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4
  • 4
  • Tagged with
  • 4
  • 4
  • 4
  • 4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體態與生活滿意程度之關係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fe Satisfaction and the Body Shape

陳宏萱, Chen, Hong-Hs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現今社會,對於外貌的要求日形亦重,國外有許多文獻探討過外貌在各個層面的影響。外貌包含了相貌以及體態兩個部分,國內研究對於客觀體態的探討多半著重於健康層面,因此本文針對國內較為缺少的環節,以體態做為主軸,探討體態對經濟層面及生活滿意程度等心理層面的影響。 本文以Van Praag et al.(2003)一文的二階層聯立模型做為理論依據,實證方法則採取兩階段工具變數法,在第一階段中以OLS model估計體態對經濟層面的影響,第二階段則利用上述結果帶入ordered probit model中,分析體態對生活滿意程度等心理層面的影響。 結果發現,在台灣社會體態對於經濟層面影響以及整體生活滿意程度影響並不顯著,這有別於國外研究所得之體態過胖和薪資以及整體滿意程度有顯著負相關的結果。但若針對體態內心自我認同度來看,體態對自身滿意程度以及自我認同體態吸引他人程度皆有顯著的負相關。 / Numer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physical appearance has strong economic as well psychological effects on an individual’s well-being in our society. A person’s physical appearance usually is characterized by his or her facial feature and body shape. However, recent studies on physical appearance in Taiwan mostly focus on the health effects of body shape and the psychological outcomes of physical appearance are still largely unexplored. Therefore, this study aims at this important but previously neglected aspect of research on physical appearance by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shape and life satisfactio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model developed by Van Praag et al. (2003), and the empirical approach is a two-stage instrumental variable estimation. Specifically, we estimate an earning equation with the level of income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in the first stage, and then in the second stag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shape and life satisfaction is estimated with an ordered probit model.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body shape does not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an individual’s income and life satisfaction. This result is substantially different from what have been found in previous studies using data from the US and European countries suggesting that obesity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one’s earnings and life satisfaction. However,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lso indicate that obesity has strong negative relationships with the self-reported levels of satisfaction and attractiveness on body shape.
2

洽公民眾對台北市區公所服務品質看法之研究

金玉珍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邁向廿一世紀的今天,公部門之服務品質與效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的關注與重視,從近來我國行政院新內閣閣員甫上任即提出「改善服務態度與效能,貼近民眾需求」、「提昇為民服務品質」做為未來施政重點的情形可見一斑。事實上,服務品質亦逐漸被視為行政機關重要的績效指標之一,而公共服務之良窳與政府施政滿意度、民意是否支持更是息息相關。近年來台北市政府亦以優質、高績效的市政服務作為努力的目標,以提供市民高品質的生活,其成果有目共睹,不僅大大改變了民眾對行政官僚「少做少錯」的刻板印象,更成為其他為民服務機關學習的標竿。而台北市區公所則是與民眾接觸最瀕繁的第一線為民服務機關,關於其服務品質為何?民眾又有何不同的看法?引發本研究之興趣。 本研究係參考Zeithaml et al.等學者提出之服務品質觀念性模式、「SERVQUAL」量表及Cronin & Taylor的「SERVPERF」法作為理論基礎與研究架構,對於台北市十二個區公所之洽公民眾,進行服務品質與滿意度之實證研究,以瞭解洽公民眾對於區公所服務品質因素之重視程度與滿意度間的關係,以及民眾心目中對各區公所之滿意度評價,以建構出適合台北市區公所服務品質之衡量構面,並驗證本研究所建構模式之適用性,以供區公所未來持續提昇服務品質之參考。 為達上述研究目的,經由相關文獻的探討及問卷調查的方式,利用統計軟體SPSS將蒐集資料加以分析,最後得到本研究之結論及建議。本研究結果發現: 一、透過次數分配表得知,二十四項服務品質項目中以「承辦人員處理案件正確無誤」、「民眾申辦之案件均能在處理時限內完成」最受洽公民眾重視,「員工的服裝儀容整潔」、「中午及週六彈性上班」最不受民眾重視;滿意度評價方面,「承辦人員會主動告知確實的服務內容」、「區公所環境舒適美觀」的滿意度最高,而以「中午及週六彈性上班」、「民眾能利用網路、電話、傳真洽公,不用親自前往」的滿意度最低。 二、服務品質項目利用主成份因素分析,萃取出民眾對區公所服務品質之主要構面因素。在重視程度方面,共有「迅速保證性」、「關懷標準化」、「現代實體性」、「可靠性」等四個構面,而滿意程度方面則有「可靠回應性」、「同理心」、「現代實體性」等三個構面。 三、透過t檢定、One-Way ANOVA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得知,民眾之人口特性及每個月洽公次數對區公所服務品質之看法及評價僅部分有顯著差異存在,其餘則無不同。重視程度會因年齡之不同而有差異存在,滿意程度方面則會因性別、年齡、教育程度的不同而有不同之評價。 四、從區公所差異分析之結果顯示,各區公所洽公民眾對區公所服務品質構面因素之重視程度並未有顯著差異,而在滿意度的評價方面,民眾的知覺卻有顯著差異存在。 五、民眾對區公所各項服務業務之瞭解、熟悉程度經統計後發現僅在「普通」的層次,而透過相關分析得知,民眾之瞭解程度與其對區公所之整體滿意水準間有相關性存在。 六、經實證分析發現,區公所之整體服務品質與民眾之整體服務滿意水準間有顯著相關,即各區公所在服務品質之表現越好,民眾之滿意水準越高。 七、統計結果發現,各區公所洽公民眾對各區公所之整體滿意評價多在「滿意」的程度,僅有兩個區公所的滿意度被評價為「普通」。
3

政令宣導刊物讀者研究:以「高雄畫刊」主動索閱者閱讀動機與滿意程度試析 / A study of the Uses & Gratifications of the part of the Kaoh siung Pictorial active readers

宗靜萍, Ping, Tzung Ching P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昔日資訊缺乏的年代裡,政令宣導刊物曾經是民眾獲得有關政府訊息的 重要管道。但隨著時代的演進及傳播媒介的多樣化,閱聽眾獲得資訊的管 道及種類亦隨之增加。以往以消息來源為主、採單向傳播、未能確實了解 閱聽眾需求及掌握閱聽眾特性的政令宣導刊物,面對重視行銷策略的的各 型雜誌,因應之道即是找出目標閱聽眾,然後根據其需要重新加以設計訊 息內容,並形成獨特的風格。本研究以高雄市政府新聞處發行之「高雄畫 刊」主動索閱者為研究對象,以郵寄問卷的方式收集資料,然後以單因子 變異數分析、T 考驗、相關等統計方法,分析主動索閱者的人口變項、接 觸「高雄畫刊」行為、親身傳播行為及政治心理取向的不同是否對閱讀 「高雄畫刊」的動機與閱讀後的滿意程度有顯著差異。
4

應用電腦資料庫系統執行策略之研究

邱怡寧, Qiu, Yi-N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我國使用資料庫系統的情況,及未來使用的趨勢。第二 部分是綜合文獻和實證研究的結果,就高階管理階層的支持、電子資料處理部門的配 置、建立系統的程序,以及和應用部門間的聯繫等方面,提出結論與建議。論文大綱 如下: 第一章:導論:研究目的、方法與限制。 第二章:資料庫系統。第一節資料處理方式的演變與趨勢,第二節資料庫系統簡介。 第三章:我國應用資料庫系統的現況。第一節我國使用資料庫系統的現況,第二節使 用者的特性分析,第三節未採用者之原因分析。 第四章:我國應用資料庫系統之機構執行策略分析。第一節人才資源,第二節高階管 理階層的支持,第三節資料管理師之設置,第四節資料庫系統發揮的功能,第五節系 統的整體滿意程度及問題。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第一節結論,第二節建議。

Page generated in 0.018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