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
重見(建)隱形另類: 艾里森的 <<隱形人>> 研究 / Re-vision of the Invisible Other: A Reading of Ralph Ellison's Invisible Man王淑華, Wang, Shu-hu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由於深受雙重文化的陶養,艾里森在美國黑白文學典範所樹立的成就及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儘管毀譽參半,其文學創作著實超越了種族的藩籬,潛藏深厚的意蘊。藉由《隱形人》主人翁探尋身分的書寫,艾里森不僅微觀的牽引出非裔美人的血淚傷痕史,更宏觀的突顯出人我之間謬誤的漠視及人類面對宇宙真實和虛幻的迷惘。本文藉西方二元思維排擠異己的探究,揭櫫西方論述及權力共謀運作如何使黑人主體性、文化、及文學傳統遭受肢解及消音,並期以重新省視及建構宿遭扭曲和存而不論的黑人主體性及傳統。本論文概分五章。首章梗概艾里森之生平、理念及創作技巧,並略述各章脈絡。次章探討西方歧視性論述及霸權交相運作如何箝制剝奪黑人的主體性。第三章描述黑人尷尬的雙重身分和闕離中心的主體,並探究恢復黑人主體的可能性。第四章提出重建黑人文化、文學傳統和反制的策略試圖鬆動主流文化。末章則檢視美國黑白種族相生相剋的關係,並嚐試以艾里森提倡的多元並置無限生機的理念去摸索出美國黑白種族之間生息與共的出路。 / Deeply inculcated by double cultural heritages, Ellison's
literary status and achievement are beyond question. Though
both attacked and applauded, his artistic works impregnated with profundity move beyond the racial boundary. His Invisible Man both microscopically touches on the sorrowful black history and macroscopically lays bare mankind's invisibility to intersubjectivity and the obscurity between reality and appearance in the cosmo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western binary system with complicity of power and discourse which excludes the denigrated Other, this thesis aims to depict how black subjectivity and black cultural and literary tradition are dismembered and silenced. It attempts to re-see and reconstruct the distorted black subjectivity and literary tradition put in bracket.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Ellison' sbiographical background, his ideas, and literary techniques.
Chapter two focuses on black subject formation under the control of discourse and power. Chapter three expounds the dilemma of black double-consciousness and black decentered identity by partially borrowing the concept of differences of postmodernism and poststructuralism. Chapter four poses the problem of reconstruction of black tradition and its subversive strategies.
The final chapter examines the symbiotic and intensified
relationbetween blacks and whites and seeks to find a way out by Ellison's integrationist advocation of multiple possibilities.
|
22 |
詮釋與反思--現象學作為方法論在海德格與胡塞爾間之差異 / Hermeneutic and Reflection張國賢, Chang, Kuo-Hsi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目的在探討作為方法論的現象學,在胡塞爾與海德格之間如何產生轉變.討論的主軸在於時間性,討論的起點則從意向性開始.第一章導論部份在提出胡塞爾與海德格現象學態度的不同,首先就表現在對意向性的看法上.本章論證了意向性作為問題討論之起點的必要性,以及意向性引發之種種問題.第二章則深入探討胡塞爾之意向性是否為最基本的結構,並論證海德格提出意向性之存有的必要性.第三章探討海德格所論之意向性之存有與超越性之關係,並說明超越性的時間意義.第四章論述了胡塞爾與海德格兩人對時間性的不同看法.第五章以時間性看法之差異,導致兩人哲學的分歧,並以<意義>和<主體性>兩個主題來檢視此一問題.
|
23 |
解讀漫畫<城市獵人>中的女性意涵 / Deconstruction the Comic <City Hunter> from a Feminist Perspective劉平君, Liu, Ping-Ch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婦女研究不僅是在社會學、人類學、文學、傳播學等各學科中以女性主義角度研究有關女性問題,同時又在生物學、醫學、心理學等以女性為研究客體探討從未受重視的女性身心。基於歐美多元複雜的女性論述和婦女研究,台灣的婦女研究需要在不同領域、針對不同議題研究批判,才能窺得父權全貌並建立女性主體。就傳播領域而言,漫畫媒介仍是一塊研究的蠻荒之地,自一九九二年 <著作權法>修定通過後 ,台灣漫畫出版界一片欣欣向榮,短短二、三年間,漫畫風潮從校園蔓延至社會各階層,在出版界,漫畫是書刊類出版品中總數量數一數二,在傳閱率上,漫畫擁有的讀者群人數也是各類圖書之冠,然而,這樣一種有著高普及率與廣泛影響力
的媒介卻很少成為學術研究的對象,以性別角度研究漫畫更是付之闕如。
日本連環漫畫<城市獵人>集美女、英雄、情色、冒險、暴力、夢想、爆笑於一身,全書充斥著刀、槍、酥胸、長腿、勃起,並且在引進台灣後所向披靡地席捲全省高中、專校及大學,是屬性別意涵豐富的漫畫經典名作,基於<城市獵人>所創造的高普及率與其具爭議性的性別意涵,相當值得以女性主義的觀點來探討<城市獵人>中的女性意涵。女性主義學術是要改變以往被視為普遍性的性別觀念並以女性經驗及女性對文化貢獻的知識重建起女性的視角。因此,要打破性別迷思必須否認性別迷思自然生成的觀念,而著重於主體在符號活動過程中的社會建構。拉康(J. Lacan)的主體形成理論指出嬰兒透過鏡中形象和語言的獲得而變成性別主體(gendered subjectivity),受拉康主體形成理論和結構主義符號學的影響,阿圖塞(L. Althusser)發展其主體性及意識型態理論,以權力的觀點解釋人與社會的關係,適宜女性主義學術援引以理解父權社會中不平等權力分配的本質,及透由意識型態建構性別主體的過程。而以語言學的概念運用到任何訊息傳佈現象,提供日常生活中意義的反省與批判的符號學分析(semiotics)和敘事理論(narrative theory)則適宜作為解讀文本的研究方法。本研究即以拉康的主體形成理論及阿圖塞的意識型態理論為探討女性主體性的理論基礎,以符號學分析和普洛普(V. Propp)發展的敘事結構模式為解讀文本的方法,解構漫畫<城市獵人>文本深層之性別迷思和意識型態結構。
|
24 |
天台圓教與佛性思想之研究 / A Study of T'ien-t'ai Perfect Doctrine and its Buddha Nature Theory許國華, Sheu, Gwo Hhw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圓教是中國佛學獨有的概念,圓主要指圓滿和圓融二義,圓教即圓滿究竟、圓融無礙地總攝一切法的教法。對天台宗來說,這圓教是如何可能的呢﹖智者大師透過教相門與觀心門來講圓教,教相門就是以判教理論,分判、判定有佛一代的說法,何者為權,何者為實,而最後必以天台圓教為實。觀心門就是通過智者大師自心所行法門,點出一念三千的教說,由此一念心即具三千法以明圓教之義。
另外,佛性是中土佛教思想的核心概念,主導著整個中國佛學的發展方向,然則在天台圓教浸潤下,會顯出何種形態的佛性理論﹖我們發現,在天台宗之思想中,佛性圓滿無盡地具足一切法,可以說和圓教義理是一致的,實則兩者之關係本來就密不可分。
總之,天台圓教和佛性思想表顯著中國佛教哲學的高峰,亦充份地開顯了大乘佛教的精神,實為人類思想文化的一大寶庫。
|
25 |
先秦儒家德行觀之研究 / An Study on Confucian Virtue劉煥雲, Liu, Huan-Y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共分九章,約二十餘萬字。其主旨在於秉持文化意識,深入瞭解儒家的德行觀,進而指陳其德行優位之倫理學特色,賦予其現代意義。第一章 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研究之方法。第二章 探討商周之際之天命有德思想,以導引出儒家與起之背景及其思想發展脈絡。第三章 說明先秦儒家之興起及其思想產生之歷史背景。第四章 旨在舖陳儒家德行觀之思想基礎,說明其超越與內在之統合辯證。第五章 探討儒家德行觀之內容,說明道、德、道德與倫理,德行之真義及仁與德行之關係,並對德目加以選析。第六章 探討德行與實踐之問題,說明君子、賢、聖等教育與成德之典範,並講究德行與社會正義之充分實現。第七章 以倫理學角度,說明儒家之德行觀,以德行優於義務,也以德行來統合效益,是一種德行優位
之社會造福學。第八章 詮釋儒家德行觀之現代意義,它提供了一種以德行來貞定民主與科學的趨向,並提供現代人之成德自趨向。在尊重多元社會、客觀法律制度之際,還以生活主體的創造身分,從事宜人生活世界之德行創造觀。第九章 結論,呼籲現代人要注重傳統,以現代方式表現傳統儒家之德行觀。
|
26 |
鄭成功的民族學研究 / On Koxinga: An Ethnonlogical Study周士煌, Chou, Shih Hu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從政治-歷史的角度來看,鄭成功具有已進入世界體系的歷史身份;由現代「民族國」的歷史角度來看,鄭成功本身即有豐富的「史實面向」──初為日本人、長為中國人、死為台灣人──從史實面向出發,和台灣曾受到中國、日本統治的歷史過程相疊合,鄭成功受到不間斷、而且相對不同的歷史解釋;這些不同的解釋,也造成鄭成功這個概念的多元性。而被政權所引以鞏固自身統治正當性,或者被政權引為統治者精神象徵的,我們稱呼這種概念為「鄭成功的意識型態」。鄭成功的意識型態經過不同歷史時期的詮釋,分別表現為,一、海寇──為民之戒、為國之賊;二、忠節──危身奉上、難危莫奪;三、武士──武勇壯烈、南海雄飛;四、孤忠──反清復明、建國復國。也因為這些詮釋是做為「鞏固政權的意識型態」,因此,在台灣主體性彰顯的今天,受到來自兩方面的攻擊:一方面是政治實務上的經台無功;另一方面是政治目標上的反清復明。
本論文認為,我們應該正面接受鄭成功這個概念做為意識型態的事實,然而不應以「因為受政治影響而形塑出的鄭成功概念」做為對鄭成功負面評價的理由。我們應由民間社會的角度出發,對鄭成功概念進行整體的分析。以民間社會概念來與政權意識型態對立,從民間社會的概念中理出政治的影響,是本論文提出的分析策略。
那麼,如何彰顯民間社會的力量呢?我們提出和鄭成功有關的傳說,以及開台聖王信仰這兩者來進行對比分析。在討論了和鄭成功傳說之後,我們從中分離出了台灣型和中國型的差別,並且認為台灣型的鄭成功傳說才代表了鄭成功概念的進一步發展──神奇的、靈驗的、故事性強的傳說,這是鄭成功從史冊中步入常民生活的重要發展。從傳說走向信仰的過程中,我們比較了關公、岳飛、鄭成功這三位歷史人物,進一步發現,相較於其他兩個人物,「表面性」的政治力涉入在鄭成功的身上較為不明顯,我們認為,在「感念開台之功」(民間式的)和「因其忠烈報國」(政治式的)這兩個崇敬原因裏頭,至少在信仰初期,似乎前者的成份較強。
接下來,在開台聖王信仰的分析中,本論文從時間的縱切和地理的分佈上,全貌性地追索現今開台聖王廟的分佈與發展。我們認為,開台聖王信仰的地理分佈,其各自的獨立性相當高,從不同系統的移民來看,在沒有個別廟的單點調查之前,也不宜推論信奉開台聖王的人多屬何種系統。同時,更不宜把「歷史事實」理所當然的放到開台聖王信仰的脈絡中加以申論。此外,我們也提出,開台聖王信仰的歷史分期,與對鄭成功的歷史評價,這兩者應該合在一起看。開台聖王信仰在台灣的成立,受到政治力介入的痕跡相當清楚。「信者的比附」(到底我拜的神是誰?)受到政治力的影響,使得新建和改奉的廟,「祀神選項」趨於固定。從台灣開台聖王信仰本身的源起來看、沒有堅實的證據可以指出,信仰中所奉的主神「就是」/「不是」鄭成功。因此,我們在這一點仍要存疑。但是,毫無疑問地,「現在」我們所指的開台聖王「就是」鄭成功,原因很清楚,是政治運作的結果。是政治力打造了現在三位一體的「鄭成功」=「國姓/國聖爺」=「開台/開山聖王」概念。
最後,我們認為,從政治-歷史、傳說、信仰這三個角度分別觀察,現在的鄭成功概念就是在這三個面向不斷地纏繞迴旋、互相影響之下造成的,政治-歷史對鄭成功概念帶來最直接的影響;傳說為政治-歷史的解釋以及信仰的生成帶來大量素材;信仰生成新的傳說,也塑造了在民間社會中鄭成功的正面形象,這種形象使得政治-歷史解釋更為便利。分析了諸般糾纏的概念之後,我們認為,如果鄭成功概念的分析,對當代台灣意識的重構,及台灣主體性的建立能有所貢獻的話,那麼,我們的貢獻應該在於提醒:作為一種概念、一種意識型態的「鄭成功」,不宜落入國族主義泥淖的討論與批評;應從台灣的民間社會性格出發,以開放的、面向海洋的觀點,全面性地理解鄭成功概念的全貌。
|
27 |
論述的眾生相:《尤利西斯》中女性角色主體光譜之研究 / Multiple Discursive Lives: A Spectrum of Women's Subjectivities in Ulysses黃郁珺, Huang, Yu-ch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篇論文的目的在於討論詹姆斯˙喬伊斯(James Joyce)的小說《尤利西斯》(Ulysses)中對女性角色的描摹與傅柯(Michel Foucault)思想中所關切的議題:論述(discourse)、知識與權力、個體主體性之間的相互作用,並且論證喬伊斯的小說充分落實及展演傅柯的理論表述。透過研究小說中女性角色以何種形貌出現在1904年的都柏林與思考他們如何被形塑成為其樣貌,我發現喬伊斯呈現出一道女性主體之光譜,在此光譜中,不同女性角色面對著論述力量的運作,映照出不同程度的個體主體性。更重要的是,喬伊斯對這些角色的處理預示了傅柯念茲在茲的獨立且自決的個體主體性能夠出現的可能。本論文的第一、二章著重討論論述的規範化(normalization)機制,憑藉規範化的技術,任何特定的言說論述得以確立合法性地位,並且於已被規範化的個體身上展現其權力效應(power-effect)。第一章論證愛爾蘭國族主義的論述展現如同傅柯理論中所探討的論述之規範化力量,控制並且充分利用小說的太陽神牛(“Oxen of the Sun”)該章中的產婦普里福伊太太(Mrs Purefoy)之馴服的身體,本章的討論說明,龐大論述的網絡中女性個體主體性的完全臣服且消匿無蹤。第二章藉由格蒂(Gerty)與二位奧蒙德飯店酒吧的女侍(Ormond barmaids)與論述言說的互動,討論個體主體性形成的過程所涉及到論述力量的影響,論述施加於此三位角色身上的既是個體化(individualization)的力量又同時發揮規範化的效果。第三章的討論落實傅柯對「真理」(truth)不證自明的真實性(truthfulness)的質疑和批判。莫莉(Molly)在小說最終章的獨語,表現出她面對論述力量宰制時足以獨立思考且批判的主體性,就此而言,喬伊斯對莫莉的處理合乎傅柯對個體獨立的主體性之期待。這樣的光譜式研究,目的並非在於塑造個體主體性的刻板典型(stereotype),而是將此一光譜視為個體主體性出現的種種可能性與可行的面貌。藉由喬伊斯小說與傅柯理論的對話,我期望《尤利西斯》中女性角色的主體性這道光譜,能夠於討論個體主體性之相關議題時,提供某種程度上可行的解決之道。 / The goal of my thesis is to argue that Joyce’s portrayal of the female characters in Ulysses fleshes out Foucault’s theoretical formulation of the interplay of discourse, power and knowledge, and individual subjectivity. Studying the appearances of the female citizens in 1904’s Dublin and how they are shaped into such appearances, I argue that Joyce’s characterization demonstrates Foucauldian distrust of the discursively elaborated truth (truthful knowledge) and anxiety about the encompassing exercise of power and discourse functioning in an individual’s sense of self and subjectivity. More importantly, Joyce envisions a spectrum of subjectivities in his delineation of these Irishwomen—the spectrum that expresses distinct degrees of subjectivities formed in different individuals in the face of various discursive practices incessantly entrenching and shaping their lives. In this spectrum, Joyce also prefigures the actualization of Foucauldian struggle for the coming about of a self-determined and autonomous subjectivity in an individual against the ubiquitous discursive dominations.
Chapter One and Two focus on the normalization mechanism of discourse and the discursive power-effect achieved in the individual. In Chapter One, the discussion is to demonstrate how the discourse of Irish nationalism incorporates what Foucault theorizes about the normalizing technologies by means of which a specific discourse attains its discursive effect and exerts coercion upon the individual. The lying-in Mrs Purefoy in “Oxen of the Sun” represents the subjection and omni-disappearance of the individual’s subjectivity within the discursive network. Chapter Two stresses the simultaneously individualizing and normalizing forces of discursive power concerning the making of an individual subjectivity. With their interactive gestures and responses to discourses, Gerty and the two Ormond barmaids seem to have attained the individual identity of her own, whereas the presumable individuality of theirs is still enveloped in the process of normalization. Foucault’s critical attitude towards the “truthfulness” of the so-called truth and the neutrality of any seemingly truthful knowledge finds a counterpart in Molly’s soliloquy in “Penelope”—the finale of Ulysses. Discourse as a construct on which Foucault insists is incorporated in the interrogative attitude that Molly has towards the ostensibly neutral discursive statements. Molly’s actions and thoughts register her subversive and resistant gestures towards the imposing discursive practices. She would epitomize the possible actualization of the Foucauldian prospect of an autonomous and self-determined subjectivity taking form in the individual. From the omni-subjection of an individual to the individuality within normalization and to the coming forth of the individual’s subjectivity, my discussions of Mrs Purefoy, of Gerty and the two Ormond barmaids, and of Molly comprise a spectrum showing distinct power-effect demonstrated respectively in these women through discursive practice. My study does not intend to stereotype the result of discursive practice imposed upon these women by locating these female characters in such a spectrum of subjectivities. Rather, I see the spectrum as a multiplicity of subjectivities taking shape in distinct individuals confronted with discourse and power. In addition to sharing the similar insight with Foucault, Joyce rather has the vision, prior to Foucault’s theorizing, in which the Foucauldian anticipation of the liberation from the regime of discourse is made possible. The enormous pressure facing today’s people in the forming of subjectivity is definitely the normalizing power, the imposing discursive knowledge as truth, and the power-effect which shapes individuals’ life without being discerned. It is to be hoped that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Joyce’s characterization and Foucault’s critical concerns could propose a practicable solution to the issue of individual subjectivity.
|
28 |
祖靈的凝視:瓦歷斯‧諾幹作品研究廖婉如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瓦歷斯‧諾幹的文本具有強烈的去殖民企圖,而後殖民理論最重要的工程便在於解構與重構,故本文從四個面向探討瓦歷斯‧諾幹:一、如何辨識主體?二、如何進行解構?三、解構之後如何重新建構?四、回歸文學的價值與意義,探討瓦歷斯‧諾幹文本的美學展演與文學觀。
由於歷史、政治等長期以來對原住民的污名化與邊緣化,使得原住民的主體模糊難辨;八0年代,隨著台灣社會民主化與本土化的訴求,原住民內部也有了反思主體與調整認同的空間,在原住民知識份子的帶領下,結合黨外運動的勢力,展開了一連串原住民復權運動,並帶起了一群原住民文學家,以筆響應原運,形成以控訴與悲情為基調的文學內涵。瓦歷斯‧諾幹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始追尋自我、檢視認同,進而開創了他的文學生命。
做為原住民文學的一枝健筆,瓦歷斯首先用邊緣的觀點拆解了主流價值觀對於「文明」的過渡吹捧,呈現出後殖民台灣依然存在的內部殖民事實;他對於原住民社會悲情的部分多所著墨,並企圖以此引起廣泛的注意與共鳴。再者,他用回歸與實踐的努力,挖掘族群故事與族群歷史,重新書寫族群記憶,並逆寫主流歷史。從激昂到凝練、從抵抗到建構、從漢式思維到泰雅祖靈,瓦歷斯的文本逐漸醞釀出漢人無法模擬的特殊調性;他在文類的多方面嘗試與題材上有意的延展,也呈現出他以文學為志業的態度。然而他以後殖民觀點建構出來的原住民文學觀,對照其文本則出現有待填補的空隙。就文學價值而言,瓦歷斯以祖靈無所不在的凝視惕勵自己,他的文本已脫離早期以筆響應原運的附屬地位,不但成功開展出自己的生命,並建構出台灣文壇上別具特色且無法忽略的文學樣貌。
|
29 |
文化「台」風意味著什麼?-「台客文化」的社會想像與認同形構王美珍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台灣社會當中掀起了一股「台客文化」熱潮,不但有越來越多人以「台客」自稱,亦有「台客」為名的書籍出版、以「台客」為名的活動舉辦,形成了一股文化「台」風,本文探究「台客文化」之社會想像的形成及其文化意義。
「台客」這個詞彙最早起自於50年代,外省人嘲笑講國語不標準的本省人是「台客」,近年來則又在青少年次文化場域中興起,指著穿著打扮很俗氣、不入流的人,多半帶有鄙視的意味。不過,2005年八月,歌手伍佰、陳昇等人舉辦「台客搖滾」演唱會,翻轉「台客」一詞原來的負面意涵,將「台客」視為一種「驕傲的認同」,聲言「在台灣,人人都是台客」、「台客就是台灣的文化」,帶動了社會中「以台客為榮」的「新台客」論述,以「台灣特色」形成「台客文化」的想像軸心,使得檳榔西施、歌手伍佰的搖滾樂、傳統的布袋戲……等均接合進入「台客文化」的想像中,形成了一股「台客文藝復興運動」。不同於當前「台客」的研究多半將「台客」的意義固定、本質化的處理,在觀察的取徑上,本文採用拉克勞與慕芙(Laclau&Mouffe)霸權/論述理論中的「空符徵」(empty signifier)概念作為切入此一現象的理論與方法,考察「台客」一詞意義流變的論述軌跡,如何從一個狹義的風格指稱,逐漸擴大成了一個促動關於「我們台灣」之文化共同體的想像的符號。
本文以為,使得「台客」擴大成為代表「我們台灣」的空符徵之所以可能,乃在於「新台客」論述將「台客」建構為一種得以與美、日、韓與之抗衡、代表我們台灣特色的文化想像,吸納了台灣社會流行文化語境當中長期以來始終處於哈韓、哈日、哈美而獨缺哈台的文化認同焦慮情緒以及隨之期望「哈台」的文化民族主義文化主體慾望,成為文化全球化衝擊之下,一種「本土化」力量的抗衡與反撲。另一方面,本文也發現,在「人人都是台客」、「台客就是台灣文化」這樣文化共同體的光明號召論述下,看似「眾聲喧嘩」的「台客文化」想像之中,仍有一個「主音」是被明顯合唱的——那麼便是將在過去國民黨語言政策下所壓制的遭到禁制的台語歌、布袋戲、歌仔戲,在這一波「新台客」論述中以「台客」之名重新被歡呼,一方面是針對「舊台客」論述當中的語言歧視問題藉著「新台客」的意義重整進行象徵鬥爭,另一方面亦顯露了「台客文化」的形構力量,除了相對於「全球化」的「本土化」意識之外,亦顯露了與「中國」相對的「本土化」力量,在兩種「本土化」的交錯張力之中,開啟了通俗文化場域當中「台灣性」(Taiwaness)的想像起點。
|
30 |
行政罰上多數受罰對象之競合-以私法人之受罰為例簡佩珺, Jian, Pei-Jy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象徵統一性、綜合性的行政罰法已於2006年2月正式施行,其中關於受罰對象部分,行政罰法第3條規定:「本法所稱行為人,係指實施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行為之自然人、法人、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團體、中央或地方機關或其他組織」。然該規定僅是對「行為人」下一定義,其範圍如何仍須依各該條文規範性質,個別認定之,因此,有關行政罰受罰對象之問題,無法從行政罰法第3條得到相關的解決。
有鑑於私法人對社會所造成的影響與日俱增,工商企業活動日趨頻繁,但我國個別行政法規針對法人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處罰,規定卻頗為紊亂,有單獨處罰法人,有以轉嫁罰方式只罰負責人或代表人,亦有採取行為人與法人併罰者,多數則未規定受罰之對象,如何處罰,即成問題。按法人本質上與自然人不同,其意思表示須透過自然人代為行之,是以,於違反行政法上義務時,可能是法人代表人為違反行為,亦可能是職員、受僱人或從業人員為違反行為,其間可能產生所謂競合關係。本論文本於此問題意識,乃主要討論私法人之受罰情形,不探討其他種類之競合型態,且為避免失焦,亦將公法人之受罰摒除在外,期能對私法人違反行政法上義務時,受罰對象應如何選擇,提出可能之處理模式。
|
Page generated in 0.030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