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320
  • 294
  • 26
  • 6
  • 6
  • Tagged with
  • 333
  • 333
  • 164
  • 80
  • 73
  • 68
  • 67
  • 62
  • 55
  • 51
  • 50
  • 44
  • 43
  • 43
  • 43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自我之運作與回饋型態對自我評量、歸因及社會比較的影響。 / OMIT

王美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運作的自我(working self-concept)認為一個人的自我知識,就結構而 言,是多向度的;就其運作而言,常會因個體動機或情境的不同,而起動 不同的自我知識向度。在特定時刻被起動的自我知識即稱為運作的我作。 根據此概念,自我可以透過外在情境的引發而被起動。因此,本研究以操 弄指導語之方式,讓受試在實驗室中思考不同的自我知識向度,藉此引發 受試的自我知識。此外,受試並接受內向或外向的回饋,當受試起動的自 我知識向度與回饋相同時,稱為一致回饋;反之,則為不一致饋。回饋變 項之設計主要在了解剛被引發的自我知識,如何與外在提供的訊息產生相 互影響的作用。因此,本實驗為一個3(內向起動、外向起動、控制組) ╳2(內向回饋、外向回饋)設計。在依變項方面,本研究以受試之自我 評量、歸因及社會比較對象的選擇為主要依變項。參與的受試共有64人 ,全部是政大之女學生,實驗採個別實驗法,以測驗的編修為表面目的, 邀請受試做自我評量及回答一份有關歸因及社會比較的問卷。 研究結果 發現:第一,在自我評量部份,基模起動與回饋都對受試的自我評量有影 響:內向起動者評量自己比控制組內向,內向回饋者評量自己比外向回饋 者內向;接受一致回饋之受試,自我評量有極化的現象。第二,在歸因方 面,接受一致回饋的受試心接受不一致的受試更傾向歸因於人格特質的因 素。第三,在社會比較方面,外向回饋組的受試傾向選擇外向參考資料為 第一選擇。
2

自我体験の心理学的研究 -ライフサイクルの観点からみた<私>との出会いの体験の意味-

高石, 恭子 23 May 2018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論文博士 / 博士(教育学) / 乙第13187号 / 論教博第161号 / 新制||教||180(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教育方法学専攻 / (主査)教授 桑原 知子, 教授 河合 俊雄, 准教授 田中 康裕 / 学位規則第4条第2項該当 / Doctor of Philosophy (Education)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3

自尊的多面向對大學生憂鬱與攻擊行為的影響

劉樹斐, Liu, Shu-F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從不同面向的自尊來預測個體的憂鬱與攻擊行為。由於低自尊導致憂鬱與攻擊行為的論點遭受質疑,於是本研究應用到最近自尊文獻中的兩股趨勢:自尊內部的結構—單向度與雙向度(自我喜愛感與自我能力感);以及自尊本質的可變動性—程度與穩定度,希望能從自尊的多面向來分別探討自尊與憂鬱、以及自尊與攻擊行為之關係。 單向度自尊與憂鬱的關係而言,根據Brown與Harris(1978)的研究認為整體自尊偏低會傾向憂鬱;Butler, et al.(1994)的研究指出預測整體自尊不穩定者會傾向憂鬱;而根據Greenier et al.(1995)的研究則認為不穩定低自尊將對憂鬱有最顯著的預測關係。在單向度自尊與攻擊行為的關係中,Anderson(1994)認為穩定低自尊有較多的攻擊行為;而Baumeister et al.(1996)則主張不穩定高自尊者會較多的攻擊傾向。上述各種理論對憂鬱與攻擊行為的預測仍有不一致之處,是本研究希望能釐清的。 若是在雙向度的架構下,Tafarodi與Vu(1997)認為雙向度中特別是自我喜愛感低者對憂鬱更具影響力;而Mruk(1995)與Tafarodi(1998)認為雙向度中自我能力感與自我喜愛感的矛盾性(自我能力感顯著的大於自我喜愛感),最能預測攻擊行為。從雙向度架構探討不同自尊面向,何者對憂鬱與攻擊行為有最顯著的預測力也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 本研究以296名台北地區的大學生為樣本,進行為期一個月對受試自尊、憂鬱與攻擊行為的追蹤研究。研究工具包括社會讚許性量表、自我喜愛感與自我能力感量表(普通版與此時此刻版)、貝氏憂鬱量表、與波氏攻擊量表。 研究結果首先發現自尊結構在因素分析中不盡如Tafarodi雙向度的假設,因此按因素分析結果將整體自尊區分為自我喜愛感、自我肯定感、自我期望感、與自我懷疑感四個向度再進行與依變項(憂鬱與攻擊)的分析。 在自尊與憂鬱之間的關係中,低程度的整體自尊與憂鬱後測呈正相關;區分多向度後低自我喜愛感、低自我肯定感、高自我期望感、與高自我懷疑感分別與憂鬱呈正相關,在四個自尊面向中則以低自我喜愛感對憂鬱有最大的影響。整體自尊穩定度與憂鬱後測的關係未達顯著,但是不穩定的自我喜愛感與穩定且高的自我期望感,分別可以預測憂鬱情緒的提升。自尊與攻擊行為的關係,在低程度的整體自尊,與低自我喜愛感、高自我懷疑感分別與攻擊後測呈正相關。以攻擊行為為依變項,不同矛盾性自尊組差異的ANOVA達顯著,說明了若個體的自我肯定感高於自我喜愛會比自我喜愛感高於自我肯定感者更容易攻擊。整體研究結果顯示,預測憂鬱與攻擊的自尊面向仍然是整體性低自尊為主,其中預測憂鬱最主要的貢獻是來自於低程度的自我喜愛感。 進一步將依變項(憂鬱與攻擊後測)按照高低區分,再分別以各自尊面向預測憂鬱、攻擊。高憂鬱組裡低整體自尊,與多向度的低自我喜愛感、低自我肯定感、高自我期望感、高自我懷疑感都對憂鬱有預測力;而加入穩定度的因素後,穩定且低的自尊,與穩定且低的自我喜愛感預測憂鬱達顯著。在低憂鬱組中,自我期望感高且不穩定者較能預測憂鬱情緒提升。在攻擊依變項中除了低攻擊組的自我肯定感穩定度與攻擊呈正相關之外,其餘無論高、低攻擊組中的自尊與攻擊關係都不達顯著。 最後本文針對研究結果、自尊的不穩定性、自尊的結構、攻擊者的自尊現象、與研究方法(受試)等問題逐一討論,並對未來的研究提出可能的建議。
4

青少年傳播行為、自我認同與其消費行為關聯性之研究--自我表達消費動機與衝動性購物之探究

蔡美瑛, CAI, MEI-Y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5

台北市國小資賦優異兒童自我概念與焦慮之研究

趙海藍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討台北市國小資賦優異兒童與普通兒童在自我概念與焦慮程度上是否有差異存在,並探討自我概念與焦慮的關係,希望能對資賦優異兒童的人格特質有進一步的瞭解。 在本研究中,自我概念以是以自編(自我概念評量表)測量出。其中包括三個量表,即(1)特質量表--探討人格特質。(2)能力量表--探討能力特質。(3)全量表--指特質量表和能力量表的總合而言。而每個量表均包含三個分數,即(1)現實我分數--代表個人對現實自我品評的高低。(2)理想我分數--代表個人對理想形像期望的高低。(3)現實我和理想我之差距分數--代表自我接受程度的高低,二者之差距小者,代表自我接受程度較高;反之,二者之差距大者,代表自我接受程度較低。另外,焦慮則是以「中國兒童顯性焦慮量表」測量出。 本研究的假設有三:(1)資賦優異兒童的自我概念較普通兒童健全。(2)資賦優異兒童的焦慮程度較普通兒童為低(3)全體受試者的自我概念與焦慮的關係成負相關。 本研究的受試者是指台北市西門及中山兩所國小五年級資賦優異班與普通班各一班的學生而言,讓他們分別接受「自我概念評量表」與「中國兒童顯性焦慮量表」的測量,然後以t值來考驗前兩個假設,以積差相關所求得的相關係數來考驗第三個假設。考驗假設的結果,三個假均被接受,且大部分達統計上之顯著水準。即資優兒童自我概念較普通兒童健全,焦慮程度較普通兒童為低,且全體受試者之自我概念與焦慮的關係成負相關。唯獨理想我的評量結果未達預期的效果,可能是受個別差異及社會讚許的影響。本研究中的自我概念主要是指「自我接受程度」而言,即現實我與理想我的差距小者,代表自我接受程度較高,自我要領健全;反之,現實我與理想我的差距大者,代表自我接受程度較低,自我概念較不健全。對於考驗假設的結果及理想我何以未達預期的效果,本研究將予以討論與解釋,作成結論,並加以檢討及提出進一步研究的建議,以供資賦優異兒童教育作為參考。
6

自我、書寫、網路:網路個人媒體自我書寫的意義初探

謝宛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探究「網路個人媒體」中自我書寫的現象與意涵。亦即,建立一套觀察解析網路自我書寫文本的架構,並探討此網路自我書寫活動的可能意義。 在文獻的探索中,第一步先探討過往關於網路與自我建構的相關論述,作為本文認識的基礎;其次,探討傳統書寫與自我相關的論述,包括主體、書寫、自我的關係,以及傳統自我書寫的形式,如自傳與日記,的社會心理意涵;第三部分,轉向探討敘事(narrative)與自我的概念,進一步思考自我建構的一種語言形式,及與自我的可能作用;最後,回歸網路個人媒體的探討,整理國內相關研究、網路書寫特質,以及提出網路個人媒體的可能意涵。 因此,本研究提出網路自我書寫的分析架構,涉及:自我的形構方式、自我敘事與其作用、自我書寫的心理與社會意涵,以及網路書寫影響因素等層面。在研究操作上,以「個人電子報」為觀察場域,並以兩個深度個案的文本分析,探詢考察個人動態自我建構的過程。 總結而言,網路自我書寫的可能意涵有三:(1)網路個人媒體提供了一個長期書寫、自我建構的機會,同時又有讀者他人的見證觀視,敘事認同因而得以成為可能。即「我是誰」、「有什麼經歷與遭遇」的獨特自我認同得以揭顯。(2)網路自我書寫具有多元的個人心理與社會意涵,既是自我面對的活動,也是面對他者、向外發聲。(3)在技術面上,網路個人媒體成為一種新的「記憶裝置」,是個人自我的載具;對使用主體而言,又具有主動操控與反身反思等特性。
7

國際旅遊和遊學經驗如何改變自我概念: 一位台灣成人英語學習者的個案研究 / How do international travel and study abroad experiences shift identities: A case study on a Taiwanese adult English learner

黃美瑩, Huang, Mei-Y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出國遊學或留學一直被視為培養外語能力的好方法。本研究旨在透過記錄一位名為Wayne的成年英語學習者到愛爾蘭短期遊學與至歐亞非三大洲26個國家進行139天國際旅遊,以背包客方式入住各國當地人家中進行文化交流的經驗,以探究短期遊學與長期國際旅遊如何改變外語學習者。 本研究方法採用質性研究,研究資料為日記、文件、觀察、及半結構式訪談,透過Wayne的短期遊學與國際旅遊經驗前、中、後的事件,透過分析這些資料,發現他的改變最重要有五大項: 語言自我概念的改變、英語學習方法的改變、英語學習態度的改變、對於世界與文化交流的認知與態度的改變、及國家認同自我概念的改變。本研究討論了以下幾點:Wayne在外國環境遇到的新挑戰、新領悟而最後有了新的學習、以及他的應對態度、自我概念的改變,與人互動所產生的權力關係的議題,社群網站所提供的語言學習與文化交流機會,以及台灣正式英語教育的限制,最後,短期遊學與國際旅遊對Wayne對英語學習和文化交流的看法與影響。 這過程中,Wayne的自我概念、語言學習態度、及想像世界受到挑戰,也不斷有新的領悟與學習,引發他對自己的自我概念與認同,以及自己身為語言學習者與使用者有更深層的了解。此外,國際旅遊後,Wayne對自己的國家與自己本身在世界上可進行的文化交流努力也產生了新的想法與責任感。 最後,依據本研究結果,對於出國學習與國際旅遊計畫執行者、設計者、教育學者、父母、英語教師與文化交流熱愛者提供相關建議與方向,以期能使出國遊學者與國際旅遊者的旅程更加豐富且有助益。 / Study abroad (SA) has been thought of as a great way to help learners develop foreign language proficiency.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how a Taiwanese adult English learner called Wayne experienced short-term SA and international trip to 26 countries and how these experiences shifted his identity, personal growth, the methods and attitudes towards English learning. Qualitative methods were adopted in this case study through interviewing and recording the experiences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the international trip.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journals, observation and documentation. Wayne's English learning experiences were explored by categorizing them into three main phases: the experiences before, during and three months after the trip. By analyzing the data collected, the shifts Wayne had were as following: the shift of language learner identity, the shift of his methods towards English learning, the shift of his attitude towards English learning, the shift of his recognition and attitudes towards the Western world and cultural exchange, and the shift of national identity. In addition, five themes were discussed, including new challenges and new realizations, identity shifts, power issues, e-opportunities for learning English and doing cultural exchanges, as well as the limitations of formal English education in Taiwan. Furthermore, just as Norton’s (2011) definition of identity, Wayne's identity and his identification with imagined Western communities were also constantly changed during the trip, which led to his realization of his identity and himself as both a language learner and user. In addition, Wayne's responsibility for his own country was also aroused after the trip because he faced the embarrassing situation that his country was not recognized by some countries. He developed a new national identity as a confident Taiwanese with the duty of engaging in cultural exchanges with international people. Finally,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and suggestions derived from the study were proposed for planners of international trips, SA program designers, language educators, parents and English teachers in the hope of making international and SA trips more beneficial and helpful for language learners.
8

教育人員之場地獨立性、自我概念與其衝突反應方式之研究

賴文堅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一)教育人員之性別與衝突反應方式的關係。(二)教育人員之年齡與衝突反應方式的關係。(三)教育人員之場地獨立性與衝突反應方式的關係。(四)教育人員之自我概念與衝突反應方式的關係。(五)教育人員之場地獨立性、自我概念與衝突反應方式的關係。 本研究使用調查研究法,並透過文獻分析、問卷調查與統計分析等步驟歸納結論。本研究以位國民中小學教育人員為對象,共抽取760名,有效樣本535名。研究工具計有:(一)藏圖測驗、(二)自我概念量表、(三)衝突反應方式量表。使用之統計分析方法計有:多變量變異數分析、單變量變異數分析及Sheffe'事後多重比較。經分析後結果如下: 一、不同性別的教育人員在與上司衝突時,採取的衝突反應力式上沒有差異。 二、年齡較低的教育人員在與上司衝突時,愈會採取逃避、忍讓的衝突反應方式。 三、場地依賴之教育人員在與上司衝突時,較場地獨立者傾向於使用逃避及忍讓的衝突反應方式。 四、高自尊教育人員在與上司衝突時,傾向採取統整及抗爭的衝突反應方式。 低自尊教育人員在與上司衝突時,傾向採取忍讓的衝突反應方式。 五、高個人勝任感的教育人員在與上司衝突時,較低個人勝任感者較會採取統整、抗爭及妥協的衝突反應方式。 六、教育人員在與上司衝突時,場地獨立性與自尊對所採取的衝突反應方式沒有交互作用存在。 七、教育人員在與上司衝突時,場地獨立性與個人勝任感對所採取的衝突反應方式有顯著交互作用存在。 本研究針對上述發現加以討論,並提出建議供學校當局及教師個人參考。
9

從個殊性與身體性論主體意涵 / The Implication of Subject : A Vision from Individuality and Corporeality

郭思妤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這篇論文的材料及其排序即是主體哲學史的文獻回顧,以笛卡兒的「我思」與精神分析的「我欲」為根系,而胡賽爾的交互主體性彷彿突破、而其實是統合了兩者為主幹,萊維納斯則依隨其上,分別地為主體哲學的邊界做出提示。為尋求不受限於封閉主體的「自我」,我們試圖追問的是:主體如何開展有別於實體的存在型態? / This thesis is a historical retrospection on the philosophy of subjectivity. We commence our task with a review of the famous Cartesian “Cogito” – the substance of reflexive consciousness. Secondly, we refer to J. Lacan’s psychanalytical elaboration of “Desire.” Thirdly, we make an allusion to E. Husserl’s phenomenological “Intersubjectivity,” with which Husserl seems to have surmounted the aporia of solipsism, yet, de facto, rendered it to be a unitary and transcendental structure of consciousness. Sequentially, we follow the hints that E. Levinas pointed, that the relation to others is the experience that subject lose its power. By this investigation, we hope to illustrate a “Self” not confined in an enclosing subject and thus to invite ourselves to reconsider how a subject can exist differently from a substance.
10

自我意識、自我坦露與寂寞感之關係研究

陳麗婉, CHEN, LI-W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探討下列的關係: 1•寂寞感是否因性別、年齡不同而有所差異? 2•自我意識和寂寞感的關係為何?不同自我意識程度者,其寂寞感是否不同? 3•自我坦露與寂寞感有何關係?不同自我坦露方式,其寂寞感是否不同? 4•性別、年齡、自我意識、自我坦露與寂寞感有何關係? 本研究以大台北地區高中和大學生為對象,研究工具包括(1)寂寞量表,(2)自 我意識量表,(3)自我坦露量表,(4)個人排遣時間方式。研究中主要使用的統 計方法為:多變項變異數分析、變異數分析、Scheffe′法事後考驗等。 研究結果如下: 1•年齡在寂寞感程度上:就寂寞感總量表、寂寞無助、缺乏友伴、歸屬感弱而言, 皆不因年齡不同而有差異。 2•性別在寂寞或程度上有顯著差異:其中就總量表言,無差異,男生在寂寞無助上 得分較高,女生在歸屬感弱得分較高。 3•自我意識與寂寞感有顯著關係:其中「個人自我意識」與寂寞感呈顯著負相關, 「公眾自我意」與寂寞感呈不顯著零相關,「社會焦慮」與寂寞感呈極顯著正相關。 4•自我坦露與寂寞感呈顯著相關:就中學組言,對母親、父親、男女性朋友、老師 的坦露均呈顯著負相關;而就大學組而言,則對父親、母親、男女性朋友的自我坦露 與寂寞感呈顯寞負相關,對老師的自我坦露與寂寞感無關,並且自我坦露程度不同, 其寂寞感有不同的程度。 綜合以上結果,加以討論,並對教育及輔導工作提出若干建議。

Page generated in 0.02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