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5
  • 5
  • Tagged with
  • 5
  • 5
  • 5
  • 5
  • 3
  • 3
  • 2
  • 2
  • 2
  • 2
  • 2
  • 2
  • 2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大學生對科學新聞報導之理解與詮釋 / A study of undergraduates'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science news

王怡琄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科學議題是大眾每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訊息類型,它可能大至科學政策的討論,或小至個人決定是否選用某項產品的生活細節當中。然而大眾對科學訊息的接近與使用,多侷限在對媒體訊息的依賴,並以新聞報導為主。因此,大眾如何理解與詮釋新聞媒體中的科學訊息,便是探討大眾與科學傳播中重要的環節。大學生處於正式進入社會場域,並離開以學習為主之校園生活的預備階段,是探討科學教育及媒體訊息傳播都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本文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討論了大學生對科學新聞報導的理解與詮釋互動,以及其所展現的科學素養表現。 本研究發現受訪大學生對科學報導的詮釋展現了六種詮釋態度。分析與其詮釋表現相關的因素,「科學新聞文本」對受訪者的詮釋影響展現在三個層面:學生對「科學」本身所採取的態度、報導主題的性質以及報導論述的方式。而「讀者本身的差異」,包括科系、所學背景,特別是高中所學以及科學性通識課程之修習,以及媒體使用習慣等,對受訪大學生的理解與詮釋也產生影響。 此外,受訪大學生在對科學新聞報導的詮釋上共享特定的詮釋策略,包括慣用「自身所學」(主修科系)作為詮釋報導的主要基模與互動內容;對教化(教師及專家權威)及同儕論述的信任;以及以網路為主的媒體使用習慣。而受訪大學生在理解及詮釋科學新聞時所展現的科學素養方面,整體而言主要僅呈現對科學報導知識層面的理解,例如對特定概念、科學過程及方法的認識;但同時也展現對科學報導一定的批判及懷疑態度。本研究亦進一步提出對科學報導產製及科學教育未來發展之建議,期待國內在未來能擁有一個更好的科學傳播環境。
2

從科學到新聞-由基因新聞看科學與新聞的差距

鄭宇君, Cheng, Yu Ch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過去對科學新聞的研究多把焦點放在個人因素上,認為記者或編輯的科學知識不足是造成科學新聞意義偏差的主要原因。但本研究認為知識從科學到新聞的差距不僅是個人因素造成,並與科學新聞產製的社會脈絡有關,而社會脈絡對科學新聞的影響更會藉由語言呈現反映在文本表現上。   因此本研究選擇以基因新聞做為分析對象,並以論述分析為研究取徑,分析「基因」概念從科學到新聞的意義轉變,以及社會脈絡下各項結構性因素如何影響科學新聞的意義生產,而這些影響如何透過語言表現。   研究結果發現,新聞使用隱喻來解釋「基因」的意涵,但除了與科學一樣使用「密碼」與「訊息」的隱喻說明基因在科學領域的運作模式,新聞中更常以「身分」、「利器」、「資源」等隱喻強調基因研究的實用價值,特別是由「身分」衍生的「指紋」隱喻常用來形容DNA比對判別身分的精確性,而「資源」衍生的「商品」隱喻則用來描述基因研究成果的經濟價值。本文認為造成科學與新聞使用隱喻的差別,原因在於科學新聞產製的社會脈絡。   本研究進一步指出實際的科學新聞運作受到社會脈絡的各項結構性因素影響,包括日常生活世界的實用動機主導新聞報導方向;新聞寫作以敘事、使用隱喻的方式,去除科學語言的專業化;科學新聞網絡中的各方利益決定了新聞呈現的觀點;科學新聞慣用的新聞價值與科學意義容易產生衝突;新聞專業的客觀性與確定性規範則限制了科學新聞的表達方式;新聞也會間接呈現社會機制對科學研究的干預。這些社會結構因素基於自身的特性影響科學新聞的意義生產,才是造成知識從科學到新聞的距離。
3

台灣基因醫學新聞報導內容分析(2001-2011年) / A Content Analysis of Genetic Medical News in Taiwan(2001-2011)

林筱芸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科技進步發展為人類生活帶來便利,卻也存在風險及不確定性。科學發展所興起的討論議題,已無法單僅由科學專家解決,而是須要社會各界的理解與解決。基因醫學議題於台灣社會中的科學傳播狀況,為本研究主要關注重點。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探討台灣四份主流報紙對基因醫學的報導,不同媒體對科學新聞報導的主題、消息來源引用是否存在差異。此外,媒體報導科學新聞內容之優缺點及科學研究資訊元素等也納入分析標的,探討台灣媒體報導基因醫學新聞品質與科學傳播內涵。 本研究蒐集《中國時報》及《聯合報》自200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止、《蘋果日報》與《自由時報》自2005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止,共1,426則基因醫學新聞為樣本,比較11年來基因醫學新聞報導數量之情形。然而除《中國時報》及《聯合報》兩報可蒐集自2001年至2004年間之新聞,《蘋果日報》與《自由時報》僅能自2005年起蒐集新聞樣本,為求四報具相同比較起點,本研究以2005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止,共935則基因醫學新聞作為主要分析樣本,採用內容分析法檢視《中國時報》、《聯合報》、《蘋果日報》與《自由時報》基因醫學新聞於七年間的報導主題、消息來源、報導品質及科學研究資訊元素呈現情況,並比較媒體間報導之異同。 研究結果發現,十年來報導數量整體呈現減少趨勢,當出現基因醫學爭議事件時報導數量大幅增加。報導主題以「新知資訊」為基因醫學新聞最常呈現的主軸。各報對於新聞主題選擇小有差異,但都以「新知資訊」的主題報導最多。 在主要消息來源方面,「專業人士」引用最多,主要消息來源與次要消息來源引用差距甚大。    基因醫學新聞報導品質缺點方面,四項缺點項目中,四報以「未整理消息來源話語」項目,比例最高,「消息來源身分交代不清」項目則為次要缺點。基因醫學新聞的報導缺點訊息不因媒體而有所差異。優點部分,四項報導優質訊息項目中,四報以有「加以解釋重要名詞」項目比例最高,「清楚說明科學內容」為其次;而對「提及事件背景脈絡」與「提及風險相關爭議」兩項目比例較低,未達半數以上。四報對基因醫學新聞之優質訊息呈現有所差異,《蘋果日報》於「加以解釋重要名詞」項目居四報之冠;《中國時報》則為四報中,對「提及事件背景脈絡」與「提及風險相關爭議」兩項資訊較多報導。 至於科學研究資訊元素呈現,研究發現四報提供較多與基因醫學研究有關的「研究過程與結果」資訊項目,包含研究設計方法與結果兩類資訊,但對於提及「研究描述」、「研究可信度」、「疾病資訊」及「研究應用」等相關科學資訊項目比例較低。 本研究發現提醒作為科學新聞實務工作者,在科學新聞的報導中擔負科學傳播的責任之際,除了報導新知資訊之外,建議提供民眾理解、接觸科學議題的機會,報導以清晰、易懂的文字解說專業科學知識,同時加強報導內容與民眾本身的連結,以增進民眾對科學議題的認識與參與機會。
4

食品安全事件的媒體再現──以Yahoo!奇摩新聞的「毒澱粉」報導以及其讀者評論為例 / Media Representation of Food Safety Issues: How the “Toxic Starch” Scandals were Covered and Commented on Yahoo! News

陳毓屏, Chen, Yu P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以《Yahoo!奇摩新聞》的毒澱粉報導以及其讀者評論為研究對象,研究重點分為兩大部分,第一是探討台灣媒體如何再現食品安全新聞,欲了解其風險訊息品質、可讀性表現,第二是探討讀者評論,並聚焦討論是否不同的讀者評論特色會有讀者互動溝通上的差異,而風險訊息品質的高低又是否會有讀者互動溝通上的不同。 本研究以內容分析法分析《Yahoo!奇摩新聞》的毒澱粉報導以及其讀者評論,樣本蒐集以官方單位開始對事件發表聲明的日期為起始日(2013年5月13日),做出處置的階段為結束日(2013年6月21日)。 本研究發現台灣媒體報導食品安全新聞時,儘管會告知風險,但對報導注意度有益的表現形式不足,欠缺整理過的資訊,幾乎不會使用表格、流程圖等化繁為簡的方式解釋毒澱粉的危害或流向,也很少使用故事手法呈現報導;對報導理解度有益的部分則呈現出解釋力偏弱的情形,報導解釋專有名詞和關鍵概念的比例不高,也極少提供中英對照名詞;此外,也發現毒澱粉新聞提供的風險資訊中,質化資訊多於量化資訊,個人難以依其評估自身風險。 最後在探討新聞資訊精確度與讀者評論特色對讀者互動溝通相關性的部分,發現讀者評論才是影響互動的主要因素,「不禮貌的讀者評論」、「提及個人故事或經驗談的評論」以及「離題的評論」都較能引發讀者互動;新聞對讀者的互動則沒有顯著的影響。
5

CIH電腦病毒事件的新聞分析-從意識型態觀點看科技犯罪新聞

張榮仁, Chang, Rong-R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Page generated in 0.052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