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9
  • 9
  • Tagged with
  • 9
  • 9
  • 9
  • 9
  • 6
  • 6
  • 5
  • 4
  • 3
  • 3
  • 3
  • 3
  • 3
  • 3
  • 3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台北地區高中職學生社會比較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 Social Comparison and Its Correlates among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楊小惠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了解台北地區高中職學生社會比較行為之現況,並探討影響社會比較行為之相關因素;其次,探討社會比較行為與創意態度及學習行為之關係。 本研究之樣本為台北地區公、私立高中、高職學校一至三年級學生,有效樣本共計565人(男生265人,女生300人)。所採用的研究工具包括「社會比較動機量表」、「社會比較內容量表」、「社會比較對象量表」、「知覺教師教與學導向量表」、「創意態度量表」、「成就目標量表」、「學生學習偏好量表」及「激勵學習策略量表」等八種量表。研究中所使用的統計方法包括:皮爾森積差相關、卡方考驗、區別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典型相關。 本研究之研究結果如下: 一、 高中職學生社會比較行為現況方面: 台北地區高中職學生,其較常使用自我評鑑與學習、自我改進及結盟等比較動機,同時喜歡針對情緒智力相關事物與同學比較。在社會比較方式,高中職學生不分年籍、性別、學校類別,在各項能力的比較上皆傾向使用平行比較;在假想情境中的比較則是傾向使用向上比較。 二、 性別、教師的教學結構與社會比較之關係 (一)男、女高中職學生社會比較行為之差異 不同性別的高中職學生,男學生在部分的社會比較動機(包括:自我破壞、自我顯揚)及內容(包括:外表印象、成績表現)的使用意願上,都顯著比女學生來得高。在社會比較方式上,則沒有明顯的性別差異,除了在個性比較方面,女學生比男學生較多人選擇作向下比較。 (二)教師的教學結構與社會比較行為之關係 教師不同的教學結構與社會比較動機及內容皆呈顯著之正相關,在比較動機方面,當學生知覺教師採用學習導向的教學結構時,會增進其使用自我評鑑與學習及利他主義等比較動機,但是當其知覺到是表現導向的教學結構時,不但會減少上述兩種動機,同時會增加其使用自我破壞的比較動機;在比較內容方面,兩種教學結構是較無差異的,都與情緒智力及外表印象等比較內容間有正相關。在社會比較方式上,教師的教學結構並沒有辦法區別出不同比較方式的高中職學生。 三、 社會比較與創意態度及學習行為之關係 (一)創意態度與社會比較行為之關係 創意態度的三項因素皆與社會比較動機及內容同樣是呈顯著之正相關,本研究發現,越不喜歡使用自我評鑑與學習之比較動機,且較少針對情緒智力之相關事物與同學進行比較的高中職學生,其對新觀念的產生較容易抱持消極的態度,且對新觀念及團隊創意會較不重視。 (二)學習行為與社會比較行為之關係 1. 社會比較動機與學習行為之關係 社會比較動機與學習動機、方式及策略之各項因素間呈顯著之正相關,本研究發現,越喜歡使用自我破壞及自我顯揚之比較動機的高中職學生,是較少使用精熟學習動機、合作學習方式及尋求同儕協助的學習策略,這也顯示使用這兩種比較動機,對高中職學生的合作學習的行為有較負向的影響。 2. 社會比較內容與學習行為之關係 社會比較內容與學習動機、方式及策略之各項因素間呈顯著之正相關,本研究發現,喜歡針對外表印象之相關事物與同學進行比較之高中職學生,其較少使用精熟的學習動機,也較少使用合作與個人的學習方式。 3. 社會比較方式與學習行為之關係 本研究發現社會比較方式與學習行為之關係為:學習動機是想要獲得高分,且在學習遇到困難不會向同學尋求協助之高中職學生,越有可能使用向下比較。 四、 高中職學生的性別、知覺教師的教學結構、創意態度及學習行為與社會比較動機、內容之間共可以抽出二組顯著之典型相關。 本研究依據上述之研究結果提出討論,並提出若干點建議供教育輔導工作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 The first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degree of social comparison motives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The second purpose was to investigate how students’ gender and their perceptions of the classroom goal structure related to social comparison motives. The third purpose was to study how social comparison motives influence personal achievement goals and motivated learning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and learning preference. The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Social Comparison Motives Scale (Helgeson & Mickelson, 1995), Attitude Toward Idea Generation Scale (Basadur & Hausdorf, 1996), Achievement Goal Measure (Elliot & Harackiewicwz, 1998), Learning Preference Scale for Students (Owens & Straton, 1980) and Motivated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Questionnaire (Pintrrich, 1989) and two other scales constructed to measure the content and target of social comparison were administered to 565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11 se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The results supported most hypotheses.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refer to use self-evaluation, self-improvement and common bond as motives for social comparison. They also liked to compare their emotional and intellectual behavior with their classmates. There were som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males and females in overall social comparison motives and content. Compared with females, males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scores on self-enhancement and self-destruction scales. Male students compared more than their female counterparts on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and academic competence. The more students perceived their classroom goal structure to be learning focused, the more they perceived their social comparison motives to be self-evaluation and self-improvement oriented. The study also found that students' self-evaluation and self-improvement motives and intellectual and emotional content for social comparison were positively and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learning goal orientation, attitude toward idea generation, and academic help-seeking strategy use and preference for cooperative learning. However, students’ self-enhancement and self-destruction motives were negatively and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learning goal orientation, academic help-seeking strategy use and preference for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 students who scored high on self-enhancement and self-destruction motives also preferred competitive, individual ways of learning and learning via Internet.
2

愛情關係的社會比較

林仲瑩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雖然以往研究指出有許多變項會影響關係滿意度,但似乎忽視了「比較」此一變項也在改變關係滿意度中佔有一席之地(VanYperen & Buunk, 1994)。本研究從Buunk與Ybema(1997)的認同-對比模式,針對台灣一般大眾的親密關係進行社會比較研究,試圖瞭解「社會比較方向」是否會對正向情緒、負向情緒及關係滿意度產生影響,及其影響程度是否會受到「認同比較對象程度」與「社會比較傾向」的調節。本研究的主要設計為2(社會比較傾向:高、低)× 2(比較方向:向上、向下)× 2(對比較對象認同程度:高、低)的受試者間獨立設計,其中社會比較傾向用以愛荷華-荷蘭比較傾向量表(INCOM)施測;比較情境則由實驗者操弄,讓受試者閱讀不同比較對象之親密關係的編構故事版本;認同則遵循Buunk的派典加以測量。研究對象是在本研究進行時有交往對象者,第一階段受試者中男性267人、女性673人,第二階段受試者中男性36人、女性119人。調查所得資料分別以描述性統計、t檢定、MANOVA、ANOVA及階層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發現,認同於向上比較對象的受試者,比起低(不)認同者,產生較高的正向情緒,較低的負向情緒,而認同於向下比較對象者比起不認同者,產生較多負向情緒,亦即發生了情緒的類化效果;低認同者,不管是向上或向下比較,在正向情緒上,沒有產生差別反應,但是在負面情緒上,則產生了情緒的對比效應,向上比較時,其負面情緒高於向下比較時,唯滿意度變化上無顯著影響。高社會比較傾向者的負向情緒於比較後顯著高於低社會比較傾向者,高社會比較傾向者的滿意度下降也顯著多於低社會比較傾向者,意即高社會比較傾向者較易受到社會比較的影響,特別是負向的社會比較效果。最後,研究者針對上述結果進行討論,並對本研究的限制與對未來研究的建議提出說明。
3

自我之運作與回饋型態對自我評量、歸因及社會比較的影響。 / OMIT

王美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運作的自我(working self-concept)認為一個人的自我知識,就結構而 言,是多向度的;就其運作而言,常會因個體動機或情境的不同,而起動 不同的自我知識向度。在特定時刻被起動的自我知識即稱為運作的我作。 根據此概念,自我可以透過外在情境的引發而被起動。因此,本研究以操 弄指導語之方式,讓受試在實驗室中思考不同的自我知識向度,藉此引發 受試的自我知識。此外,受試並接受內向或外向的回饋,當受試起動的自 我知識向度與回饋相同時,稱為一致回饋;反之,則為不一致饋。回饋變 項之設計主要在了解剛被引發的自我知識,如何與外在提供的訊息產生相 互影響的作用。因此,本實驗為一個3(內向起動、外向起動、控制組) ╳2(內向回饋、外向回饋)設計。在依變項方面,本研究以受試之自我 評量、歸因及社會比較對象的選擇為主要依變項。參與的受試共有64人 ,全部是政大之女學生,實驗採個別實驗法,以測驗的編修為表面目的, 邀請受試做自我評量及回答一份有關歸因及社會比較的問卷。 研究結果 發現:第一,在自我評量部份,基模起動與回饋都對受試的自我評量有影 響:內向起動者評量自己比控制組內向,內向回饋者評量自己比外向回饋 者內向;接受一致回饋之受試,自我評量有極化的現象。第二,在歸因方 面,接受一致回饋的受試心接受不一致的受試更傾向歸因於人格特質的因 素。第三,在社會比較方面,外向回饋組的受試傾向選擇外向參考資料為 第一選擇。
4

癌症病患社會比較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新癌症病患與舊癌症病患之比較 / Social Comparison and Its Related Variables of Cancer Patien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New Cancer Patients and Old Cancer Patients

張丁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於瞭解癌症病患社會比較行為之現況與相關因素之探討,包括社會比較動機、不同之比較面向與比較模式之對象、社會比較效果,進而探索新癌症病患與舊癌症病患在社會比較行為上的差異性;其次,探討自尊、身心健康情形與社會比較之關係。本研究以問卷調查的方式,訪談全國癌症病友中心的癌症病患,共計134位,包括各50位新、舊乳癌病患與21位新腸癌病患、13位舊腸癌病患。本研究使用社會比較動機量表中文版、自尊量表中文版、一般健康量表中文版以及研究者自編的社會比較問卷,進行相關統計分析與假設考驗。研究結果發現,癌症病患主要社會比較動機是同盟、自我增進、自我彰顯等動機;新、舊癌症病患在社會比較行為上皆有顯著性的差異,包括社會比較動機、社會比較的對象與方式、以及社會比較的負向效果。另一方面,自尊越低與一般健康情形越差的癌症病患,其社會比較的負向效果也越大。最後,根據研究結果與討論,提出對未來相關研究、癌症病患的心理社會介入與臨床應用的建議。 /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 and its correlates among cancer patients. The first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of social comparison process between new cancer patients and old cancer patients, not only including the source of social comparative information, but the motives, the models, the dimensions, the targets and preferences of social comparison. The second purpose was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self-esteem on social comparison. The third purpose was to a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comparison and individual’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The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Social Comparison Motive Scale (Helgeson & Mickelson, 1995), the Chinese versions of 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 (Rosenberg, 1965), the Chinese versions of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 (Goldberger, 1978), and two self-constructed scales to measure the informative source, the models, the dimensions, the targets and preferences of social comparison were administered to 100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nd 34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from Changhua Christian Hospital. Finally,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were expected to apply to clinical psychooncology so as to help cancer patients have better psychological reaction and to improve their adaptation to illness.
5

家中手足比較訊息與手足關係之研究—以學業表現為例

呂信慧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是探討同住一屋簷下的手足有學業表現差異時,父母基於要讓成績較差的孩子有進步動力與仿效對象,會對孩子說出比較話語(即明白指出優者和劣者,且要求劣者向優者學習的話),而對受比較者的影響。此種手足比較形式有別於西方社會常見的主動社會比較與被動-強迫式比較,乃命名之為「被動-第三者比較」。在上述前提下,研究者關心的問題有三個:(1)父母說比較話語的現實面(2)孩子在被動-第三者比較情境產生的認知和情緒反應(3)孩子在被動-第三者比較情境產生的認知、情緒反應與手足關係。研究者藉由Tesser理論形成相關假設,再加入華人文化的特色,期待研究結果貼近本土現象。 本文共有兩個研究。研究一,採取問卷調查法(家中手足比較現象調查表)和訪談法,施測於國小生、國中生和高職生,以瞭解父母說比較話語和比較向度之盛行率、被動-第三者比較的話語內容和情境與優者和劣者的認知、情緒反應。研究二,利用研究一的訪談結果修改原先問卷,施測於國小生和國中生,進一步瞭解一般孩子於被動-第三者比較情境產生的認知和情緒反應,與被動-第三者比較情境產生的認知、情緒反應與手足關係。發現如下的重要研究結果: 1約有七成的孩子曾聽父母說過被動-第三者比較話語。 2「學業表現」和「行為規矩」是最常被比較的向度。 3父母比較話語的多數內涵均是「明白指出優者,明白指出劣者,且要求劣者要學習優者」。 4孩子於被動-第三者比較情境產生的認知與情緒反應,較西方測量的項目多。 4優者表現出「勝不驕」的華人文化特色。 5研究結果符合Tesser理論,均是優者越感到得意,手足關係越差,劣者則是越感到生氣,手足關係越差。 6但是,若以具華人文化特色的認知和情緒反應預測手足關係,則研究結果呈現不同面貌。認知反應方面,孩子越接納父母的價值觀,且嫉妒手足擁有好的親子關係與學業表現,則比較訊息可能對手足關係不具威脅性。情緒反應方面,當孩子感到越強烈的他人焦點情緒,則比較訊息可能對手足關係較不具威脅性。研究者從文化二元論觀點解釋這個現象。並依據研究結果提供在應用層面和未來研究方向的建議。 / In Taiwan, parents used to compare their children’s academic performance with each other. The comparison includes “who is better in academic performance”, “who is worst in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demanding the children who did poorly to learn their sibling who did better in academic performance”. Such comparison is different from social comparison and forced comparison, because the subject of the comparison is parent and the object of the comparison is children. And then, it is named passive-third comparison . In this thesis, I studied three questions. First,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the passive-third comparison. And then, to understand children’s emotion and cognition in the passive-third comparison. In the last, how children’s emotion and cognition in the passive-third comparison to influence sibling’s relationship. I take self-evaluation maintenance model to explore these questions. Moreover, I conducted two studies to test the hypothesis. There are three main findings. First, the passive-third comparison in Taiwan are high prevalence. Second, children in the passive-third comparison feel more other-focused emotion(eg. shame and embarrassed) and think of other-focused thought. The last is children’s emotion and cognition in the passive-third comparison could influence sibling relationship. However, the findings are different from the past studies in USA. Therefore, to discuss these findings are from culture view.
6

女性對公平性的知覺與行為反應--內團體基礎與社會比較層次的影響 / Female's perception of and behavioral reaction to fairness : Effects of the ingroup and social comparison

張滿玲, Maanling Ch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摘  要 女性的處境整體而言在客觀上明顯地較男性不利,但是一般女性對其性別有缺乏「團體意識」的現象,她們或是在主觀上未有相對應的不公平感;或是認為自己的處境比其他女性好,對於個人處境的知覺和對於整體女性處境的知覺有差距,未能將兩者聯結在一起。針對此種現象,本論文從內團體與社會比較的角度來探討其原因。 本論文從「華人本土心理學關係取向」與「社會自我認同取向」兩條研究路線,區別出「關係親密性」與「屬性相似性」兩種內團體基礎。當人以「關係親密性」劃分內外團體時,關係親近者是自己人,關係疏遠者是外人;當人以「屬性相似性」劃分內外團體時,屬性相似者是內團體,屬性不相似者是外團體。以配偶、兄弟等男性親人之於女性的關係來說,當女性以「性別」這個「屬性相似性」為內團體基礎,男性親人是其外團體;當女性以「關係親密性」為內團體基礎,男性親人是其內團體。本論文設計兩個研究探討兩性之間內外團體關係的轉變如何影響女性對公平性的知覺與行為反應。 本論文在第一個研究中採取實驗室實驗法,實驗中利用情境模擬的方法,讓故事中的女主角和其他人比較起來承受了不公平的待遇。故事情境中操弄三個獨變項:一是「關係親密性」的內團體基礎,即女主角與親人或陌生人同一團體。二是「屬性相似性」的內團體基礎,即女主角與女性或男性同一團體。三是「社會比較層次」,即女主角是進行團體間比較或團體內人際間比較。然後測量受試對性別的團體意識(包括:對女性處境的不公平知覺、與女性的共同命運感、為女性行動的意願),以及對個人處境的不公平知覺、以及為個人行動的意願。實驗結果顯示,當女性將自己和另一位男性進行人際間比較,以及,將二位女性和二位男性進行團體間比較時,女性在「性別」概念被激發下,她對性別的團體意識會比較高;相較之下,當女性將自己和其他女性,或是將兩位男女和兩位男性進行比較時,在女性的「性別」概念未激發下,她對性別的團體意識會比較低。另外,實驗亦發現,當女性個人和同組的男性進行人際間比較而受不公平待遇時,如果對方是與其關係不親密的陌生男性,女性受試對性別的團體意識會比較高;相較之下,如果對方是與其關係親密的男性親人,女性受試對其性別的團體意識會降低。 本論文在第二個研究中,以已婚職業婦女為研究對象,調查她們對於私領域(婚姻)與公領域(工作)中個人處境的不公平感與滿意程度、女性處境的不公平感與滿意程度、以及她們與女性的共同命運感、對女性運動的支持程度。調查結果發現,儘管女性評估自己在私領域和公領域的付出和獲得,和男性配偶及男性同事比起來,自己是居於不利的一方,而且她們也認為,和台灣整體男性比較起來,台灣整體女性在私領域和公領域中的處境是居於劣勢。但是,受訪的已婚職業婦女對於自己和其他女性處境的相似性知覺,在私領域和公領域上卻不相同。多數女性覺得「自己在婚姻中的處境比其他女性在其婚姻中的處境好」,而且認為「自己在婚姻中的處境和丈夫相同」;但是在公領域中,多數女性覺得「自己在工作組織中的處境和其他女性同事相同」,認為「自己在工作中的處境比男性同事差」。另外,調查結果還發現,覺得「自己在婚姻中的處境和丈夫相同」的女性受訪者,以及,覺得「自己在婚姻中的處境比其他女性好」的女性受訪者,她們的「女性共同命運感」比較低;但是,覺得「自己在工作職場中的處境和其他女性相同」的女性受訪者,「女性共同命運感」比較高。由此可知,多數女性對私領域中的個人處境,和其他女性的共同命運感並不高;但是,女性對公領域中的個人處境,和其他女性的共同命運感比較高。 本論文綜合研究一與研究二的結果指出,兩性之間內、外團體關係的改變正是女性對其性別缺乏團體意識的原因。當女性以「屬性相似性」為內團體基礎時,男性是其外團體;但是,當女性以「關係親密性」為內團體基礎時,兄弟、配偶等男性親人反而成為其內團體。也就是說,隨著女性以「屬性相似性」與「關係親密性」為內團體基礎,男性之於女性的關係會從外團體變成內團體。既然,女性在真實生活中,並不一定總是以「屬性相似性」為內團體基礎,在家庭裡,女性反而可能以「關係親密性」為內團體基礎,所以,一般女性對其性別的團體意識並不高。最後,本論文建議社會心理學研究「內團體」時,應該將擁有親緣關係的家庭成員與具有共同屬性的團體成員作嚴格的區分,因為「關係親密性」與「屬性相似性」是兩種內涵不同的內團體基礎。並建議未來研究應進一步釐清「關係我」與「集體我」運作的基本歷程有何不同。 第一章  緒論..........................................................................................................................1 第二章 文獻探討..................................................................................................................10 第一節 社會心理學的「內團體」概念...................................................................10 一、社會心理學的「社會性」...........................................................................11 二、自我的分類架構............................................................................................12 三、內團體基礎的區別........................................................................................14 (一)「社會自我認同取向」的內團體研究........................................14 (二)「華人本土心理學」的內團體研究.............................................18 (三)內團體的兩種基礎:「屬性相似性」 與「關係親密性」........................................................................... 21 (四)涉及「屬性相似性」與「關係親密性」兩種基礎的「橫 跨團體」............................................................................................ 23 第二節 女性的內團體................................................................................................ 28 一、變遷社會中的台灣女性............................................................................... 28 二、兩性關係的樣態與女性的內團體基礎......................................................30 三、女性在公╱私領域中的內團體基礎......................................................... 32 第三節 女性對公平性的知覺與行為反應.............................................................. 35 一、女性「團體意識」低落的現象.................................................................. 36 二、內團體基礎與社會比較層次的影響......................................................... 40 (一)人際間與團體間比較與個人及集體層次自我........................... 41 (二)「屬性相似性」下的社會比較..................................................... 43 1.「性別」概念的激發(activate)與未激發.................................... 43 2.社會比較層次在「性別」概念激發下的影響........................ 44 (三)「關係親密性」下的社會比較..................................................... 44 1.「關係親密性」在「性別」概念未激發下的影響............... 45 2.「關係親密性」在「性別」概念激發下的影響................... 45 第三章 研究一:內團體基礎與社會比較層次對公平性知 覺與行為反應的影響.................................................................................... 47 第一節 研究目的與假設................................................................................... 47 第二節 研究方法.................................................................................................50 第三節 研究結果.................................................................................................62 第四節 結論.........................................................................................................79 第四章 研究二:女性對公╱私領域的公平性知覺以及對 女性運動的支持程度──一項已婚職業婦女的調查研究................... 84 第一節 研究目的與假設................................................................................... 84 第二節 研究方法................................................................................................ 86 第三節 研究結果................................................................................................ 94 第四節 結論......................................................................................................... 122 第五章 總結與討論..................................................................................................... 127 參考文獻........................................................................................................................... 138 附錄一:研究一之實驗指導語.................................................................................... 153 附錄二:研究一之實驗操弄情境................................................................................154 附錄三:研究一之問卷................................................................................................. 162 附錄四:研究二之問卷................................................................................................. 164
7

Facebook朋友品牌分享貼文效果:理想自我形象、品牌形象與朋友形象之交互效果探討 / Effects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ideal self image, brand image and friend image congruence on Facebook shared posts

陳翊甄, Chen, Yi C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社群網站Facebook成為品牌宣傳的新渠道,不同地域、年齡、社會階層或消費水準的人都可以不受實體店面的侷限,透過朋友的分享輕鬆接觸到各時尚精品品牌的資訊。於是精品品牌如何在社群人際間的傳遞過程掌握其品牌形象,還有後續構成的品牌效果是本研究欲探討的重點。 本研究以自我一致性、社會比較的角度切入,輔以平衡理論的觀點進一步檢視消費者觀看社群媒體中的朋友分享貼文是否受到品牌、朋友時尚形象與理想自我一致性高低程度不同而影響其品牌態度與購買意願。 本研究以實驗法進行,研究結果如下: 一、消費者在Facebook動態中看到時尚品牌的朋友品牌分享貼文後,品牌形象與消費者理想自我一致高會比一致低,產生更正面的品牌態度,但對購買意願無顯著影響。 二、知覺品質中介「品牌形象與理想自我一致性」對品牌態度的影響; 但對購買意願無中介效果。 三、 「朋友時尚形象與理想自我形象一致性」高低並不會影響品牌與消費者理想自我形象一致性高低對品牌態度。
8

壽險業務員對業績比賽的認知評估、因應策略與工作投入間之關係研究 / Cognition of selling volume comparison, coping strategies and job involvement.

游紫華, Yu, Tza-Hu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的主旨在瞭解壽險業務員對於業績比賽的重要性、業績冠軍的相似性以及個人對於業績表現的控制力評估,是否會影響業務員對於自己業績表現不如他人訊息的因應,並且探討個人所採用的因應方式與後續工作投入程度的關係。本研究的樣本為國內六家壽險公司的323位現職業務員,以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研究,使用的研究工具包含『業績比賽相關題目』、『認知評估量表』、『相似性評估量表』、『因應策略量表』及『工作投入量表』,資料分析主要採用因素分析與變異數分析等方法。 本研究的結果主要為:(一)自我關聯程度評估對於『情緒虛理』、『問題解決』與『逆來順受』因應策略產生顯著影響,並且當個人對於業績比賽的自我關聯程度評估高時,曾較自我關聯評估低組,採用較多的因應策略,而控制力變項則對於『情緒處理』、『問題解決』與『尋求支持』三種因應策略造成顯著影響,即當個人對於業績進步的控制感高時,會較控制感低的業務員,採用較少的『情緒處理』與『尋求支持』,而採用較多的『問題解決』方式來面對業績比賽不如他人的情形。(二)採用較多『情緒處理』因應策略的業務員,其後續的工作投入情形會低於採用較少本策略的業務員;而在『問題解決』因應上,則獲致相反的結果,即採用較多此策略者,其工作投入情形較高。(三)在人口統計變項中,不同的性別對於自我關聯程度、控制力、情緒處理與尋求支持因應策略、工作即生活與工作投入量表總分有影響,而不同年齡則在逆來順受與尋求支持兩變項上有差異,婚姻狀況在尋求支持、工作即生活及工作投入量表總分上有差異,不同的組織別,其控制力、問題解決與尋求支持因應策略亦有所不同。 最後,本研究根據所得結果進行檢討,並對於企業界及後續研究提出一些建議。
9

社會比較行為與線上參考團體消費影響力之研究--以台大批踢踢實業坊使用者為例

田孟蓉, Tian,Meng-r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嘗試從社會比較理論的觀點出發,欲探討線上參考團體(即網友意見)對消費者行為之影響。經由文獻回顧,本研究釐清了社會比較行為與參考團體影響力之基本意涵與兩者間之關係,並引入產品特性、自我監控程度以及資訊搜尋價值等變項,欲探討此三變項於上述關係中之干擾效果是否存在。 本研究以台大批踢踢實業坊作為施測場域,利用網路問卷蒐集使用者資料。調查發現,受訪者之社會比較行為(區分為反射式評估和對照式評估)與線上參考團體之影響力(區分為資訊依賴、來源可信度及購買選擇三構面)之間,確實可能存在顯著關聯性與影響關係。而瀏覽不同產品特性、具有不同自我監控程度或是獲得不同程度資訊搜尋價值之受訪者,他們受到線上參考團體影響之程度亦有所差異。然而,上述三變項在社會比較行為與線上參考團體影響力兩者關係間之干擾效果未被證實。

Page generated in 0.02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