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46
  • 38
  • 8
  • 3
  • 1
  • Tagged with
  • 50
  • 50
  • 21
  • 16
  • 15
  • 15
  • 15
  • 14
  • 13
  • 11
  • 11
  • 9
  • 8
  • 8
  • 8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再現觀點的色情研究:解讀A片「常識」

徐郁喬, Yu-chiao, Hs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長久以來,反色情女性主義所謂「色情貶抑、客體化女性」的理論和主張,大都透過色情內容的分析或實驗室研究之結果獲得佐證,本研究則嘗試從另一個新的角度--解讀色情「常識」,來探討分析色情對女性的貶抑與客體化。 基於Kappeler「色情研究應從內容取向轉移到色情再現結構的分析,也就是在討論色情的內容之外,同時探究色情生產者、色情消費者及色情的社會意義、功能與影響等」的理論,本研究嘗試從人們日常生活中有關A片的觀點和說法中,分析A片在我們的生活世界以及在人們的認知中所形成的意義,並進一步探討這些意義如何服務於男性利益以及再製既有的性別意識和不平等的性別關係。 本研究整理相關論述以及問卷調查的結果發現,A片的觀看顯示男性集體對女性的偷窺、客體化;透過A片的消費則複製、加強了男性對性和對自我、身體形象的有限認知以及男性將強暴等同於性刺激、性愉悅的自我中心與優越意識。 人們以「觀看無罪」、「生理需求」合理化A片存在與觀看A片行為的說法,顯示出父權社會一貫服務男性利益、替男性脫罪的立場。從本研究分析結果亦可看出,A片所代表的幻想、再現層次的開放多元,並不一定有助於現實生活層次的開放,而A片情節(如強暴劇情)也可能透過模仿而跨越再現,成為真實的一部份。
2

夜店空間的社會生產:以信義計畫區為例

劉倚帆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從台灣在地歷史經驗切入進行耙梳,首先試圖釐清當代台灣本地所謂的「夜店」文化邊界。進一步的,以信義計畫區為例,我將把夜店放進全球消費社會脈絡當中檢視,援引Lefebvre的空間分析架構,分別從從物質與符號生產過程面向,對夜店內外的地景進行考察;同時也從消費者的空間感知層次,以消費者在其空間內部的身體姿態為分析對象,藉以從Lefebvre所提出的空間三元架構,分別說明並統整台灣本地夜店的空間生產過程。 研究發現,自九〇年代以降,循著「亞太金融中心」的發展邏輯,信義計畫區被刻意發展為全球節點,其地景型構乃是一種專屬於中產階級之消費殿堂的刻意打造;輔之以晚近台北市文化政策的施為轉折,在消費社會的脈絡當中,地景型構與政策施行等來自於政治力量的具體社會實踐,成為信義計畫區中的夜店提供節慶式享樂活動的基礎。 而在信義計畫區的夜店當中,就音樂部分而言,其所提供的主流音樂品味至今電音與嘻哈並陳,乃是歷史推演的結果,夜店DJ藉由音樂的播放培養了消費者的次文化音樂資本,對消費者來說,其音樂知識的累積也多僅在此一空間內進行,離開夜店之後則未必會提昇自己相關的音樂素養。 在夜店空間的視覺呈現方面,其透過通道的安排、酒精飲料的販賣,以及其整體裝潢風格所欲型塑的不同於日常生活想像的非日常性,作為遮掩其理性空間安排的表徵,實際上,為避免在此一空間發生過度失序的行為,除了服務生之外,夜店空間內尚有安管人員與監視器的配置,防止諸如性、暴力、偷竊,即使用禁藥等等逾越行為,目的在於維繫消費者在消費過程當中的安全,同時也創立並維護店家的聲譽。而對消費者來說,其多順從信義計畫區夜店的空間要求,以企圖在高級豪華的信義計畫區夜店空間當中,扮演一個稱職合宜的消費者。 就此而言,透過其內部空間的理性安置與空間氛圍的刻意型塑,夜店空間乃是一個由政經力量及消費者共構之專業化娛樂休閒場域,從而失去了Lefebve所希冀的成為嘉年華式差異地點的潛能。
3

「毒‧戒」-名人毒癮的新聞再現

賴奕帆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每隔一段時間娛樂圈就會爆出藝人吸大麻或服食禁藥、毒品的零星事件,直到2006年,一連串藝人因疑似吸食大麻,引起演藝圈一陣風波,也造成媒體對於名人毒癮新聞的大幅度報導,引起社會大眾對名人毒癮的討論與重視,但每篇新聞所再現出的名人毒癮樣貌並不一致。故本研究欲透過觀察這些名人毒癮的新聞,探討媒體如何再現此議題?對於名人毒癮新聞中的消息來源引用為何?不一樣的報導主題呈現了什麼樣的報導語氣與輪廓?而這些分佈與內容是否會因媒體不同而有差異? 本研究以《蘋果日報》與《聯合報》兩報為分析樣本,分析期間以2006年12月至2007年年底,名人毒品相關新聞作為分析樣本,共取469則新聞,用內容分析法檢視兩報名人的毒癮新聞的呈現,並觀察此類報導的特性。 研究結果發現,名人毒癮新聞因名人身份有九成為娛樂圈人士,故版面最多分佈於「影視娛樂」版,其次因為名人身份的可看性與聚焦性,版面分佈也多為「頭版/焦點/要聞/話題」版。而國籍分佈有九成為「台灣地區」的名人,顯示台灣媒體仍偏好報導台灣地區的名人為主的毒癮新聞。 從名人毒癮新聞的主要議題分佈,可以得知其主要議題多圍繞在「道歉、懊悔的告白、戒毒後向善或以此作為反毒宣導」、「違法行動之偵察」以及「受此牽連的負面程度」這三項,由此可知,這些名人毒癮的新聞報導的主題與重點並不在於提供毒品的相關資訊或是健康、政策議題,而是注重在名人在毒品事件中的發生過程、影響與其自身告白。這也表示媒體藉著框架的過程,凸顯名人在毒癮事件中其態度而非健康議題。 在媒體差異方面,儘管兩報都偏好引用或是採訪當事人的意見為新聞之主要消息來源,但《蘋果日報》引用「當事人」為消息來源的比例最高,而《聯合報》則偏好引用「檢警調或司法人員」;在新聞版面上,《蘋果日報》多將此類新聞置於「影視娛樂」版,亦即小報的特徵在於投注相對較多的注意力在運動、醜聞和流行娛樂,以及名人或一般人的私生活。從報導主題而言,《蘋果日報》報導主題最多的為「受此牽連的負面程度」,而《聯合報》則以「道歉、懊悔的告白、戒毒後向善,提倡反毒或作為反毒宣導」為最多,前者多強調吸食毒品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多為揭露個人隱私或負面消息;而後者則是藉由這些道歉、戒毒向善的新聞來做反毒宣導,表示其給名人改過的空間較多,也相較傾向於向善正面的報導。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兩報在報導此類新聞時,在「毒品或毒癮健康或政策等方面的相關資訊」的報導主題上都是偏低的比例,表示兩報對此類新聞多僅限於事件的追蹤或單純的後續報導,皆未能提供民眾更深一層的健康資訊。 本研究主要研究報紙媒體如何呈現名人毒癮新聞,檢視新聞媒體在處理名人與毒品議題時,著重的面向與關心的議題,但對於受眾對於此的觀感與影響並未多做著墨,建議日後研究者可以朝閱聽人對此議題的看法與理解去研究,或是朝「毒品與病犯的社會建構」面向進行探討,並可進一步與媒體再現的歷時性變化對照比較,如此才能對藥物濫用有更客觀全盤的瞭解。
4

台灣電視新聞報導爭議女性之負面形象研究

呂雅惠, Lu, Ya Hu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探討女性在各種媒體中呈現的形象之研究數量繁多,但以「電視新聞」作為一種媒介類型,探討在電視新聞中女性的形象是如何在電視新聞這個特殊的文本上被呈現的研究卻付之闕如。台灣的電視新聞競爭激烈,經常為了收視率而錙銖必較,電視媒體成為了一窩蜂追逐八卦新聞的嗜血者,台灣的媒體幾乎年年都以「壞女人」為劇本,炒作驚世駭俗的新聞題材。本研究以電視新聞的報導作為分析的對象,希冀找出在電視新聞中這種被歸類為「壞女人」的爭議性女性是如何的被呈現,這種女性因為其哪些爭議性特質而成為媒體的焦點,進而被大眾消費。研究方法以量化內容分析法,分析台灣九家電視新聞台如何報導三位具爭議性的女性及其形象為何。
5

新聞論述中的青少年用藥-以K他命為例 / Drug use among adolescents in the news narratives-A case study of Ketamine

劉秀亞, Liu, Hsiu Y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K他命自2006年起蔚為潮流,成為年輕族群偏好使用的娛樂性藥物。除了社會中對管制藥物既存的負面認知,青少年用藥行為也引發許多爭議討論,包括使用藥物是否導致生產力下降、用藥是否會危害他人安全、將過量使用藥物者視為犯人是否恰當,以及次文化無涉政治反叛,單純為了享樂放鬆的觀點。在各方論述的競逐下,媒體如何報導這些新聞卻鮮少有研究關注。本研究旨在探討媒體如何建構青少年用藥議題,以哪些主題為多?是否與特定時期有關?凸顯了哪些人的觀點?使用K他命的青少年被框架為何種樣貌?是否與主題、消息來源有關?又是否因媒體差異而有不同?新聞文本的再現反映出隱含在社會文化中如何看待青少年用藥的價值觀? 為解答上述問題,本研究採取量化內容分析與兼具質量性的框架分析二部分,分析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聯合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與《蘋果日報》的青少年使用K他命新聞,總共304則。 在量化內容分析部分發現,青少年使用K他命新聞以「純淨新聞」寫作形式最多,最常出現在「社會/焦點」版面,最主要的新聞主題為「犯罪案件」,引用比例最高的消息來源為「檢警調實作人員」。本研究也依報導數量分布的多寡,將新聞區分為二種時期:派對檔期與平時。在派對檔期,「春浪/春吶音樂節」、「用K的新奇方式」主題顯著較多;在平時,媒體則偏重「犯罪案件」主題。 在內容分析的框架類別部分,本研究發現新聞主角最多被再現為「被害者」和「標新立異的逸樂者」,「加害他人的罪犯」次之,「過量使用的病人」和「初次使用的好奇者」框架所占比例偏低。特別的是,在隸屬「初次使用的好奇者」新聞中,最優先消息來源為「政府單位/官員/政治人物」,代表媒體在看待年輕的K他命使用者時,也傾向採用政府單位的預防禁止觀點。主角框架因媒體不同而有顯著差異,《蘋果日報》最多再現用K青少年為「標新立異的逸樂者」,《聯合報》則凸出用K青少年的「被害者」樣貌。 在質化框架論述分析部分,整體來說,用K青少年形象以負面居多,在「標新立異的逸樂者」、「加害他人的罪犯」以及「初次使用的好奇者」框架中,論述皆呈現譴責意義,透過斥責或訝異用藥者的失序行為,甚至危害他人的作為,來指出K他命藥效是造成犯罪的原因。用K青少年被再現為「標新立異的逸樂者」比例偏高,在此類範本中若涉及春浪/春吶音樂節主題,「轟趴」、「搖頭」、「嗑藥」、「藥頭」等負面隱喻不斷出現且相互扣連,將問題責任歸諸青少年集體,雖然實際上用K玩樂可能是某部分人的作為,但此種描述法卻無形污名化所有參與活動的青少年,也加深墾丁音樂節與「毒」連結的既定印象。 媒體高度依賴警方對青少年用藥現象的詮釋觀點,而用藥青少年被再現為社會正規秩序的破壞者,當其作為次要引述來源時,較多是坦承犯刑或否認,兩相對照下,善惡對立的劇本凸顯出年輕用K者的負面形象。此外,新聞論述除了鋪敘移送法辦、建議將K他命改列二級毒品管制等處理方式,傳統倫常規範也透過家長的痛心呼籲帶進此議題的價值詮釋上,顯示出藥物使用的適當與否,在我們的社會文化中,依然被定位成犯罪問題和道德瑕疵,故心理治療觀點與次文化聲音被報導的比例不高。 媒體納入精神醫學觀點,看待用藥者為「過量使用的病人」比例偏低,也極少提及持續使用K他命產生的主要問題其實在於心理層面對藥物的依賴。即便彰顯前述看法,文本中出現的專家也單純只有臨床醫生和精神科醫師,未見其他輔導協助人員的角色,後續配套措施資訊介紹也仍不夠充足,青少年使用K他命行為在此論述鋪敘中,被建構成不必導入心理諮詢及家庭輔導的問題。 用K青少年被再現為「被害者」的比例最高,並可細分為「被人利用的中介」和「無知的女性弱者」二種範本。前者的新聞主角因無知被藥頭或販毒集團利用才進行販運製毒等犯法行為,且文本中多半形容其深具悔意的態度,因此得到較正面的詮釋和同情憐憫。至於女性誤用K他命遭致身心損害,卻因其態度不夠堅定而必須替後果負上部份責任,性別意識型態超越了管制藥物是單一導因的認知,亦可見污名女性的端倪。 最後,透過分析結果,本研究希望能提供後續傳播研究對青少年娛樂性用藥、過量用藥等議題的重視,並建議媒體工作者深化本身知識,納入多元視角,在報導中區辨K他命和其他管制藥物(如海洛因、安非他命、搖頭丸)的藥效差異,並依情境、處遇、使用者個人區分使用藥物的程度,如此才能傳達較多方資訊,並建立大眾的藥物知識和健康素養。政府面對青少年用藥行為,除了現行的控管方式外,可再參考荷蘭藥物政策中的「減害」思維,來重新審思我國藥物政策的實際有效性。
6

康拉德《黑暗之心》中再現的暴力 / Violence of representation in joseph Conrad's heart of darkness

林松燕, Lin, Song-Y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後殖民主義的觀點下,一部「描寫異域」的文學作品,已不再被視為是對殖民地的「寫真」或忠實表現,而是被「解碼」成一種殖民暴力的再現和想像。本論文採取「對位閱讀」(contrapuntal reading)策略,探討《黑暗之心》這部小說對歐洲文明的批判。本論文的基本觀點是:通過一種「暴力再現」,對他者的論述將導致一種「自我認識」和「自我彰顯」的行動,這種自我理解的行動,是通過以「對他者的暴力否定」為工具而獲得表現的。在西方本體論與形上論的約制架構下,「異文化」的形塑是根據歐洲定做的真理和本質來拼湊的,而不是根據歷史的真實。 《黑暗之心》是一部以非洲剛果為目的地的探險故事,但其內容卻並未觸及非洲的文化與社會。做為一部探險文學,《黑暗之心》是一部「歐洲觀點」的探險,一種固著於種族和帝國的殖民想像。對故事中的主角馬羅和克茲而言,「非洲」不是一個導致歐洲文明崩解的強硬體系,而是一種歐洲與非洲之間「權力滿載」的約定,使得「歐洲式的縱欲」成為現實。 本文第一章討論馬羅「邊界論述」的曖昧性:對非洲的負面呈現夾雜著對帝國主義的軟弱批判。馬羅對殖民主義的雙重態度,正是《黑暗之心》的立足點:在揭發帝國主義意識形態卑鄙野心的同時,又通過澄清和辯証帝國主義理想模式,鞏固了帝國主義的典型。第二、三章從「後殖民理論」探討「他者再現」的文本權力觀:通過將第三世界化約成西方道德形上學的範疇,西方得以塑造和管制異己的世界,進而再次議定和確認西方世界的優越性。第三章則分析表現在馬羅「猶豫敘事」的風格下,一個「異族」歷史和語言所遭到的凐沒。第四章以自種女性和克茲的非洲女僕為對照,討論《黑暗之心》的女性角色。 本文的結論是,非洲只是一面鏡子,它折射出歐洲人最原始的感官。對他者的塑造就是對自我的確證,異域的前往是一種中心的回返。對歐洲文明的曖昧批判和對他者的「暴力再現」,構成了《黑暗之心》對一個消逝中的歐洲主體的最後眷念。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t-colonial theory, a literary work depicting alien territories is no longer considered as truthful portrayals but is decoded as a violence of representation in Western imagination. This thesis employs a “contrapuntal reading”to explore Marlow's vacillations in his critique of European civilization. In Marlow's vacillations between corrupted and ideal imperialism, a concrete world of the other hemisphere is rendered silent and invisible in Marlow's narrative. The Africa and Africans are invisible in that they are transformed into a negative and abstract category which contributes to Marlow's moral and metaphysical meditations. Through a negative representation of the Africa as an alien other which holds the wicked power the Europe does not possess, Marlow achieves his self-revelation and maintains his European identity. Africa is relegated to a category opposite to the West and is deprived of any concrete reality of history and language. Africans are reduced to function as a negative mirror which reflects the primitive psyche of the European self. The first chapter explicates the ambiguities of Marlow's narrative which is located in a border terrain, a tension between his disclosure of a ferocious imperialism and his ineffectiveness to criticize. Marlow takes an ambiguous stance to imperialism; he offers contradictory versions of imperialism: one a harsh denunciation of imperialist exploitation, the other a reluctant endorsement of imperialist civilization. The effect of his vacillations is his appeal to cultural and racial solidarity. The second and the third chapters examine the fiction from the viewpoints of post-colonial theories as formulated by Edward Said. The purpose of these two chapters is to unveil extreme subjugation of history and language in the racial Other deployed among Marlow's reflective narration of vacillations and hesitations. Chapter four discusses the function of female characters as a negative trope in the fiction. Both white women (the Intended and Marlow's aunt) and the native women (Kurtz's African mistress) occupy marginal yet essential parts in Marlow's narrative. The conclusion is that Heart of Darkness participates in the very ideology the fiction attempts to expose and destroy. Despite Marlow's effort to step outside the circle of imperialistic premises and to expose their fallacy, ther are still blind spots to the most acute and sardonic critic's perception.
7

權力的再現與再現的權力:新華網的川震新聞攝影之政治性意涵 / Photographic representation of Chinese authoritarian regime: the political connotations in news photographs of 2008 sichuan earthquake by xinhuanet

吳雅樂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新聞攝影在中國的發展脈絡與西方國家不同,不僅在於攝影與紀實攝影引入中國的時間背景正處於中國政經混亂的年代,使得新聞攝影的地位無法獨立,另一方面,也在於1949年中國政局變革後,政府當局對新聞媒體的掌控,使得新聞攝影內容受政府政策影響和干預。 本研究以影像角度,探討2008年中國四川省汶川大地震這一重大災難新聞中,新華網照片中所隱藏的影像訊息結構。研究者以官方媒體機構新華網站上的川震專題新聞照片系列作為研究對象,透過符號學與論述分析方法,釐清影像所再現的黨政宣傳機制、中國媒體的宣傳工具地位受箝制情形、影像訊息所構築的意識型態內容,並探討「政治正確」與新聞媒體在影像上的自主空間縫隙。 研究發現,在川震災難新聞的處理上,照片內容呈現:(一)影像元素呈現正面的訊息,但正面訊息的層次多元;(二)影像修辭符合「中國特色」和「愛國主義/民族主義」情懷;(三)影像元素不脫離政治正確和政治權力結構的框架。於是,透過研究發現,可解讀到:新華網的新聞影像亦以正面的手法宣傳國家形象,只是,這些框架中的影像元素中仍藏有「意外的」敘述事件,即,那些未被放大的訊息和刻意隱藏的「新聞事實(大多為負面訊息)」在「和諧、設計過的場景」內,有時反而顯得突出而明顯。 可見,正面或負面的新聞訊息,在選取和框架上並不如文字訊息那樣容易或簡便,也因此,中國媒體受到政治權力運作問題,在新聞影像呈現上,產生更多的探索空間。
8

解讀報紙中的「大陸遊客」—以 《自由時報》、《聯合報》為例 /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Tourists in newspaper-Take the Liberty Times and United Daily News for example

楊佳寧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分析解讀報紙中的大陸遊客,以政治立場親綠的《自由時報》和偏藍的《聯合報》做為研究範圍,探究報紙媒體所建構出的大陸遊客意義與形象及其形成因素,並解讀大陸遊客形象的意義。 研究方法方面,本研究採取內容分析法及個案論述分析法兩種研究方法。在內容分析法上,本研究於開放第一類大陸遊客來臺一週年間,選取大陸遊客為報導主題的新聞共699則,進行分析。個案論述分析中,本研究選擇「達賴與熱比婭事件」探討媒體在事件中對大陸遊客的呈現。 整體研究結果顯示,《自由時報》和《聯合報》在大陸遊客相關報導主題上皆以「政治」為首,其次為「經濟」議題;然而臺灣報業的發展歷程使得報團對政治各有其立場進而影響產出的新聞文本,因此《自由時報》對大陸遊客的報導以負面為主,傾向將大陸遊客建構為中國干涉臺灣內政的政治工具,有危害臺灣國家主權之可能,且對臺灣經濟發展並無助益;《聯合報》則以正面報導為多,將大陸遊客建構為臺灣經濟的活水,強調大陸遊客的消費能力,看好其對臺灣發展成長的影響;兩報對大陸遊客唯一相同的建構為缺乏觀光文化素養。
9

PARSEVAL measuresに基づく漸進的構文解析の定量的評価

INAGAKI, Yasuyoshi, MATSUBARA, Shigeki, KATO, Yoshihide, 稲垣, 康善, 松原, 茂樹, 加藤, 芳秀 01 October 2007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10

依存構造に基づく用例文検索手法とその評価

加藤, 芳秀, 江川, 誠二, 松原, 茂樹, 稲垣, 康善 01 March 2009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Page generated in 0.023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