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1
  • 11
  • Tagged with
  • 11
  • 11
  • 11
  • 5
  • 5
  • 5
  • 4
  • 4
  • 3
  • 3
  • 3
  • 3
  • 3
  • 2
  • 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當代詮釋學的詮釋特徴----在視域融合與詮釋衝突之間

王巽澤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當「解釋」這個概念不再只是單純做為一種使用的功能之後,也就是說,當「解釋」這個概念不再只是反思活動上的一種行動之後,那麼「解釋」這個概念的所有存在樣貌將會開展出它自身作為一種結構性的存有。這一點是詮釋學從技藝學進入到哲學的關鍵之處。本論文藉由從《真理與方法》與《詮釋的衝突》那裡汲取而來的對哲學詮釋學的初步認識,欲求更加領會此「解釋」概念的哲學轉變,這樣的領會指引出一種超越自我有限視域的可能性。 在詮釋學領域中,「詮釋學」自身這個概念就是個需要釐清的概念,而這釐清的準備性功夫,需要對其歷史發展的脈絡有一定程度上的認識。隨著對詮釋學漸次逐步的認識,「理解」的概念也展現出它作為存有學上的重要觀點;因此諸如像「解釋」、「說明」、「體驗」等等概念也有其新意上的把握。不過在高達美的《真理與方法》中,關於理解的存有學論述的部份,「循環」佔據著一個很先在性的領會部份,由此方能稍有所領會其「實效歷史意識」、「時間距離」等等他的重要見地。而在呂克爾的《詮釋的衝突》中,「繞道」的抉擇是他落實詮釋學研究的重要見地,也因此他讓充斥在各篇論述中的矛盾、衝突等糾葛,形成一種「詮釋弧」 (the interpretative arc)的張力,而突顯出「中介」的詮釋學態度。
2

文本與他者:列維納斯他勒目詮釋的基本特徵 / Text and the Other: Basic Principles of Levinas's Interpretation of the Talmud

鄧元尉, Teng ,Yuan-w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嘗試以法國哲學家列維納斯的宗教作品為主要素材,探索其他勒目詮釋的詮釋學蘊義。首先,本文探索這詮釋工作的傳統面向。筆者將從拉比猶太教的詮釋傳統出發來定位列維納斯的詮釋工作,釐清詮釋作為保存、翻譯、接待、抵抗等基本特徵的傳統根源,這些特徵都將在之後的論述中獲得進一步的開展。其次,本文探索這詮釋工作的時代面向。筆者嘗試釐清列維納斯的他勒目詮釋在當代猶太意識中所扮演的角色,這將把焦點放在猶太與希臘間的翻譯關係上,並將這論題推進到以以色列國為焦點的政治論域中。最後,本文探索這詮釋工作的哲思面向。筆者試圖關聯起列維納斯的哲學主題,在「同一─他者─第三方」的基本架構中,考察「詮釋者─文本─人民」的詮釋關係,藉由詮釋的倫理學與詮釋的社會學之建構,將列維納斯的詮釋工作界定為是一種「為他的詮釋學」,其基本特徵乃是一種「藉由文本走向他者」的詮釋行動。 / As a well-known interpreter of the Talmud, Emmanuel Levinas created a new paradigm of interpretation of this collection of Jewish law. In this thesis, I attempt to argue that there are some hermeneutical implications in his works on the Talmud. First, in the traditional dimension, I claim that rabbinic Judaism as the root of Levinas's religious works characterizes his interpretations of the Talmud as conservation, translation, hospitality and resistance. Second, in the contemporary dimension, I point to the role that Levinas's thought plays in the Jewish consciousness today by illustrating the relation of translation between Judaism and Greek culture and the problem of the state of Israel. Third, in the philosophical dimension, I try to construct the threefold hermeneutical model "interpreter-text-people" based on the conceptual structure of "the same-the other-the third" in Levinas's philosophical works. My final point is that Levinas's hermeneutics is a "hermeneutics for the other", which is characterized as an interpretive action of "from the reader to the other through the text."
3

從神聖奧義到語言對話:奧古斯丁語詞理論與高達美哲學詮釋學 / From Mystery to Dialogue: the Augustinian Theory of the Word and Gadamer's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郭書玲, Kuo, Shu-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的題目是「從神聖奧義到語言對話」(Vom Mysterium zum Dialog),副標題是「奧古斯丁語詞理論與高達美哲學詮釋學」(die augustinischen Verbumlehre und Gadamers philosophischen Hermeneutik)。這「語詞理論」(Verbumlehre),又譯「聖言論」,指的是基督教哲學中最重要的奧秘:「道成肉身」(Verbum Incarnatum)。在奧古斯丁的《論三位一體》中,這奧秘是由人的心靈活動、由內言與外言的關係來解釋的;而在《真理與方法》中,高達美則轉而由道成肉身的比喻去解釋對話的普遍性。 語詞理論──這由奧古斯丁所確立的神學思想如何在哲學詮釋學中發生作用,即是本論文所進行的研究主題。本書透過四方面來展開這份研究:首先,探討高達美哲學詮釋學的對話論述;第二,說明奧古斯丁神學對詮釋學語言的影響;第三,探究路德宗神學對奧古斯丁思想的保存與發展,藉此闡明修辭學傳統如何作為詮釋學的普遍方面;最後說明奧古斯丁神學與修辭學之關聯,討論詮釋學經驗的語言性如何能表述世界。
4

文本與實踐-呂格爾與高達美之對比研究 / Text and Practice-- A Contrastive Study of P. Ricoeur and H.-G. Gadamer

王淑卿, Wang, Su-Ch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5

文本與讀者--從魏晉言意之辨與西方相關詮釋學論題的比較立論

孫旭志, Sun, Xu-Zh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6

詮釋、批判、敘事: 三種類型對話理論及其在學習共同體教學上之哲學蘊義 / interpretation、criticism、narrative: The implication of three types of dialogue theory for learning community

戴康祐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對話式的教學是教育上的一種主要教學法。學習共同體亦是隸屬於對話式教學的脈絡。然而,不同的理論會形構對話式教學不同的樣貌。學習共同體在教學的實務上如何運作,其實會有許多不同的可能性,並非只是照本宣科或依樣畫葫蘆。本文首先探討哲學詮釋學、批判教育學、敘事治療之理論要義。再嘗試透過這三種類型對話理論來深化學習共同體的理論基礎,並開創其運作的不同可能性。 本研究所從事的,正是一項詮釋學的任務。藉由哲學詮釋學、批判教育學、敘事治療與學習共同體之間的視域融合,本文的研究成果,嘗試提出辯證取向的學習共同體、批判取向的學習共同體、敘事取向的學習共同體之構想。 辯證取向的學習共同體透過問答邏輯與視域融合之運作,開啟了辯證性的對話,促使參與者共同提昇和成長。批判取向的學習共同體,以批判的共同探究作為伸展跳躍的課題,增加了學生對生活世界與社會現實更深刻地關懷與覺察。敘事取向的學習共同體透過敘說故事,開啟對話;透過對話,開啟更多的故事。在相互敘說中,共同創造生命的感動,創造生命的知識與力量。
7

系統功能演化之需求分析方法論 / Requirements Analysis Methodology for System Functional Evolution

劉季綸, Liu, Chi-L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重視集體智慧、重視服務、且需要因應環境快速變遷的年代,傳統的系統開發方法論雖然有其不可磨滅的價值,但已經顯露出其不足之處。為了順應時代的潮流,方法論必須指引企業去聆聽大眾的心聲,以期確保系統提供優質的服務,方法論也必須指引資訊人員運用有異於以往的手法與步驟,與其他部門和大眾共同合作,來持續不斷地維護系統,使得系統得以注入新的生命力而不斷演進。 為了提出一套不斷吸納使用者的新需求來規劃系統演進的功能需求分析方法論,本研究以哲學詮釋學為基礎,並佐以軟體工程相關文獻,將持續吸納新需求來促進系統演進的抽象概念,化為具體可執行的步驟。本需求分析方法論是針對使用者提議的需求進行初步分析與確認,可分為兩個主要部分:需求形成流程、與衝突處理流程。需求形成流程是分析使用者所提出之功能性需求的主要方式,其中包含了提出新需求、分析新需求在商業活動與科技層次的影響、估計新需求的成本效益來決定是否實作、排序實作的優先權、並且了解新功能的釋出時間的期望。而衝突解決流程是為了解決各方人馬的歧見所造成的爭端,衝突解決的方式包含了自行協商、第三方中間人介入協調、以及高層決策小組的裁決。 為了讓企業外界的大眾提議新需求,本研究發展了一套以部落格為基礎的新需求提議工具,讓網友可在部落格上提出自己對新功能的想法。此外,為了協助企業判斷新需求是否會觸發衝突解決流程,本研究根據哲學詮釋學,將使用案例(Use cases)加以延伸修改,提出一套後設模型,並輔以知識本體,據此來提出一套規則,讓本工具能自動偵測新需求與系統既有設計之間是否有所抵觸,而規則亦可進一步應用在新需求間的衝突上。 為了初步瞭解本研究所提之方法論與工具的優缺點,本研究與中時電子報和民視購物網合作,來試用此方法論與工具。透過試用之後的訪談得知,本方法論與工具有其價值,而也獲得了不少寶貴的試用意見。最後,本研究根據試用的諸多意見,對方法論與工具的改善上,提出了具體的改良作法與方向。 / Nowadays, companies have to respect collective knowledge and improve service quality for adapt their rapidly changing environment. Traditional systems development methodologies may be still valuable but have shortcomings. To accommodate customer-driven trend, new methodologies must guide enterprises to listen to customers for ensuring high-quality system services. New methodologies also have to guide developers to carry out cross-department and customer-centered collaboration in new ways for maintaining systems cyclically. This research proposes a user requirements analysis methodology according on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literature.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includes requirements formation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Requirements formation process involves new user requirement proposition, commercial and technical impact analysis, cost benefit estimation, coding prioritization, and new version release scheduling. Conflict resolution process involves negotiation, mediation, and arbitration. Besides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this research also develops a blog-based tool for collecting user requirements on Internet. This research extends and modifies use cases diagram and use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as a foundation to propose a meta-model. This research also proposes a set of rules for conflict detection. Base on the proposed meta-model, ontologies, and the proposed rules, the blog-based tool can automatically detect conflicts between new requirements and existing design. These proposed rules also can apply to detect conflicts among new requirements. An online newspaper company and an online shopping mall try to use this methodology and the blog-based tool. In the interviews, they confirm this methodology’s and tool’s values and give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methodology and the tool. Finally, this research discusses the improvement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ccording to these suggestions.
8

對話、遊戲與教育-高達美與德希達之對比研究

劉育忠, Liu, Yu-Ch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通過對話與遊戲二個概念,一方面從事高達美與德希達二人思想之對比,另一方面探究教育中對話與遊戲之意義轉變與問題,企圖從二人思想的對比中汲取養分,嘗試解決教育中對話與遊戲概念的問題、與豐厚其意涵,並對教育學基本理論之建構提出啟示與建議。 首先,本研究分別針對高達美與德希達之思想與承繼加以說明,以理解二人思想主張之不同與所立足的共同根基;其次,分別分析教育中對話概念與遊戲概念其意義轉變與問題,並將二人思想中的對話概念與遊戲概念、加以釐清與對比,從中探論對教育中對話概念與遊戲概念的啟示;最後,從教育人類學、教育學知識論、教育倫理學等幾個面向,分別探論高達美與德希達二人思想中對話、遊戲概念之對比對教育學的啟示。 本研究經由歷史詮釋法、對比哲學法、理論分析法,以及歷史的---系統的分析法,獲致以下結論: 一、高達美與德希達二人都企圖在詮釋學活動中處理存有論的問題,但二者的主張卻存在著歧異。 二、高達美與德希達同樣沿繼了胡塞爾、海德格與尼采反叛現代科學技術宰制的路線,並加以深入發展,然而二人思想之差異處更有極大部分是源自於對這三位哲學家思想的不同詮釋。 三、高達美詮釋思想中的對話概念,具有現前、情境與互為主體等特殊性格,也具有做為語言的理想形式與本質、做為此在存有的開顯與真理朗現的托基,以及做為詮釋學的方法範本等意涵;更企圖以開放與善良的對話意願,來開展無止盡的對話,以邁向同一的征途。 四、德希達解構思想中的對話概念,則企圖透過批判對話中的語音中心主義、邏各斯中心主義及現前形上學來揭露對話的深層意涵,與從事對話概念之解構;並通過對善良意願的質疑,來批判對話運作中可能存在的內在宰制慾望;以不斷延異的痕跡作為對話的可能,來開展意義的無邊界播散與樁稼。 五、高達美與德希達對話概念之對比,可從:對話有無收編對方的宰制企圖、對話是否為邏各斯中心主義、對話溝通的脈絡情境是否可能、對話者是否存在於對話中及對話有無現前形上學遺跡等議題,來理解二者的異同。 六、通過教育中對話意義轉變與問題之探討,及高達美與德希達對話概念之對比,可歸結以下對教育中對話的啟示:教育中的對話應該強調對話本質的無止盡性、對話意義的多元性、對話主體讓渡或對話的主體化,以及保持對自身的不斷批判與反省。 七、高達美詮釋思想中的遊戲概念,其存在方式具有遊戲做為遊戲自身的主體、以自我表現的本質構成藝術的存在方式、呈現為既是被動式又具主動性的往返重複運動等特殊性格,也具有美學、存有學與詮釋學等意涵;更以做為一種創造物/結構,實現遊戲向藝術的徹底轉化。 八、德希達解構思想中的遊戲概念,其存在方式具有透過二元對立邏輯的鬆動與疆界的模糊造就結構的不確定性、透過本原的消無與基礎的空缺成就結構的去中心化、透過結構的寬弛與保持無止盡的未完成狀態成就結構的去僵化性等特殊性格,且為一種解構詮釋的展現與造就;而其終極意涵在於作為一種自由的嘗試與實踐。 九、高達美與德希達遊戲概念之對比,可從:遊戲中存有問題的二面觀點、遊戲主體的在或不在、遊戲規則的往返重複或不斷變異、真理揭現的渴望或痕跡化、意義的同一整體或多義延異、語言結構的對話化或寬弛化、自由的可得或不可得等議題,來理解二者的異同。 十、通過教育中遊戲意義轉變與問題之探討,及高達美與德希達遊戲概念之對比,可歸結以下對教育中遊戲的啟示:教育中的遊戲應是一無止盡的過程,在此中,自由之可能性被銘寫,主體得以在自身疆界之走出與返回間,甚或在徹底的抹除自身以化為痕跡的延異中,見證存有本身之遊戲性。所有的意義與規則,不假外求、而來自遊戲的參與之中,具有無限延異、播散且自律的本質。 十一、高達美與德希達之思想對於教育人類學的啟示,包括:存有本質的肯認、開放性對存有的必要性,以及無止盡性對存有的重要性;教育人類學的人類圖像,必須逐漸增加其不確定性與保持相當的開放性,在肯認人類具有創化獨特性的同時,也重視與萬物同舟共濟的能力;以及再確認人類擁有語言能力、擁有追求意義、擁有自由、以及擁有超越等本質。 十二、高達美與德希達之思想對於教育學知識論的啟示在於:教育學知識論必須同時著重到同一性與差異性、真理與多義。 十三、高達美與德希達之思想對於教育倫理學的啟示,即是:教育目的應該保持不斷的自我覺察與自我更新,保有一種無止盡性本質,並積極從一種獨斷絕對式的邏各斯,朝向共同鎔鑄的共識與意義整體努力,最終走向理想的自律形式,從妥協色彩的責任倫理轉向絕對自律的責任倫理。教育實踐中有關行為規範的設立,則必須注意所謂的自願性,權威與規範不應是由其地位外來地賦予合法性與正當性,而應該是由遵循規範者自身所肯認。 根據以上研究結果,最後本研究在教育理論與實踐方面提出若干建議:人類主體性的建構,應朝向更為謙遜的主體性重新安置;教育目的之設立應符合開放性、多元可能與無止盡過程的存有本質;教育學知識論的建構,應朝向真理與多義的辯證發展;教育應覺察他者與差異的脈絡性,去除教育中的二元對立宰制;教育實踐中行為規範之設立,應考慮其脈絡性並符合自願性的原則。
9

從生命理解生命-重探狄爾泰生命詮釋學 / Life grasps life-Re-search into Dilthey's hermeneutics of life

師雲儀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狄爾泰的詮釋學理論承接史萊馬赫詮釋循環整體與部分相互補充預設,並重視對作者心理的解釋,以及作者生命脈絡、背景知識的掌握,將作品視為生命表現,並與生命整體相關聯。同時他也將詮釋學與奠定精神科學的基礎的嘗試連結,將詮釋學作為精神科學重要的知識論、方法論。 然而狄爾泰的詮釋理論不只是精神科學的認識論。除了以體驗、表現與理解三個概念中除了說明了精神科學的研究對象和範圍,有關理解如何得以可能,狄爾泰將人視為歷史的存有,不但研究歷史、創造歷史並且接受歷史在我們身上的作用,我們的理解能力同樣受到歷史而決定的。狄爾泰以客觀精神肯定理解者與被理解者之間的共同性,並以效果關聯來說明理解個人與外在環境的互動關係。理解活動不是僅將作品、文本視為他人的生命表現,企圖以重建創作過程客觀地理解作品;藉由理解他人生命表現同時也檢視自己的生命,同時在理解過程中也將自己的體驗移入,如此成為從生命理解生命的生命詮釋學。 本文以歷史學派、康德與史萊馬赫作為狄爾泰生命詮釋學的準備,並以客觀精神與效果關聯作為理解的前結構,從體驗、表現與理解三個概念來說明狄爾泰詮釋的豐富內容。以高達美在《真理與方法》中對狄爾泰的批評為反對立場,最後嘗試以狄爾泰自己的理論來回應高達美的批判。
10

大德蘭的精神生活與靈修實踐-《七寶樓台》的現代性閱讀 / St.Teresa's Inner Life and Spiritual Practise-A Modern Study of 《El Castillo Interior》

林世齡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十六世紀西班牙神秘主義學家德蘭阿烏馬達‧賽伯達(Teresa de Ahumada y Cepeda)於1622年被封為聖女大德蘭(St. Teresa of Ávila)或稱耶穌的聖大德蘭(Saint Teresa of Jesus)。一生以事奉天主為畢生奮鬥目標,她從靜觀祈禱裡領晤天主的恩寵,是一位神秘體驗的神秘主義者。大德蘭用33年的時間專注於內心默想祈禱和與天主在靈性上的結合,進而改革加爾默羅會,開創了一個嶄新的、更默觀的生活方式,而遍佈天主教世界。《七寶樓台》是大德蘭在天主的臨在經驗下完成的著作,其著作沒有深奧抽象的思辨理論,而主要是對神祕體驗現象的直觀性與隱喻性描述。基於這種神祕體驗與靈性生活的倡導,大德蘭也因此常被視為基督宗教神秘主義者的代表人物之一。 本論文主要透過對於大德蘭的基督宗教神祕主義思想背景,以及《七寶樓台》解讀的理論基礎,基督宗教的靈修理論以及宗教詮釋的相關理論。對靈魂提升的過程和神學的語言進行深入的省思,探討德蘭思想的底層。這個討論工作,所運用的方法主要是根據呂格爾等詮釋學家對文本世界的詮釋理論,以發掘文本的深層涵義。本論文的主要目的,企圖導引出宗教神學世界長期以來的信仰、語言和理性的討論,並藉由當代幾位具有代表性的神學與宗教學家的學說,闡明大德蘭的思想風貌,以及神秘體驗的精神本質。並且將大德蘭開創的思想潮流與宗教現象,帶進我們現代文化視野的詮釋空間之中,呈顯此一經典文本《七寶樓台》的重要價值與跨時代性。 關鍵詞:大德蘭、七寶樓台、神祕主義、神祕體驗、靈修、宗教現象、詮釋學、呂格爾 / Sixteen century Spanish mystic- Teresa de Ahumada y Cepeda was canonized St. Teresa of Jesus by Gregory XV in 1622. She prayed for God in all her life and received His grace by contemplative prayer. She is also a practical mysticism. St. Teresa spent 33 years to pray for God, and concentrated on meditation piety to be with Him in spirit. By reforming Carmelo, the new meditative way of profound lives which created by her, gradually spread around the entire Catholic world. She wrote, Interior Castle, when God came to her in pray. The book is full of metaphor in book without any abstractive theories. Teresa became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in Spanish mysticism due to her concentration on inner life and mystical experience. I will investigate the Christian Mysticism background of Teresa, the interpretation of Interior Castle, meditation piety of Christian, and related theories of religion hermeneutics such as Paul Ricoeur’s. By reflecting on the explanation of soul ascent and theological language, the thought of Teresa would be exposed. My purpose here is to introduce some significant arguments about faith, language and reason of Christianity by several theorists. I should focus on essentials of Teresa’s thought and mystical experience, the trend of spiritual movement and religion phenomenon initiated by Teresa. From a modern cultural perspective, the value and meaning of Interior Castle, should be reveal by this work. Key words: St. Teresa, Interior Castle, mysticism, mystical experience, meditation

Page generated in 0.015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