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00
  • 93
  • 7
  • Tagged with
  • 100
  • 100
  • 100
  • 53
  • 27
  • 24
  • 23
  • 22
  • 22
  • 22
  • 20
  • 19
  • 19
  • 18
  • 14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戰後臺灣原住民政策--從平地原住民及山地原住民的身份區分去探討

陳茂順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戰後國民政府的原住民政策有一個特色,就是政府往往將政策的重點放在山地原住民身上,而忽略了平地原住民。而學者的研究通常也著重在政府施政的重心—山地原住民的身上,這使得其研究結果,無法呈現出戰後原住民政策的全貌。所以本文由山地原住民與平地原住民身份區分的角度切入,希望能全面的呈現出原住民政策的全貌,並確實的找出山地原住民與平地原住民政策上的差異。而且本文更想進一步的探究,山地原住民與平地原住民的身份區分與政產生落差的關連性,以及國民政府原住民政策中身份區分的內涵。然而,因原住民政策之中涵蓋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等面向,如將所有政策納入研究範圍,恐陷入大而無當的情境,方可能因顧及所有的政策而無法進行深入的探討,所以本文選擇原住民行政體制,選舉與土地三個議題作為研究重點。 經過本文的研究,在一九六五年以前政府在行政體制的建構上偏重山地原住民,即便在一九六五年政府將兩者省、縣兩級的主管機關合併,平地原住民仍無鄉鎮級的主管機關。選舉平地原住民在鄉長選舉時近沒有獲得任何保障。而土地政策上國民政府對於平地原住民可說是沒有任何土地政策,而保留地政策是針對山地原住民而設。造成這樣情況的產生,主要是政府延續了日治時期的身份認定方式。菬簽N這種隱含著生活水準區隔對照的山地原住民與平地原住民的區分方式,當成資源分配的依據。然而在以往將原住民融入臺灣的政策目標下,將施政中心放在生活水準較差的山地原住民身上本無可厚非,不過若從平等原則來看,這是不合理的。且在原住民運動興起之後,原住民自我認同與權利意識高漲,這樣的身份區分方式,不利於其族群認同與各族群權益的追求,故基於尊重原住民的立場,且臺灣也逐漸邁向民主與多元社會的此時,有必要重新檢討山地原住民與平地原住民的身份區分。
2

臺灣地區原住民政策--「臺灣原住民保障基本法」草案之分析

池曼玲, CHI, MAN-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國際間分離主義的盛行,使得少數民族問題成為九○年代國家整合的新變數。在國 內,受到解嚴後社會運動力量的鼓舞,促使原住民權利意識覺醒,亦使得台灣地區 原住民問題成為關係國家和諧發展的課題。 由原住民精英發起的原住民運動,除以多次規模不一的街頭抗爭突顯原住民問題外 。近年來,更進一步提出原住民權益法制化的訴求,要求政府制定保障原住民權益 之法律。 此一訴求不但成為民國七十八年中央民意代表選舉時原住民候選人的政見焦點,並 於民國七十九年間,由多位原住民立委付諸活動,聯署提出「台灣原住民保障基本 法」草案。 由於該草案所提出之族群地方自治區構想為我國台灣地區行政體制所未見,加以其 特別強調原住民之各項權益,遂引發各界的論辯。 本文之目的即在於擷取先進國家的少數民族政策經驗,以台灣地區原住民政策及原 住民問題為基礎,從文化人類學、法律學、公共政策、政治學等科際整合的角度出 發,研究「台灣原住民保障基本法」的內容及可行性。 本論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章為緒論,說明本文的研究動機、目的、範圍與方法。並對政策標的團體作概 略的描述。 第二章 從問題的認定、政策的規劃、政策的執行介紹並評估我國過去原住民政策 。由於政策乃一循環的活動,以過去政策經驗作為分析原住民保障基本法的基礎。 第三章 探討目前原住民問題形成的背景、因素及問題的概況,並以此項資訊為前 提,探索解決原住民問題的途徑。 第四章 討論原住民基本法草案的制定過程及爭議焦點,並從法律、政治、成本效 益等層面評估其可行性。 第五章 結論及建議。綜結全文,從各方的分析顯示制定「台灣原住民保障基本法 」是可行且必要的。
3

都市原住民職業生涯發展之研究--以都市阿美族為例

黃逢明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都市原住民職業生涯發展的狀況、過程、問題及影響因素等主題。以都市阿美族為研究對象,透過問卷調查、深度訪談等方法對職業生涯發展過程中的各種成因及各種面向的問題進行探索與瞭解。此外,也在都市阿美族聚居社區進行田野,以瞭解居住型態對職業生涯發展的影響情形。 研究結果主要發現如下: 一、都市阿美族的職業生涯發展狀況 (一)受訪都市阿美族的初次工作主要是藍領工作,從事工作性質以設備、機械操作工及組配工最多。在選擇初次工作時,所考慮的因素以維生賺錢想養家最多。離開初次工作的原因在男性受訪者方面以當兵離開最多,而女性受訪者則以結婚離開較多。 (二)受訪都市阿美族目前所從事的工作性質,以服務及娛樂工作人員最多。而群集工作傾向並不明顯。 (三)就初次工作到目前工作的發展情形而言,受訪都市阿美族的工作轉換易向白領工作及服務業工作轉移。 二、都市阿美族的職業生涯發展過程及問題 (一)求職方式:受訪都市阿美族初次工作的求職方式以親友介紹者最多,目前工作的求職方式以自己應徵最多。在求職最常遭遇的問題是學歷不夠的問題。 (二)工作轉換:30.2%的受訪都市阿美族從進入勞動市場到目前都從事相同工作,而白領工作者轉換工作的比例最小。 (三)工作認知:受訪都市阿美族對其所從事的工作的相關技術與能力多多少少有瞭解。在影響工資高低的因素方面,受訪都市阿美族認為以學歷所佔的比例最高。在對尋找工作難易度的認知方面,受訪都市阿美族中有四分之三的人認為日前找工作不容易。在尋找工作時是否需要具備條件方面,接近九成的受訪都市阿美族認為自身需要具備條件。在工作條件方面,受訪都市阿美族認為最理想的工作條件以收入高的比例最大。 (四)職業適應:受訪都市阿美族對目前工作偏向於滿意,50%的受訪都市阿美族表示在工作上有遭遇到問題。在各項工作問題中,以薪水不夠的比例最高,工作量過重次之。 (五)職業期待:受訪都市阿美族約有四分之一比例表示沒有長遠的打算。而在職業生涯中期望的最高職位方面,有將近一半的受訪都市阿美族表示希望順其自然發展。也有一半以上的受訪都市阿美族表示打算繼續進修,並且大部分仍是以加強目前工作的技術與能力為優先。 三、都市阿美族職業生涯發展相關因素 (一)在探討和初次職業相關的變項中,以和教育程度的相關程度最強,其次是父親的教育程度。而在探討和目前職業相關的變項中,和初次職業的相關程度最強,其次是教育程度。綜合而言,受訪都市阿美族不管在其初次職業或目前職業,皆是與自身的條件關係較大,主要包括初次工作經驗與教育程度,而與家庭背景因素關係較小。 (二)職業地位相關因素的逐步迴歸分析結果發現,受訪都市阿美族的教育程度是其尋覓初次職業的重要關鍵,而初次工作經驗是受訪都市阿美族取得目前職業地位的決定因素,其次為教育程度的影響,而家庭因素的影響力並不大, 四、都市阿美族職業生涯發展成功因素 都市阿美族職業發展過程成功因素主要包括勤奮努力、認同自己原住民身份、肯學習、對自己的職業或未來有規劃等因素,此外,貴人的協助亦有正面的影響。 五、都市阿美族居住型態與職業生涯發展 以幸福社區為例說明,幸福社區聚居的都市阿美族工作型態,可以從三方面進行分析:(1)文化因素:社區居民仍然維持固有工作模式及態度,傾向於集體行動,而有集中的工作型態;(2)結構層次:社區居民所從事的工作大多是重體力、高危險、福利差、升遷少等工作,這種類型的工作並不穩定,主要是在次級勞力市場與非正式就業部門的結構之下,很難有突破的機會;(3)社會心理因素:就業方式與途徑極度依賴族人或親友,雖然可以在工作上互相照顧及提供信賴的精神支持,但另一方面,工作較孤立,而且所接觸的對象大多是職業階層較低者,所能提供的就業機會與資訊也有限,無法提供較滿意的工作環境與較穩定的工作,由於上述原因,對於職業生涯的發展造成阻礙,甚至影響年老的生活。 本研究根據上述問卷結果分析、與都市阿美族及政府單位人員進行實際訪談,以及擔任原住民就業服務站義工的參與及瞭解,認為應針對都市阿美族本身實際的情況與需求做為主要考量,才有助其職業生涯的發展,最後並提供具體建議供政府有關單位及後續研究之參考。
4

原住民族語振興運動--環繞族語能力認證考試的分析

陳誼誠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教育部為因應族語師資恐將不足的窘況,在2001年委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負責原住民族語師資的甄選工作。雖然,以族語師資的甄選為起初的目的,不過,在行政院原民會欲振興族語的積極行動,以及政大原住民族語言教育文化推展中心朝族語運動的規劃企圖之下,首屆的原住民族語能力認證考試,不僅促使了近三千名考生投入此號召,也讓族語的體質進行了一次徹底的檢視,並鼓動原住民社會開始重視族語的風潮。本論文即在檢視此次的族與運動,究竟對原住民族及族語造成了何種改變,而其影響之程度與層面又為何? 筆者以參與觀察為主要研究途徑,輔以第一手取得的試務文件、會議記錄及考生資料等,試圖以認證之命題、達成族語書寫系統之共識、三種認證管道之考生表現、小族語言振興之狀況等面向,於資料中耙梳出相關的討論片段;並整理龐大的考生資料,據統計所呈現的數據來探討考生表現的趨向,作為檢證振興運動表現,以及進一步論證的有力基礎。同時也針對族語認證委員,進行深度訪談,以參與者、宣傳者、抑或懷抱振興族語使命者等等人物的訪談,累積平實而生動的素材,是為論述的重要佐證基礎。 第一章的撰寫軸線,乃先針對語言政策的背景進行討論,由政策面切入,陳述國家語言政策形成語言強弱不平的現象,並對原住民族語使用情形加以描述,檢討國語政策所造成的族語流失狀況。第二章則是具體呈現族語振興運動的展開過程,由認證委員的參與即討論是提的經過,深度的呈現出推動認證考試的前置作業如何改造族語的體質,促使族語進入標準化、統一化、文字化的階段。第三章擬以認證執行後的成果,亦即考生的取向、成績表現,討論族語的振興是否有出現正向的效應。藉由通過狀況與考生背景分析,觀察小族語言在認證前後的變化,並試圖提供證據上的支持。在第四章,則是統計四屆考生通過的情形,並比較各屆參與人數的漲跌狀況,以各族語的參與程度與書寫系統的問題,作為本章討論的基礎。 在歸納本論四章的論述之後,筆者以為政大在推動族語認證考試的行動策略,是促使族語振興的理念得以實踐的重要關鍵,無論是對於族語的文字化、統一化、標準化等條件的建立、將原住民族語分類成38種話的考量、建議補助召開族語研習班進行書寫系統的教學、認證海報繪製的創意、考試管道與模式的建制、書寫系統達成共識、考前提供族語練習題等,皆為一場成功的考試建立穩固的基礎。在本論文中筆者也發現,經過一次大型的族語能力的檢測,不僅赤裸展現出來小族語言瀕危的現象,但也因此看出小族人士們是如何為振興族語付出行動;然而,藉由年齡層、居住地、職業等面向的資料分析,也再次的驗證了族語往低年齡弱化的情形,以及完整的分析了考生的取向分布,讓我們能夠更深一層的了解考生的狀況。 族語認證考試共辦理了四屆,為了能將四屆考試的成就與差異也併入討論,筆者嘗試藉由歷屆考生人數的統計,希望能在數字呈現上,提供一個整貌來探討此一政策的推動成效。 第五屆的族語能力認證考試並未如期辦理,也可能表示著族語能力認證的階段性任務已告一個階段,本論文的出爐,希望能讓此項視為族語振興運動的核心工程,提供一個深入觀察紀錄與研究分析論述。而首屆族語認證在民族學式的思考與規劃之下,不負期待的為族語振興運動立下一個里程碑,其所建立的初步成果,也帶動運動的風潮,為之後的三屆建立起穩固的基礎,不過,如何讓此波行動能持續加溫,是未來應再努力的方向。
5

宜蘭縣原住民校長推展泰雅民族教育之研究 / Research on Indigenous School Principals in Yilan pushing for Tayal ethnic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曹天瑞Mbing‧Hayung, Tsao, Tien J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的目的有四項:瞭解宜蘭縣原住民校長推展泰雅民族教育的經營理念;探討推展泰雅民族教育的現況;分析推展泰雅民族教育的困境;根據研究結論提供 具體可行之意見供相關單位參考。期望宜蘭縣原住民校長,依循泰雅族Gaga,建構泰雅民族教育經營模式與體制,以促使原住民族教育自治。 本論文採教育民族誌的方法:包括文獻研究、參與觀察、深度訪談法及焦點團體訪談,進行宜蘭縣泰雅民族教育理論架構與實證資料的田野調查與蒐集。全文除前言和結論外,共有4章,約23萬字。 根據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歸納研究發現,分述如後: 一、《原住民族教育法》通過後,宜蘭縣是對原住民校長遴選是最友善的一個縣 市,自2005年辦理校長遴選,落實執行《原住民族教育法》之規定,目前 縣內原住民1所高中、1所國中、11所國小校長皆由原住民擔任。 二、從民族教育的角度,全盤體檢後發現,即使有全國最高比例的國中小原住民 校長,宜蘭縣泰雅民族教育的現況是殘缺不全的,無法看出一個完整民族教 育的圖像。 三、宜蘭縣原住民校長進一步反思與學習,對自己的族群有高度的認同感,重視 傳統文化的保存與學習,堅持學校或部落必須要推動民族教育。各個都屬於 轉化型的知識份子,《原住民族教育法》賦予泰雅族校長進行民族教育的改 造工程的權利,但是在維繫民族傳統以及現代化教育的連結與接軌的文化復 興教育改造培力過程仍待努力。 四、宜蘭縣在原住民師資面方面:從1946年9月起至2008年止,公費培育國小 師資共145人。而後產生斷層,並至少已有21個流浪老師存在。國幼班師 資中連一位泰雅族籍之教師都沒有。宜蘭縣11所原住民重點國民小學學校 教師平均畢業年齡比一般畢業生多出12.45歲,顯示出原住民新進教師幾乎 沒有進場的機會,這是一個很嚴重與嚴肅的議題,民族師資面臨斷層。 五、在家長參與面:宜蘭縣原住民學校家長對學校推展民族教育的看法,基本上 是支持的。由於大部分的家長社經地位較低,對於參與泰雅民族教育相關活 動不太積極。而社區民間團體協助學校推展民族教育者也較少。 六、在教材研發面:課程設計建構各個學校的民族教育的中心論述,納進部落的 各項資源。原住民族語言教材,大部分採用縣版。 / There are four main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understand the management concept of Indigenous School Principals in Yilan pushing for Tayal cultural education; investigate current Tayal ethnic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alyze the difficulties on Tayal ethnic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nd,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 provide relevant organizations and parties with valid and concrete suggestions. In the hope that Indigenous School Principals in Yilan will follow Tayal’s Gaga, construct a solid Tayal education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result in Indigenous ethnic education self-government. This research follows the methodologies in Educational Ethnography: these include research on literatures、participate in observations、in-depth and focus group interview,as well as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collection of Yilan Tayal ethnic educational structure and real-case data. Excluding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s, this thesis is split into four parts, with a total of approximately 230,000 words. Based on research results and analysis,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After《Aboriginal Education Act》was approved, Yilan is the most favorable County to Indegenous school principals election。Since principal election officially started in 2005, regulations of 《Aboriginal Education Act》were executed. Currently, there are 1 Senior high school, 1 Junior high school and 11 primary schools in which positions of school principals are taken by Indigenous people. 2. From the angle of ethnic education, looking at the holistic picture, even though Yilan has the highest ratio of indigenous school principals amongst the nation, current Tayal ethnic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n Yilan is fragmented, it is hard to establish a complete picture of the clan’s education. 3. The indigenous school principals in Yilan further conduct self-examination and study, highly recognize their clans in which they belong to, persist in traditional cultural’s preservation and learning, insist on the necessity to push for clan’s ethnic education in school and/or tribes. Each of them is transformational intelligent, 《Aboriginal Education Act》has provided Tayal principals the power to reform clan’s education, nevertheless, there are still spaces yet to be improved in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revolution connecting clan’s ethnic tradition and modern education. 4. From qualification perspectives: from September 1946 to 2008, there are 145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on government expenses. A gap was formed after this, there were at least 21 teachers been banished. None of the primary and pre-school teachers are from Tayal ethnic group. The average indigenous teachers’ graduation age of the 11 key Indigenous primary school in Yilan is 12.45 years higher than non-indigenous teachers, this indicates that new indigenous teachers hardly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be employed. The qualification gap of the indigenous teachers is a serious and severe issue. 5. In terms of parents’ participation: parents of the indigenous school in Yilan are supportive to the view that school should focuses on indigenous ethnic education development. However, due to the reason that most of the parents have lower social status, they are not active in participating Tayal education related activities and events. Furthermore, there are less community groups willing to assist schools in developing ethnic education. 6. From school resources point of view: Curriculum design build each school discussed national education center, incorporated into the tribe of resources. The teaching materials of Aborigines are mainly adopted the county version.
6

都市原住民之遷徙與回流

許雯錚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民國五十年代起,工業取代傳統農業生產,經濟大幅成長,加以原鄉謀生困難,原住民族從原鄉遷移到都市的人口也日漸增加。但是,隨著原住民族遷往與原鄉環境大不相同的都市生活時,便產生了許多例如就業、居住、人際關係…等方面的適應問題。而臺灣近年的經濟環境變遷,逐漸朝向國際化、自由化的腳步邁進,以及外勞政策的相繼實行,使得原住民族就業機會減少等等原因,更使得都市原住民在都市生活的處境更為艱難。因此,都市原住民回流部落現象更為顯著。 本研究主要以「推拉理論」說明影響都市原住民移入都市和遷回原鄉的各項因素,並且以過去學者研究了解都市原住民的適應問題,其中包含「邊際人」的身分如何影響都市原住民的都市生活,以及利用「標籤理論」說明族人自身如何解讀社會上對原住民族的負面刻板印象,甚至是否為形成他們回流的原因之一。 因此,本研究經由上述分析與訪談調查,獲致下列結果: 一、過去學者研究結果多發現因為原鄉發展環境不佳,都市工作機會較多,都市生活品質良好,導致族人往都市遷移。雖然,現今的原住民族都市遷移因素仍是因為原鄉就業機會的不足,但是,也由於都市原住民多已經具有一定程度以上的教育水準,並且自我強化觀念的具備,也造成了都市適應問題相對減少。 二、都市原住民回流因素,主要是因為落葉歸根的思鄉之情,亦即原鄉拉力是造成都市原住民回流的主要原因,這也與過去學者研究結果一致。另外,也由於現今交通與聯絡管道的普及,在都市生活中的族人仍與原鄉密切聯繫,因此不致於造成回鄉後的適應困難。 三、依據美國、澳洲、紐西蘭三國原住民族就業與經濟發展政策中「國族建構」的概念,創建一個適宜原住民族長期發展的環境,並且以「能力建構」的原則,強化原住民族發展能力與競爭能力,做為日後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制定的主要思考方向。因此,以上述相關概念與原則對原住民族實際需求的就業與經濟發展、土地、教育、部落關懷等面向提出建議,期望對原住民族的未來生存有實際改善。 四、回流族人雖有都市生活經驗,但是對原鄉仍有相當程度的認同,因此在部落文化的傳承上,不遺餘力。再者,回流族人也以其實際都市生活經驗,改進族人觀念,鼓勵族人,強化自我發展能力,培養競爭力。 關鍵字:都市原住民、原住民族、適應問題、回流、遷徙
7

原住民族小學師資培育政策研究---以屏師校園集體原漢衝突事件為中心的探討

宋神財 Alow Hola, Alow Hol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從1945年臺灣光復以後,原住民族小學師資培育政策,始終依附在主流一般師資培育政策之下,故在學制體系上與一般之師資培育機制無任何顯著差異。因此,從簡易師範山地班、普通師範山地班、師範專科山地班、師範專科普通班、師範學院普通班以及現階段的教育大學普通班,在整體師資培育課程的內容設計安排上均無二致。 唯一的顯著差異部份乃在培育環境的刻意安排上,從1946年9月起,分別依北、中、南三地,於臺北、臺中、臺南三所師範學校內,各附帶招收一班山地簡易師範班,總共培養了90名,為光復後第一批之原住民族小學教師。 接下來自1947年起,將三所師範學校共同培育山地生專班的方式,改成統一由臺中師範學校單獨承辦,以逐年設立山地簡易師範班的方式培育,至1956年止,亦培育出300名原住民族小學教師。 1959年9月起再改由屏東師範專科學校,承擔起集中辦理培育山地小學師資的重責大任,經過多年的培育過程,則栽培了630名原住民族小學教師。但是自1973年8月起的新學年度開始,培育政策突然產生極大的轉變,從原先特闢山地專班集中培育的方式,改成分散至臺北師範專科學校、新竹師範專科學校、臺中師範專科學校、嘉義師範專科學校、屏東師範專科學校、臺東師範專科學校、花蓮師範專科學校等,七所師範專科學校之普通班級中就讀,整體原住民族小學師資培育的方式完全均改弦易轍。造成原本集中培育的原住民族小學師資政策,突然面臨重大改變的真正原因,即本論文擬積極探究的核心問題,而論文中之第三章,乃是自2005年至2007年三年之間,多次走遍全省各地角落,透過和參與校園集體原漢衝突事件的相關當事者多次深度訪談,逐步詳實記錄探討,整個校園集體原漢衝突事件之過程細節始末,並且亦深入瞭解事件過後,各方在善後處理之過程,是如何造成原住民族師資培育政策的大轉變,為第四章探討的重心。 總之,原住民族的教育改革需要鬆綁,由原住民族自己當家作主。從主流體制中鬆脫被單一化、制式化的學校制度,從主流社會文化中鬆脫被套牢的教育目標。在主體性的體現中,對原住民族之教育宗旨之定位、教育目標之規劃、施政措施之擬定,要有更自主的決策權力,更開闊的思考空間,更多元的設計型態、更實際的改革作風及更自由揮灑的舞台。 所以主政者應依原住民族之意願,協助原住民族另外鋪設一條脫離主流社會一般教育的雙軌制民族教育體系,設立民族學校,在課程設計、教學內容、師資安排、環境部置……等各方面,配合原住民族需求,提供原住民族就讀,如此呼籲乃建請政府依法行政及依計劃進度落實政策,並歸還原住民族之民族教育權,才象徵國內之教育環境更接近民主與成熟,更代表主政者真正尊重原住民族教育的主體性,原住民族才有未來可言。
8

山原鄉與平原鄉排灣族在民族發展上的比較研究-金峰鄉vs太麻里鄉

尤天鳴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蕃政事務的核心為開發蕃地資源,以達「殖產」台灣的目的。因此日本政府對於台灣原住民各族治理的態度便建立在開發蕃地的戰略眼光上。為了方便開發「蕃地」,日本政府將「蕃人」居住的「蕃地」劃為特別的行政區,與普通的行政區分開治理。國民政府來台後,為推動地方自治上的方便考量,也仿效日本政府的作法,將「蕃地」從新編組為三十個山地鄉,至於日本時代已編入普通行政區的「蕃人」雖承認其「山胞」身分,但並無將其分佈地編組為山地鄉,依舊納入改制後的平地鄉鎮中。回顧原住民族之行政區劃,不論日本政府抑或是國民政府,基本上皆否定台灣原住民族的民族屬性。視原住民族「開化」、「進步」的程度,硬性劃入兩種行政區統治。隨著原住民族分開被統治的時間越長,影響也越深。 經過本文之研究,我們發現所比較的山原鄉-金峰鄉與平原鄉-太麻里鄉,不論在政治參與、經濟發展、教育文化及醫療衛生方面,確實深受原住民族行政區劃之影響,隨著行政區劃之時間越久,所影響的層面越廣越深。正當,全球吹起轉型正義之風潮時,且臺灣業已通過原住民族基本法之同時,原住民族行政區劃有必要重新檢討之。因此於文末結論中提出下列建議方案,1. 擴大辦理原住民行政區劃之相關研討2. 原住民族政策應朝向「民族發展」思考3. 宜建構排灣族跨界治理相關組織4. 應廢止山地原住民與平地原住民之分類,俾利解決原住民族行政區劃或自治尚未全面改革或開辦前,目前原鄉因為行政區劃所面臨的窘境。
9

原住民參選立法委員之研究

海樹兒 犮剌拉菲, Palalavi,Haisul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台灣,選舉幾乎是每年會遇到的政治活動,也是部落裡家常便飯的話題。選舉的研究,更是政治學裡熱門的研究領域之一,然對原住民族選舉的研究及論述,極為缺乏。 目前法規定明確保障原住民族的參選管道中,以立法委員因掌有國家許多重大權責,也是臺灣平日政治場域的媒體焦點,故可以說是原住民裡最重要的政治人物,原住民投票選出該些政治人物,相當程度上即等於選擇了原住民未來的政治走向。 1972年政府首次開辦原住民立委選舉以來,至今已舉行過11次(1972~2004),參選人次數總計達117人次,以參選人數來算合計有66位,其中山地原住民有59人次35位參選者;平地原住民有58人次31位參選者,當選者合計有21位。這些原住民菁英為何參選?如何參選?參(當)選條件?競選過程?選舉對原住民族文化的影響?及透過原住民立委選舉檢視原住民與國家之間的關係,係本論文關注的議題。 就參選人、所提政見及投(得)票率言,原住民歷屆(次)參選立委者的年齡分佈情形以40~49歲者為最多。就性別言,參與的人少,且需有特殊背景者才有機會當選。在參選的民族別上,山地原住民以泰雅族及排灣族二大族為主,平地原住民以阿美族為主。在當選的人次數上,也以前述三族為主,特別是阿美族,幾乎壟斷整個平地原住民選區名額,且該三大族的當選率,在原住民族代議政治的比率上,顯然有「過度代表」的現象。而就參選人的分佈言,不管是山地原住民或平地原住民,參選人皆集中在某些地區(如平原的臺東市,山原的南投縣),而選上的地區亦隨著集中於該些區域,另因大量原鄉的原住民移居都會區,故約自1980年代末開始,原住民立委參選人也開始重視都會區的經營,尤其是平地原住民。就政黨言,至今為止仍以國民黨的參選次數最高,當選數亦最多,親民黨則居次,而民進黨也在執政後因握有執政資源而開始威脅國民黨。就參選人的學歷言,以學士學位最多。就參選人的經歷言,以曾擔任公職者最多,其中以現任立委試圖連任者居多,且是參選者的背景中當選率高者,之後是教育界及神職工作者。而原住民神職工作者在當中的參選率高,在原住民的選舉裡也算是一項特色。 就政見訴求言,依參選時期、參選人背景而有其不同的政見訴求,而觀察歷次原住民立委選舉政見內容的變遷,也可以探出原住民政治社會的變遷及變遷的方向。 就原住民立委選舉的投票率,整體言,民國時代初期的選舉投票率都還算高,會有如此相當高的投票率,一來是因為聚居,好動員,二來是國家進行政治社會化有效的結果。隨後約於1960年代末開始,出現原住民離開原鄉而外出工作,1980年代以後,更多的原住民(特別是東部的平地原住民)移入高雄、臺北、基隆、桃園等地區工作。這些在外地工作的原住民,因選舉無法回家投票而影響部落的投票率,逐年降低的結果,原住民選區的投票率已開始低於全國性選區,尤其是平地原住民,投票率每下愈況,而已成為全國各選舉區投票率最低者!綜言之,原住民立委選舉投票率之高低,與政治局勢、名額多寡、競爭激烈程度、政黨動員程度及原鄉人口外流或戶籍遷移等有關。而投票率在地區性上的差異,與參選人的生長地及其民族身份有關係,如參選人最多的地方,其投票率通常也是較高。 就政黨與競選組織及策略言,目前仍以國民黨提名者當選的機會最穩,這與其黨組織的輔選與資源的有效運作,以及原住民心態上的一種政黨偏好有關。2001年立委選舉開始,原住民社會出現第二大政黨―親民黨,由於同國民黨都是泛藍色彩,故在複數選區下的選舉,二黨候選人彼此間其實也都會有某種程度的默契。民進黨成立以來,即力圖在原住民社會開拓疆域,但成效一直有限。2000年執政後由於掌握行政資源,而終於在2004年平地原住民選區獲得一席次,但終究發現,當時投票給民進黨候選人的支持者實多為泛藍群。 論及競選策略,解嚴前的原住民立委選舉,因為是黨政一體,可以想像幾乎是由國民黨從中操控著。一直到解嚴後,伴隨著原住民立委席次的增加,選舉越激烈時,競選的組織、動員、策略也更細膩。 就競選文化的民族「動」貌,原住民族的傳統文化裡,哪些捲入選舉政治而成為當今原住民族選舉文化的特色,大舉有殺豬分肉、送檳榔、頭目、服飾、召集部落會議、年齡階級、文化祭儀、文宣圖案的原住民化、傳統姓名的強調、競選時原住民歌謠的使用、競選總部的佈置裝飾、及候選人善用族語以爭取認同支持等。 選舉、原住民、與國家間的關係言,就國家v.s原住民族,原運之參選立委最能凸顯之間的矛盾及密不可分的關係,例如從意識上是反體制卻又不得不參選,及其政見議題的提出所顯示的意義―挑戰國家統治的合法性及其議題的主位性。1980年代以爭取原住民族各項權益及民族尊嚴之原運啟動以來,便與選舉扯上關係。從原住民的參選史來看,原權會或原運的核心幹部,幾乎都參選過,因為他們都體認到參選對原住民族權益爭取的重要性。 目前原住民族立委選制的問題主要有:選區過於廣大、民族代表性的不公平與不足、山原及平原選區的劃分過於僵硬(忽略都會區的原住民利益―都會地區的原住民無代表)、低投票率、誰制定遊戲規則等問題。原住民的選舉遊戲規則從來不是原住民自己決定,而負責規劃統籌國家選舉事務的中央選舉委員會,也從未有原住民人士參與。選舉乃民主政治最原始而必經的一種程序,政治亦以選舉而民主化。就此點而言,原住民的立委選舉因為很單一而不具民族性(民族代表?),且一直為絕大多數的原住民所反對,因而是不「民主」的選舉制度。 總言之,真正要落實總統與原住民族代表協定的「原住民族」與「國家」的「準國與國」伙伴關係,以及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中對原住民族自決權的尊重,首先需有效解決原住民族的參政問題。
10

文化商品與族群意識--以台北地區都市原住民餐飲創業為例

曾麗芬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綜觀各研究均揭示,台灣原住民在大社會就業市場中普遍從事職位低、待遇差、流動性大的勞動性或其他非技術性工作,形成一種特殊的「族裔別就業區位」,同時連帶影響都市原住民的社會心理處境,形成「污名的」(stigma)認同。 根據「中華民國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山海文化雜誌社」一項針對「北台都會區原住民文化據點暨創業人才發展研究計劃」的調查結果顯示,截至民國八十七年止大台北地區由原住民經營的商家店舖至少有一百五十至兩百家左右,營業項目涵蓋餐飲、服飾、旅遊、美容美髮、卡拉OK、手工藝、雜貨店、安養中心等;另調查中也發現,不少原住民創業者在一般商店外,積極利用傳統文化要素,使其與商業生產經營銜接,經營具有原住民特色的商店。 相較以往主流社會對原住民多為「體力工」、「勞工」的刻板框架與負面圖像,或側重於遷移、適應、就業結構等附屬地位之研究,都市原住民創業之研究,不啻提供一展嶄新的觀察面向與研究途徑,其對都市原住民未來發展與族群認同意識之形塑、建構,實具深意。 根據前述,本論文希望結合創業者自我陳述與研究者個人觀察,達成下列目的: (一)、都市原住民創業現象描述。 (二)、勾勒都市原住民的創業形貌與特質。 (三)、觀察都市原住民創業的經營模式。 (四)、了解都市原住民創業之困境與限制。 (五)、探究原住民在創業活動中的文化體現及其對族群認同意識之影 響。 最後,擬根據前述研究成果,提供重構都市原住民圖像之可能途徑。

Page generated in 0.031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