半導體製程技術引進非以完全複製方式,接收者又不具同類產品製程經驗時,以共同開發進行技術引進較優;最後,當缺乏產品驗證能力時,技術接收者無法判定後續製程開發結果成功與否。 / In the semiconductor sector, increasing number of enterprises are considering forging alliances or partnerships with each other; as resources are limited and the difficulty of independently competing against each other. Thus most believe that technology capability both represents productivity and cost competitiveness. During competition, enterprise usually enhances it’s competitiveness through co-working with its partners. This research is to discuss how the R&D team completes th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creative capability of technology through int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external knowledge and expertise. This research and analytics reviewed four technology transfer cases in a company A, after research and analysis, we ha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fter an extended period of time, cooperation with a technology provider was one of the purposes to introduce outside technology knowledge; after technology transfer, the merge of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knowledge would occur in knowledge receiver’s manufacturing system; the whole transition process should include knowledge absorbsion; a project’s success improves when the project was teamed up with multifunction members and 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technology provider; stability and morale of project team members were the key successful factors for knowledge acquisition; problem solving is always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of project members through routine meeting, experiment, and prototyping; co-development could achieve better result when the receiving end each related process technology knowledge, especially when the exact copy approach is not adopted; and when the technology receiver lacks the capability for product verification, receiving end will not be able to judge the result of the development for ensuring processes.
3

福利導向與利潤導向下廠商之技術選擇

劉芷榕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篇文章在探討民營化過程中,本國部分公營廠商與本國民營廠商廠商技術選擇的問題。 本文分為兩大部分探討,首先討論:本國部分公營廠商對本國民營廠商的成本有少許的控制能力且兩家廠商同時在最終產品市場中做數量競爭的模型。接著,我們再將模型擴大,我們假設本國部分公營廠商可出租設備給予民營廠商,且兩家廠商在產品市場中做數量競爭的模型。由於模型設定的不同,其結果也有些差異,前者的結果為:隨著民營化程度的增加,本國部分公營廠商選擇較差的生產技術;本國民營廠商選擇較佳的生產技術。後者的結果為:隨著民營化程度的增加,兩家廠商皆會選擇較差的生產技術。綜合上述結果,我們得知:政府應該開放上游原料的市場,增加市場的競爭力,提供廠商在最終產品市場一公平的競爭環境。
4

技術授權之效果

闕湘雲, GUE, XIANG-Y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共一冊,約三萬餘字,分為五章,茲扼要說明如左: 第一章為緒論,主要是敘述本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並說明論文的架構。 第二章為文獻探討,討論國內外研究技術移轉、技術授權的有關文獻,並說明其研究 重點。 第三章為理論分析,主要在討論影響技術授權的因素,以及研究技術授權的成效。 第四章為個案研究,係選擇國內數家接受技術授權的廠商作為研究的對象,以了解其 技術授權之過程與成效。 第五章為結論。
5

國際企業與行銷技術移轉之研究

張國雄, ZHANG, GUO-XI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般研究者在研究國際間技術移轉時,都將「技術」局限在生產技術(硬體技術), 而忽略了管理技術(軟體技術)。事實上,管理技術仍有其重要的地位,尤其在「行 銷導向」的今日,企業五大機能中的行銷管理,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是以本 文的重點,即偏重在管理技術中的行銷技術,主要研究在台外資廠商的行銷體系,及 與行銷技術移轉之關係。 本文共分八章,約六萬餘字,第一章緒論,說明本研究的動機、目的、對象、範圍及 程序。 第二章理論基礎與文獻探討,簡要說明技術與技術移轉之理論,並對相關文獻加以評 述,同時提出本文之主要觀念架構。 第三章研究方法,說明本研究設計的主要特色,包括了收集方法、抽樣方法與樣本結 構、研究工具、研究假設、資料分析方法與分析架構、及研究之限制。 第四章至第七章為本文之主要研究結果與分析討論。第四章探討影響行銷技術移轉的 主要因素。第五章則分析行銷技術移轉之主要內容。第六章則討論行銷技術移轉之主 要通路。第七章則比較美、日、歐廠商之行銷技術。 第八章為結論與政策涵義。
6

國際技術移轉方式的比較研究

彭煥裕, PENG, HUAN-Y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約六萬餘字,共一冊,概分為六章,全文主題為比較國際間技術移轉的主要方 式,包括直接投資和特許權授與協定。內容略述如下: 第一章為前言,旨在揭明論文的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針對技術與技術移轉作一精簡的定義性說明,並初步探究所涉及的基問題。 第三章嘗試為本論文的主題尋找一理論基礎,以維繫主題於理論根據。 第四章對本論文主題中的兩大角色一直接投資和特許權授與協定作一詳盡的分析,務 求對此兩種技術移轉的方式有完整的認識,以利比較。 第五章為本論文的主要章節,全章從各種角度盡可能地就上述二種技術移轉方式作比 較研究,希望能於比較研究中尋出在不同產品和技術條件下,何種方式較佳。 第六章為結論。因二種方式因時因地及其他考慮下,各有優缺點,故應作全盤的權衡 ,才能決定取捨,或不可做一般性的肯定結論。
7

技術移轉或自行研發:跨期與不確定模型之運用

張芝榕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討論一廠商在面臨不同的市場環境及對手的競爭狀況時,此廠商為求得其最大之總跨期的預期報酬下,它最佳的技術提昇策略選擇為何?此外並討論廠商市場佔有的消長以及在特殊的有關技術水準之假設下,此廠商可能的策略選擇結果。 首先第一章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以及相關的文獻探討。在第二章中討論單產品市場下廠商之最適策略選擇。根據所得均衡解無法判定何種策略必為最佳,故討論特殊情形下的經濟意涵。若研發必成功時,只要研發成本不至過大,當另一廠商維持不變的技術水準時,兩期皆研發的策略可能最佳;同時當另一廠商兩期皆研發成功,第一期技術移轉、第二期研發的策略可能最佳。若研發成本與技術移轉成本相同時,當另一廠商維持不變的技術水準時,廠商兩期皆採研發的策略皆最佳;同時當另一廠商兩期皆研發成功,第一期採技術移轉、第二期採研發與兩期皆採技術移轉的策略為最佳的機率各一半。 在第三章中,我們討論兩個產品市場下廠商之最適策略選擇。若研發必成功時,只要研發成本不至過大,第一期採技術移轉、第二期採研發的策略可能為最佳。若研發成本與技術移轉成本相同時,當研發成功機率小於一半時,兩期皆採技術移轉的策略為最佳;當研發成功機率大過一半時,第一期採技術移轉、第二期採研發的策略為最佳。 最後歸結上述情況為若研發必成功時,且研發成本不至過大,在單產品市場時兩期皆研發為最佳策略,但在兩個產品市場時,第一期採技術移轉、第二期採研發的策略最佳。此外,若研發成本與技術移轉成本相同時,在單產品市場下,兩期皆採研發必為最佳策略。在兩個產品市場下,只有當研發必成功時,兩期皆採研發才會是最佳策略,其它的策略為最佳的機率各半。
8

技術環境、技術策略與技術發展績效關係之研究-以台灣汽車電子零組件產業為例 / A Study of Interaction in between of Technology Environment, Technology Strategy,Technology Performance - Impirical Study of Auto-Component Industry

溫偉利, Wen, Wei-L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衡量現今之國內外市場之未來發展,技術上的創新、提昇競爭力與新產品的研發,已成了企業求生存與持續成長發展的唯一途徑。目前汽車市場有高級化的趨勢,即增加汽車電子性產品的趨勢如電子控制系統等。在期望加入國際汽車分工體系的實力之情況下,本研究以台灣汽車電子零組件產業為研究對象,深度訪談六家廠商,探討其近一兩年來跨入電子零組件之生產的經營績效,在不同的技術環境不確定性下,與所採用的技術策略之關係。茲將實證所得之相關命題與結論摘述如后:   本研究依個案實證研究結果,發現技術策略可因內涵不同而有不同的類型,因而將技術策略分為三個類型,有助於後續相關研究主題之用。另一方面,本研究針對台灣汽車電子零組件業之樣本廠商,分析其所面臨之技術環境與技術策略之內涵,並探討其與技術發展績效之關係,從而得出台灣汽車電子零組件業的技術環境、技術策略內涵之配合與技術發展績效間是存在著相互影響的關係。本研究發現,技術環境不同,對企業技術策略的型態會有顯著的影響;技術策略內涵改變時,對技術發展績效會有顯著的影響。   本研究之結論,可以指引台灣汽車電子零組件廠商瞭解所面臨技術環境與技術策略訂定與配合之重要性,在擬定技術策略時,需考慮技術環境變動相互配合之關係,如此將有助於廠商提升其競爭力與績效。茲將本研究對於台灣汽車電子零組件廠商未來的策略作為建議如後。   (一)提昇本身的技術開發能力   建議國內電子零組件廠未來的策略方向為由目前的組裝,漸漸朝技術原廠一些關鍵零組件的OEM代工;在術、品質受原廠核可認定後,接著掛上自己的品牌成為技術原廠的ODM,最後逐步進行零件真正的國產化。   (二)積極主動的行銷策略   台灣汽車電子零組件廠商應採積極主動的行銷策略,可分兩方面來談:   1. 向國內各汽車廠推銷並至各車廠簡介目前所掌握零組件之技術水準。   2. 以品質肯定、無關稅且生產成本低於日本兩個理由說服車廠與其日本合作母廠爭取採買國產電子零組件。   (三)儘可能開發標準品以達到規模經濟量   儘可能挑選「標準品」的電子零組件,或配合各車型僅需做很小部份的修改者,如此較容易達規模經濟,使成本下降,甚至低於日本,則日本就沒有理由不讓汽車廠向國內零組件廠購買電子零組件。   (四)與政府密切相互聯繫配合   建議國內的汽車電子零組件廠家若能與政府有關單位密切的聯繫與配合,一方面廠商可以透過政府力量的運作,克服技術引進的困難;另一方面則可藉由政府所提之獎勵方案或出面整合各廠商之力量,得以降低研發投資的風險與成本。
9

我國國家生物技術研究機構技術移轉機制之探討

張正平, Chang, Cheng-P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生技產業為典型的高附加價值、知識導向型產業。由政策面來看,生技產業是我國兩兆雙星計畫中所勾畫出的新興產業之一;近年來,國際間生技產業發展迅速,帶領生技產業走向多元化的發展。然而,我國在這股趨勢洪流中,整體生技產業的發展上並不蓬勃。本研究針對國內從事生物技術研發的重要的研究機構,對於該研究機構在生物技術的智慧財產權保護與技術移轉機制上進行探討,其目的不在於比較各研究機構獲得了多少件專利,技術移轉了多少件項目,而是著重於我國生技產業發展的過程中,產、官、學、研之間的互動及分工關係上的探討。 本研究中的每個研究機構在組織定位、發展歷程、技術類型、組織文化等皆不盡相同,但在我國生技產業發展上皆扮演重要且關鍵角色。希望能藉由個案研究比較分析出各單位在運作機制上的相似處與不同處,更加釐清各研究機構在整個國家創新體系及產業發展的角色與位置。研究目的包括:1. 瞭解研究機構在智慧財產權保護和技術移轉上的運作機制。 2. 探討推動國內生物技術產業發展過程中,研究機構與產業界間連結互動有的關鍵因素。 3. 在研究機構的策略發展和遇到的困難,對於機構內部組織上與政府生技產業政策的推動上給予適當建議。 本研究以研究機構技術移轉單位的『運作流程』、『產研連結』、『技轉策略與個案』三個主要構面來探討我國研究機構在生物技術移轉上的機制。研究方式採用個案研究法以及質化研究法,深度訪談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工業技術研究院與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四間研究機構的技轉單位主管與技轉專員,獲得以下結論: 1. 技轉單位需要得到機構高層的支持,同時很多重要的技轉案會採跨單位的專案形式為之,整個技轉過程需要跨領域的團隊合作。 2. 在技轉單位內部的運作上,近年開始有將專利業務與技術推廣業務分開之改變,這樣的改變效果短時間還不是很明顯。 3. 專利申請維護的預算也普遍成為技轉單位當下遇到的問題之一。研究機構著重於專利品質,以更貼近產業與市場需求,進而強化技術移轉之成效。 4. 國內在技術移轉後的相互回饋機制略顯不足,仍須再建立更細緻的互動機制來強化後續的技術商品化。 5. 現階段國內生技產業發展不蓬勃,也沒有成功的個案公司,廠商普遍經營困難。研究機構在生物技術移轉會給予比較大的彈性,讓技術繼續開發下去為原則。 6. 技術移轉是相當複雜與專業性高的領域,與市場互動至關密切。而政府在政策上應放在著眼於公平交易與經濟發展方面。現今經濟部已經廢除研發成果『專屬授權』限制的相關規定。然而,在研發成果『境外實施』上的政策法令,仍有許多爭議有待政府重視與鬆綁法令。
10

中外技術合作有效條件及程序之研究-臺灣區機、電、化學、金屬工業之實例

徐金水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目的有三: (一)對技術合作廠家之技術合作實況、技術合作成效、及所具備的各種條件,作有系統之描述。 (二)分析業者所具備之財力、人力、經營績效、技術合作各種措施與技術合作成效之關係,以做為政策建議之基礎。 (三)根據研究所得,提出改進有效技術合作之可行性建議。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本研究選擇化學品製造業、基本金屬及金屬製品製造業、機械儀器製造業、及電器電子產品製造業四業最近六年(60∼65年)且具有三年以上技術合作經驗之技術合作廠家177家為研究對象。 (二)資料收集:本研究以初級資料為主,次級資料為輔。初級資料之收集以郵寄問卷至樣本廠家,敦請有關人員填妥後利用已貼好回郵之信封寄回,並選擇30家廠商作實地訪問。至於次級資料則以各種研究報告及其他有關之刊物與報導為主。 三、本文內容: 本文計分七章,各章之內容摘要如下: 第一章為導論,說明研究之動機、目的、觀念性構架、範圍、方法,及本研究之限制。 第二章為技術合作之概況敘述,說明技術合作之意義及中、日、韓三國技術導入實況之比較。 第三章對技術合作廠家其技術合作成效之實況加以分析。首先選定單位成本變化、品質增進、自製率變化、產品改良或發展、人員訓練成效、市場競爭能力等六項為技術合作成效之指數,逐一分析。其次,再將此六項成效指數綜合成技術合作總成效「指數」,以利於各廠家整體成效之說明。 第四章對本國採行技術合作廠家所具備各種條件之實況加以分析。並選定技術水準、財務狀況、營運能力、人力資源、生產能量等五項為技術合作條件之指數,逐一比較並分析各指數與技術合作成效間之關係。 第五章對技術合作廠商所採行之技術引進程序實況加以分析。並以技術引進之決定,尋覓理想合作對象、合作對象之磋商與合約訂立、技術移轉、技術吸收與發展等五項步驟作為技術合作程序之指數,逐一比較並分析各指數與技術合作成效間之關係。 第六章首先說明我國廠商採行技術合作所發生的缺點,其次說明政府的法令規章及各種鼓勵措施對技術合作之影響,最後表達業者對政府協助技術引進之期望。 第七章為結論—摘要與建議,總結本研究之發現及提出可行性之建議,供業者及政府參考。 四、結論與建議 本文之結論與建議詳述於第七章,現僅簡述如下: (一)結論部份: 台灣區技術合作廠家之技術合作成效,除「產品改良或發展」較有成就外,其他在「單位成本變化」、「品質增進」、「自製率變化」、「人員訓練成效」及「市場競爭能力」等項都不理想,猶待業者加緊努力。 在廠商所具備技術合作條件方面,僅「營運能力」普遍較高外,其他在「技術水準」、「財務狀況」、「人力資源」及「生產能量」等項均未達理想的水準,業者應多充實本身的各種條件。 在廠商採行技術引進程序方面,以「技術引進之決定」及「尋覓理想合作對象」兩項執行較為深入,其他在「合作對象之磋商與合約訂立」、「技術移轉」及「技術吸收與發展」等項工作尚須加強。 (二)建議部分: 政府應加強協助業者廣收各項技術情報,並幫助業者引進高級技術;擴大設定專案基金,積極獎勵投資,輔導建立專業化之衛星工廠,並加強高分子化學、材料檢驗、材料分析等人才之專科教育。 業者應加強員工技術訓練,並成立專責之研究發展單位,積極促進技術吸收與改良;同時改變經營觀念,以國家經濟發展及工業成長為目標,引進嶄新之現代化技術,並建全員工薪給及福利制度,實施員工分紅及認股,以降低員工流動率,解決技術人才缺乏之困難。 國人使用者應改變不信任國產品和崇洋心理,共同節省外匯,加速工業建設。

Page generated in 0.053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