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
  • 1
  • Tagged with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資訊服務業發展之政治經濟分析:以台灣、南韓為例

張育誠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的研究假設,認為政府在指導投資、研發和貿易的決策,這種計畫性的指導經濟行為,對於扶植某種產業發展可能有影響力量。而政府的引導結果,又受到制度性安排以及創新政策效能的影響。在Wade針對台灣經濟發展經驗所做的研究中提出了「管制市場理論」,認為東亞新興國家經濟的亮眼表現,便是因為在政府引導下進行高度生產性投資、集中開發關鍵產業所致。經由回顧台灣、南韓資訊服務業的發展歷程,可得知於一九九○年代時兩國間的發展狀況差異仍不大(無論是政府提出的推動政策、措施、產業發展面對的困境,還是產業的發展狀況)。但到了近兩、三年來的資料顯示,台灣資訊服務業的規模至少已落後南韓達三倍以上。兩國的發展狀況真正開始出現大幅差異,始自於一九九九年後。在前文對台灣與南韓產業政策進行在政策評比時,已發現兩國政府都有將資訊服務業列入重點發展產業,同時兩國政府所採用的政策工具項目也多雷同。不過仔細深究後,卻發現南韓的產業扶植政策在選擇與跨產業整合性上較佳,也更重視並鼓勵廠商進行全球性的外銷活動。而台灣政府雖然在政策內容中有提到對外銷的重視,可是卻未對於國內廠商缺乏外銷意願的狀況提出實際的改善措施。另外,在環境面評比與產業界面評比部分,南韓也都優於台灣。這一方面除了證明直接相關的產業扶植政策對產業發展有所影響外,塑造有利於產業發展環境的政策,其對於產業扶植成功與否的影響力亦很大。資訊化與寬頻網路的佈建過程,需要受到由上而下、由政府主導推動才可能於短時間內擴大普及。另外,對照過去南韓政府扶植財團、近來扶植新創企業,與台灣政府任由業界自行發展、競爭,成為中、小型企業林立的狀況,也證明企業結構的確會受到政府相關政策影響。既然兩國政府同樣將資訊服務業列為重點發展產業、將資源集中投入扶植發展,為一種指導、計畫型態的經濟發展模式;也都有推動資訊化建設、鼓勵新興企業投入該產業。那麼,之所以會產生差距,就在於發展過程中政府在集中與引導的力量上有所差異。換言之,台灣、南韓雖然都採用集中式資本主義的發展模式,但政府對該產業的態度與其扮演角色,會造成產業推動結果產生不同。

Page generated in 0.015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