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51
  • 45
  • 6
  • 1
  • 1
  • Tagged with
  • 53
  • 53
  • 27
  • 17
  • 15
  • 13
  • 13
  • 12
  • 12
  • 11
  • 10
  • 10
  • 10
  • 9
  • 9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建構新聞事實:定位與權力

紀慧君, chi huei ch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研究摘要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從「定位」的觀點,探究在「新聞事實」的建構過程中,新聞工作者以及新聞當事人如何定位自己、定位他人,爭取新聞事實的建構與詮釋權,並進一步探究此過程中的「權力」關係。 本研究所說的「新聞事實」不是新聞媒體報導出來的新聞訊息,我們將「新聞事實」界定為「面對同樣的新聞事件,各種與此事件相關的事實版本」。我們認為,每件事情的發生,都會有伴隨此事件各式各樣的、眾說紛紜的「事實版本」出現,這些事實版本是關於事件的各種解釋,是關於事件的各種敘述。 面對相同的現象,敘述者佔據的位置不同,便會建構出不同事實、看見不同的風貌。因此,新聞事實的建構植基於敘事者的觀點,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位置,持有不同的觀點,會對新聞事件做不同的敘述,建構出不同的事實。 任何的事實建構都是言者對自我的定位,或隱或顯、或有意或無意,事實建構是有立場和正在採取立場的,這個立場、位置決定人們看見什麼,這也正是本研究提出「定位」觀點作為探究新聞事實的主要原因。 「定位」一詞強調的是人們在論述中的位置,而不是本質的存在,自我不是人們「擁有」的東西,而是透過權力建構與製造出來的東西。權力將人們引入某種秩序之中,權力安排與規定每個人的位置,將人們納入不同的範疇,賦予不同範疇的人不同的權利義務以及道德規範。 因此,人們之所以會如此定位自己、定位別人,是因為社會中存有許多權力關係以及言說教導我們如此,這些權力關係建構我們對自我以及他者的想像。 我們認為,每一個新聞事實的版本,都是從某一個位置、某一個立場出發,以往,客觀事實被視為獨立於人的,在建構事實的過程中必須與人以及主體無涉。與此不同,我們主張,一切的事實都是以人、以主體為中心,新聞事實是經由人的建構,人們從自我的立場與立足點出發,建構屬於自己的權力王國。 本研究從「定位」以及「權力」觀點探究「新聞事實」的目的,是要彰顯新聞事實從來就不是事件的本身,敘述事情的人帶入自己的觀點,以及自己的意圖,把事件帶到他想要的方向。因此,新聞事實的建構是一種權力的競逐,事實的宣稱永遠來自於某些地方,也永遠為某些目的服務。事實是一個「權力的場域」,所有的證據,所有的論點都在一種競爭的狀態中,人們在其中選擇與排除不同的訊息,目的是在建構屬於自己的事實版本,爭取新聞事件的定義與詮釋權。
2

從個殊性與身體性論主體意涵 / The Implication of Subject : A Vision from Individuality and Corporeality

郭思妤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這篇論文的材料及其排序即是主體哲學史的文獻回顧,以笛卡兒的「我思」與精神分析的「我欲」為根系,而胡賽爾的交互主體性彷彿突破、而其實是統合了兩者為主幹,萊維納斯則依隨其上,分別地為主體哲學的邊界做出提示。為尋求不受限於封閉主體的「自我」,我們試圖追問的是:主體如何開展有別於實體的存在型態? / This thesis is a historical retrospection on the philosophy of subjectivity. We commence our task with a review of the famous Cartesian “Cogito” – the substance of reflexive consciousness. Secondly, we refer to J. Lacan’s psychanalytical elaboration of “Desire.” Thirdly, we make an allusion to E. Husserl’s phenomenological “Intersubjectivity,” with which Husserl seems to have surmounted the aporia of solipsism, yet, de facto, rendered it to be a unitary and transcendental structure of consciousness. Sequentially, we follow the hints that E. Levinas pointed, that the relation to others is the experience that subject lose its power. By this investigation, we hope to illustrate a “Self” not confined in an enclosing subject and thus to invite ourselves to reconsider how a subject can exist differently from a substance.
3

台灣主體意識發展與對兩岸關係之影響 / The construction of Taiwan's subjectism and it's influence on hte relations between Cross-Strair

賴建國, Lai, Chien-Ku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共分成五章,各章重點如下:第一章「緒論」中,主要是討論本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概念界定、論文架構、以及研究範圍及限制。其中,除了對於「主體」、「意識」、「台灣主體意識」等概念先作一番詳細界定外,也將「台灣主意識」分為政治、民族、文化三個面向,並依此二餾面向的認同進行討論。第二章「台灣意識之歷史回顧」,依照台灣政治地位的轉變,依序分成史前時期、荷據時期、鄭氏王朝時期、滿清時期、日據時期,討論台灣島上的住民的台灣意識發展情形。研究中發現,首度出現台灣主體意識的是在鄭氏王朝時期的鄭經身上,他想以「東寧」(台灣)作為延續明朝王國、漢族主義、華夏文化的正統所在地,以有別於大清帝國、滿族主義、夷狄文化;也開始將儒家文化開始輸入台灣。滿清時期,則是大量輸入儒家文化,使台灣社會逐漸與中國大陸趨同,稱為「內地化」;另方面,則因為移民的定居、世代的繁衍,也逐漸形成「土著化」現象。馬關割台後出現的「台灣民主國」,則是一個欲藉列強之力使台灣重回中國的外交設計,本身並不具備台灣主體意識。日據時期,在「共產國際」指導下成立的台灣共產黨,在其政治綱領中,明白揭示以「台灣共和國」與「台灣民族」來推翻日本殖民政權;此乃台灣主體意識第二度出現。第三章「戰後影響台灣意識發展的內、外在因素」,則是將戰後台灣意識的發展,放在一個台灣、國際關係與兩岸關係的三角互動環境中來觀察。在外在因素方面,則分成二二八事件、國民黨的「中國意識」統治與灌輸、政治反對運動與社會運動的勃興四方面來討論。第四章「台灣主體意識發展與對兩岸關係的影響」中,第一節討論戰後海外與島內的台灣主體理論發展與建構情形。在海外台灣主體理論建構方面,主要可分成「民族論」與「國家論」二種典範。而島內方面,則是在「高雄事件」之後的八○年代,才有政治界、學術界、文化界共同匯聚成一股台灣主體建構運動。八○年代末,李登輝繼任總統,也於九○年代開始大力推動國民黨的「本土化」以及「實用主義的台灣主體意識」建構運動。第二節則由九一年制訂「國統綱領」與終止「動員戡亂時期a臨時條款」之後的各種政治現象與民意調查資料,歸納出「封閉性敘事系統」與「進化式敘事系統」,並將此視方台灣主體意識對兩岸關係的主要。第五章「結論」中,分成研究發現與檢討與建議二部分。在研究發現中,筆者分成五點進行說明:戰後台灣主體意識是一種「建構」運動、台灣政治反對運動是一種自由主義精神的展現、台灣民族主體性在建構一個「台灣想向共同體」、‘悒x灣歷史建構中得出台灣「海洋文化」的特質、以及台北主體意識對兩岸關係的影響主要在於「封閉式敘事系統」與「進化式敘事系統」的形成。在檢討與建議中,筆者提出日本的影響、媒體的角色等,作為給未來研究者的建議;並且提出勿凸顯出族群問題、改進二個敘事系統的缺失,作為提供執政者的建議。
4

梅洛龐蒂:身體主體的互為主體性意涵 / Merleau-Ponty: Intersubjective Significance of the Body-subject

劉亞蘭, Liu, Ya L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所要論述的中心觀點是「我」與「非我」(本論文所設定的對象是他人)之間的關係為何?傳統哲學在這個問題的處理上往往受到知識論的影響而陷入一種兩難的情境:一是單薄的類比論証之困擾;二是獨我論的危機。然而本論文所強調的「身體主體的互為主體性」之涵意正是對應著這種知識論上的兩難而來,主張兩者之間彼此蘊涵的存在關係。因此,就這個意義上來說,「身體主體的互為主體性」可以突破傳統哲學的困難,把我和他人的關係引領到另一個嶄新的境界中。因此本論文正是追問這個「身體主體的互為主體性」究竟是如何可能的?再者,我們也不能忘記梅洛龐蒂也是一位現象學家,而他對胡賽爾著作的詮釋方式更是一個引人爭議的地方,因此當我們在討論「身體主體的互為主體性」意涵是如何可能的時候自然也不能脫離整個現象學的背景。這也就是說,當我們在處理「身體主體的互為主體性」是如何可能的同時,也就等於在處理梅洛龐蒂是如何詮釋胡賽爾互為主體性現象學的問題。這兩個議題在本論文中是並行不悖的。因此,我們現在可以進一步確認本論文的立論方向乃是以他人問題作為切點來討論「知識論的存在基礎為何?」而我們所討論的方式是,梅洛龐蒂「身體主體的互為主體性」乃是來自於胡賽爾互為主體性概念的啟發,這個現象學背景所呈現出的人文情境是本論文所要表達的基調。但是梅洛龐蒂並不贊成胡賽爾的認識論態度,亦即,我與他人之間的關係並非經由一種純粹的意識操作能夠獲致,事實上,它們是一種存在的關係--人就是在世存有。而後者梅洛龐蒂則用身體主體(Body-Subject)或是肉身(Flesh)來表示。但這並不意味著梅洛龐蒂完全放棄意識而轉向與之對立的身體,而是意識乃是「身體的意識」,意識其實是身體對自身的回顧與觀照,當意識觀照自我時,就是在觀照身體,觀照世界,觀照他人,反之亦然。因此藉由身體與意識之間的存在纏繞,使得主體的互為主體性意涵得以獲得深刻的存在關連。
5

同業公會與聯合行為之研究 / Studies of Associations and Cartel

毛書傑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公平法第2條第3款我將同業公會規定為事業類型之一種,故得以作為聯合行為之主體,並應受公平法之規範。且由於同業公會的特性使然,造成同業公會往往成為聯合行為的溫床。 雖然同業公會得作為聯合行為之主體,且我國聯合行為的案例有相當比例是由同業公會所主導,惟在現行法的規範下卻產生了諸多爭議。首先,實務上主導聯合行為的組織類型眾多,何者為公平法所稱的同業公會?尤其是專門職業公會,其往往依相關專門職業法律有制定自律規範之權限,在公平法第46條的規定下,應如何適用公平法?其次,同業公會主導聯合行為的方式與其他事業不同,公平法第7條第4項之規定,造成了許多法律上的解釋問題。最後,在聯合行為的案例中,應如何認定行為人為同業公會?在認定行為人為同業公會後,應由何人來承擔法律責任?在確定應由何人承擔法律責任後,其所應承擔的具體法律責任為何?這些問題無論在我國實務上或學理上均為重要之爭議,不但影響公平會執法以及司法審判,更成為學者的研究重點。本文嘗試以我國與外國之法令、案例、學理,探討這些相關問題,期望能提出適當之見解以供參考。
6

世界與主體:麥克道爾哲學的幾個主題 / World and Subject: Themes from McDowell

鄭會穎, Cheng, Huei-Y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這篇哲學論文是對約翰.麥克道爾(John McDowell)對「主體性」(subjectivity)看法的一個探究。這個計畫由兩部分所組成。一方面,我將討論麥克道爾如何理解並回應他所處理的諸多議題;另一方面,我將藉由考慮主體性的不同面向來進行相關的討論:一個主體是一個存在世界中的知覺者、知識者、思想者、說話者、行動者、具人格者(person)、以及(自我)意識者。我藉由指出並消解一個出自於「理性動物」這個概念的緊張關係來開始這個探究:人類是自然的,卻也同時是理性的。稍後這個探究藉由考慮麥克道爾的「第二自然∕天性」(second nature)概念如何使我們成為具有多重面貌的人類主體來推進。透過細究麥克道爾的診斷與回應,現代與當代哲學中的兩個中心錯誤–狹窄的自然觀以及「笛卡兒式的內在空間」(Cartesian inner space)–將被指出並且拒斥。 在導論章裡我首先建議我們應該為某個對「世界」的看法留下空間。我進一步論證「心靈性」(mentality)具有許多面向,而了解這些面向便是去了解人類主體的多重面貌。在第一章裡,我解釋為了消解「理性動物」這個概念所產生的緊張關係,亞里斯多德(Aristotle)的「第二自然∕天性」概念如何被引進。其後我回應一些對這個策略的擔憂,包括萊特(Crispin Wright)及其它哲學家的批評。高達美(Hans-Georg Gadamer)的「世界∕環境」區分也被引介並關聯到麥克道爾的思想。第二章討論知覺與知識;麥克道爾的主要標的–笛卡兒式的內在空間–被引進並批評。我也對史卓(Barry Stroud)與布雷克本(Simon Blackburn)的相關立場進行評價。稍後我把心靈與世界(Mind and World)的主題和現有的脈絡關聯起來;具體來說,我討論麥克道爾對戴維森(Donald Davidson)與康德(Immanuel Kant)的引用與延伸。然後我討論一個常被提及的「觀念論」指控,以及布蘭登(Robert Brandom)的「殘餘笛卡兒主義」(residual Cartesianism)批評。第三章專注於庫律普基(Saul Kripke)的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指出在規則依循背後的一個主要論題是內在空間模型的一個版本,而且庫律普基的維根斯坦其實並不是真正的維根斯坦。我回應來自庫許(Martin Kusch)的許多批評;達美特(Michael Dummett)對化約論的要求也被駁斥。其後,我考慮戴維森的「無語言」宣稱,並討論麥克道爾在多大的程度上同意他。第四章我衡量來自德雷弗斯(Hubert Dreyfus)關於行動和行動者的批評。我討論麥克道爾如何論證德雷弗斯與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都犯了「無身體的智性主體迷思」(the Myth of the Disembodied Intellect)。討論當中也回應了艾爾斯(Michael Ayers)的智性主義指控。其後我引入麥克道爾對帕菲特(Derek Parfit)人格看法、以及對戴維森對心物關聯說法的批評。在第五章我專注於意識和自我意識。麥克道爾將他對帕菲特的論證應用在康德身上,但基尼斯弗(Maximilian de Gaynesford)認為麥克道爾誤讀了康德。我為麥克道爾回應這些批評。我進一步把這個討論關聯到麥克道爾對「概念架構–內容二元論」(scheme-content dualism)的攻擊。這把我們帶領到麥克道爾式看法對「感質」(qualia)的拒斥,並進一步到錯覺論證脈絡下「意向主義」(intentionalism)和「選言主義」(disjunctivism)的爭論。我批評克瑞(Tim Crane)設想意向主義以及錯覺論證的方式。我也討論了許多版本的選言主義。在結論章裡,我表達了對麥克道爾「自我決定主體性」(self-determining subjectivity)這個概念的疑慮。根據麥克道爾,人類的自由為「理由空間中的因果關係」(causations in the space of reasons)所構成,但如同賈斯金(Richard Gaskin)所指出,對它的一個完整說明尚未被提供。我以一些關於要如何填滿這個麥克道爾式圖像的約略想法來作結。 / This essay is an inquiry into John McDowell’s thinking on ‘subjectivity.’ The project consists in two parts. On the one hand, I will discuss how McDowell understands and responds to the various issues he is tackling; on the other, I will approach relevant issues concerning subjectivity by considering different aspects of it: a subject as a perceiver, knower, thinker, speaker, agent, person and (self-) conscious being in the world. The inquiry begins by identifying and resolving a tension generated by the very idea of ‘rational animal’: human beings are at the same time natural and rational. Later the inquiry proceeds by considering how McDowell’s notion of ‘second nature’ enables us to be human subjects with many faces. By going through the diagnoses and responses of McDowell, two central problems i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 the narrow conception of nature and the Cartesian inner space model – are identified and repelled. In Episode N I first urge that we should leave room for a certain notion of ‘world.’ I further argue that mentality has many aspects, and to understand those aspects is to understand the many faces of human subject. In Episode Ⅰ the Aristotelian notion of ‘second nature’ is discussed in order to resolve the tension in the very idea of ‘rational animal.’ Later I reply to some worries about this maneuver, including the objection from Crispin Wright. Hans-Georg Gadamer’s distinction between world and environment is introduced and related to McDowell’s thinking. Episode Ⅱ discusses perception and knowledge; McDowell’s main target – the Cartesian inner space – is introduced and criticized. Barry Stroud’s and Simon Blackburn’s positions are evaluated. Later I connect the main theme of Mind and World to the present context; in particular, I discuss McDowell’s invocation of Donald Davidson and Immanuel Kant. And then I discuss a common accusation of idealism, and Robert Brandom’s accusation of ‘residual individualism.’ Episode Ⅲ concentrates on Saul Kripke’s Wittgenstein, arguing that the master thesis behind the rule-following paradox is a version of the inner space model, and that Kripke’s Wittgenstein is not Wittgenstein. Martin Kusch’s objections are answered; Michael Dummett’s demand of reductionism is rebutted. After this, I turn to Davidson’s ‘no language’ claim, and discuss to what extent McDowell agrees with him. In Episode Ⅳ I evaluate objections from Hubert Dreyfus concerning action and agency. I discuss how Dreyfus and Maurice Merleau-Ponty commit ‘the Myth of the Disembodied Intellect’ identified by McDowell. I answer Michael Ayer’s charge of intellectualism in passing. Later I bring in McDowell’s objections to Derek Parfit on personhood and to Davidson on the mind-body relation. In Episode Ⅴ I focus on consciousness and self-consciousness. McDowell applies his argument against Parfit to Kant, but Maximilian de Gaynesford dissents. I reply to his objections on McDowell’s behalf. I further connect this to McDowell’s attacks on the dualism of scheme and content. This leads to my McDowellian rejection to the existence of qualia, and further brings me to the debate between intentionalism and disjunctivism in the context of the argument from illusion. I argue against Tim Crane’s ways of conceiving issues about intentionalism and the argument from illusion. Varieties of disjunctivism are also discussed. In my Epilogue, I express my worry about McDowell’s notion of ‘self-determining subjectivity.’ According to McDowell, human freedom consists in causations in the space of reason, but as Richard Gaskin points out, a satisfying story of it is yet to be provided. I close this essay with some rough ideas about how to fill in the details of the McDowellian picture.
7

學術人看電視 - 電視批判的行動邏輯

洪軒苑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並非在於討論行動者如何觀看電視,而是關注於行動者在學術的場域底下如何去談論電視,我們必須注意到對於電視的研究主要是放置於閱聽人,也就是一個他者的位置,因此在本研究中主要討論的則是對於電視擁有自己的批判的行動者的論述,我們將這個行動空間稱為學術人;那麼本研究主要想要瞭解的則是,在一個學術場域當中行動者如何對於電視完成一個具備正當性的論述來作為行動策略?而在這些論述當中存在了哪些運作規則?這兩個主要的問題則是本研究要探討的問題。 本研究以深度訪談法針對了八名大學以上學歷的行動者做出訪談,企圖要去瞭解他們根據哪些原則以及策略去談論以及批判電視。在此外更深一步的去從論述方式以及身份之間去尋求行動者的個人風格。 而在研究成果中,我們發現了行動者擁有一套對於電視批判的標準答案,其實是具有一套主體技術使得個人能夠獨特的去思考電視的問題成為可能,而很驚人的是這些原則是共通且一致的,而在其中造成論述上的差異的則是引進個人風格的運作策略使得論述具備了個人的特質,而使得行動者能夠在共通的原則中保有個人的獨特性,然而有趣的是,正是個人的獨特性存在而使得他們能夠遵守共通的原則。 關鍵字:電視批判、學術人、主體、個人風格
8

哈柏瑪斯與「現代性」之哲學研究 / Philosophical Studies on Habermas and Modernity

曾慶豹, Chin, Ken P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如果將「現代性」發展放入辯證的邏輯思考中,我們可以理解每個階段的 思想發展都有雙重危機:一種是縱向的危機,這個危機的解決將最終導致 人的發展任務的解決;另一種是橫向危機,即在每一階段的思想發展和社 會要求的解決。這裡正好吻合了哈柏瑪斯的哲學進路,同時也是人格的, 同時也是社會的,分別代表著「現代性」新的確證一體的兩面:自我認同 和自我重建,人格與社會構成有機體。「理性」是關鍵的要素,分別表現 作「主體性原則」、「啟蒙精神」、「理性化」的三個題旨,這是這本碩 士論文鋪陳討論哈柏瑪斯與「現代性」之種種的範圍界定。以這樣的一個 問題意識和討論架框所開陳的論點入手,嚴格來說,基本上是在處理關於 文化哲學的議題,很不同於傳統哲學關於形上學、知識論或倫理學等方面 所做的窄義區分。就研究架構言,採取從哈柏瑪斯在論述關於「現代性」 的自我認同和自我重建的論點,由「『現代性』的形成和論旨」,經「『 現代性』的危機與挑戰」到「『現代性』的堅持和出路」,貫穿著從認同 危機到自我認同做一動態的、辯證的討論。
9

絕對主體性與主客交互性--黑格爾邏輯學之「存有」、「本質」與「概念」諸範疇之必然連結關係的一種詮釋 / The absolute Subjectivity and the Interactivity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An Interpretation about the Necessity of logical Connection between Being, Essence and Concept in Hegel's Science of Logic

黃柏誠, Huang, Po C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篇研究論文所展現的研究任務和結果主要分為兩個方面,有如論文題目所呈現的:第一是黑格爾邏輯學之存有、本質與概念之必然連結如何可能;第二是範疇運動的最終目的之定位:絕對主體性與主客交互性。
10

執政時期民進黨「台灣主權論」之分析

林德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2000年3月18日,台灣人民用選票共同創造了中華民國史上首度的政黨輪替,終結了兩岸「國共內鬥」之格局。民進黨長期以來的台獨主張是否落實為政策作為,成了國內外各界對民進黨新政府關注的焦點。 從民進黨創黨脈絡、在野闡述及執政實踐來觀察,其「台灣主權論」乃是一脈相承、與時俱進,其最主要的內涵就是維持「台灣與中國是兩個主體」的一個狀態,但是其包裝及闡釋的手法則隨著時空環境演變與政治態勢變化而有所調整。尤其是對「中華民國體制」之態度,從不承認、排斥、接受、承認,甚而內化揉合為「中華民國是台灣、台灣是中華民國」的過程演變,就是民進黨在確保台灣主體的基礎上,一種「審時度勢、借力使力」的作法。 本文認為,在野時期民進黨對於「台灣主權論」主張論述有著「台灣住民自決」、「台灣獨立建國」、「台灣主權獨立」與「台灣(中華民國)主權獨立」之論述焦點,而在執政時期民進黨「台灣主權論」主張論述則有「穩定和平現狀」、「探詢發展新機」、「彰顯台灣主體」、「建構國家內涵」與「實踐兩岸和平」之論述焦點。 台灣政黨間最大差異表現於其對台灣的「國家定位」與「主權論述」主張之不同,而前後執政的國民黨、民進黨對此之主張正分列於光譜兩端。為探究民進黨執政與國民黨執政對台灣主權論之異同,本文從「對台灣的定位」、「對中華民國的定位」、「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定位」及「終局選擇」等四個面向檢視。 如果「保台灣」是民進黨在握有執政機會時對台灣主權論的終極價值,那麼民進黨在做與不做是如何衡量,在兌現理想與兼顧現實間是如何取捨,本文則從「政黨理念」、「執政機會」、「執政責任」、「國家前途」等四項變數進行分析。 本文對執政時期民進黨的「台灣主權論」研究,提出下列看法: 一、民進黨在野至執政時期「台灣主權論」演變特徵:「一個不變、兩個堅持、三個轉向」。 二、執政時期民進黨與國民黨「台灣主權論」的差異:「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之別,「選項之一」與「唯一選項」之別。 三、執政時期民進黨「台灣主權論」闡述與作為之平衡:法理闡述—籌碼運用,政策作為—紮根台灣。

Page generated in 0.022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