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水源里居民自力救濟行為解析

侯東成, HOU, DONG-C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般研究自力救濟行為,都著重在集體行為的面向,而未觸及個選擇的層次。本研究 立意從個人參與自力救濟行為的影響因素中,就社會特質,危機感,受害經驗,集體 安全信心諸自變項,評估何者才是決定性因素。並依據這四組自變項與自力救濟行為 參與間的因果關連,建構起一套理論模型。確立了理論架構後,再援取侯崇文與劉幸 義於民國77年7月間,於新竹市水源里所進行的問卷調查資料;從事次級分析,以 檢驗該理論模型。 本研究採用多重迴歸的統計技術,先以逐步迴歸分析,找出決定自力救濟行為參與的 主因;接著以路徑分析,算出各條路徑的因果影響力。得出的結果顯示:社會特質( 性別、年齡、教育、收入)是決定個人參預自力救濟行為的主要因素。也就是說,影 響個人參預的因素中,危機感,受害經驗,集體安全信心等情境變項,都只算是激發 性的中介變項,歸根結底還是受到社會特質的影響。 上述結果意謂著:自力救濟的行為參與,主要為社會弱勢團體,實行社會控制的手段 。因為他們較少使用法律途徑來解決問題,自救式的自力救濟行為,於是成為社會弱 勢團體,由下而來草根性追求社會正義的方法。至於一般所認定為重要的危機感,受 害經驗,集體安全的信心諸變項,會因社會結構位置的差異,而呈顯出不同的變異。 女性,依賴人口,教育程度低,家庭總所得低者,較易於有高的危機感,深刻的受害 經驗,以及對集體安全喪失信心,故傾向採取自力救濟行為。

Page generated in 0.01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