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死亡率變動之迴歸分析研究韋潤生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
2 |
KDD系統-以民國八十三年至八十八年之死亡資料庫為例陳怡伶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大量資料不斷地快速累積,資料採礦與統計應用也隨著電腦等高科技之蓬勃發展而愈顯得重要。雖然市面上有一些專屬的統計軟體,能提供資料採礦的功能,但是會有受限於統計套裝軟體中不知如何輸入資料、尋找相關分析項目…等非人性化的缺失。為了改善此缺失,本文建立了『KDD系統』,希望以Visual Basic發展出人性化的使用者介面,進而連結統計軟體STATISTICA,將統計套裝軟體呈現出普及化的風格,讓不同領域的使用者都能輕鬆的進行資料採礦。最後,本文以流行病學為例,藉著『KDD系統』簡易地操作方式與多功能的分析表單內容,來找出六年來臺灣(含金馬地區)死亡原因之趨勢與關連的資訊,希望這些資訊能對研究死因的學者專家和政府官員在對病因的探討上有所助益。 / In coping with the increasingly accelerated supply of data and along with the fast pace of development in the computing science, data mining and statistical application have become a necessary and vital tools. Although there are a number statistical packages dealing with data mining available,there are still some shortcomings with these packages such as input data,transforming data, recoding data, etc.
The focus of this research aims to improve the above mentioned shortcomings. To accomplish this goal the author has developed a user friendly interface called KDD system using Visual Basic and is linked with statistical software--STATISTICA making it a multi-function system. The system is easy to manipulate that allows users of all types even the novices be able to run the data mining application. This research took the data of the deceased in Taiwan from 1993 to 1998 and run the data on the KDD system in an attempt to find the trend of the cause of death. The research has found some valuable findings worth noting and could be useful for government officers and scholars in epidemiology.
|
3 |
《三言》的死亡故事探討 / A study of death stories in San-Yan金明求, kim,Myung-Go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現實中的人往往囿於當下的生活過程,僅僅關注眼前的人生,而忽略了人生的另一面,就是死亡。每一種死亡方式或死亡類型,以及每一類對於這種死亡方式、類型的體驗與思考,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人們對於生命、存在的考慮與反思。其實在小說虛構的情節,在人們生命與死亡故事為基礎下,常常產生活著與死亡的掙扎、衝突並透射在永恆的生命理想故事上,但以正面活著的角度來探究人生的本質、意義,可能會變得非常複雜、模糊,而且掌握得不大明確,反而從人生本質的反面就是死亡的角度來觀察,以生者在世為主的觀念上所忽略或放棄的值得思索的部份,或許會有啟發的可能性。觀察《三言》每一篇中的人物的時候,看起來似乎只是在一寸紙面上活躍,其實在無限的時間、空間上生動地活著。在生命故事中,可以說集中在生與死的關照,所以每一篇無不是對生死的焦慮、掙扎、表現出不斷的衝突,而且他們處理死亡的方式、態度著墨得非常濃厚。小說人物在作品中以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思考、不同的死亡態度來對死亡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呈現,進而探索總體的死亡的本質與生命的價值。《三言》人物在面對死亡時候的心理變化、死亡的預備、對死亡的思考、超越對死亡困惑等,了解人生的本源,有很大的啟發性。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小說,更生動地表達了人們對死亡難以言喻的複雜心理,而提供對人生意義進行深沈的思考機會。《三言》作品的死亡主題,突破以偏重生命為主的有限局面,對深入地了解「人」,應有些幫助。
本論文各章的分類與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章 緒論
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三言》的刊刻及研究概況。
第二章 義與死——捨生取義的人格理想
作品中表現「重義」死亡觀的不同面貌,如堅持行俠仗義、重視忠烈孝義、呈現結交之義的高尚精神等,雖然在重義的實踐上理想、信念態度不同,但共同觀點是在實現自己理念的時候,或面臨自己義與不義衝突的時候,就誠懇選擇重義的信念。他們將所有生命意志放在「重義」上,來呈現行義的高尚性。
第三章 愛與死——愛的毀滅與再生
「愛與死」強烈精神意志透過人物獨特實現愛情的方式,表現出追求愛情的強烈生命意志。雖然肉體生命不存在、含著冤恨而死、生離死別後盼望重會而堅決守節,但為了心之所愛犧牲自己,在其精神上仍是感到心滿意足的。他們對死亡的態度非常果決,倘若追求不到想望中的愛情,便毫無後悔而實踐死亡。相對而言,一旦愛情出現變化,其所受到的衝擊更不可輕忽,生而無愛太痛苦,所以不得已選擇死亡之路。「愛與死」的主題思想中對於愛情幸福強烈追求的意志更是不容忽略的一環。
第四章 超越死亡——仙境與悟境
「超越死亡」方式來試圖「覺悟」可以分成為「逍遙自在」道教思惟的呈現與「佛門坐化」佛教思惟的呈現。人物達到悟境之前,經過道教、佛教的磨練過程前後的自我全然不同,其人生觀、精神價值都改變了。現實上追求功名富貴之心、生死存亡之事,全轉化為「無常」、「空虛」。精神覺悟之前而歸於道仙、佛門,或通過道教、佛教式考驗而得到覺悟過程來看,都有充分地呈現出以精神覺悟來超越生死,而邁向解脫境界。雖然人物「逍遙自在」、「因果輪迴」的悟境方式不同,都是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來突破堅固的現實生死束縛,而實現超越境界的理想世界。
第五章 結論
以《三言》的死亡主題來著手深入地靠近人生的死亡涵意,我們常常迴避而不敢接近的生命的另外一部份會了解得更多,這就是我們理解人生本質的時候值得切入的面向。《三言》人物的死亡意識並非一味地走向「悲劇性」,反而以獨特的死亡方式來超越生與死的焦慮、解脫死亡畏懼,最後邁向生命理想的國度。雖然每一個人物面對死亡的態度、思考、具體行為不同,但是他們對死亡的思索、困惑、哀傷,比生命的思考更深入、更豐富,所以了解人生本質的時候,有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在內。
附錄 中國的死亡觀念
重點在於死亡觀念的溯源及其歷史進程,如語言文字的溯源、中國民間死亡觀的透視,如喪葬禮俗、先秦諸子死亡觀及其流衍、佛道教的死亡觀及其演變過程、宋明理學的死亡觀等。
《三言》的死亡故事探討
目 次
第一章 緒 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 8
第三節 《三言》的刊刻及研究概況‥‥‥‥‥‥‥‥‥ 13
第二章 義與死——捨生取義的人格理想 ‥‥‥‥ 17
第一節 行俠仗義‥‥‥‥‥‥‥‥‥‥‥‥‥‥‥‥‥‥ 18
一、 堅持俠義不動情愛‥‥‥‥‥‥‥‥‥‥‥‥‥ 21
二、 以孝道為基礎呈現俠義精神‥‥‥‥‥‥‥‥‥ 25
三、 平不平的義士精神‥‥‥‥‥‥‥‥‥‥‥‥‥ 28
四、 「受恩必報」的價值實現‥‥‥‥‥‥‥‥‥‥ 32
第二節 忠烈孝義 ‥‥‥‥‥‥‥‥‥‥‥‥‥‥‥‥‥ 34
一、 襯托忠義精神之「私」的面貌‥‥‥‥‥‥‥‥ 38
二、 以孝道來發揚重義精神‥‥‥‥‥‥‥‥‥‥‥ 43
第三節 結交之義 ‥‥‥‥‥‥‥‥‥‥‥‥‥‥‥‥‥ 48
一、 併糧之交與雞黍之約‥‥‥‥‥‥‥‥‥‥‥‥ 49
二、 知音之交以實現「彈心」、「聽心」之境 ‥‥ 54
三、 結心以同生死 ‥‥‥‥‥‥‥‥‥‥‥‥‥‥‥ 59
第四節 結 語‥‥‥‥‥‥‥‥‥‥‥‥‥‥‥‥‥‥‥ 64
第三章 愛與死——愛的毀滅與再生 ‥‥‥‥‥‥ 67
第一節 死而求愛 ‥‥‥‥‥‥‥‥‥‥‥‥‥‥‥‥‥ 70
一、 倫理阻隔與愛情期望的落差‥‥‥‥‥‥‥‥‥ 72
二、 「同歸於盡」而消除愛冤之衝突‥‥‥‥‥‥‥ 75
三、 解放愛情的執著 ‥‥‥‥‥‥‥‥‥‥‥‥‥‥ 78
四、 團圓夢境 ‥‥‥‥‥‥‥‥‥‥‥‥‥‥‥‥‥ 79
第二節 非愛冤死‥‥‥‥‥‥‥‥‥‥‥‥‥‥‥‥‥ 84
一、 愛情與長恨的不同呈現 ‥‥‥‥‥‥‥‥‥‥ 85
二、 再生與死亡的「同歸內涵」 ‥‥‥‥‥‥‥‥ 88
三、 不容真情的「怒恨」抗訴 ‥‥‥‥‥‥‥‥‥ 92
第三節 生死恩情 ‥‥‥‥‥‥‥‥‥‥‥‥‥‥‥‥‥ 96
一、 生前之情,死後之戀‥‥‥‥‥‥‥‥‥‥‥‥ 98
二、 悲哀心死,弔喪傷感‥‥‥‥‥‥‥‥‥‥‥‥ 101
三、 「同生共死」信念以實現愛情圓滿 ‥‥‥‥‥ 104
四、 「為愛情而守節」的精神昇華 ‥‥‥‥‥‥‥‥ 109
第四節 生離死別 ‥‥‥‥‥‥‥‥‥‥‥‥‥‥‥‥‥ 114
一、 生離與會合的愛情曲線‥‥‥‥‥‥‥‥‥‥‥ 116
二、 相思難忘,盼望重會 ‥‥‥‥‥‥‥‥‥‥‥‥ 119
三、 分離的悲傷 ‥‥‥‥‥‥‥‥‥‥‥‥‥‥‥‥ 124
第五節 結 語 ‥‥‥‥‥‥‥‥‥‥‥‥‥‥‥‥‥‥ 127
第四章 超越死亡——仙境與悟境 ‥‥‥‥‥‥‥ 131
第一節 鬼域幻境後的逍遙自在——道教思惟的呈現‥‥‥‥ 132
一、 看破「鬼趣」、「變魚」後的精神開悟‥‥‥‥ 138
二、 經過現實歷程後的人生省察‥‥‥‥‥‥‥‥‥ 147
三、 成仙考驗而邁向永生‥‥‥‥‥‥‥‥‥‥‥‥ 155
四、 逍遙遊的精神超越‥‥‥‥‥‥‥‥‥‥‥‥‥ 165
第二節 因果輪迴後的涅槃世界——佛教思惟的呈現 ‥‥‥ 174
一、 覺悟色空而修行坐化‥‥‥‥‥‥‥‥‥‥‥‥ 180
二、 解脫三世輪迴業報以成就涅槃‥‥‥‥‥‥‥‥ 186
三、 周遊地獄後體會「天地無私」‥‥‥‥‥‥‥‥ 194
第三節 結 語 ‥‥‥‥‥‥‥‥‥‥‥‥‥‥‥‥‥‥ 202
第五章 結 論‥‥‥‥‥‥‥‥‥‥‥‥‥‥‥‥ 207
附錄 中國的死亡觀念 ‥‥‥‥‥‥‥‥‥‥‥ 219
第一節 死亡觀念的溯源及其歷史進程 ‥‥‥‥‥‥‥ 219
一、 語言文字的溯源 ‥‥‥‥‥‥‥‥‥‥‥‥‥‥ 219
二、 中國民間死亡觀的透視——喪葬禮俗的死亡思考 ‥‥‥ 227
第二節 先秦諸子死亡觀及其流衍 ‥‥‥‥‥‥‥‥‥‥ 231
一、 孔子的死亡觀 ‥‥‥‥‥‥‥‥‥‥‥‥‥‥‥ 232
二、 老子的死亡觀 ‥‥‥‥‥‥‥‥‥‥‥‥‥‥‥ 241
三、 莊子的死亡觀 ‥‥‥‥‥‥‥‥‥‥‥‥‥‥‥ 245
四、 其他先秦諸子的死亡觀‥‥‥‥‥‥‥‥‥‥‥ 247
第三節 佛教的死亡觀 ‥‥‥‥‥‥‥‥‥‥‥‥‥‥‥ 252
一、 佛教死亡觀的變遷——以佛教經典為中心 ‥‥‥‥‥ 253
二、 輪迴報應的思想起點 ‥‥‥‥‥‥‥‥‥‥‥ 255
三、 關注西方極樂淨土 ‥‥‥‥‥‥‥‥‥‥‥‥ 262
四、 嚮往生死涅槃之境界 ‥‥‥‥‥‥‥‥‥‥‥ 264
第四節 道教的死亡觀及其流衍 ‥‥‥‥‥‥‥‥‥‥‥ 266
一、 道教的變遷 ‥‥‥‥‥‥‥‥‥‥‥‥‥‥‥‥ 268
二、 尋求現世快樂之理想 ‥‥‥‥‥‥‥‥‥‥‥ 269
第五節 宋明理學的死亡觀 ‥‥‥‥‥‥‥‥‥‥‥‥‥ 275
第六節 結 語 ‥‥‥‥‥‥‥‥‥‥‥‥‥‥‥‥‥‥‥ 278
參考書目 ‥‥‥‥‥‥‥‥‥‥‥‥‥‥‥‥‥‥‥ 281
|
4 |
資料採礦之簡易系統—以流行病學為例羅家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電腦等高科技的快速成長,進而促進資訊化的過程。資料庫的蓬勃發展,使得資料大量累積,長久之下,卻造成資料過多,資訊不足的嚴重問題。因此資料庫內的知識探索議題也隨之興起,而資料採礦(Data Mining)的過程,更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相同的,預防醫學資訊的發展,流行病學資料庫中亦累積了大量關於死亡統計資料,而這些資料中,隱藏可能存在的知識,能加強我們對疾病進展的瞭解。若將資料採礦的概念應用於流行病學領域,相信必能相輔相成。
本研究的重點在於結合統計軟體 STATISTICA,以Visual Basic 6.0語言開發一個簡易的資料採礦系統之使用者介面,並將資料採礦技術應用於死亡統計資料中。系統中的挖掘方法主要採用敘述統計、交叉分析與多變量分析中的群集分析與區別分析,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室所提供之民國八十三年至八十八年台灣地區人口死亡原因資料,來發現隱藏在資料中的趨勢與模式。 / For the past decade the development in computer technology has advanced so rapidly that it brings forth the enormous supply of data information. As time passes by the data information has been increasingly accumulated yet little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data thus resulting a loss of information which might be of significant. Bearing with the existence of such issue, this research presents the process of data mining as one of the solution.
Similarly, the data base in the field of medical science may have contained a large amount of information. If one can appropriately apply the application of data mining into this huge database then we may be able to extract some valuable findings.
The focus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velop a user friendly operating system using Visual Basic 6.0 and integrates the statistical software-STATISTICA into the operating system. The research applies the application of data mining on the death data provided by Statistics Office, Department of Health from 1994 to 1999. The methods used in this application ar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cross tabulation, cluster analysis, and discriminant analysis of multivariate analysis in an attempt to find out if there is any pattern in the cause of death.
|
5 |
應用Nelson-Siegel系列模型預測死亡率-以英國為例宮可倫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無 / Existing literature has shown that force of mortality has amazing resemblance of interest rate. It is then tempting to extend existing model of interest rate model context to mortality modeling. We apply the model in Diebold and Li (2006) and other models that belong to family of yield rate model originally proposed by Nelson and Siegel (1987) to forecast (force of) mortality term structure. The fitting performance of extended Nelson-Siegel model is comparable to the benchmark Lee-Carter model. While forecasting performance is no better than Lee-Carter model in younger ages, it is at the same level in elder ages. The forecasting performance increases for 5-year ahead forecast is better than 1-year ahead comparing to Lee-Carter forecast. In the end, the forecast outperforms Lee-Carter model when age dimension is trimmed to age 20-100.
|
6 |
台灣地區年齡別死亡率的變遷模式:1950-2004戴伯偉, Tai, po w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無論是試圖理解台灣地區過去五十五年來的平均餘命會逐漸增加的原因,或是台灣地區人口結構成長變化的情形,甚至是探討未來人口老化政策或是追求死亡率法則終極目標等等議題,我們首先應該設法了解過去五十五年來的年齡別死亡率是如何轉變的。而本研究最終目的則是希望能夠提供一個不同於以往傳統人口學的分析方法來觀察我們週遭人口變化的情形。
本研究嘗試運用「網絡結構相似性(Structural Equivalence)」的觀念,先找出具有相似年齡別死亡模式結構的年代,進而區分出擁有不同年齡別死亡率模式的年代階段。再根據不同的年代階段,找出在每一年代類型中各年齡別死亡率是如何進行變遷。
經由網絡結構相似性區分歷年的男性與女性年齡別死亡模式的年代類型,我們可以發現男性與女性的年齡別死亡模式類型,相當類似。根據年與年的網絡結構相似性,男性以及女性在過去五十五年來年齡別死亡模式都可以區分出五個不同的年齡別模式階段。而透過歷年MDS圖形來觀察嬰幼兒人口以及老年人口的年齡別死亡率的移動情形,更可以證明,歷年年齡別死亡模式的變遷和嬰幼兒以及老年人口死亡率改善移動的情形是息息相關。
因此透過結構地位相似性的分析概念以及MDS空間結構距離的呈現,證明了台灣地區歷年年齡別死亡模式的變遷,的確和嬰幼兒人口以及老年人口年齡別死亡率的下降有關。更表示運用網絡結構的分析概念來分析人口事件也是可行的。
|
7 |
死亡與宗教生活:以佛教臨終助念為例王千蕙, Wang,Chien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臨終助念是佛教淨土信仰者所實行的一種臨終處理方式,希望藉由對臨終者說明淨土的可欲、阿彌陀佛的願力,來提起臨終者發願往生淨土的信心;並陪伴臨終者唸誦佛號,以免臨終者因死亡的痛苦而失去信仰;佛教徒相信人的身體死亡後,尚有神識存在,因此在臨終者斷氣後,助念應至少實行八小時。
從宗教史的角度來看,在佛教淨土信仰的脈絡下,信仰者透過對經典的理解與實踐,在以念佛為修行方法、追求解脫生死、投生極樂的修行中,發展出為人助聲念佛的具體行動,這個行動進一步地與「善知識」的觀念產生積極性的轉化與結合,理性地落實到臨終時刻,促成了「臨終助念」的產生。民國初年印光確認了助念的理論與實施方法,並大加推廣,而後隨著大陸佛教人士來台,助念亦進入台灣佛教徒的生活當中。
由於早期信仰氛圍較為傳統,助念實在違背民間的死亡禁忌,因此僅僅實行於少數的佛教徒間。而助念活動在八0年代的興起背景,可歸納為三個因素:一是新興佛教團體對於理念相當強調,並積極投入社會參與,較諸傳統的佛教寺院,其經營策略有明顯的改變,因此在提倡與推動助念活動上,有相當的進展;二是臨終與死亡處理的問題逐漸成形,人們積極地尋求解決的方法,以起於醫療系統中的臨終關懷與安寧療護為最明顯的例子;三是傳統喪葬儀式逐漸喪失其實施的背景與基礎,除了意義的失落外,其制式化與非透明化亦為社會所質疑,人們開始選擇不同的處理方式。
而助念活動造成了三個影響:一、對於佛教團體,助念不僅是對於淨土理念的宣示,也因為其義務性與靈驗性而達到有效的宗教傳播,而助念則成為佛教團體相當重要的服務項目。二、助念與臨終關懷相互結合,佛教團體開始積極推動佛教的臨終關懷,除了吸取臨終關懷的概念外,亦進一步與醫療系統中輔導、心理的相關機制相互結合。三、助念結合了佛化喪葬儀式出現,成為替代傳統喪葬儀式的另一選擇。目前已有許多禮儀社將佛化喪儀納入服務項目之一,而完全採行佛化喪儀的禮儀社,也在佛教徒的促成下出現。
從宗教內涵來說,透過給予生者與死者連結的時間與機會,並提供人們超越此世的意義,臨終助念幫助人們面對死亡、接受死亡,並建立對於死亡的積極態度。實踐方式則是淨土信仰者宗教生活的延續,是一種貫徹始終的修行。而助念所描繪的臨終場景,毋寧是一場臨終喜劇,將死亡由悲劇轉化為生命所必經的歷程,而將悲與喜的決定交在人們的手上,這不僅是人們內心深處所渴望的,卻也是人們所恐懼的,在此宗教欲引導人們理解的便是一種如實的與積極的面對。
|
8 |
婚姻對於死亡風險的作用-保護與選擇機制之比較黃中敏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長久以來,死亡與婚姻狀態的相關人口研究顯示出一個有趣現象-已婚者之死亡率較非婚者來得低,學者並提出「婚姻保護論」及「婚姻選擇論」做為解釋,本研究便立基於這兩個理論,試著分析台灣地區婚姻狀況與死亡類型之間的關係,參考Gove(1973) 的研究針對特定死因-意外死、糖尿病、肝硬化及白血病進行婚姻別差異分析,以了解是否存在婚姻選擇與婚姻保護作用,研究發現如下:
1. 在意外死、肝硬化及糖尿病三項死因死亡率,已婚者的死亡率均較非婚者低,顯示了婚姻保護效果,從非婚/已婚的死亡率相對比例來看,三類死因中以意外死及肝硬化死因的保護效果較為顯著,死亡率差異較大,然而在白血病死因分析上,則未能證實婚姻選擇效果。
2. 男性在已婚/非婚之死亡率差異較大,保護效果比女性明顯。以肝硬化死亡率為例,從最高的死亡率差距來看,喪偶男性及離婚男性的死亡率分別為已婚男性的4倍及7倍,喪偶女性及離婚女性的死亡率則分別為已婚女性的僅高達3倍及6倍,已婚與非婚者的死亡率差異上,男性較女性來得大,這樣的差異也出現在意外死及糖尿病死因上。
3. 已婚/非婚之死亡率差異到50歲以後逐漸變小,婚姻在青壯年階段對於已婚者的保護作用較強。以意外死亡率來說,1990年代,50歲以後未婚、離婚與喪偶者與已婚者的死亡率相對比例分別從2.3、1.8及3.4降到1.8、1.2及1.8,在肝硬化及糖尿病死因上也呈現同樣的趨勢。這種現象可能是因為在青壯年齡時,婚姻代表的是多重利益大量且快速的結合,例如:經濟與生心理需求之滿足,進而降低已婚者的死亡風險。然而到了50歲以上,非婚者經過多年工作,必然累積了足夠的經濟及社會資源,而收入對於健康的影響較婚姻來得明顯,因此降低非婚者的死亡風險,縮小與已婚者的死亡率差距。
4. 在非婚者之中,喪偶者與已婚者的死亡率差異較大(喪偶者最高死亡率均為已婚者死亡率的4倍以上),其次是離婚者,最小的是未婚者。這是因為被動中止婚姻的喪偶者心理創傷影響其生存機會,而離婚者會面臨社會負面評價及離婚前後的衝突,相較於長期維持單身的未婚者而言(處於相對穩定狀態),喪偶者與離婚者的壓力較高,死亡率也較高。
究竟是選擇或保護作用較能解釋台灣情況?從研究中發現,在婚姻保護相關的死因分析皆獲得了證實,但選擇作用相關的死因則未呈現同樣的趨勢,與Gove研究結果一致。這可能是因為藉由死因來探究婚姻選擇作用有其限制,無法藉由特定死因來判斷是否有婚姻選擇效果,所以學者對於婚姻選擇之研究多以全死因死亡率及健康指標進行分析。就研究結果而言,保護作用較能解釋台灣地區婚姻與死亡之間的關係。
在研究限制方面,由於本研究使用的是橫斷面的資料,只顯示死亡時的婚姻狀況,因此,無法瞭解婚姻對健康之長期累積效果,也不能將再婚的狀況考慮進去,建議未來的研究可以進行長期追蹤調查,以能更細緻地了解婚姻變化軌跡與健康之間的互動關係。
|
9 |
死亡率模型之改善―以Lee-Carter與Reduction Factor模型為例王佩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回顧二十世紀的歷程,我們可以看到人類在壽命上的一大進步,認為壽命的延長是人類的最大勝利;但是此壽命延長現象卻視為未來社會中的最主要的挑戰與風險。台灣在1993年六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已突破7%,正式步入聯合國所定義的「高齡化社會」,也正式面臨長壽風險(Longevity Risk)的問題。人口老化所帶來的衝擊,不只是提高工作人口的負擔,它同時也增加政府的養老給付和醫療保險支出,影響社會經濟安全,因此對於未來人口推估的死亡率模型所扮演角色日益重要。本研究以移動平均法和主成分分析兩種不同方式討論不同國家的死亡率變化情形,而後分析廣為人所用的Lee-Carter模型及Reduction Factor模型不足之處,並針對此兩模型不完善部分加以調整改進,建構出適合台灣死亡率的預測模型。
|
10 |
現代醫療對臨終關懷的衝擊與反思陳妤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循著社會脈絡的發展,選擇醫學為最主要的反思對象,企圖探討醫學如何扭轉我們對死亡的認識,以及改變我們對於死亡的觀感。論文所探討的課題主要環繞兩個主軸來加以分析 :
1.醫學介入
分析醫學專業具有那些特質,其特質是如何影響人類生活的諸多面向,特別是介入臨終與死亡的過程、主導死亡發生的時間、空間是怎樣的面貌,此外,臨終者在醫療系統的隔離以及限制之下,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
2.臨終關懷
當臨終期不可避免地延長,反省一般醫療種種的作為,一方面針對醫療行為提出可能的改進措施,以扭轉現代死亡與臨終所面臨的境況,男方面協助患者與周遭的親友面對日益延長的臨終期,使死亡回復過往平和親近與自然的原貌。此外,除了醫療之外,患者在臨終時期,該如何透過心境的轉換以正面地看待死亡?而對於一般人而言,透過對臨終者的關懷,又能得到什麼樣的啟示?種種現代性社會所面對之臨終課題,即是本篇論文擬深究探索的主要論題。
關鍵字:醫療化、臨終、平和死亡、安寧療護
|
Page generated in 0.02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