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49
  • 41
  • 8
  • Tagged with
  • 49
  • 49
  • 29
  • 23
  • 23
  • 20
  • 16
  • 13
  • 13
  • 9
  • 9
  • 8
  • 7
  • 7
  • 7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Myriad案後基因檢測產業之問題與挑戰 /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of Genetic Testing Industry after Myriad Case

王薏媗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基因攜帶人類遺傳資訊,基因檢測於現今醫藥發展趨於個人化醫療的走向極具發展性,開發用於體外診斷試劑、藥物伴隨檢測等,準醫療計畫宣布後更使其成為醫療生技產業中的重點開發項目。然Myriad案卻一反美國專利商標局數十年給予基因專利的態度,認為分離和純化後的基因為天然產物,而不符合專利適格。 在1852年,最高法院在Le Roy v. Tatham案中勾勒出天然產物不符合專利適格的雛形,由於自然的力量、抽象的概念及自然的產物不符合專利適格的原因除了是因為沒有人可以獨佔自然的力量,也因其會阻礙未來進步與發明。Myriad案中論述的過程當中,各級法院分別由分離及純化後的基因的分子特性以及分子化學結構的途徑來剖析基因是否落入自然產物的範圍而不符合專利適格。最終,美國最高法院由分子特性的角度出發,認為Myriad並沒有創造或更變任何BRCA1或BRCA2基因之遺傳資訊,而應獲得專利保護;相對的cDNA則因其係為mRNA逆轉錄而成的,仍可以獲得專利。然最高法院的論述卻忽略cDNA在特性上同樣攜帶遺傳資訊。然自然法則之外,最高法院的判決可能更加是因為為了要讓患者獲得第二檢測意見政策因素而做出傾向限縮基因專利的判斷。 在Myriad案後,從前以專利保護作為重要商業手段的基因檢測產業預計將會許多產業的變化。未來,低成本的基因檢測將使產業帶來轉變,更有利於精準醫療的發展。而廠商以檢測後的結果進行大數據分析為營利來源、改採取營業秘密方式保護等,應為可採納的因應方式。
2

基因資訊運用管制政策工具之研究

蔣佳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基因資訊可能使得個人與外界間的互動產生風險與不確定的情形,也就是擁有這樣資訊的個人若得知自己身上帶著有缺陷的基因,或是可能有某種疾病的家族性遺傳時,個人往往基於保護自己的前提下而不願意去公開或是刻意隱瞞這樣的資訊,這也就是基因資訊不對稱的情形。基因資訊所引發的問題可以概括為兩種:(1)基因資訊隱私:個人本身為基因資訊的唯一擁有者,雇主因為掌握不到基因資訊,在人力資源管理上可能會使得雇主雇用到不適任的員工;另外,保險公司若沒有基因資訊,則它將在原本須承擔的風險之外再承受更多額外的風險成本。(2)基因資訊公開:若個人的基因資訊得以公開或是被他人所取得,則一旦這樣的資訊被不當使用,在工作職場上,雇主可能會將患有某種疾病或潛藏某種疾病基因的人排除在職場之外;另外一種情形是發生在保險,身上帶有某種基因缺陷的個人,往往是保險公司所不願提供保險的對象 。 準此,因著基因資訊所致之基因隱私與基因歧視情形的發生以及對於個人在工作權以及財產權(保險)上的不利益,或是因為基因資訊不對稱,造成雇主或是保險公司的相對弱勢,擬於本論文研究探討的問題敘述如下: (1) 基因資訊運用管制的目的?基因資訊運用的類型為何?基因資訊運用可能引發的議題有哪些? (2) 隨著基因科技的進展,透過基因測試的進行,可以幫助人類瞭解自己的基因組成。但這樣的基因資訊如運用在侵害個人隱私或是因此而遭到差別對待時,又該如何確保基因隱私權以及避免基因歧視? (3) 為確保基因隱私權以及避免基因歧視,政府或管制機關該如何設計與選擇管制基因資訊運用的有效政策工具?
3

基因轉殖食品之相關法律問題研究

洪羽柔, Hung,Yu-Jo Joann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所研究之課題係「基因轉殖食品之相關法律問題研究」,與基因轉殖科技有關之產品包括有基因治療藥劑、基因治療儀器、基因轉殖食品、基因轉殖作物等等,本文僅以基因轉殖食品作為討論對象,由於道德倫理等因素在此議題上較未如基因治療等其他議題重要,故在討論基因轉殖食品之產品責任時,問題亦較為稍微簡化。惟值得注意者,基因轉殖食品之研究及發展,多認因人類對於基因工程的認知有限,故無法預期基因轉殖作物的釋出於環境中,更無法確知基因轉殖食品供與人類或其他生物所食用消費時,是否具有不可避免之風險。在探討基因轉殖食品之相關法律問題前,應先對基因轉殖技術的特性有一初步了解,否則,無法判定能否將基因轉殖食品視同目前其他一般食品予以規範,故本論文先簡單介紹基因轉殖技術,再就目前我國就基因轉殖食品的法律管制作說明,包括基因轉殖食品的安全性檢驗及標示規定,並藉由其他先進國家相關規範的介紹,進一步檢討我國法規的妥適性。其次,再就基因轉殖食品對於既有的產品責任所造成之衝擊為分析,以檢討目前的產品責任規範能否解決基因轉殖食品所可能產生的問題。最後,試圖以本文檢討之結論,就我國目前基因轉殖食品之相關規範提出立法建議。
4

基因治療之發明專利保護

陳明群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基因治療係利用正常基因或治療基因移轉至標的細胞,使其修飾缺陷基因或表現正常蛋白質,或是以特定核酸序列干擾缺陷基因之表現,以回復細胞正常功能之一種治療方法。該治療方法配合人類基因組之解碼,將是未來治療遺傳性疾病或是癌症等疾病最重要之發展趨勢。 基因治療技術門檻高,所需投入之資金與人力相當龐大,為促進該技術之研發創新,實需專利制度之保障。然而關於基因治療技術過程相關之診斷或治療方法,因為存在著倫理上之爭議,為大多數國家不予專利之標的。因此本文係從基因檢測、基因藥物以至於基因移轉之治療方法,探討目前相關專利法制之規定及其爭議,以為我國專利法制修法之參考。 基因藥物關於基因或DNA成分之可專利性,先前爭議不斷,然目前國際之規定已趨一致,凡是經過人工努力,經過技術過程所純化而分離之DNA產物,只要符合專利保護要件者,均可獲予專利。DNA是否予以專利之法制爭議,雖然暫時告一段落,但是關於倫理之爭議卻仍方興未艾,而與基因治療相關之診斷或治療方法專利也因為醫護政策之倫理考量,引起不少之譴責與衝擊。在醫護政策予專利制度相互衝擊下,適度權衡二者,將是立法者未來一重要任務。病人受治療權益之維護以及專利制度促進研發投資之經濟效益必須同時兼顧,雖我國目前不予其專利,僅給予體外基因治療獲予專利之機會,但在醫療趨勢與科學研究之發展之下,未來不妨參酌美國立法例,或許將治療方式予以類型化後,適度開放治療方法之專利,但同時限制專利權對醫療人員在醫療院所實施之效力,以維護病人權益以及國家政策之最大效益。
5

類神經網路與基因演算法在投資策略上的應用 / 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d genetic algorithm on investment strategy

戴維志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在財務領域中,有越來越多的人想藉助人工智慧系統來幫助我們做預測與處理最佳化的問題,而類神經網路與基因演算法為兩種最常見的處理系統,可幫助我們監控與做出適當的決策。而本文特別針對以上兩種系統,分別在不同的領域中,做出適當的應用。 在類神經網路方面,本文試圖結合配對交易來建構出一套能獲利的交易模式。由於在配對交易的部分,進出場時機的門檻值是影響獲利的一大重要關鍵,因此若能利用類神經網路輔佐我們的交易並預測適當的進出場時機,或許可提高我們的交易績效與報酬。 而在基因演算法的部分,由於此演算法的最主要功能是處理最佳化問題,因此本文試圖用基因演算法建構最佳化的投資組合,結果指出,利用此方法所得之投資組合在單位風險值的衡量之下,有較好的報酬表現。
6

確定提撥制下之最適投資決策:隨機最佳化之模型建構

林士儼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現行退休金制度已由確定給付制轉換為確定提撥制。投資風險從雇主的身上移往至員工身上,員工退休基金的金額也不確定。因此為了降低投資風險本研究採用預定的所得替代率作為目標給付,並藉由模擬最佳化的方式探討在不同模型假設下之最適資產配置。   本文中最佳化的方式是使用基因演算法,以避免以往演算法最佳化過程中掉入非最佳解的窘境。我們得到以下結論:(一) 靜態資產配置隨投資組合不同報酬率以及變異有很大的差異。即使在相同投資組合下,Regular Rebalance 與 Buy & Hold導致不一樣的結果。(二)動態投資組合較靜態投資組合能獲得高報酬與低風險投資績效。(三) 不同風險偏好投資人可以尋找其最佳化之動態資產配置。
7

中國華大基因公司經營模式與成長策略個案分析 / A Case Study on the Business Model and Growth Strategy of BGI

郭瑞庭, Guo, Rey T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1970年代第一個能夠特異性剪切DNA分子的限制酶問世,開啟了快速基因操作的年代,加上二十世紀後電腦以及資訊科技的飛躍發展,持續帶動生物科技產業的進步,因此二十世紀可以說是生物科技開始大幅躍進的重要時期。   在近二十年以來,中國大力發展生物科技產業,做為一個新興市場,在中國生物科技公司成長歷程將可做為其它生技公司發展的借鏡,因此本研究除了搜集、分析中國重要的人才引進、人才獎勵政策、企業經營獎勵政策外,還運用個案研究方法,深入探討基因測序起家的華大基因公司在每個時期發展之策略,分析出完整的公司發展策略,以做為其它生技公司發展的參考。   1999年時,在華大基因創業初期,一開始先以參加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向中國政府爭取啟動的科研資金,初期並不以盈利為目的,當時也沒有一個確切的獲利方式,先以爭取政府的支持為首要目標,再來以增加國際、國內的知名度為輔,等待著機會的到來。華大基因在初期也加大文章發表的力度,尤其是在世界頂級的幾大生物類期刋:Cell、Nature和Science上,目前也持續不斷的在這幾個頂級期刊上發表研究成果,初期也成功的打造華大基因為世界上一流的研究機構與企業。   在2010年初,華大利用從銀行拿到的六億人民幣的貸款,從Illumina購買了128台的新一代測序儀Hiseq2000。隨著這批新設備的到來,2012年測序數據產出的能力已經占了全球一半以上,因此華大被外界稱為測序工廠或是測序界的富士康。隨著華大基因測序能力及知名度的提升,一些科學家及科研單位開始尋求合作,這也是華大基因第一個商業模式的產生。   在2013年時,華大收購了美國的基因測序儀公司CG (Complete Genomics) ,補全其缺失的上游環節。同時,它也開始與眾多的機構展開密切的合作。從前,華大主要是針對科研、醫藥上的基因測序。從醫療、科研機構獲得的收入雖然比較穩定,但是其發展潛力遠不如針對大眾人群的基因服務。人群在生育、健康、基礎科研、複雜疾病等方面都可以應用到基因測序服務方面。而且,隨著精準醫療的興起,民眾對個性化醫療服務的需求也越來越旺盛。   經由「五力分析」和「技術採用生命週期」分析,可以了解到華大基因從科學研究開始,先建立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再轉入科研測序服務及科研合作收費的方向,之後再併購上游供應商,再往下游的終端消費市場,打通了整個產業鏈,掌握了在整個產業中更多的主動權及話語權。華大基因的發展策略,也提供了將來許多生技公司在中國發展時的參考。 / Since the first restriction enzyme which specifically cuts DNA came out in 1970s, the era of rapid DNA manipulation began. In addition,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20th century drives the progress of biotechnology industries. Thus, the 20th century is a critical time period of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China has been emphasizing biotechnology industries. The development progress of biotechnology companies in China, one of the major emerging market countries, should be an important target of related studies. In this study, the information of talent import and rewards and enterprise rewards in China a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Furthermore, the strategies of every stage of BGI, a company initially conducted DNA sequencing, are investigated. The study reveals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BGI which shall be a reference for other biotechnology companies. In 1999, BGI started as an unprofitable organization and applied start-up capital from China government with a proposal to join the international human genome project. Instead of a clear profit model, BGI aimed for official supports and international visibility in the beginning, waiting for an opportunity to come. Since then, BGI has set up efforts to publish research papers especially in high impact journals such as Cell, Nature, and Science. After years, BGI has become a first-class research institute and enterprise. Early 2010, BGI got a bank loan of 600 million RMB and bought 128 new generation sequencers Hiseq2000 from Illumina. With this new equipment, DNA sequencing output of the company reached over half of global amounts. Hence, BGI was called “sequencing factory” or “Foxconn of the sequencing industry”. As BGI’s ability and reputation rises, scientist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started to set up collaborations with the company, thereby began the initial business model of BGI. In 2013, BGI acquired a DNA sequencing company Complete Genomics (CG) in United States to fill-up the upstream vendor part. At the same time, BGI also expanded its collaborations with more institutions. Though incomes from medical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are relatively stable, the potentials of genome sequencing serving the whole human population is far more large for the company. In additio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demand toward individualized precision medicine vastly grow as precision medicine is widely accepted. With Porter Five Forces Analysis and Technology Adoption Life Cycle analysis, the business model of BGI is proposed. In the beginning, the company established brand awareness through basic scientific researches. Then, BGI turned to provide DNA sequenc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services. Afterward, the company acquired upstream vendor. Finally, BGI develops end consumer market and successfully integrates the entire industry chain, getting initiative and discourse power in the biotechnology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BGI shall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other biotechnology companies that are aiming to develop in China.
8

從科學到新聞-由基因新聞看科學與新聞的差距

鄭宇君, Cheng, Yu Ch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過去對科學新聞的研究多把焦點放在個人因素上,認為記者或編輯的科學知識不足是造成科學新聞意義偏差的主要原因。但本研究認為知識從科學到新聞的差距不僅是個人因素造成,並與科學新聞產製的社會脈絡有關,而社會脈絡對科學新聞的影響更會藉由語言呈現反映在文本表現上。   因此本研究選擇以基因新聞做為分析對象,並以論述分析為研究取徑,分析「基因」概念從科學到新聞的意義轉變,以及社會脈絡下各項結構性因素如何影響科學新聞的意義生產,而這些影響如何透過語言表現。   研究結果發現,新聞使用隱喻來解釋「基因」的意涵,但除了與科學一樣使用「密碼」與「訊息」的隱喻說明基因在科學領域的運作模式,新聞中更常以「身分」、「利器」、「資源」等隱喻強調基因研究的實用價值,特別是由「身分」衍生的「指紋」隱喻常用來形容DNA比對判別身分的精確性,而「資源」衍生的「商品」隱喻則用來描述基因研究成果的經濟價值。本文認為造成科學與新聞使用隱喻的差別,原因在於科學新聞產製的社會脈絡。   本研究進一步指出實際的科學新聞運作受到社會脈絡的各項結構性因素影響,包括日常生活世界的實用動機主導新聞報導方向;新聞寫作以敘事、使用隱喻的方式,去除科學語言的專業化;科學新聞網絡中的各方利益決定了新聞呈現的觀點;科學新聞慣用的新聞價值與科學意義容易產生衝突;新聞專業的客觀性與確定性規範則限制了科學新聞的表達方式;新聞也會間接呈現社會機制對科學研究的干預。這些社會結構因素基於自身的特性影響科學新聞的意義生產,才是造成知識從科學到新聞的距離。
9

以基因演算法探討國際投資組合策略之研究

李卿企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資訊的發達,加快了經濟自由化的腳步,所以國際投資的機會也日漸增加,所以,如何利用國際投資組合來分散國內無法分散的系統風險,增加投資報酬率,以成為日漸重要的課題。 本研究試圖以基因演算法在不同的投資策略下追求各國最適的投資比率,基因演算法是一模擬生物演化過程而發展出的一追求最適解的方法,對目標函數的設定沒有太多的限制,在基因演算法下對投資策略的設定將更具有彈性。 在基因演算法下,本研究以亞太地區九個國家的股價指數為投資標的物,設定七個投資策略,其動機主要可分為二,一為欲追求較高的單位風險投資報酬率,二為欲有效模擬新興國家指數,分別比較其樣本期間內外的單位風險報酬率、一致性、持股穩定性與模擬能力,並試圖操縱不同的模擬期間長度,比較其差異性。 實證結果顯示,如果投資者欲追求較高的單位風險投資報酬率,可能應該注重投資組合風險之管理,追求投資組合風險最小化將可獲得投資組合在樣本期間外的單位風險報酬最高且在該投資策略下具持股穩定性,所以手續費的變動對其表現績效的影響不大。若投資者欲有效模擬新興國家指數則應使樣本期間內的模擬股價報酬率與新興國家指數報酬率的相關係數最大,本研究模擬的最高相關係數只有76.07%,在未來仍須繼續努力對目標函數加以改進。 本研究僅就模擬期間12週與34週加以比較,結果發現模擬期間12週的表現績效優於24週的表現績效,但模擬能力較差,這是否告訴我們較短的模擬期間將可使樣本期間外的表現績效更為優秀,將需做更進一步的確認。 本研究亦針對同一目標函數以基因演算法與傳統的二次歸劃法加以比較,結果在樣本期間外的表現績效、持股穩定性與模擬新興國家指數的能力上,基因演算法似乎都較優於傳統的二次歸劃法。
10

台灣基因醫學新聞報導內容分析(2001-2011年) / A Content Analysis of Genetic Medical News in Taiwan(2001-2011)

林筱芸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科技進步發展為人類生活帶來便利,卻也存在風險及不確定性。科學發展所興起的討論議題,已無法單僅由科學專家解決,而是須要社會各界的理解與解決。基因醫學議題於台灣社會中的科學傳播狀況,為本研究主要關注重點。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探討台灣四份主流報紙對基因醫學的報導,不同媒體對科學新聞報導的主題、消息來源引用是否存在差異。此外,媒體報導科學新聞內容之優缺點及科學研究資訊元素等也納入分析標的,探討台灣媒體報導基因醫學新聞品質與科學傳播內涵。 本研究蒐集《中國時報》及《聯合報》自200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止、《蘋果日報》與《自由時報》自2005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止,共1,426則基因醫學新聞為樣本,比較11年來基因醫學新聞報導數量之情形。然而除《中國時報》及《聯合報》兩報可蒐集自2001年至2004年間之新聞,《蘋果日報》與《自由時報》僅能自2005年起蒐集新聞樣本,為求四報具相同比較起點,本研究以2005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止,共935則基因醫學新聞作為主要分析樣本,採用內容分析法檢視《中國時報》、《聯合報》、《蘋果日報》與《自由時報》基因醫學新聞於七年間的報導主題、消息來源、報導品質及科學研究資訊元素呈現情況,並比較媒體間報導之異同。 研究結果發現,十年來報導數量整體呈現減少趨勢,當出現基因醫學爭議事件時報導數量大幅增加。報導主題以「新知資訊」為基因醫學新聞最常呈現的主軸。各報對於新聞主題選擇小有差異,但都以「新知資訊」的主題報導最多。 在主要消息來源方面,「專業人士」引用最多,主要消息來源與次要消息來源引用差距甚大。    基因醫學新聞報導品質缺點方面,四項缺點項目中,四報以「未整理消息來源話語」項目,比例最高,「消息來源身分交代不清」項目則為次要缺點。基因醫學新聞的報導缺點訊息不因媒體而有所差異。優點部分,四項報導優質訊息項目中,四報以有「加以解釋重要名詞」項目比例最高,「清楚說明科學內容」為其次;而對「提及事件背景脈絡」與「提及風險相關爭議」兩項目比例較低,未達半數以上。四報對基因醫學新聞之優質訊息呈現有所差異,《蘋果日報》於「加以解釋重要名詞」項目居四報之冠;《中國時報》則為四報中,對「提及事件背景脈絡」與「提及風險相關爭議」兩項資訊較多報導。 至於科學研究資訊元素呈現,研究發現四報提供較多與基因醫學研究有關的「研究過程與結果」資訊項目,包含研究設計方法與結果兩類資訊,但對於提及「研究描述」、「研究可信度」、「疾病資訊」及「研究應用」等相關科學資訊項目比例較低。 本研究發現提醒作為科學新聞實務工作者,在科學新聞的報導中擔負科學傳播的責任之際,除了報導新知資訊之外,建議提供民眾理解、接觸科學議題的機會,報導以清晰、易懂的文字解說專業科學知識,同時加強報導內容與民眾本身的連結,以增進民眾對科學議題的認識與參與機會。

Page generated in 0.022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