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2
  • 11
  • 1
  • Tagged with
  • 13
  • 13
  • 6
  • 5
  • 4
  • 4
  • 4
  • 4
  • 4
  • 4
  • 3
  • 3
  • 3
  • 3
  • 3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印度之旅》中的其它 / The Other in A Passage to India

潘恩典, Pan, En Di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其它”是解構主義中的主題之一。它是指一種不可理解的事物,因此“其它”也成了“混渾”,“無限”等字的同義字。正因為“其它”是不可理解的,德瑞達在他的解構理論中必需運用種種技巧來暗示“其它”的存在。德瑞達一方面運用各種技巧以指出各種理論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德瑞達也利用一些有限的模型來呈現無限的混渾。這篇論文討論的是《印度之旅》中的“其它”。但本文並不是以解構主義來解釋這本小說,而是把《印度之旅》當做一本小說版的解構主義來討論。在討論這本小說中所包含的理論的同時,也希望能展現用一些固定理論來解釋作品的不當。 / The Other is a maJor subJect in Derrida's theory of deconstruction. The Other stands for something incomprehensible. It is therefore identical to chaos or infinity. Since the Other is incomprehensible, Derrida in his theory of deconstruction has to employ various tricks to indicate its existence. Derrida uses certain tricks to point out the self-contradictory elements in various theories to demonstrate their limitations. Since those theories are limited, they fail to comprehend the Other. Derrida also uses some tricks to demonstrate the existence of the infinite other with a finite model.   This thesis is about the Other in A Passage to India. But this thesis does not intend to apply the theory of de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get an interpretation of it. Instead, this thesis tries to discuss this novel as a narrative version of Derrida's theory of the Other. By pointing out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theory implied in this novel and Derrida's theory, this thesis also hopes to demonstrate that a literary work is not always a prey for the predatory critic.
2

重建或解構:海德格對政治性的思考 / Reconstruction or deconstruction: Heidegger's thinking on the political

蔡慶樺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從「政治性」的概念討論海德格的政治哲學,分別透過卡爾.施密特與戰後法國哲學界對於政治性與共同體的理解,討論海德格如何以存有論回應德國民族共同體問題。他的政治哲學從決斷論出發,探問此有存有的本真性,並將此有與後來1930年代他的思想焦點「共同體」接合起來,讓此有不僅是獨我的存有者,而更應決斷成為政治共同體中的共存者。此共同體為精神的共同體,由大學及哲學引領構成得以抵禦來自法國大革命的文化與政治威脅之德意志民族,海德格以此政治共同體方案回應中立、技術化與非政治化的歐洲精神狀況,並以歷史性、同代人、共同命運等概念探索新的政治之可能性。此可能性亦代表海德格對現代性與虛無主義之思想立場,他從虛無主義批判的角度,討論從藝術如何克服虛無主義並建立國家,即建立新的共同體,構出新的主體間性,進而解構傳統主體與客體對立形成的空間。海德格拒絕了同質性空間的概念,而是藉由在「此」存有的存有者之「實際性」,勾勒各種「差異」,形成異質性空間。因而他以一種解構的政治哲學提出非同一性,反省國家社會主義的種族政治,以解決「德意志問題」所造成的極權主義困境。本論文結論是:海德格對共同體的撤離與重構,正表明了對民族主義問題的克服應在徹底的對虛無主義、現代性、科技的反省深思裡。
3

德希達的責任

文睿讚, John Francis Bianch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這個後現代氛圍籠罩下的西方當代文學、藝術與哲學界,一再被處理卻始終無法或者是不願達成共識的議題是:究竟什麼是後現代?後現代與現代性之間是否有聯繫?其聯繫為何?這個問題牽涉的範圍及層面的廣泛,及其錯綜複雜的程度,單從哈柏瑪斯(Jürgen Habermas)對德希達(Jacques Derrida)的批評中 ,就能夠看出在這個問題中所遭遇到的艱難與困窘。對於後現代是否延續了現代性的精神?是不是一種對現代性的質疑、批判甚至否定?抑或是試圖在現代性陰影的籠罩下嘗試另循一番出路的企圖?德希達作為後現代陣營中與現代性對仗的第一線代表人物,是不是真的能落入被貼上「後現代」標籤的思潮中?即使他本人並不認同能夠將他的論述視為是後現代的 ,那麼我們該以什麼方式面對他所提出來的解構(deconstruction)?是不是解構與後現代有若干不合符節之處?那麼又該如何看待解構對於當代文化思潮所造成的衝擊與影響? 可以確定的是,如果因為將後現代視為是一齣無的放矢,或是純粹在亂開玩笑的鬧劇 ,而將解構同樣視為一場大玩雙關語的語言遊戲 ,那麼德希達會認為這是因為對他所提出的主張尚未有足夠的了解,便開始進行批判時才會出現的回應 ,這種情形非但對德希達是不公平,作為學術研究而言甚至可以說是不負責任的 。然而,是不是有一種方式可以讓我們負起閱讀德希達的責任?如果有,我們該以何種方式閱讀德希達的作品?而,如果閱讀德希達是我們無法肩負的責任,德希達的論述又能為我們帶來了什麼樣的啟發?不論如何,這個問題的解答唯有通過進入德希達所談論解構的脈絡之中,與德希達及其著作對話才有可能找到若干蛛絲馬跡。若是談到德希達的思想,往往直覺的會將其與解構畫上等號,然而,解構是不是真的足以標示德希達的論述?是否可以將德希達的哲學稱為解構主義?甚至於將解構視為是德希達的思想核心?德希達斬釘截鐵的告訴我們:「我使用它〔解構〕並且以某種方式強調它,但是對我而言它並不是主要的一個字。」 這不禁讓我們好奇在解構之外,超出解構所能訴說的一切,是不是還有些什麼是值得我們在閱讀德希達時需要去特別留意? 本論文寫作的動機即是:嘗試經由聚焦於德希達所提出的一種嶄新的自我與他者的倫理關係中對於責任(responsibility)的論述,分析其著作中所透露的思路與邏輯。在本論文中,不但嘗試理解德希達所引發的解構風潮,更試圖尋找那個隱藏在解構背後,一個在解構所面對無法合理化的界線上所存在的合理化解釋。當然,這並不是要替解構找一個基礎,而是試圖探索解構何以如此難以言喻,甚至無法言喻。並由此深入德希達對當前不論是哲學、文學、政治,經濟、宗教甚至女權及社會運動等所進行的反思及影響,說明解構在其所掀起令人無法忽視的聲浪中,究竟給予了我們什麼樣的責任及為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啟發?
4

解構流行文化的權力軌跡-試析台灣漫畫文化

劉平君, Liu, Ping Ch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論述流行文化研究面向,提出解讀到解構的權力觀視,並以台灣漫畫文化的權力解析,彰顯流行文化的解構閱讀,以解構流行文化的權力軌跡。   由於流行文化是權力開展與抗爭、現代社會再生產和變遷之重要所在,而這一切都在表意實踐過程中完成,因此,流行文化研究要從權力的面向,檢視流行文化的多樣表意實踐和過程,以及構築此表意實踐的權力鬥爭關係。   不過,要如何檢視流行文化場域的權力鬥爭關係?由於權力總是處於多元交錯鬥爭的動態狀態,使得權力差異關係重疊加強、衝突削弱、鬥爭滲透,形成權力差異程度和樣態的不斷變動,而這種權力交錯鬥爭的動態狀態體現在表意實踐過程中,並經由表意實踐過程再生產且變異了權力差異關係。因此,檢視流行文化場域的權力關係,就是要由流行文化的表意實踐過程,讀出意義衝突互文的動態(差異)痕跡,也讀出權力差異關係交錯鬥爭的動態(差異)軌跡。   但是,解讀流行文化的權力軌跡可以彰顯權力的運作,並達到抗拒權力的目的嗎?由於意義無法固定,意義在權力總是交錯鬥爭的動態運作下,經由意義的鬥爭而流動變遷,這意義的歧異雖然造就了權力差異關係的再生產與變遷,但也再生產了權力的控制。所以,我們的表意活動總是被交錯鬥爭的權力所驅動,我們總是在權力的引導下從事意義的鬥爭與變遷,也總是在權力的動員下藉由意義的表徵來維繫、抗爭和變遷我們所在的權力關係位置,並再生產出權力。事實上,權力就是要建構一個流動的封閉世界,一個在權力操控中,意義和權力差異關係永恆動態(差異)發展,以再生產出權力的封閉世界。   因此,在這樣一種由權力所動員的意義和權力差異關係永恆動態發展中,解讀流行文化的權力軌跡,其再現流行文化的表意活動中,受權力操控的意義鬥爭流變痕跡,也再現與其互動連結的權力差異關係變動軌跡,但卻無法呈現背後操控的權力運作。   不過,權力夢想全面封閉意義的慾望卻也從來未曾達到過,在權力操控意義鬥爭以再生產出變動自己的過程中,總是出現權力無法控制的意義,這滑開權力之手的意異,它不寄望未來,也沒有抗爭慾望,它只是玩耍嬉樂的意異遊戲,然而,就是這樣的隨意散漫,就是這樣的遊戲體質,反而溢出意義與權力的互動連結,使權力之網產生裂痕,暴露出權力的運作,也侵蝕了權力的控制。   因此,流行文化是權力動員意義和權力差異關係互動變遷以再生產出權力的場域,更是庶民得以近用,從事意異遊戲,以暴露權力、侵蝕權力的場域。   所以,流行文化研究要讀出流行文化場域中意異遊戲的痕跡,並同時成為流行文化意義的意異遊戲,故而,流行文化研究需要解構的閱讀,以解構流行文化的權力軌跡,其以讀出流行文化場域的意異遊戲痕跡,成為流行文化意義的意異遊戲,如此,才不會陷入受權力動員並再生產出權力的永恆循環中,也才能滑開權力之手,暴露並阻礙流行文化場域的權力運作,彰顯並消解流行文化場域的權力運作痕跡。最後,本研究並以台灣漫畫文化權力軌跡的解析,彰顯流行文化解構閱讀的必需性。
5

權力結構及其運作:莊子與傅柯之比較

周志豪, Karl Eagl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摘 要 「權力」,無疑是政治學,乃至於整體社會科學中極為普遍而關鍵的概念。然而綜觀過去對於它的詮解,吾人卻很難覺得它已被作了系統化的闡釋。為求權力理論累積的可能,就傳統的各式認知、說法中,我們有必要重新加以整理,完整的從中抽繹出「權力」概念之全貌的必要。只不過在此之後,我們也必須認知到,在「權力」最普遍型式的系統圖式外,其實還有一套截然不同的論述形式暗藏其中。它對傳統的權力論述造成了一種解構的效果,也讓它有自另一層面加以反省與完整化的可能。 在本論文中,於第一章,筆者除於一開始對傳統權力論內容進行簡述外,主要之著重點還是在嘗試從傳統各說中,找出一普遍型式的權力圖式,以作為用以分析一般權力現象之基本理論架構﹔在第二章□,筆者則就在本研究中作為解構權力圖式取樣來源之莊子與傅柯,兩位哲人的生平及其主體論作一概述與比較,以為後文進行理論背景架設與鋪路﹔在第三章中,筆者則先就莊子與傅柯的權力論進行介紹與比較,而後再以其與普遍型式權力圖式進行對照,從而尋求對源自傳統權力論述而來之普遍型式權力圖式完整化之目的。 在本研究中,最終之研究目的僅在於整理出「權力」概念的理論分析架構。這是解決當前權力研究被含混理解之方,也是權力研究尋求更進一步能繼往開來的唯一必經之道。它只是一個開始,一個基礎的理論建構。它的成型,除了能提供一道可回頭完整觀照、分析經驗世界中權力現象的理論視野也創造了未來權力研究學科化累積與深入的可能。 關鍵字:權力、權力結構、權力運作、莊子、傅柯、解構、Power、Power Structure、Power Operate、Foucault。
6

從《結構人類學》到《考古知識學》的理論分析 / A Theory Anaiysis From "Stucturai Anthpogy" To "The Archaroiogy iedge"

歐崇敬, O, Chung J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乃是討論法國人類學家李維斯陀的著作《結構人類學》一對於文化人類學以及民族學研究的重要意義,並說明《結構人類學》所代表的結構主義方法對於文化人類學與民族學的衝擊,並就由《c人類學》一書所引發的一連串法國學術界之討論,進行一屬於法國當代結構研究方法之變化改動上的描寫,這段學術上的重要變化正是自1958年到1969年之間的法國學術發展,而其發展的過程乃是自《結構人類學》1958年出版到《考古知識學》1969年出版為最高點的發展,這其中的結構主義的研究方法,乃由結構走向後結構,或說由結構轉變為差異思想,在《考古知識學》上則其傅柯於1966年自身的《詞與物》一作品之討論,而以“知識型”為方法來研究對傳統的一切文化、人文研究的項目之方法提出修正,這其間的過程,歷經三位學者,分別是:李維斯陀、傅柯、德希達,而三者作品皆集中在1958年到1969年出版於法國學術界本論文即是對於此方法的變革過程,為就三者的主要作品作一理論的分析,以對民族學、民族史的研究方法有直接的幫助。
7

未來寬頻行動服務的發展策略

韓文卿, Han, Wen-ch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以第三代行動通訊(3G)技術標準之提出與應用,影響所及的相關產業活動的變化下,企業在經營策略發展上最佳的規劃方向為題。在無線通訊與網際網路持續交相演化發展,從前的窄頻已升級到寬頻,從前的有線已提升到無線、行動;顯然行動網際網路已取得未來發展的主流地位。由於寬頻行動網路的未來影響既深且廣,舉凡個人生活、企業經營、社會制度,及經濟活動都將出現解構與重組的變化模式,企業應如何掌握機先及變化的軌跡,調整企業的營運策略,將是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 因此本研究從無線通產業發展的匯流趨勢出發;1)探討寬頻行動服務的技術與產業應用的發展架構;2)探討寬頻行動網路的生態演;3)整理有關的策略選項、解析產業結構的轉移,企業願景及核心競爭優勢的基礎。從而,運用解構與重組理論及動態的策略觀點,提出未來寬頻行動服務的策略發展規劃方向,以為企業策略管理研究之參考。 / Abstract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cent launched 3G technology standards to explore the impact on the related industrial activity and the strategy of optimizing the managerial benefits. Due to the recent fast development of th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internet; the narrow band internet has been replaced by the wide band internet and the wire internet service has been replaced by the wireless and mobile internet service. The mobile internet will soon lead the industry in the near future. Since the broad band mobile internet is going to results in a huge impact on the personal lifestyle, industrial operation, social infrastructure, and even the economical activity. It becomes a key factor for an enterprise to face on the model and change of the upcoming disaggregation & aggregation and then adjust the current operational strategy to pursuit the sustain success in the future. Therefore, this thesis starts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future trend of mobile internet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then study on 1) the framework of broad band mobile service V.S. industrial application, 2) the Eco-revolution the broad band mobile internet, 3) the basis of strategic options, shifting of industrial infrastructure, industrial vision, and core competence advantage. Thus, this study utilizes the theory of the disaggregation & aggregation and the dynamic strategic point of view, to propose the strategic planning direction of future wide band mobile service, so as to be the research reference of business strategic management.
8

反思國際關係理論中「國家中心論」之探討 / The reflexivity of "state-centrism" in IR theories

林佾靜, Lin, Yi ch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旨在檢視並反思國家中心論之相關觀點與命題,概括而言,即對國家在國際關係理論構成體系中呈現必然性及優越性進行理論檢視及意義探索,國家中心論內涵包括:國家係國際政治關鍵行為者?國家係國際事務核心決策者?等強勢論述。許多檢視國家中心論文獻雖可清楚指出其在解釋國際政治之不足與限制,或從批判觀點根本性否定國家中心論真實性與正當性,惟專就國家這個概念主體進行討論,其研究成果往往流於空泛言談,並無法明確地指出國家中心論核心論述受到檢驗的面向,因而流於道德勸說式的規範論述,亦無法建立明確分析架構。鑒此,本論文盼建立具解釋效益之分析架構,首先將檢視關於國家中心論涉及基本命題,續將透過檢視主權、安全及國際體系等論述之變遷,探討國家中心論如何受到檢驗過程,亦可呈現社會科學後實證主義對理論基本命題所致論述轉移(discourse shift)
9

對話、遊戲與教育-高達美與德希達之對比研究

劉育忠, Liu, Yu-Ch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通過對話與遊戲二個概念,一方面從事高達美與德希達二人思想之對比,另一方面探究教育中對話與遊戲之意義轉變與問題,企圖從二人思想的對比中汲取養分,嘗試解決教育中對話與遊戲概念的問題、與豐厚其意涵,並對教育學基本理論之建構提出啟示與建議。 首先,本研究分別針對高達美與德希達之思想與承繼加以說明,以理解二人思想主張之不同與所立足的共同根基;其次,分別分析教育中對話概念與遊戲概念其意義轉變與問題,並將二人思想中的對話概念與遊戲概念、加以釐清與對比,從中探論對教育中對話概念與遊戲概念的啟示;最後,從教育人類學、教育學知識論、教育倫理學等幾個面向,分別探論高達美與德希達二人思想中對話、遊戲概念之對比對教育學的啟示。 本研究經由歷史詮釋法、對比哲學法、理論分析法,以及歷史的---系統的分析法,獲致以下結論: 一、高達美與德希達二人都企圖在詮釋學活動中處理存有論的問題,但二者的主張卻存在著歧異。 二、高達美與德希達同樣沿繼了胡塞爾、海德格與尼采反叛現代科學技術宰制的路線,並加以深入發展,然而二人思想之差異處更有極大部分是源自於對這三位哲學家思想的不同詮釋。 三、高達美詮釋思想中的對話概念,具有現前、情境與互為主體等特殊性格,也具有做為語言的理想形式與本質、做為此在存有的開顯與真理朗現的托基,以及做為詮釋學的方法範本等意涵;更企圖以開放與善良的對話意願,來開展無止盡的對話,以邁向同一的征途。 四、德希達解構思想中的對話概念,則企圖透過批判對話中的語音中心主義、邏各斯中心主義及現前形上學來揭露對話的深層意涵,與從事對話概念之解構;並通過對善良意願的質疑,來批判對話運作中可能存在的內在宰制慾望;以不斷延異的痕跡作為對話的可能,來開展意義的無邊界播散與樁稼。 五、高達美與德希達對話概念之對比,可從:對話有無收編對方的宰制企圖、對話是否為邏各斯中心主義、對話溝通的脈絡情境是否可能、對話者是否存在於對話中及對話有無現前形上學遺跡等議題,來理解二者的異同。 六、通過教育中對話意義轉變與問題之探討,及高達美與德希達對話概念之對比,可歸結以下對教育中對話的啟示:教育中的對話應該強調對話本質的無止盡性、對話意義的多元性、對話主體讓渡或對話的主體化,以及保持對自身的不斷批判與反省。 七、高達美詮釋思想中的遊戲概念,其存在方式具有遊戲做為遊戲自身的主體、以自我表現的本質構成藝術的存在方式、呈現為既是被動式又具主動性的往返重複運動等特殊性格,也具有美學、存有學與詮釋學等意涵;更以做為一種創造物/結構,實現遊戲向藝術的徹底轉化。 八、德希達解構思想中的遊戲概念,其存在方式具有透過二元對立邏輯的鬆動與疆界的模糊造就結構的不確定性、透過本原的消無與基礎的空缺成就結構的去中心化、透過結構的寬弛與保持無止盡的未完成狀態成就結構的去僵化性等特殊性格,且為一種解構詮釋的展現與造就;而其終極意涵在於作為一種自由的嘗試與實踐。 九、高達美與德希達遊戲概念之對比,可從:遊戲中存有問題的二面觀點、遊戲主體的在或不在、遊戲規則的往返重複或不斷變異、真理揭現的渴望或痕跡化、意義的同一整體或多義延異、語言結構的對話化或寬弛化、自由的可得或不可得等議題,來理解二者的異同。 十、通過教育中遊戲意義轉變與問題之探討,及高達美與德希達遊戲概念之對比,可歸結以下對教育中遊戲的啟示:教育中的遊戲應是一無止盡的過程,在此中,自由之可能性被銘寫,主體得以在自身疆界之走出與返回間,甚或在徹底的抹除自身以化為痕跡的延異中,見證存有本身之遊戲性。所有的意義與規則,不假外求、而來自遊戲的參與之中,具有無限延異、播散且自律的本質。 十一、高達美與德希達之思想對於教育人類學的啟示,包括:存有本質的肯認、開放性對存有的必要性,以及無止盡性對存有的重要性;教育人類學的人類圖像,必須逐漸增加其不確定性與保持相當的開放性,在肯認人類具有創化獨特性的同時,也重視與萬物同舟共濟的能力;以及再確認人類擁有語言能力、擁有追求意義、擁有自由、以及擁有超越等本質。 十二、高達美與德希達之思想對於教育學知識論的啟示在於:教育學知識論必須同時著重到同一性與差異性、真理與多義。 十三、高達美與德希達之思想對於教育倫理學的啟示,即是:教育目的應該保持不斷的自我覺察與自我更新,保有一種無止盡性本質,並積極從一種獨斷絕對式的邏各斯,朝向共同鎔鑄的共識與意義整體努力,最終走向理想的自律形式,從妥協色彩的責任倫理轉向絕對自律的責任倫理。教育實踐中有關行為規範的設立,則必須注意所謂的自願性,權威與規範不應是由其地位外來地賦予合法性與正當性,而應該是由遵循規範者自身所肯認。 根據以上研究結果,最後本研究在教育理論與實踐方面提出若干建議:人類主體性的建構,應朝向更為謙遜的主體性重新安置;教育目的之設立應符合開放性、多元可能與無止盡過程的存有本質;教育學知識論的建構,應朝向真理與多義的辯證發展;教育應覺察他者與差異的脈絡性,去除教育中的二元對立宰制;教育實踐中行為規範之設立,應考慮其脈絡性並符合自願性的原則。
10

Nancy與現代主體形上學之解構 / Nancy and deconstruction of modern metaphysics of subject

魏建國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說明儂希對現代主體形上學的解構,並將之區分為「現代主體的發展與闡述」、「解構的起始-根源條件」、「主體以及共同體的解構」三個主題。在「現代主體的發展與闡述」中,本論文澄清儂希對現代主體的理解:儂希闡述了主體的自我完成,並進一步說明主體觀念在政治上的貫徹執行。儂希根據共同體的自我實現來解釋集權主義,以及它在20世紀造成的歷史與社會災難。在「解構的起始-根源條件」中,本論文澄清儂希對解構思想的探討。儂希探索了存有的離棄狀態,詳述了存有的有限性與延異。儂希以存有的意義來取代存有的真理,並以存有意義來作為解構的根源。實存與世界奠立在存有意義之中,後者將實存向外暴露以及敞開了世界的開放性。在「主體以及共同體的解構」中,本論文澄清儂希的解構策略與運作。儂希將書寫與自我完成對立起來,藉由書寫來干擾主體的自我完成。書寫產生了無作品性,並以無作品性敞開了主體。書寫重複了意義,它讓意義重新開始,並發生成為意義事件。儂希強調共在的重要性,共在分享了存有的虛無,它不是作品,它抵抗著共同體的自我實現。共在聚集著無本質的所有實存,它暴露出每個實存的它者性,並構成了它者的共同體。 / This dissertation discusses Nancy’s deconstruction of modern metaphysics of subject and divides into three themes which are “development and elaboration of modern subject”, “archi-originary condition of deconstruction” and “deconstruction of subject and community”. In “development and elaboration of modern subject”, dissertation clarifies Nancy’s understanding of modern subject: Nancy explicates the self-completion of subject and the political effectuation of the idea of subject. Based on the self-fulfillment of community, Nancy explains totalitarianism that caused historical and social disaster in the 20th century. In “archi-originary condition of deconstruction”, dissertation clarifies Nancy’s discussion of deconstructive thought. Nancy explores the abandonment of Being and illustrates the finitude and différance of Being. Nancy replaces the truth of Being with the sense of Being and designates the sense of Being as the origin of deconstruction. Existence and world grounded in the sense of Being which exposes existence outside and spaces the openness of world. In “deconstruction of subject and community”, dissertation clarifies Nancy’s strategy and operation of deconstruction. Nancy opposes writing to self-completion and interrupts the self-completion of subject through writing. Writing produces the worklessness that spaces the subject. Writing repeats sense, begins sense anew and happens as the event of sense. Nancy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being-with that shares the nothing of Being. Being-with is not a work and resists the self-fulfillment of community. Being-with gathers all existences that are without essence, exposes the otherness of every existence and constitutes the community of others.

Page generated in 0.037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