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3
  • 12
  • 1
  • Tagged with
  • 13
  • 13
  • 5
  • 5
  • 4
  • 4
  • 4
  • 4
  • 4
  • 3
  • 3
  • 3
  • 3
  • 3
  • 3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袁世凱與進步黨

黃芙容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袁世凱自清季隨吳(長慶)軍渡韓後,便在清末民初此一舊王朝與新政府交錯的過渡時期,縱橫捭闔,淋灕盡致的發揮權謀機略,進而開展其政治生涯:小站練兵奠定了他在政壇活躍的基礎,而後由巡撫、總督、清廷的內閣總理大臣,搖身一變為中華民國的大總統,再一變為八十三天的洪憲皇帝。姑不論其功過是非,以他在中國政治史上所扮演之決定性的角色,任何人都不能否認他對近代中國政治深遠的影響。 如前所述,袁既為清末民初關鍵性的人物,故已普遍引起中外史學界對其之研究,在中國方面有如:林明德的袁世凱與朝鮮、劉鳳翰的新建陸軍及袁世凱與戊戌政變等書,另有黃秋田的民國元年南北政府和議之研究及林麗明的民國初年政治人物與建國歷程:袁世凱改元洪憲的背景分析等論文,在外國方面先後有陳志讓(Jerome Ch'en)的袁世凱(Yuan Shin-K'ai)、楊格(Ernest P. Young)的共和初期的袁世凱(The Presidency of Yuan Shih-K'ai: Liberalism and Dictatorship in Early Repulican China)等書問世,均是對袁世凱所作學術性的研究。 綜觀袁世凱一生中幾個重要的階段:留駐朝鮮、小站練兵、戊戌政變、辛亥南北議和、洪憲帝制等,或有專書,或有論文加以研究,但尚未曾有人注意到袁與民初政壇上另一影響力極大的人物——梁啟超,及與梁所領導之進步黨間的關係。而筆者認為透過袁、梁、進步黨間關係的探討,不啻可審視人審他們所代表之官僚、立憲二派政治勢力的關係,更可對民初紛亂的政局,有更清晰的認識。蓋官僚與立憲兩派不僅為袁、梁在清末民初政治勢力之依據,亦與民初革命派形成鼎足而立之政治勢力也。於是便將袁世凱與進步黨間的關係,作為本論文研究的重心。 個人與群體之間的關係是互動的:個人的觀念、行為受到其周圍的環境、人物影響極大,而一個領導人物對時勢之影響力亦不容忽視。鑑於以上之因素,故撰寫本文時,便透過群體勢力、個人關係比二角度,審視袁世凱與進步黨間的關係。一方面探討二者所屬之政治勢力——官僚派、立憲派間的關係,另一方面探析袁世凱與進步黨領導人梁啟超的動向與分合關係,以免失之偏頗。本文章節的安排亦以此為準,共分為五個主要的單元: 一、清季政治勢力的概要:一般對清末民初三派政治勢力:立憲派、革命派、官僚派,均限於概念性的瞭解,尚無具體的研究。本章即將有關上述三派政治勢力的資料,作一綜合性的整理,而後分別探討此三派政治勢力的形成、發展,並分析三者間的關係,欲以?體勢力探討,進而得知其對袁、梁個人的影響。 二、袁世凱與梁啟超結合的背景:自袁世凱、梁啟超二人在辛亥武昌起義前後的行動、處變,及民元政黨的情勢變化中,探悉袁世凱與梁啟超結合的因素。 三、進步黨的成立與組織:闡述官僚派與立憲派合作下的產物——進步黨,其成立的經過、組織的情況以及與袁世凱的關係。 四、袁世凱與進步黨的合作:探討袁世凱與進步黨間合作的情形,及袁世凱與進步黨關係的轉變。 五、袁世凱與進步黨的分裂:分析袁世凱與進步黨間分裂的原因及結果。 本文之範圍起自清末,迄於民國五年(一九一六)袁世凱死亡為止。但因袁後期稱帝之所為,已有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班研究生林麗明,與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班研究生胡平生,分別以「民國初年政治人物與建國歷程:袁世凱改元洪憲的背景分析」、「梁蔡師生與護國之役」為題,作為論文之研究,為免重複,故將重點置於民國三年以前,希望透過本文的研究能夠作到: 一、探討立憲派此一股為人所忽視的溫和型政治勢力,在民初政局中到底扮演甚麼樣的角色?其影響力如何? 二、分析袁世凱、梁啟超此二位民初政壇的關鍵人物,其間分合的情況到底如何?瞭解進步黨是否如一般中國政黨史書籍中所言,為袁世凱的御用黨? 三、透過民初政壇上一些問題的探討,客觀的將袁世凱其民初前期的政治生涯,作適當的陳述。 本文寫作時,依筆者所受之史學訓練,儘量蒐集有關資料,以史料為基礎,加以比較判斷後,述論並重,寓推論於敘述之中,要求自己儘可能的作到:不主觀的強調某一點,而從多種角度客觀的觀察問題。為免影響正文的連貫性,故將一些重要引文,相關史料的比較、說明,均於註釋中加以解釋闡明,故註釋在本論文之中,亦佔相當重要之地位。 歷史研究,以一手史料的蒐求為要務,有關袁世凱之資料極多,沈雲龍主編之袁世凱史料彙刊及續編,將之加以有系統的整理、影印出版,其中遠生遺著、袁世凱與中華民國、盾鼻集、袁大總統書牘彙編、雲南首義擁護共和始末記等書,對本論文均有直接、間接之助益。有關本論文所涉及之另一重要人物——梁啟超之資料中,丁文江編之梁任公年譜長編,梁啟超主編之飲冰室文集及庸言雜誌,所整理梁之信札、時人對梁之批評極多,使筆者能直接掌握梁啟超思想變化的關鍵,及他在私人關係方面微妙的關節。而中央研究院所收藏之上海時報(微捲)、黨史會出版民立報之影印本、及民國經世社編之民國經世文編政治部分,其中論及民初政治者甚詳,筆者一一參考引用,對本文裨益極大。 本文蒐集資料及撰寫之時間有限,錯誤、缺漏在所難免,希望他日蒐得更多之史料後,再作補充。
2

技術進步理論與實證之研究

張榮豐, Zhang, Rong-F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 緒論:技術進步對於一個經濟社會之發展,有著重大之關係;唯一般對於 技術進步之測定,都是當做「殘差」項來處理;本文試圖探討在這「殘差」項中所 含的幾個重要因素,諸如規模報酬,因素替代彈性,中性技術變動及偏向技術進步 等對於產出之貢獻。 第二章 技術進步之理論: 第一節 有關技術進步之定義及其理論之介紹。 第二節 技術進步之分類。 第三節 結語。 第三章 技術進步之測定方法: 第一節 指數法。 第二節 生產函數法。 第三節 結語。 第四章 台灣之實證分析: 第一節 資料之來源及限制。 第二節 實證結果。 第三節 結語。 第五章 結論。 #2810352 #2810352
3

技術進步、勞力吸收與經濟發展

夏雁峰, XIAN, YAN-F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當我們提到一國經濟發展之情況時,多半是以該國之產出成長率與就業率這兩大經濟 指標來衡量,而欲企進此兩大指標之改善,技術進步所扮演之角色是相當重要的。本 文之目的,即欲以循次漸進的方式,由生產函數引出技術進步理論,再將技術進步放 入生產函數中,導出勞力吸收模型,以了解技術進步、勞力吸收與經濟發展之關係。 其中並利用新近發展出之理性預期理論來解釋有關貨幣面之實質變數。最後將以台灣 為例做實證研究,並因之對台灣經濟發展提供數項政策建議。 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指出個人研究動機及方法,細分三節。第二章探討技術進步理 論,分三節論之。第三章則為勞力吸收理論與模型之建立,共有四節。第四章為台灣 實證研究,亦有三節。第五章則為結論與建議。
4

民進黨對中共一中框架的策略(2012-2015) / The strategy of DPP to One China frame (2012-2015)

邱宇健 Unknown Date (has links)
2012年1月14日,台灣總統大選結束,敗選的民進黨黨主席蔡英文在發表敗選感言時說,「這一次,我們已經接近山頂,我們還差一哩路。」一樣在2012年中共十八大召開,政治權力結構重組,接任的習近平的對台政策明確從九二共識轉向一中框架。究竟蔡英文的這最後一哩路與民進黨的中國政策有多少關連,民進黨要再取得執政權應該如何調整其中國政策,本文從中共形成一中框架對台政策的形成背景與意涵,對照民進黨各派系的中國政策,並分析歷次台灣總統大選民進黨中國政策的論述主張與選舉結果的關連性,來探討強調台灣是個主權獨立國家的民進黨,在國際局勢、兩岸因素、內部意見的整體環境下,如何突破中共所設下一中框架的兩岸關係:發現民進黨雖然有各種強硬手段與柔性手段來突破一中框架,但比較具體可行者僅外交手段及交流手段,因而提出五個穩健做法:一、進行心態調整,突破一中不等於要建立臺灣共和國。二、強化維持現狀的論述。三、營造正面和平安全環境,兩岸與外交並重。四、建立兩岸交流平台,維持台海的穩定。五、全球化視野下建立兩岸經濟競合關係。希望民進黨在主動宣示不追求法理台獨,並積極與中共展開交流的情況下,能增加民、共政治互信,共同維持海峽兩岸的和平穩定發展。
5

天使學家的反抗:東尼庫許纳《美國天使》劇中的進步、救贖與重建 / The Angelologist's Resistance: Progress, Redemption, and Restructuring in Tony Kushner's Angels in America

李一帆, Li, Yi-f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東尼•庫許納的劇本《美國天使》曾經被批評為「宣揚啟蒙主義式的進步觀,即使這種觀點造成的災難正在二十世紀末顯現」。儘管明顯受到華特•班雅明 (Walter Benjamin) 的歷史觀點影響,批評者仍認為庫許納在《美國天使》劇中刻意忽視班雅明對進步的歷史觀發出的警告。然而,事實上庫許納在《美國天使》劇中,藉由劇中角色所刻畫的,即是班雅明對於歷史中進步 (progress) 的觀點,而非啟蒙主義式的進步史觀。造成這種批評觀點上的差異的原因,乃在於《美國天使》的批評者未能真正了解班雅明對於進步的概念,以及此概念在庫許納劇中的重要性。本文欲以班雅明進步的概念為出發,來檢視《美國天使》劇中對於進步與救贖 (redemption)的應用,並在其中闡明庫許納以班雅明的進步與救贖概念為基礎,試圖在劇中發現自我救贖 (self redemption) 之可能的企圖。 《美國天使》分《千禧年近了》和《重建》上下兩部,是庫許納分別在一九九一及九二年完成的劇作。劇中主要描述主角普萊爾華特 (Prior Walter) ,一位男同志愛滋病患,在遭遇愛人的拋棄,以及美國天使 (American Angel) 的啟示之後,努力尋找在千禧年的各種災難與異象的威脅下,人類生存的希望的過程。在劇中,庫許納以美國紐約多元的種族、文化、信仰為背景,探討世紀末的各種問題與困境,並且尋找對於未來的展望。    本文的第一章為總論,將介紹庫許納的生平、《美國天使》的故事情節、批評家與劇評對於該劇的分析、以及班雅明的理論對此劇的影響。根據班雅明的看法,在人類的歷史中真正的進步並非在空洞的時間 (homogeneous, empty time) 之中前進,而是察覺到人類歷史真正的組成分子─辯證影像(dialectical images),其型態為不斷反覆出現的歷史影像。當人類認知到此種影像的存在時,此認知將使人類從現有的歷史框架中解放,進而認識到徹底改變現有狀態的可能性。這種革命性的 (revolutionary) 認知即是班雅明所謂的進步,這也是第二章的討論範圍。在第三章中,則是以班雅明的救贖理論 (theory of redemption) 解釋庫許納劇中角色的「彌賽亞式的救贖力」(messianic power) 的覺醒 (awakening)。根據班雅明在歷史哲學綱要 (Thesis on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的說法,人類擁有彌賽亞式的救贖力,並且憑藉之發現以「彌賽亞式的視界」(messianic vision) 的形式出現的辯證影像。此即為班雅明定義下的救贖。第四章則以解釋庫許納對於班雅明理論的修正—重建 (restructuring)—為出發點,探討《美國天使》劇中救贖的完成。第五章為結論,以劇中角色的得到救贖為《美國天使》一劇的結尾,同時也是另一個偉大的工作 (The Great Work)—人類在新千禧年的救贖—的展開。 / Tony Kushner’s Angels in America has been accused of its proposing the Enlightenment progress when its disastrous consequence is seen at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In spite of the obvious color of Walter Benjamin’s philosophy of history in the play, critics still consider that Kushner ignores Benjamin’s warning of the idea of progress for human history in Angels. Nevertheless, what Kushner describes in the play, through the struggles of the characters, is actually a Benjaminian progress instead of an Enlightenment one. The reason for such a difference of critical viewpoints is: the critics of Angels fail to fully understand Benjamin’s concept of progress and its real significance in the play. Starting from Benjamin’s concept of progress, this thesis aims at examining the application of Benjamin’s concept of progress and redemption in Angels and discovering Kushner’s intention to propose a self-redemption. Angels is comprised of part I: Millennium Approaches (premier in 1991) and part II: Perestroika (1992). It is Kushner’s most celebrated play. The play begins when a gay man, Prior Walter, has found his infection with AIDS. Facing his destined death and deserted by his lover, one day, Prior is visited by an American Angel, who calls him the “prophet” and gives him a gospel of anti-migration to spread. Since then, his life becomes a journey searching for self-awareness and hope in the future. In Angels, Kushner discusses the ques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at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against the multi-cultural background of New York and America. The prospect of the human race’s future becomes his ultimate concern in the play.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tion,” provides th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Angels, including the plot summary, critical history, and my concerns on the critiques of play. In Chapter Two, Benjamin’s theory of progress will be used to analyze the idea of progress in Angels, which means discovering the dialectical images of history that are suppressed in historical time. This concept of progress is “revolutionary” because it will change mankind’s recognition of history and their conception of themselves. Chapter Three begins with Benjamin’s definition of “redemption” of human history, which means the awakening of the “weak messianic power,” the power that a whole generation of human beings is endowed with. This power gives human beings a “messianic vision,” a glimpse of the redemptive world. In Chapter Four, Kushner’s supplement to Benjamin’s theory of redemption, the idea of “restructuring,” will be applied as the key word for the completion of redemption for the characters in Angels. Chapter Five concludes this thesis with the self-redemption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pla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Great Work”: the redemption of the entire humanity in the coming Millennium.
6

從美國專利法析論非顯而易知性之相關爭議 / A study on non-obviousness controversies in view of American patent law

黃柏維, Huang, Po W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專利制度是知識經濟時代最為重要的一種智慧財產權形式,不但對於技術創新居功厥偉,在國際商業活動中也占有極具份量的地位。而在取得專利的三大要件中,以非顯而易知性(即我國進步性)最為棘手,蓋其本身屬於不確定之法律概念,而容有裁量空間。 非顯而易知性發軔於美國判例法,其後由實務主導其發展。在指標性案例KSR判決中,最高法院揭示了非顯而易知性的審查架構,以Graham四要件法則為根柢,並輔以顯可嘗試原則及彈性運用的TSM檢測法,整體而言KSR判決提高了非顯而易知性的適格門檻。在後KSR時代,CAFC在機械工業、醫藥品與生物科技等領域分別依不同程度適用KSR見解。2009年In re Kubin案確認KSR見解可適用於不可預測性較高之基因生技領域,近幾年來顯可嘗試原則也獲得高度重視。 相較而言,我國進步性審查主要依據智慧財產局所制定的專利審查基準,但行政審查常有過於直觀簡略之嫌;法院判決則在「發明所屬領域中具通常技術者之技術水準」與「該領域具通常技術者參酌先前技術所揭露之內容及申請時的通常知識,是否能所能輕易完成系爭申請發明之整體」此兩步驟的論證上較為欠缺,整體而言達成進步性結論之心證揭露程度不足,對於當事人有突襲性裁判之虞。 本研究基於上述觀察所得,對美國與我國關於非顯而易知性概念之認知與實踐進行比對,並分別就審查實務面與產業因應面提出微薄建議,以期借鏡美國法經驗使我國未來實務操作更趨完善。 / Patent system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orm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the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not only indispensable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lso of great influnce in th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ctivities. Among the three requirements of patentability, “Non-obviousness” (ie, “Inventive Step” in Taiwan) is the most difficult to fulfill, due to the uncertainty of its legal concept and the room for discretion. Non-obviousness was carved out in the U.S. case law and continuously developed by the court rulings. In the benchmark case KSR v. Teleflex, the Supreme Court articulated that the examination framework of non-obviousness is based on Graham four factors, along with other principles like “Obvious to Try” and the TSM test in a more flexible way. In general, KSR lifted the eligibility threshold for non-obviousness. It has been applied in different degrees by the Court of Appeals for the Federal Circuit to various fields such as machinery industry, pharmaceuticals and biotechnology in the post-KSR era. Then it was recognized in 2009 In re Kubin case that the KSR opinion is applicable to the unpredictable field, gene biotechnology, for instance. Besides, the “Obvious to Try” principle has been gaining much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In comparison, both administrative and juducial examinations of inventive step in Taiwan are mainly based on th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uidelines for invention patent” issued by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However, the administrative review is often reckoned to be too intuitive and rough, and the court decisions are considered to be made with less expression on “the level of the PHOSITA” and “whether a PHOSITA with the reference to prior arts and common knowledge can complete the whole invention without difficulty.” In all, the lack of revealing the reasoning on the inventive step conclusion might expose the parties in danger of surprise judgements. Based on the above observations, this study compared the cognition and practice of non-obviousness both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 Taiwan, and as a result, presented some primary suggestions in light of the United States’ experience toward both the practice and industries, so that our inventive step examination practice in the future could be improved.
7

總要素生產力--我國制造業之重證研究

黃權興, HUANG, GUAN-X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共一冊,約三萬五千字,共分為六章。 主 旨:本文主要研究的動機在於利用線型規劃法,將總要素生產力分解為技術進步 率與技術效率的變動率以了解生產力變動的原因。 本文險了第一章緒論外,以下各章依次如下: 第二章:生產力與效率的概念:分別介紹生產力的意義及類別、效率的意義及原則。 第三章:總要素生產力的衡量:首先是文獻回顧,然後就生產函數法、指數法、投入 產出法一一介紹。 第四章:邊界函數估計:本章簡介幾種估計邊界函數的方法ヾ定型無參數邊界法ゝ定 型參數邊界-規劃法與統計法ゞ隨機性邊界法,並比較各法的優缺點。 第五章:總要素生產力、技術進步技術效率:此章為本文重點所在。首先是理論架構 的建立,然後是計量模型的設定,再比較傳統方法與規劃法實證的結果。(附資料來 源及處理)。 第六章:結論。
8

我國中央最高行政權歸屬--理論與實際之研究

林育任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關鍵字:行政權、內閣制、總統制、半總統制、總統、行政院院長、中國國民黨、民主進步黨 「行政權」在任何政治體制的運作中,都是一個無法令人忽略的中心,對我國來說亦正是相同,尤其是在談最高行政權的歸屬。而在我國的憲法中,與行政權牽涉最深的,莫過於總統與行政院,所以我國「行政權」的中心,究竟是在總統抑或是行政院長,就是憲法研究者不曾中斷的探討議題。是故本文就是將從理論基礎-民主國家主要中央最高行政權歸屬類型、我國相關規定以及我國實際運作狀況來研究我國中央最高行政權歸屬的問題。 在理論基礎的探討上,本文發現實行總統制的國家之中央最高行政權是歸屬於總統,也就是國家元首即最高行政首長;而實行議會內閣制的國家之中央最高行政權是歸屬於內閣首相或總理,也就是國家元首與行政首長分由兩人擔任;至於實行半總統制的國家,是由總統及總理二者來共同分享行政權,惟權力關係劃分不清,彼此的權力消長,是隨著議會席次的變化而決定的,所以其中央最高行政權歸屬是未定的,換句話說,任何半總統制的憲法,必須以某種方式,建立國家元首總統與政府首長內閣總理的兩頭政治體制。 在我國相關規定的探討上,本文從孫中山原始想法以及相關憲法條文著手,本文發現:第一、孫中山的原始想法是較傾向於我國應為總統制的政治制度,也就是我國中央最高行政權應是歸屬於總統;第二、五五憲草的政治制度與美國式的純粹總統制仍有不同,但其精神是較傾向於總統制的政治制度應是沒有疑問的,因此是中央最高行政權屬於總統的類型;第三、從憲法本文來看,我國中央最高行政權是屬於行政院長;第四、從臨時條款來看,我國中央最高行政權是歸屬於總統;第五、從增修條文來看,由於中央政府體制的若干變動,所以使得我國有法國第五共和「半總統制」取向,不過行政院院長是我國最高行政首長應還是確定的,畢竟最根本的憲法第五十三條並沒有任何變更;至於總統只會在所謂的大政方針上有其決策權,畢竟任何政策要落實還是得靠行政院來推行,而且責任政治仍是以行政院作為主角,因此這應該都是沒有疑問的。 在我國實際運作狀況的探討上,本文發現在中國國民黨執政時期,不論是動員戡亂時期或是增修條文時期,由於受到「以黨領政機制」這個關鍵性因素的影響,因此我國中央最高行政權幾乎部是歸屬於總統,除嚴家淦擔任總統、蔣經國先生擔任主席兼行政院院長時期除外;至於在民主進步黨執政時期,由於陳水扁總統是完全以總統制下的實權總統在操作著各種施政作為,包括人事、公共政策皆然,所以這段時間以來,我們清楚地看到,我國中央最高行政權是歸屬於總統的。 為了避免因認知不同而導致我國憲法條文規範與實際運作有差距的情形繼續存在,本文最後建議將來不論我國體制究竟要走向何方,都應再修憲。而相較於總統制與內閣制,本文雖然也不否認半總統制有些問題存在,但卻認為是我國現在必須應繼續遵循的制度,畢竟這樣一方面可以滿足人民要求總統是由直選產生,並至少其有部分實權的期待,另一方面又可讓立法院可像內閣制下的國會較有揮灑的空間,而且這樣的架構基本上還是屬於責任政治的機制,是與我國憲法本文的精神相近,因此這是本文支持繼續沿用此制的主要理由;進一步來說,本文會在三種制度中,會支持我國應繼續採行半總統制的理由,更重要是因為其完全符合下列三項原則:1.中央最高行政權的歸屬基本精神應是有權有責,2.中央最高行政權的歸屬設計應將我國傳統政治文化內涵納入考量,3.孫中山與最高行政權歸屬之相關想法,我們也應將之列為未來體制設計的考量範疇。本文希望,立委諸公們在下次修憲時,能真正拋開個人及黨派私利,以為國家提供一個非因人或因黨設事、可以真正長治久安的制度來思考,在一旦通過施行後要完全尊重且服從,如此我國中央行政權歸屬將不會再出現理論與實際的巨大落差,而所有因之紛紛擾擾的事情亦將不再,這才是國家人民之福。
9

公民投票的理論侷限與實踐節制之研究 / The Study of Referendum: the Limit of the Theory and the Moderation of the Practice

周靜苓, Chou, Jing 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公民投票是一種直接民主的表現、是直接民主的實踐,而直接民主也是民主政治最原始的形式,早從古雅典式的民主開始,公民的直接參與政治便已然成形,但是直接民主在實際運作上是有其困難性的,因此公民將其權力委託給代議士的代議民主,就成為當今世界民主國家主導政治運作的核心機制。 雖然代議政治儼然成為世界最為普遍的民主政體,但由於受委託的代議士經常會受到個人利益或是其他利益團體之影響,無法完全展現委託人之意志,因而,產生了許多代議政治下的偏差現象,怎麼樣的機制能夠彌補這諸多代議制度下的失靈現象呢?於此之際,「公民投票」遂為當前必須加以著重討論的重要課題。 本論文試圖就公民投票的定義、理論、類型分析,從中找出公民投票在施行上所可能受到的限制以及其可能造成的偏差現象,並從國外的實際施行的經驗中,找出可以避免或修正公民投票弊病的方法。
10

卡爾‧巴柏的科學哲學在法律解釋上的運用 / The application of Karl Popper's philosophy of science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law

諶俐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從邏輯實證主義到巴柏的科學哲學再到孔恩的科學革命,本文從這一連串科學哲學的發展出發,先就科學哲學方法論做一個基本的論述,再以其中巴柏的科學哲學作為討論法律解釋的基礎,其中包括法律的客觀性、否證法在具體疑難法律概念的運用,最後提及法律進步的相關問題。 對於客觀性的追求,巴柏認為並不在於認識的結果本質上能達到真理性,這是因為歸納法上的休姆問題無法解決,所以我們必須放棄對於理論的證實(verifiable)夢想,而改以否證的方式進行理論的檢驗。當一個理論通過愈多次否證的考驗,就會成為一個暫時被接受的理論,而這些暫時性的理論並非沒有錯誤的可能性,因此理論認識的結果應建立在對於各式理論合理的討論可能性(discussibility)與批判可能性(criticibility)上,而客觀性就是理論在批判中所建立起來的一種似真(truthlikeness)或逼真(verisimilitute)。 如果將巴柏所謂的客觀性,具體使用在法學中,法律解釋的客觀性,亦可以被認為建立在互為主觀的討論可能性與批判可能性(inter-subjective discussibility or criticizability)上,此時確保客觀性的科學方法是透過「科學方法的公共性格」(public character of scientific method),或是「科學方法的社會面向」(social aspect of scientific method)來加以觀察的,科學知識的增長就在於這樣公開地批判與討論中,透過經驗的檢驗或是駁斥,不斷成長累積與增加。 具體能夠實施這樣科學方法的場域,亦即能夠促使理論置於一種開放的批判空間,巴柏認為必須在一個開放社會才能達成,在開放的社會中,可否接受批判被當作是理性的標準。開放社會的成員會積極、自由地進行批判以改善他們所處的位置,而巴柏心中認為最適合開放社會的政體就是民主政體,唯有民主政體才能寬容多元。

Page generated in 0.071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