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56
  • 51
  • 5
  • Tagged with
  • 56
  • 56
  • 25
  • 24
  • 23
  • 16
  • 13
  • 11
  • 11
  • 10
  • 10
  • 10
  • 10
  • 9
  • 9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二二八論述與民進黨的崛起

王若馨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透過觀察二二八論述的改變歷程,檢視在不同歷史階段裡,台灣社會觀看二二八事件的方式及角度,以及社會文化中各種可能對論述造成影響的潛在因素,並且探討民進黨如何於二二八論述的翻轉之際乘勢而起,在政治及論述場域內取得發言位置及生存空間。   觀察二二八事件發生初期的論述,會發現民主運動的因子當時已在台灣社會種下,然而由於官方力量隨即全面壓制民間的發聲權,並且主導二二八論述的形構,提供一套截然不同的解釋,使得民間對於二二八事件的詮釋,直到進入八0年代末期,方在各種條件的配合以及有心人士的推動下,得到重見天日的機會。   由於官方壟斷媒體近用權,致使民間的反對人士,必須仰賴黨外雜誌等另類媒體發聲,並透過運動的方式以發表理念。二二八論述的變形過程,遂經歷了運動化、論述化、制度化三個時期,終於在九0年代初期,迫使官方採取不同方式因應,並達成主流論述的改變。在論述上的反攻,同時也牽動了民間力量的湧現。於政治場域方面,導致在黨禁下強行成立的民進黨得以匯集民意的支持,伸張二二八事件之後長期受到壓抑的民間意見,呼應二二八事件期間的民主自治訴求。並由於擁有民意基礎,使得政府有所顧忌,未能如先前般全面打壓,致使民進黨得以在政治舞台上站穩腳步。   首章先行檢視歷史建構與歷史詮釋的意義,作為本文思考脈絡的起點。第二章從事件發生初期開始,探究二二八論述的起源,第三章側重官方的處理方式對台灣社會的影響,第四章則討論反對意見在二二八論述翻轉期的運作及其影響,而在第五章的結論部分,針對本研究進行整理回顧與反思。
2

散步學:旅行的地方論述分析

洪銘澤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旅行作為一種論述,應視為整片由陳述與畫面構成的場域,一塊可述性與可見性所構成的知識疊層,它必然涉及一整套的觀察、測定、紀錄技術和活動,以實現不同的旅行可能性,據此,我們可以在影音檔案的分配形式中確定一塊論述範圍的形成,同時測量它與鄰近論述的相對位置。旅行的論述應優先歸諸地方而非旅行者的心理學與消費傾向,它首先是地表之間的移動事件,但重點不在地理空間的層面上,而是在論述形成的場域中—地方作為論述對象的操作。由於可旅行的地方只在述說與觀看間浮起,因此我們必須分析的是不同陳述及畫面組合的方式,而非國家或者地區的再現內容;透過特定論述所實現的旅行可能性,我們可以描述其陳述之間的關係,並指出畫面的編輯規則。 在旅行中可以看到什麼?如何說出自己的旅行?這兩個問題圍繞著不同的論述規則與實踐,最終構成幾片相對密集的網絡,指向不同的真實性,但這時我們所談論的旅行真實性並非一種本質,而是旅行中所有可述與可見的總體效果。大致來說,我們有兩種不同的真實性陳述基礎,其一指的是歷史與生態學的、觀光裝置所採用的陳述,屬於考古學式的真實性來源,它往往以代表性的操作進入論述中,要求所有事物都收斂至某一節點;另一種則刻意避開了代表性的神像,轉而捕捉瑣碎平凡的事件與物體。在前者中,真實性是稀少、需要鑑定、考察的東西,它看不見缺少代表性的景物,如果某處是值得觀賞的,其景色必然指向什麼不是它自身的東西;後者則相反地提供了真實性大量散佈的空間,轉而以樸素的眼光移動,捕捉瑣碎平凡的事件與物體。 典型的旅行與遠方相關,是過度延展的離開狀態,相對於此,我用散步學指稱另外一種旅行論述的裝置,其中的光線、陳述、真實性以及旅行者的位置都有著明顯的不同;它透過各種概念、隱喻、陳述規則和實踐的轉換,將日常生活的關係折入自身,以步距重新測量旅行的地方、在與眼睛等高的位置鋪設畫面,於是旅行者既可以在旅行的地方生活,也可以在生活的地方旅行,散步學的論述場域便逐漸於兩者的間隙中悄悄形成。
3

尋找理想的廣電新聞訪問者:論述角度之探析

江靜之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主要從論述角度著手,探索廣電新聞訪問者在理想上,應該如何進行訪問,實踐新聞機構(institution)塑形公眾之功能。 不同以往的實然面研究,本論文企圖透過理論討論,為廣電新聞訪問者建立應然面的標準。並且透過論述分析,將此應然面標準落實到實際的言談行動上,為訪問者提出可努力的理論方向,以及行動的可能性。同時開啟改變與討論的契機。 有鑑以往論述分析在廣電新聞訪問研究上,未能凸顯、討論廣電新聞訪問者之「新聞」機構特質。本論文從整理公眾概念開始,進一步討論廣電特性,進而對於廣電新聞訪問者應如何進行訪問,提出初探之理論模式。 本篇論文首先借鏡John Dewey及公眾新聞學理念,討論廣電新聞訪問者之新聞機構特質,即將閱聽人視為「公眾」。接著,針對廣電新聞訪問者之媒介特質,包括廣電、口語及文類等特性,提出兩項廣電新聞訪問者應以言談行動,實踐之理論主張——視閱聽人為有機公眾,以及視受訪者為溝通對象。 針對以上建立的兩項理論主張,本研究從論述分析角度出發,以個案研究法,探究廣電新聞訪問者如何使用語言,實踐上述主張。個案分析方向有三:(一)訪問者如何運用公/私領域之談話資源,將訪問設定為與「公眾」有關之「公」事,並且形塑與受訪者之間的平等關係;(二)訪問者如何在言談設計上,連結訪問主題與閱聽人的關係,建構主動的有機公眾;(三)訪問者如何將受訪者定位成溝通對象,促使受訪者以言談行動,共同建構「公眾」,並引發閱聽人的涉入,作公眾溝通的示範表演,達成Dewey的民主教育理想。
4

透過後設論述觀念教授高中生英文閱讀之研究 / The Use of Metadiscourse to Teach High School Students' Reading Comprehension

楊憶琴, Yang, Yih-ch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旨在探討透過後設論述觀念的教授,對高中生英文閱讀表現有否顯著效益,同時加以深入分析後設論述觀念,對於不同英語能力程度的學生在其閱讀表現有否不同的效益。 壹、研究方法 (一) 本行動研究以八十位桃園縣立某高中二年級兩班社會組學生為本實驗教學之對象。將兩班學生分成實驗組和控制組,同時在實驗組班級中,依據其在英語分級測驗的成績分配出高分組和低分組。 (二) 兩組受試者先進行閱讀理解的前測,並填寫一份有關其已知語言學習策略之問卷,實驗組學生接受十二週後設論述觀念的閱讀教學,而控制組學生只接受一般高中英文課程教學。 (三) 此外,實驗組學生並填寫有關於後設論述觀念的前後問卷,兩組受試者前後測成績皆以獨立及相依樣本t 檢定統計方法來分析學生的成績。 問卷的結果以百分比形式及統計卡方方法表列;百分比同質性檢定用來分析高分組和低分組學生們對於後設論述觀念教授的不同反應。 統計顯著水準.05 用於所有分析中以決定顯著差異是否存在。 (四) 最後,實驗組受試者須填寫一份有關於他們對後設論述觀念教授的觀感以及策略應用之問卷。 貳、研究結果 (一) 實驗組和控制組間其閱讀表現並有顯著差異。 實驗組學生因有後設論述觀念教授而在閱讀表現上有顯著提升。 (二) 實驗組的高分組與低分組在前後測閱讀表現有顯著差異。 高分組及低分組學生皆因有後設論述觀念教授而在閱讀表現上有顯著提升。尤其對高分組學生閱讀表現助益更大 (三) 問卷結果顯示,大部分實驗組學生對於後設論述觀念教授在閱讀表現上的效益抱持肯定態度。高分組及低分組學生皆持正面態度。 (四) 問卷結果顯示,大部分實驗組學生認為對於後設論述基模中的文本後設論述觀念的學習,較優於人際間後設論述觀念的學習。 (五) 問卷結果顯示,大部分實驗組學生認為,應用文本後設論述中的連接轉折詞及順序詞 對於提升他們英文閱讀能力幫助極大。  參、研究限制 (一) 本研究在實際高中英文閱讀教學情境中進行,僅以研究者所任教之兩個班級為對象,目的在於透過後設論述觀念教授高中生英文閱讀之研究,探討此教學方法應用於台灣高中學生在英語閱讀學習之成效及可能遭遇的學習瓶頸。因此,若欲據以推論其它不同學校與不同程度學生之教學應用,尚需進ㄧ步探究。 (二) 國外文獻多數討論後設論述觀念與英文作文教學應用,有關於和英語閱讀學習成效的文獻則極為稀少。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後設論述觀念教授與第二外語英語閱讀教學意涵上的探討,提供台灣英語教師教學策略的的思考和想法。 / This study explores whether if there are significant effects of metadiscourse schema on senior high EFL students’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The study further investigates if there are significant effects of metadiscourse schema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for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language proficiency levels. It also reports the students’responses to metadiscourse schema on: the textual and interpersonal aspects. The subjects are eighty second-graders from Y.F. Senior High School in Taoyuan County. They are equally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s-shape distributio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s further categorized into high-and low-proficiency subgroups based on the score of the placement test. Subjec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ake the instruction of metadiscourse schema for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twelve weeks. All subjects take the pre-and post-test for reading comprehension and fill in Questionnaire I.   The independent and dependent-sample t-test is used to analyze the subjects’ scores in the tests. The results of Questionnaire II are tabulated in terms of frequency and percentage. The results of Questionnaire II between high-and low-proficiency groups are analyzed by the test of homogeneity of proportions. Besides, the results of Questionnaire III also be discussed and analyzed. The .05 level of significance is used in all analysis as the criterion level for determining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 major findings in this study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eading performance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s. When metadiscourse schema is instructed 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EG subjects have th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reading performance. 2.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for the high-and low-proficiency group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between Questionnaire II before and after the metadiscourse instruction. HPG gain more benefit from the instruction of metadiscourse schema than LPG. 3.The results of Questionnaire III on the students’ responses to metadiscourse schema show that most subjects’ perception of the effects of metadiscourse schema on the reading performance is positive. 4.EG subjects gain more benefit from the instruction of the textual metadiscourse than the interpersonal metadiscourse. 5.The results of Questionnaires II on the instruction of metadiscourse schema indicate that logical connectives and frame markers in the textual metadiscourse are the features most frequently used by senior high EFL students Based on the above-mentioned findings,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are provided and further research suggested.
5

<隱藏層>劇本創作與論述

黃耀進, Yaochin Hu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共包含三大部分,第一部份為《隱藏層》,其次為《隱藏層》原創小說,最末為《隱藏層》創作的論述。 本創作與論述係由《隱藏層》小說為開端,之後改編為劇本,最後以論述方式來檢視之前的創作。 劇本共計有八十八場戲,小說有三十二章,論述共有五章,分別為創作動機、科幻潮流、劇本編輯、劇本內容討論、以及結論、討論與問題提出等五章。 因本創作作品應該歸類在科學幻想作品當中,論述中討論科學幻想作品的歷史與演進,並提及西洋、日本與本國的科學幻想作品演進歷史,並從中尋求本文所處定位。 台灣科學幻想作品一向都有持續發展,但鮮少為文壇主流,甚至純文學者流,往往視之為旁門左道,非文學之類,因此造成書寫者往往沒有充足的發表空間與被欣賞、討論的論域。至於改換成劇本或者拍攝成電視、電影的作品,則更是寥寥可數。一來資金方面不若美國好萊塢雄厚,往往無法製作精緻的畫面,二來既然此一論域一向不被重視,沒有前途/錢途,自然難以吸引優秀人才投入,製作出可看性高的作品。 本文則嘗試從此一科學幻想角度切入,雖沒能耐也沒野心將科學幻想作品一下提升至重要地位,但也希望能夠使用這一題材創作出具有本土拍攝可能性的、好看的作品。 此外,內文中由創作改編為劇本,因此,不僅只是單純的創作,也藉由自我反省式的思考,從形式上對劇本編輯的方式加以論述,內容上也針對改編成劇本所使用的表現手法,象徵意義等方面,進行討論,最後達成結論,並提出討論問題。
6

相片與集體記憶初探:以美麗島事件為例

林婉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不同的作者賦予美麗島事件相關相片差異極大的圖說,混淆了我們對於美麗島事件的認識與記憶。本文的研究目的並非探究美麗島事件的歷史真相為何,而是從保有該事件記憶的相片著手,討論大眾傳播媒介如何運用相片再現此一事件,又呈現了什麼風貌的美麗島事件,以及從中形成了什麼集體記憶。對於美麗島事件的研究鮮少論及影像,因此本文期望能以相片與集體記憶的探討為起點,發現台灣民主化歷程中的軌跡與社會變遷的脈絡。 本研究的重心在於相片與集體記憶的相關意涵與二者之間的關連,應用論述分析的概念為研究取徑,以美麗島事件相關出版書籍中的相片為分析的對象。研究結果發現,相片可以再現真實,卻不一定能再現完整的真實。相片無法保存意義,因此不同的觀者因其知面之差異,與對相片背後社會文化脈絡理解之差別,賦予相片不同的意義,然而一則圖說只固定了相片的一種意義。美麗島事件發生二十年來,不同的解讀並非意味著對與錯的二分,而是反映了解讀背後的時空背景。我們由不同年代美麗島事件相關出版書籍中的相片與其所建構的集體記憶,可以發現歷史詮釋權的轉變,並了解社會脈絡對於相片與集體記憶的影響與重要性,以及台灣社會二十年來的相似與變化之處。 相片這樣的歷史記錄形式讓歷史詮釋有更大且更有力的詮釋空間,相片作為集體記憶表現、保存與傳遞的媒介形式,有助於集體記憶的建構與傳承。然而集體記憶的建構仍須受到歷史記錄的限制,有其不可任意性。因此集體記憶融合了「解剖者」與「拯救者」兩種研究取向,「現在」與「過去」在集體記憶中同樣重要,不可偏廢,二者相互扣連、互相辯證。
7

從科學到新聞-由基因新聞看科學與新聞的差距

鄭宇君, Cheng, Yu Ch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過去對科學新聞的研究多把焦點放在個人因素上,認為記者或編輯的科學知識不足是造成科學新聞意義偏差的主要原因。但本研究認為知識從科學到新聞的差距不僅是個人因素造成,並與科學新聞產製的社會脈絡有關,而社會脈絡對科學新聞的影響更會藉由語言呈現反映在文本表現上。   因此本研究選擇以基因新聞做為分析對象,並以論述分析為研究取徑,分析「基因」概念從科學到新聞的意義轉變,以及社會脈絡下各項結構性因素如何影響科學新聞的意義生產,而這些影響如何透過語言表現。   研究結果發現,新聞使用隱喻來解釋「基因」的意涵,但除了與科學一樣使用「密碼」與「訊息」的隱喻說明基因在科學領域的運作模式,新聞中更常以「身分」、「利器」、「資源」等隱喻強調基因研究的實用價值,特別是由「身分」衍生的「指紋」隱喻常用來形容DNA比對判別身分的精確性,而「資源」衍生的「商品」隱喻則用來描述基因研究成果的經濟價值。本文認為造成科學與新聞使用隱喻的差別,原因在於科學新聞產製的社會脈絡。   本研究進一步指出實際的科學新聞運作受到社會脈絡的各項結構性因素影響,包括日常生活世界的實用動機主導新聞報導方向;新聞寫作以敘事、使用隱喻的方式,去除科學語言的專業化;科學新聞網絡中的各方利益決定了新聞呈現的觀點;科學新聞慣用的新聞價值與科學意義容易產生衝突;新聞專業的客觀性與確定性規範則限制了科學新聞的表達方式;新聞也會間接呈現社會機制對科學研究的干預。這些社會結構因素基於自身的特性影響科學新聞的意義生產,才是造成知識從科學到新聞的距離。
8

電腦居家化之媒體論述分析(1995年-1996年) / Media discourse analysis of domestication of PCs 1995-1996

蔡宛真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採用論述分析來研究台灣電腦居家化初期的出現的流行論述,經由檢視媒體論述,來挖掘出社會對家中電腦投注的文化意涵,瞭解電腦進入家庭過程中出現哪些論述,這些論述又怎麼反映當時的社會價值與訴求。研究資料的分析時間為1995年至1996年。分析的媒介以平面媒體為主,包括報紙、雜誌、平面廣告。 電腦居家化的論述大多都和「有小孩的核心家庭」相關。對於核心小家庭而言,學校成為比企業更重要的聯結家庭和電腦的仲介,父母往往是為了小孩購買電腦,而不是自己。電腦可能是橫亙在父母與小孩間的代溝,父母不懂電腦語言、文化,而難以進入孩子的世界;相對的,也可能成為兩代之間溝通的橋梁,成為另一種親子關係促進器。 電腦居家化論述中,女性的角色多劃限成小家庭中的母親角色,消費電腦的動機為能負起教育下一代的職責。不過女性仍在社會設限的眼光中,致力尋找抗爭的可能,展現對於電腦求知的渴望,只是渴求而不可得,跳脫過往認為女性對於科技使用上完全弱勢的形象,反映女性對於科技的恐懼其實是由周遭社會環境塑造出來的。 電腦居家化四面向中納入、佔用、轉化的概念都和電腦家庭的想像「核心小家庭」相關連,但無法斷論是否是由核心小家庭出發,形成其它概念的相關論述;亦或相反。只能說是論述間各有牽涉,互為因果,並構成了主要以核心小家庭為中心的論述。 除此之外,電腦居家化論述在佔用及物化概念上,以將電腦「去高科技形象」的論述為主。同樣的,物化的空間論述為電腦外觀和家庭美感衝突所苦,因此從消費端和生產端都可見到擺脫電腦高科技形象的努力:消費端試圖降低電腦外觀擺在家中的衝突感,同時生產端則調整電腦外觀設計,推出更時尚的家用電腦產品。 從家庭概念的角度來看,電腦居家化的論述主題是界線的延伸以及模糊。電腦被想像成家中的神經中樞,未來的使用者可從遠端控制家庭中的各式電器,家庭隨著電腦遙控延伸至遠方。不只家庭概念向外擴張,社會也滲透進家庭,讓家庭/社會界線日趨模糊。
9

失格的被害人;失真的性侵故事-性侵害判決心證與政論節目言說的論述分析 / Disqualified victim and unreliable story: a discourse analysis of sexual assault cases

勤定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臺灣女性主義的性侵害研究,發展出被害人「無聲—現身/聲—失語」困境研究的學術脈絡。本論文嘗試在這樣的本土學術脈絡中,從論述的層次,探討女性被害人形象的社會建構與性侵害案件「真相」建構之間的關聯性。本論文援引論述分析的理論架構,並利用「從屬位置」(subject position)作為概念工具,詮釋臺灣當代司法實務判決與媒體言說如何論述具體性侵案件的女性被害人。本文認為,判決心證中的法律論述,與媒體言說中的道德論述,在具體性侵害案件的討論上,均建構出相似的、單一的女性被害者從屬位置。前者以去脈絡化、去關係化的方式解讀性侵害被害人的故事,形塑出原子式的主體位置,後者則是以性別化的道德標準對女性被害人課以嚴苛的道德責任。兩者互為援引,支持彼此的正當性,進而形成一不利於女性被害人敘事的論述結構。一方面,她無法成為判決心證論述中全知全能的原子式主體,另一方面,她也未能符合道德論述中那個對性(sexuality)有著高度警覺性的主體。因此,具體案件中的女性被害人,作為性侵害事件中的主體無法被看見、承認,而成為「失格」的被害人,從而,她的性侵敘事也成了「失真」的故事。
10

黨外運動時期的文化論述-以黨外雜誌為中心的探討(1975-1986) / The Cultural Discourses of Tang-wai Movement(1975-1986)-The Research Centers on Tang-Wai Magazine

林威君, Lin, Wei-Ch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1970年代,成長於戰後台灣的新一代年輕知識分子,為了扭轉台灣所面臨的困境,開始積極批判時政,要求政府進行各項改革。並以參與選舉的實際行動,以及辦雜誌的形式,來表達他們對台灣前途的熱切關懷,這股政治力量,後來匯聚合流成所謂的黨外運動。黨外人士為了在非選舉的期間也能維持民眾對時局的關心,以及使自身擁有發表言論的平台,遂以辦雜誌的形式來宣揚其理念。於是,黨外運動時期的政論性雜誌以《台灣政論》為起點,貫串整個黨外運動時期,各個黨外雜誌前後紛紛創立,成為黨外人士的主要發言管道。   本文所探討的,則為黨外雜誌中關於文化思想方面的討論如何被編入與呈現。黨外雜誌一個鮮明的特色,即為其具有以台灣為本位的色彩。在本文所選取並分析的黨外雜誌之中,可以看出編輯群有意識地將台灣本土文化的介紹編入雜誌之中,企圖以台灣為主體的角度,塑造與官方有別的文化論述。本文以美麗島事件作為分水嶺,探討事件前後的黨外雜誌,先是在「重視現實」與「鄉土回歸」的潮流之下,黨外人士如何編寫自身的、有別於官方的文化思想論述,進而在美麗島事件後,原本就對鄉土具有熱切關懷的黨外人士,如何進而呈現具有明確政治意涵的「台灣意識」書寫於雜誌之中,期以此明瞭黨外人士在該時期的文化觀。

Page generated in 0.02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