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8
  • 8
  • Tagged with
  • 8
  • 8
  • 8
  • 8
  • 4
  • 4
  • 4
  • 4
  • 3
  • 3
  • 3
  • 2
  • 2
  • 2
  • 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反思國際關係理論中「國家中心論」之探討 / The reflexivity of "state-centrism" in IR theories

林佾靜, Lin, Yi ch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旨在檢視並反思國家中心論之相關觀點與命題,概括而言,即對國家在國際關係理論構成體系中呈現必然性及優越性進行理論檢視及意義探索,國家中心論內涵包括:國家係國際政治關鍵行為者?國家係國際事務核心決策者?等強勢論述。許多檢視國家中心論文獻雖可清楚指出其在解釋國際政治之不足與限制,或從批判觀點根本性否定國家中心論真實性與正當性,惟專就國家這個概念主體進行討論,其研究成果往往流於空泛言談,並無法明確地指出國家中心論核心論述受到檢驗的面向,因而流於道德勸說式的規範論述,亦無法建立明確分析架構。鑒此,本論文盼建立具解釋效益之分析架構,首先將檢視關於國家中心論涉及基本命題,續將透過檢視主權、安全及國際體系等論述之變遷,探討國家中心論如何受到檢驗過程,亦可呈現社會科學後實證主義對理論基本命題所致論述轉移(discourse shift)
2

葛蘭西的霸權與民主理論

黃富國, HUANG,FU-GU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主要是對葛蘭西對資本主義的社會作一分析, 并進而提出他對民主理論的詮釋。 資料來源以他的獄中札記, 另外配合他早期在新秩序團體所寫的文章為輔, 寫作順序 如下: 第一章概論, 談到有關整個論文的研究架構及葛蘭西的生平與著作。 第二章葛蘭西理論基礎, 包括批判經濟決定論, 批判馬克思主義中有關實證主義的論 點, 葛蘭西歸結本身理論在求主客合一的實踐。 第三章霸權理論, 由於崩潰理論與列寧主義無法分析及面對資本主義社會, 於是葛蘭 西辟出新的領域, 以詮釋市民社會與政治社會之間的相互關系, 說明霸權內涵概念在 於同意, 并以義大利本身的具體實例來剝析布爾喬亞的形式霸權。 第四章民主理論, 有關人性潛能的闡明并尋求意識自覺以解放, 并將之落實於教育與 民主化的過程之中。 第五章結論, 有關葛蘭西的歷史地位, 包括其理論得失, 并說明他在政治社會化理論 中的現代意識。
3

政治研究的邏輯 以「後實證觀點」為論述基準

朱紹俊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的主旨再於探討當代研究政治的三個層面:哲學、基礎、研究途徑、以及研究方法,從而瞭解政治研究的未來發展方向。整個研究乃係採用「後實證觀點」為論述基準,而研究範圍則侷限於經驗─分析模式和歷史─詮釋模式兩類。全文共有五章,分別略述如下: 第一章導論。旨在說明研究緣起及目的、研究範圍與方法、以及研究架構。 第二章政治研究的哲學基礎。介紹當代四個主要的哲學流派:實證主義、否政論、科學歷史主義、科學實論:並企圖建構一個提示性的分析架構。 第三章政治研究的分析途徑。分成行為論和後行為論兩類取向途徑,繼而論列四個政治研究的概念途徑:心理研究途徑、系統論和、結構功能途徑、理性抉擇途徑、現象學和符號互動途徑。 第四章政治研究的方法技術。討論政治研究中五種常用的方法類型:歷史文獻法、個案研究法、內容分析法、樣本調查法、以及自然觀察法;並試圖研究量的研究與質的研究整合的可能性及策略。 第五章結論。提出四項研究發現,並擬定五點建議。
4

應然與實然之間 -論柏拉圖的法思想-

魏東君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正如哲學上存有諸多反覆的問題,每個哲學者不可避免會遭遇到,而在法學上,同樣的情形亦困擾著法學者。法學上最本原的問題,就是「法是什麼」的問題。對大多數法學者來說,對現行法的認識與應用,是學習法律的主要內容,至於「法是什麼」等較為抽象的思想問題,則因與現實司法的運作脫節,當然也就沒有深究答案的動力和必要。而且此類問題,卻往往難得唯一正解,就算放諸古往今來的法學大家,也未能給出令眾人心悅誠服的回答。 面對納粹的實證法不法,無論是法實證主義者或自然法論者都敗陣下來,本文從實證法不法問題的角度,來說明自然法與實證法思想根本的爭議─有無客觀正確之法。並在認識到自然法與實證法思想的難處之後,再借鑑柏拉圖的法思想,試著以不同於當代的視野,汲取柏拉圖思想的養份,看看能否解開這難解之結。 本文全部共分為五章,除第一章做為導論外,其餘四章做為主題論述,依其結構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將簡單敘述自然法與實證法思想的歷史,並提出歷史上實證法不法的問題(特別是納粹德國時期的實踐後果),說明後來法思想理論對立未決的部分,這些內容將是第二章論述的中心。 第二部分則進入柏拉圖的法思想討論,將先說明柏拉圖所處當時的希臘文化背景,以及其個人經歷,特別是蘇格拉底之死,然後再論述柏拉圖著作中所透露出來有關法律的思想,前面背景的部分會先在第三章予以處理,後面柏拉圖法思想與理論的論述部分則留到第四章討論。 第三部分為綜合論述,也是本文對所提問題的總結回應,將把古典的柏拉圖法思想,與現代的法思想理論結合起來,分析問題象徵的意義,思考能否得出對問題更好的回答,嘗試提出一些看法,此為第五章的內容。 / The perpetual problem of “what is Law” is always asked by the students, the professors, even the philosophers, but no real answer was or is made. The legal positivist like John Austin would declare “laws properly so called are commands of sovereign”, as to another hand, the supporters of theory of natural law would make a completely opposite claim. What shall we do or which side should we believe? In this essay, from the aspect of the contrast between “it ought to be” and “it is”, the history of theory of natural law and legal positivism is tracked down in order to try to figure out the problem of the unlawful laws which the Nazi had made and caused a terrible disaster. Because the result is not so content, so the thought of Plato is reseached as to find out if there would be something that is illuminating. The contents of all chapters of this essay could be digested as follows: In chapter one, as an introduction, it explains the reason that why the essay is written and how it is finished. In chapter two, it tracks down the history of theory of natural law and legal positivism, and shows a horrible instance that caused a catastrophe which neither legal positivism nor theory of natural law could undo. In chapter three, it refers the thought background of Plato including his life and the conditions of contemporary Greek that affected the behaviour and development of Plato. In chapter four, it discusses the thought of Plato such as the theories of form, justice, and legislation with further eyes on his ‘The Ruplic’, ‘Statesman’, and ‘The Laws’. In chapter five, some viewpoints are discussed in advance in order to conclude what is in question. And after that, a temporary conclusion is made.
5

卡爾‧巴柏的科學哲學在法律解釋上的運用 / The application of Karl Popper's philosophy of science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law

諶俐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從邏輯實證主義到巴柏的科學哲學再到孔恩的科學革命,本文從這一連串科學哲學的發展出發,先就科學哲學方法論做一個基本的論述,再以其中巴柏的科學哲學作為討論法律解釋的基礎,其中包括法律的客觀性、否證法在具體疑難法律概念的運用,最後提及法律進步的相關問題。 對於客觀性的追求,巴柏認為並不在於認識的結果本質上能達到真理性,這是因為歸納法上的休姆問題無法解決,所以我們必須放棄對於理論的證實(verifiable)夢想,而改以否證的方式進行理論的檢驗。當一個理論通過愈多次否證的考驗,就會成為一個暫時被接受的理論,而這些暫時性的理論並非沒有錯誤的可能性,因此理論認識的結果應建立在對於各式理論合理的討論可能性(discussibility)與批判可能性(criticibility)上,而客觀性就是理論在批判中所建立起來的一種似真(truthlikeness)或逼真(verisimilitute)。 如果將巴柏所謂的客觀性,具體使用在法學中,法律解釋的客觀性,亦可以被認為建立在互為主觀的討論可能性與批判可能性(inter-subjective discussibility or criticizability)上,此時確保客觀性的科學方法是透過「科學方法的公共性格」(public character of scientific method),或是「科學方法的社會面向」(social aspect of scientific method)來加以觀察的,科學知識的增長就在於這樣公開地批判與討論中,透過經驗的檢驗或是駁斥,不斷成長累積與增加。 具體能夠實施這樣科學方法的場域,亦即能夠促使理論置於一種開放的批判空間,巴柏認為必須在一個開放社會才能達成,在開放的社會中,可否接受批判被當作是理性的標準。開放社會的成員會積極、自由地進行批判以改善他們所處的位置,而巴柏心中認為最適合開放社會的政體就是民主政體,唯有民主政體才能寬容多元。
6

公共行政的黑堡觀點及其認識論之研究 / The Study in Blacksburg Perspective and It's Epistemolog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許立一, Li-Yi Hs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公共行政在治理過程(process of governance)中應該居於何種地位與扮演什麼角色?其是否完全與政治無關,而且不負任何社會公義之價值議題的倡導責任?它應該如同市場取向的行政學者所言——追求小政府(minimal government),還是應該竭盡所能地回應社會的需求?公共行政人員應該著重專業技術,還是倫理思考?一九八○年代初期,六位美國維吉尼亞多元理工學院暨州立大學(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的學者,有感於當時的行政學術之發展似乎無法釐清前述的課題,而新公共行政(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的主張並未能在實務上發揮作用,又鑑於當時一股貶責官僚(bureaucracy bashing)之風盛行。是以,他(她)們撰寫了一篇名為〈公共行政與治理過程:轉變政治對話〉(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the Governance Process: Shifting the Political Dialogue)的文章。因為維吉尼亞州立大學的所在地名為黑堡,故該文亦被學者簡稱為黑堡宣言(Blacksburg Manifesto)。黑堡宣言試圖針對前述課題,提出一些規範性的主張,俾以解決當代公共行政所遭遇的學術與實務的雙重困境。該宣言認為重建公共行政在治理過程中的正當性,乃是化解危機的核心。 本論文研究的範圍不限於黑堡宣言一文,而是該宣言首席撰寫者Gary L. Wamsley所稱之黑堡觀點(Blacksburg Perspective)。所謂黑堡觀點,乃是以黑堡宣言為主軸,所發展出來的一系列的論述(discourse)。換言之,就是在黑堡宣言提出重建公共行政(refound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之主張後,陸續衍生的一些相關研究以及其中所提出的觀念。本論文希望探究:黑堡觀點針對上述課題所提供的論述為何?進而藉由認識論(epistemology)的分析,瞭解它立於何種哲學基礎之上,俾以達成所宣稱的境界?同時,也希望能夠檢視黑堡觀點本身的限制所在,提供後續相關研究的思考線索。最後,作者更嘗試提出一些補充性的見解,希望能在學術上有所貢獻。 基於上述的研究動機和目的,本論文的各章的鋪陳內容如下: 第一章緒論,說明本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基本概念界定、研究主題以及方法; 第二章黑堡觀點的內涵,將探討黑堡觀點在美國行政學術中的定位及其思想淵源,並還原黑堡宣言一文的重要主張,進而以黑堡觀點反思傳統的行政理論和新公共管理; 第三章黑堡觀點的認識論之分析,則分別探討其所蘊含的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之色彩,進而提出前述兩種思維是否能夠共存的見解; 第四章民主行政的實踐,則是根據第二、三章的論述為基礎,進一步耙梳黑堡觀點之下的民主行政之內涵,包括公共行政參與治理的正當性、公共利益、公共對話、公民意識、公共行政人員等課題; 第五章結論,以前述的民主行政之實踐意涵,歸納黑堡點的特色及其在公共行政理念上的影響,並指出其理論的內在弔詭。然後,對照我國行政實務,試舉例說明黑堡觀點的啟發。最後,指出本論文的研究限制以及作者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本論文的特色在於,超越相關的研究,針對黑堡觀點的認識論進行分析,此實為一種開創性的研究。抑有進者,作者認為本論文應能夠產生如后的貢獻: 第一,提供不同於時下流行之管理途徑的觀點,刺激學界思索其它的研究途徑; 第二,為後續有興趣於此一途徑的研究者,奠定初步的基礎,至少本論文在理論耙梳和認識論的分析方面,應該有所助益; 第三,作者提出對於黑堡觀點之內在弔詭的反省,以及從實務的角度思考黑堡觀點的實踐意涵,希望能夠做為後續研究的線索和方向。 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基本概念的界定••••••••••••••4 第四節 研究主題與方法••••••••••••••16 第二章 黑堡觀點的內涵••••••••••••••••••23 第一節 黑堡觀點的興起及其與新公共行政的關係•••25 第二節 黑堡宣言的主張••••••••••••••44 第三節 以黑堡觀點反思傳統的行政理論•••••••61 第四節 以黑堡觀點反思新公共管理•••••••••83 第三章 黑堡觀點的認識論之分析••••••••••••117 第一節 黑堡觀點的結構主義色彩••••••••••118 第二節 黑堡觀點的後結構主義傾向•••••••••151 第三節 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的共容性之探討••••187 第四章 黑堡觀點之民主行政的實踐••••••••••••197 第一節 公共行政參與治理的正當性•••••••••198 第二節 公共利益•••••••••••••••••218 第三節 公共對話•••••••••••••••••251 第四節 公民意識•••••••••••••••••275 第五節 公共行政人員•••••••••••••••293 第五章 結 論•••••••••••••••••••••••317 第一節 黑堡觀點的特色及其影響••••••••••317 第二節 黑堡觀點的內在弔詭與限制•••••••••326 第三節 黑堡觀點對我國行政實務的啟發•••••••334 第四節 本論文的研究限制與對後續研究的建議••••355 參考資料••••••••••••••••••••••••••361 / This thesis concerned about the legitimac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the process of governance. Sinc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and behavioralism rise the efficiency became the subject matter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However, Blacksburg Manifesto reminds us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can not be equal with management and efficiency are not public administration's only value. So, the author of this thesis is interested in Blacksburg Perspective's refound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is study includes Blacksburg Perspective's discourse about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these discourses' epistemology. Firstly, the author summarizes Blacksburg Manifesto and induces characters of the Manifesto. Secondly, he criticizes traditional public management and new public management bases on the Blacksburg Perspective. Thirdly, to analyze the epistemology of Blacksburg Perspective includes structuralism and poststructuralism. Fourthly, this study introduces the implications of democratic public administration of Blacksburg Perspective. Fifthly, the author bases on Blacksburg Perspective rethink administrative practice in his country. Finally, to examine theoretical paradoxes of Blacksburg Perspective. The Author hopes this study is helpful for students are interested in this relative field about democratic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by this thesis we can think about how to refound the legitimac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process of governance.
7

法與道德--德沃京對法實證主義分離命題之批判 / Law and morality--Ronald Dworkin's critique of the separation thesis of legal positivism

許家馨, Hsu, Chia-hs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總共分為三部分,共八章。 第一部份是「分離命題綜論」,包含了第一、二章。在第一章當中,筆者從歷史及分析的路徑,對分離命題做了一個初步的介紹。歷史的部分,筆者選取邊沁與奧斯丁、美國法現實主義、德國自然法復興運動這三個對於英美法理學界來說較為重要的關於分離命題的討論。在分析的部分,筆者簡單地說明分離命題與法概念以及道德概念的關係。當然,筆者也介紹了本文所探討的主角—德沃京的生平、其學說的發展以及其學說與分離命題的關係。第二章則是特別針對德沃京最主要的理論對手哈特的法理論以及他對分離命題的主張。第一章與第二章一起,才算是完成本文的預備工作。 第二部分是德沃京前期對分離命題的批判。本文將德沃京前期與後期區分開來,是因為德沃京學說的前期與後期都有很大的影響力,可是他後期的理論所使用的語彙有經過相當的修正,因此不適合放在一起介紹。第二部分包括第三、四章,筆者分別名之為「原則論I」與「原則論II」。這是因為德沃京前期的法理論是以「原則」概念為主軸所發展出來的。第三章主要是對德沃京《認真看待權利》一書中《規則模式I》一章的介紹。第四章則是對《規則模式II》以及疑難案件這兩章的介紹。《規則模式I》是德沃京整個法理論的出發點。它本身構成一個完整的整體,儘管仍是一個有待發展的整體。《規則模式II》是對《規則模式I》的補充。疑難案件則是德沃京法理論的突破性發展,許多他在後期完整發展的觀念都可以在這篇文章中看到雛形。筆者將《規則模式II》及疑難案件中的重點一起放入第四章作為對於第三章的補充。這些一起構成了德沃京前期的完整面貌。當然,筆者用以貫穿其中的軸線,就是德沃京對分離命題的批判。 第三部份是德沃京後期對分離命題之批判。這一部份主要焦點是在德沃京集大成的系統著作法律帝國。這一部份包括第五、六、七章。第五章說明了德沃京後期修正過後的概念架構,以及在這個新的概念架構與分離命題的關係是什麼。處理的對象是法律帝國的第一章。第六章則是對德沃京「詮釋」概念的闡釋。「詮釋」概念是德沃京後期理論的核心,因此我們有必要對之清楚地說明。顯得比較突兀的是第六章的第一節。筆者從社會科學方法論的角度分析了哈特與德沃京法理論在方法上的意涵。這是因為,筆者認為分離命題的焦點乃是在於法理論家如何看待法概念,若要深入地評估法理論的意涵,勢必要探討其方法。這個部分處理的對象主要是法律帝國的第二、三章。第七章則介紹德沃京後期法理論的重點,也就是他認為的法概念的「構念」--作為整全性的法律。 最後,也就是第八章是結論。這是筆者對全篇論文的回顧,以及筆者對於分離命題這個主題的價值的看法。 第一部 分離命題綜論 第 一 章 緒 論 第一節 分離命題概論I—歷史的路徑 第一項 邊沁與奧斯丁 第二項 法現實主義者的挑戰 第三項 德國自然法復興運動 第二節 分離命題概論II—分析的路徑 第一項 法概念 第一款 規範取向的法概念與非規範取向的法概念 第二款 法概念的指涉與理論說明 第二項 道德概念 第三節 德沃京的法理論與分離命題 第一項 德沃京生平簡介 第二項 德沃京的法理論發展及其分期 第三項 本文問題意識:德沃京法理論與分離命題 第四節 本 論 文 架 構 第 二 章 哈特與分離命題 第一節 從定義到核心要素 第一項 定義 第二項 組織性原則與一組核心要素 第二節 哈特的法概念與分離命題 第一項 初級規則與次級規則的結合 第二項 個別法律的效力 第三項 法體系的存在 第四項 個案中的法律 第三節 哈 特 法 理 論 的 性 質 第一項 一般性 第二項 描述性 第三項 一般性、描述性與分離命題 第二部 德沃京前期對法實證主義分離命題之批判 第 三 章 原 則 論 ( I ) 第一節 德沃京的論證 第一項 原則是存在的 第二項 原則與規則邏輯性質的差異 第三項 原則也是法規範 第四項 原則無法被承認規則鑑別出來 第一款 妥當感 第二款 制度上的佐證 第三款 習慣法的問題 第五項 原則是某種道德 第二節 原則是什麼? 第一項 原則的功能 第一款 原則的五種功能 第二款 原則之功能的省思 第二項 原則的來源 第三節 規則與原則的邏輯性質差異是否成立? 第一項 如何判斷是規則或原則? 第二項 規則衝突則失效? 第三項 規則與原則之區分的理論意涵 第四節 原則是不是法規範 ? 第五節 原則與道德的關係是什麼? 第 四 章 原 則 論 (II) 第一節 對承認規則的批判 第一項 哈特的社會規則論 第二項 對社會規則論的批判 第一款 社會規則與規範規則 第二款 「自主而合意的道德」與「從眾而成習的道德」 第三款 疑難情況的出現 第三項 對作為社會規則之承認規則的批判 第 二 節 權 利 論 第一項 權利 第一款 權利與目標 第二款 幾種權利的分類 第二項 法律權利 第一款 規範與價值 第二款 作為權利執行者的司法部門 第三款 政治理論 第三項 權利與道德 第三節 對裁量論的批判 第一項 德沃京對司法裁量論的批判 第一款 弱意義與強意義的裁量 第二款 法實證主義者的裁量論 第二項 對司法裁量論之批判的理論意涵 第三部 德沃京後期對法實證主義分離命題之批判 第 五 章 新的起點:新的法概念 第一節 新的概念架構 第一項 關於法律的理論爭議 第二項 法律命題與法律根據 第三項 新的法概念 第二節 疑難案件的實例 第三節 單純事實觀點 第四節 語意學的刺 第一項 法的語義學理論 第二項 法實證主義 第三項 語義學的刺 第五節 小結:新的起點 第 六 章 詮釋性的法概念 第一節 社會科學方法論上的批判 第一項 法理論的自我理解 第二項 作為受制於規則之活動的法律言說 第一款 語言遊戲與說話行動 第二款 哈特的困境 第三項 一般性與描述性法理論之困難 第一款 一般性 第二款 描述性 第四項 詮釋性的法理論 第二節 建構詮釋論 第一項 建構性詮釋 第一款 一個虛構的例子 第二款 對話性詮釋、科學性詮釋與創造性詮釋 第三款 建構性詮釋 第二項 對社會實踐的建構性詮釋 第一款 詮釋的三個階段 第二款 概念、構念與典範 第三節 詮釋性的法概念 第 七 章 整全的法律 第一節 成規主義與法實用主義 第一項 成規主義 第二項 法實用主義 第二節 整 全 性 第一項 整全性符合嗎? 第二項 整全性有吸引力嗎? 第一款 真正的社群 第二款 政治社群 第三節 整全的法律 第一項 連環小說 第二項 海克力斯法官 第三項 法律與道德 第四節 懷疑論的挑戰 第八章 結 論 參 考 文 獻 / Abstract This master dissertation elaborates the leading anti-positivist Ronald Dworkin’s standing on critique of the separation thesis, the positivist doctrine that law and morality are separate, or ‘what law is’ is different from ‘what law ought to be’. The author firstly argues that although the dispute over the separation thesis in the old context, which mainly concerns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gal validity and morality, no longer stands in the central spotlight, the recent heating concern with the role morality plays in legal reasoning is actually a continuance of the old-time concern. The overarching rationale behind these developments is a battle about where and how to base the objectivity of law in the modern world. Therefore, despite that Dworkin’s legal theory has focused on the part morality plays in legal reasoing, it could still be elaborated as a critique of separation thesis in a broader sense. This dissertation distinguishes ‘early Dworkin’ and ‘later Dworkin’s’ critique of the separation thesis. ‘Early Dworkin’ means Dworkin’s legal theory in Taking Right Seriously. ‘:Later Dworkin’ means Dworkin’s legal theory in Law’s Empire. While the author thinks the essence of Dworkin’s legal theory remained basically the same throughout his early and later thoughts, it is necessary to introduce his theory in two parts because the concepts he used were greatly changed and improved, and the arguments shifted. Dworkin’s early critique of separation thesis is organized around the concept of ‘principle’. The author argues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argument Dworkin should be making is not that principles exist, but that principles are ‘law’ and that principles cannot be identified by the rule of recognition. And these two arguments are not to be cleared up only until Dworkin’s later argument using the concept of ‘interpretation’. The author also criticizes Hart’s claim that the nature of legal theory could fruitfully remain general and descriptive. By survey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thodology of social science, the author argues that Hart’s standing on the nature of legal theory reveals his ultimat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empiricism and positivism. The author therefore argues that a fruitful gain a legal theory is to get, it has to be particular and ‘interpretive’, as Dworkin has claimed.
8

英國學派-被忽視的國際關係理論 / English School- The Neglecte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李卓濤, Lee, Juo-Ta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國際關係也是社會關係的一環,對國際關係的研究必須植基於國家涉入的歷史、社會、文化等層面進行探求,否則很難對國際關係有著全貌的了解。在美國學界的實證主義長期宰制下,研究國際社會的英國學派長期受到忽視,隱沒於線性發展的歷史中。 為了發掘英國學派受到忽視的地位,本論文擬從下三點著手。首先,回溯英國學派的歷史起源、代表學者、名稱問題;再者,耙梳、整理英國學派的學術內涵,包括現實主義、理性主義及革命主義三個傳統,以及國際體系、國際社會及世界社會三個本體;第三、在美國實證主義的長期獨霸下,注重詮釋方法研究國際社會的英國學派是無法得到關注的。因此,這部分將從社會科學兩大陣營-實證主義及詮釋學著手,並進而帶入受實證主義籠罩的主流國際關係研究。本論文認為以實證主義研究具社會性的國際關係有其侷限,而多元、開放、重社會性的英國學派才能提供更完整的國際關係圖像。 本論文認為抱持多元開放、重視整體性、社會性、規範性的英國學派更能面對接踵而來的環境議題、全球化相關問題及人道干涉等全球性議題,如果正視國際關係也是社會關係的一部分,英國學派是能成為較適當的國際關係理論。 / Social relations encompasse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o that the inquiry fo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must embark on the historical, social, cultural context that states involved in. Otherwise we can’t envisage a comprehensive imag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Under the dominance of positivism led by America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nglish School, whose intellectual focus is International Society, has been neglected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and immerged in the linear history. For the sake of exploring English School, the thesis sets out three schemes. First, it retrospects the history, leading figures and label of English School. Second, it elucidates the arguments of English School, including the three ontologies- International System, International Society and World Society as well as three traditions, namely Realism, Rationalism and Revolutionism. Third, beginning with the discuss of Positivism and Interpretivism, the author argues Positivism has its limitation in societal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onsequently, it is English School, which tilts toward an open and diverse inclination, that can tell a better story. The author concludes that English School that stresses on holism, society and social norms can take on the upcoming global issues, such as environmental issue, globalization and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If we square up to the fact that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s a part of social relations, English School can be a more adequat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Page generated in 0.015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