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Tagged with
  • 2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唐才常之生平與思想

陳孝惇, Chen, Xiao-D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代中國由於帝國主義的侵略與壓迫,以及西方文物制度與民主潮流的輸入,提供了 晚清知識份子學習模仿的對象,刺激其新思想的產生,加上對時局的覺醒與反省,啟 發了新的觀念,由於這些因素相互激盪與影響,激起了近代中國思想的劇烈轉變,而 唐才常(一八六七-一九○○)即是處於這樣的環境。本文之作,在探討才常思想的 產生、形成與發展,以及其各種救世主張與自立軍起義在中國近代史上的意義。全文 計分六章,十餘萬言。 第一章唐才常之平生。就其青少年求學經過、推動湖南新政、及領導自立軍起義三個 時期分別闡述,以期瞭解唐才常的一生,並由其交往師友來瞭解何人對其思想的形成 有啟迪之功。 第二章唐才常思想之背景與淵源。思想是時代環境的產物,有主觀因素與客觀背景, 若不察其過去及當時的社會狀況和環境,則無法窺見思想之來源。為了根究唐才常的 思想,必須先認識他所生存的環境,以明瞭其思想之脈絡,本章就滿漢種族的衝突、 清連內政的腐敗、外患頻仍的刺激,以及中國固有思想的啟發、清季今文經學的影響 與歐美思潮輸入的澎湃六個面向加以探討。 第三章唐才常思想探微。唐才常感於外力的刺激,蒿目時艱,就其認識所及,提出改 變中國政法制度結構的主張,企固有效的適應外來的挑戰,雖然他的主張與看法未必 正確,但已盡其時代使命,且對清末民初有著深遠的影響。 第四章唐才常與湖南新政運動。自甲午喪師,湖南一隅展開了啟發民智的運動,唐才 常即為當時新政運動中積極的核心人物,設立學堂學會,創辦學報刊物,設立保衛局 ,無不親身參與,開啟風氣,傳播新思想,影響當時人心甚鉅。 第五章唐才常與自立軍。對自立軍之興起、經過、以及失敗之原因都有所說明,自立 軍起義雖然失敗,卻促使革命勢力代興,造成改革派的分化,由分析自立軍的影響來 明瞭自立軍在中國近代史上的歷史意義。 第六章結論。特別指出唐才常的各種救世主張雖有不切實際之處,但已使國人的眼光 由尊古崇古而轉向前瞻未來,所領導的自立軍起義雖然失敗,但其影響甚為深遠。
2

湖南新政(1895-1898)與近代中國政治文化 / The Hunan reform movement(1895-1898) and 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modern china

羅皓星, Law, Ho S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將重新探討湖南新政的實際成效與其形象的塑造過程。在現今的學界中,對湖南新政的認識受限於維新人士的觀點。因而對湖南新政之認識,往往停留在「新舊之爭」上。此觀點往往過於僵化,侷限研究者的視野。因而,在這種歷史認識的限制下,研究者沒法解釋當時錯綜複雜的歷史事實,故只有去熟悉化,以不同的眼光去重新書寫此段歷史,重新還原當時之歷史時空,才能找回失去的歷史知識。 本論文會先探討地方官吏在湖南新政中的角色與貢獻。江標、陳寶箴、張之洞等人在湖南新政中所扮演的角色相當重要,惟後人對其的認識,往往是經過維新人士而來,因而不免與歷史事實有所落差。所以,重新研究地方官吏的角色,則有助於重新檢討湖南新政之形成過程。 在以往的研究中,對於湖南保衛局在湖南新政的影響力,缺乏深入的研究。事實上,在湖南新政的主事者看來,湖南保衛局是為湖南新政成敗之關鍵。本論文將探討湖南保衛局的興起與頓挫,其重點將放在湖南保衛局的構想之形成,在其實行過程中所遇到之困難,以此作為了解湖南新政的一個側面。在湖南保衛局施行過程中,不同人士都對於保衛局的實行有所討論,亦對於其有所批評。而從保衛局的實施過程中,可以證明這些批評有其道理。不過,由於受到「新舊之爭」思維的影響,後人對於這些批評者,多視其為「守舊」,因而對其言論多以負面眼光看待。事實上,這些批評者也是推動新政的主力。但是,在後來的歷史論述中,往往忽略這些史事。究其原因,與湖南士人之間的論爭有所關連。而這亦是決定湖南新政前途的重要關鍵。 所以,本論文將分析湖南士人之間論爭之起因,以及論爭的經過。在此過程中,不同士人之間因各種原因而產生矛盾與衝突,從而使得湖南新政遭受衝擊。這些衝擊有的來自於湖南士人本身,也有一些是來自於省外。而這些衝擊,很大程度上與康有為有相當密切之關連。湖南新政與戊戌變法在本質上就有所不同,而康有為一派意圖影響湖南新政的發展,引來不少士人的反彈。因此,士人之間開始出現分歧。而反對康有為一方之人士,往往援引省外反對康有為的言論作為思想資源,以抗衝康學,拿回新政的主導權。因此,他們所反對的,只是康有為一派的康學,而非針對西學。 因此,從當時的歷史時空看來,參與論爭的雙方在思想上均沒有太大的分別。他們對於西學,都抱持接納的態度;在新政的事務上,他們都有所參與。但在後人看來,王先謙等人被貼上「守舊」的標籤。因此,這種觀點如何形成?本身就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所以,本論文將探討當時人如何看待湖南新政,並從而形成中國近代政治文化的其中一種特色。在當事人看來,湖南新政並沒有因戊戌政變而中止,在後來仍有所延續。而在日本人看來,湖南士人並沒有所謂的新舊之別。革命黨人和立憲黨人都以湖南新政作為他們的政治本錢,因而塑造一種「新舊之爭」的氛圍。在報刊等傳播媒介的推動下,這種湖南的「新舊之爭」成為當時人的歷史想像,並成為後人對於該段歷史的集體記憶。

Page generated in 0.013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