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Tagged with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明代方志中的孝感神異:兼論其比較宗教之意涵

潘信羽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的重點是分析、詮釋孝感事蹟的宗教意涵;取材的範圍,則大致以明代成書的方志為主,時間斷限大約是在萬曆以前。本研究首先梳理孝感此一宗教文化建構物,其中的感應論述——感應邏輯無疑是孝感敘事得以建立的基礎。中國宗教的感應觀從漢代成形以迄明代,所具有的一貫特徵,並結合明代善書功過格帶來的思想轉變,與孝感事蹟並置檢視,試圖解讀當時的宗教心態。其次,針對孝感事蹟,採取量化統計,以鳥瞰的角度掌握明人如何理解、定位孝感的知識分類。抑有進者,孝感的神異色彩與敘事特徵,是地方文人筆下的建構物,它具有一套「標準化」、「格式化」的敘事策略。此種業已形成體例的書寫形式,筆者將進行剖析與探討,從中可進一步地歸納出孝感事蹟的性質與敘事類型。其四,孝感所衍生出的諸多議題,包括中國人的命數觀、報應思想、氣感論、代償性的犧牲、孝道實踐的激烈性、幼教與親子關係等,本研究亦將進行審視。最後,本研究希冀帶入比較宗教的視野,更深入地分析孝感義行事蹟的性質。有鑑世界各宗教皆具奇蹟觀,筆者選擇《新約全書》,與中國的孝感義行事蹟參照,試圖呈現不同文化脈絡的宗教邏輯,對於奇蹟的認知、詮釋以及神異之出現,有何同異,並進一步地思考人與上蒼(或上帝)之間的關係,以及人與自然環境的連帶。有關奇蹟背後反映的宗教權威,筆者將以中世紀教廷封聖的情況與孝感的官方追認相比,藉由訴諸奇蹟個案的真實性,兩者呈現的態度上落差,顯露宗教權威的不同介入、滲透方式。
2

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宗教文化理念在漢譯中的再現—以《卡拉馬助夫兄弟們》的文化概念詞iurodstvo和chudo為例 / On the representation of concepts "holy foolishness" and "miracle" in the novel "The Brothers Karamazov" by F. M. Dostoevsky in the Chinese translations

王世旻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杜斯妥也夫斯基長篇小說《卡拉馬助夫兄弟們》問世已超過一世紀,作家原文擬傳遞的宗教文化理念,對漢譯本讀者仍存在許多迷霧與不解,本論文擬探討杜斯妥也夫斯基長篇小說《卡拉馬助夫兄弟們》中突出的人物形象--「聖愚」,以及承載「神蹟」的人事物。「聖愚」作為俄羅斯宗教文化特殊的標誌,近年來廣受學界討論,惟從漢譯作品的角度,從文化翻譯的立場而言,鮮少有人以語言文化人物類型作分析,本論文將透過研究語言文化人物類型,在各式各樣翻譯作品版本的使用情境對比下,尋找出文學翻譯中所再現的俄羅斯文化情境,並嘗試給予各翻譯作品版本作評價。

Page generated in 0.010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