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6
  • 6
  • Tagged with
  • 6
  • 6
  • 2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明代方志中的孝感神異:兼論其比較宗教之意涵

潘信羽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的重點是分析、詮釋孝感事蹟的宗教意涵;取材的範圍,則大致以明代成書的方志為主,時間斷限大約是在萬曆以前。本研究首先梳理孝感此一宗教文化建構物,其中的感應論述——感應邏輯無疑是孝感敘事得以建立的基礎。中國宗教的感應觀從漢代成形以迄明代,所具有的一貫特徵,並結合明代善書功過格帶來的思想轉變,與孝感事蹟並置檢視,試圖解讀當時的宗教心態。其次,針對孝感事蹟,採取量化統計,以鳥瞰的角度掌握明人如何理解、定位孝感的知識分類。抑有進者,孝感的神異色彩與敘事特徵,是地方文人筆下的建構物,它具有一套「標準化」、「格式化」的敘事策略。此種業已形成體例的書寫形式,筆者將進行剖析與探討,從中可進一步地歸納出孝感事蹟的性質與敘事類型。其四,孝感所衍生出的諸多議題,包括中國人的命數觀、報應思想、氣感論、代償性的犧牲、孝道實踐的激烈性、幼教與親子關係等,本研究亦將進行審視。最後,本研究希冀帶入比較宗教的視野,更深入地分析孝感義行事蹟的性質。有鑑世界各宗教皆具奇蹟觀,筆者選擇《新約全書》,與中國的孝感義行事蹟參照,試圖呈現不同文化脈絡的宗教邏輯,對於奇蹟的認知、詮釋以及神異之出現,有何同異,並進一步地思考人與上蒼(或上帝)之間的關係,以及人與自然環境的連帶。有關奇蹟背後反映的宗教權威,筆者將以中世紀教廷封聖的情況與孝感的官方追認相比,藉由訴諸奇蹟個案的真實性,兩者呈現的態度上落差,顯露宗教權威的不同介入、滲透方式。
2

民初直魯豫盜匪之研究( 一九一二∼一九二八)

吳蕙芳, WU, HUI-F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全部共一冊,十餘萬字,除緒論與結訥外,正文部份分為六章十九節。 第一章說明盜匪產生的時代背景,分由政治、軍事、經濟、社會四方面來論述。 第二章說明盜匪產生的種類、巢窟與分布。 第三章說明盜匪產生的組織、規律與隱語。 第四章說明盜匪產生的武器、戰術與習性。 第五章說明盜匪產生的禍害,分別解釋盜匪燒殺、劫掠、綁票三種惡行及慘狀。 第六章說明盜匪產生的影響,包括政治外交方面與社會經濟方面。另外,還對直魯豫 方志內記載的匪亂事件加以統計,除借此來看當時匪亂情形的嚴重程度,並可作為前 述各項說明的另一個論證。
3

清代臺灣方志中藝文志之研究

張鈺翎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方志的編修是文化的儲存,卷帙浩瀚的方志,其囊括的空間涵攝府、廳縣等行政區域,所記載的時間又具連貫性,是清領時期遺留下的重要文化資產。而藝文志的纂輯猶如文化積累過程的印記,透過本論文檢視方志藝文志,解讀清領時期臺灣古典文學的創作群組及其創作取向。 本文研究範疇限定在清領臺灣212年間(1684年-1895年)已出版之臺、澎方志;而府、廳縣志、采訪冊中,凡有〈藝文志〉一門者,皆為討論之文本,計有《臺灣府志》、《重修臺灣府志》(周志)、《諸羅縣志》、《鳳山縣志》、《臺灣縣志》、《澎湖志略》、《重修福建臺灣府志》、《重修臺灣府志》(范志)、《重修臺灣縣志》、《續修臺灣府志》、《重修臺灣縣志》、《澎湖紀略》、《續修臺灣縣志》、《澎湖續編》、《彰化縣志》、《噶瑪蘭廳志》、《噶瑪蘭志略》、《淡水廳志》、《澎湖廳志稿》、《澎湖廳志》、《苗栗縣志》、《臺東州采訪冊》、《恆春縣志》、《鳳山縣采訪冊》24本。 在第一章緒論中,敘述研究動機、研究現況,並確立研究範疇。第二章先行將「藝文志」釋義,界定正史藝文志與方志藝文志纂輯方式的差異;再探索清代臺灣方志纂修的時代背景與情形;並依編纂者對藝文志文體區分為15類;進而對方志中的「凡例」、「小序」、「總論」、或編纂者之詩文唱酬,尋繹其的文學觀點,以為其甄錄詩文之標準。第三章則就藝文志之內容,分為三組作者群,分別以其身分類型作作品內容的探討,得知文士於創作過程,一般多侷限於既定的傳統詩文觀,若遭逢重大環境變易,如山河變色、行旅異域,均足以影響其興感及創作題材,故明末遺民詩人詩作多假時節以興金甌缺損之感;至若流寓文士眼見與內地迥異的山川氣候、人文習俗,常將景物行諸吟詠或訴諸文字;而臺澎本土新興文士,除創作大量詠物紀勝詩文外,亦有省視地方動亂、反思風土民情的作品。第四章則以藝文志中作品的書寫形式,以「結構」、「辭采」、「意象」三面向探論之;藝文志作品之作者群承自中國古典文學的脈絡,又加以明清八股取士的舊習,以致於詩文結構大多跳離不出既有的窠臼,然而透過本論文的舉例疏證,可見其強力於辭采的經營;雖然在意象的審美意識上,未有及於同時期內地文士的創作,然而文學的抒情言志作用已然呈現,不論是示現實境,或託物詠懷皆有可觀的面貌。第五章總結本論文研究成果、研究價值。
4

《枋寮100番地誌》:地方志的數位實驗創作 / In No. 100, Fang-Liau : An Experiment of Digital Chorography

呂 凌慧, Lu, Ling Hu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數位地方志—《枋寮100番地誌》是創作者對於家與土地的追尋與紀錄。透過新媒體iPad為敘事平台,運用新媒體敘事的互動性、行動與多媒體特色,將文學的創作結合空間系統,賦予地方志閱讀立體的空間感知。 本創作蒐集了中和枋寮在地歷史、人物與故事,並以地方的片段影像、聲音勾勒枋寮的輪廓與地方感。在敘事上,轉化原來以時間作為陳述順序的地方志結構,提出「空間」概念作為敘事主題。內容安置在地圖的經緯度間,由讀者透過街道的介面設計,展開地方內容的探索與漫遊。作品進一步結合定位與主動推播,創造在地閱讀的互動情境,內容對應著讀者所佇立的當下,空間的今昔對比形成「此在」、「此曾在」的跨時經驗。 數位地方志的互動閱讀體驗,賦予地方閱讀空間與探索的趣味,使地方志文本不再只是單向、平面的陳述。對於中和在地人而言,閱讀的過程是一場地方記憶的召喚;對於外地讀者,作品賦予漫遊者一種穿梭時空的地方體驗,提供不同觀看地方的角度與視野,文本意義皆內涵著觀者獨特的地方經驗、感受與記憶。 / "No. 100, Fang-Liau" is a chorography that displays the history of streets in Fang-Liau, Zhong-he District (中和枋寮) through an application on iPad/iPad mini. Using the iPad device as a communication platform, the project was carried out by the interactive design components, mobility, and features of “digital narrative,” in contrast to the traditional context of history. Contents of digital chorography are built base on “space” rather than the timeline structure; the design then brings user an interactive experience in reading: This project gathered local history, culture and stories of Fang-Liau; with the input of local images, video clips, audio track, and old photos of the residence, the literature is combined with space, creating a 3D perception of reading/experiencing the chorography. To enhance the sense of space, the stories are stored in a location database for user to retrieve. The “street view” interface of UI/UX design provides user the function of exploring in the context and finding stories they may be interested in, as if they’re wondering in physical space. In addition, the function of Global Positional System (GPS) and Location-based Service allows the system to notify user where they are, telling them historical stories of the place and showing them what the surrounding was like in the past. Integrating the function of visual and sound, users are immersed in the atmosphere of “space” and can further get a glance of what daily lives were like in the past. For local residents, the application can actually recalled their emotions and memories according to their own life experiences; for visitors or travelers, on the other hand, the application provides an innovation way of accessing Fang-Liau.
5

西施故事源流考述

葉仲容, YE,ZHONG-R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研究目的:西施惑吳興越是人們都早已耳熟能詳的一段歷史,然而,遍查歷史,卻未曾見有這段記載。本文即是在考證西施其人的真實與否,及其與吳越歷史之間的關系,進而歸納出西施故事演變的緣由及過程。 二、文獻:西施二字最早出現於先秦諸子中,而故事初型起自吳越春秋及越絕書。此后,歷代的文學創作及地理方志均續有所見。直到明浣紗記傳奇,西施故事可謂成熟定型。接下來的倒浣紗及東周列國志等,或可視為故事的再創造。故本文的文獻資料,起於先秦,迄於明代,上自經史諸子,下至札記方志,涉獵廣博。 三、研究方法:本文以人物主題及故事情節的溯源及演變歷史為主,屬於「主題學史」方法的運用。因故事的發展是隨著歷史的脈絡前進,故全文結構也是循著歷史的軌慫,做縱盄的探討。但遇關鍵性問題時,則暫時跳出時間的先后次序,而加以橫向的分析,可說是以時間為經,事件為緯的交錯方式組成。 四、研究內容:全文除首章緒論、末章結論之外,再分六章。第二章述正史中所呈現的吳越歷史。第三章探討西施其人之起源及故事初型。第四章由魏晉至元明的文學作品中有文人士夫對西施故事的推動創造。第五章則由歷代方志看民間傳說的因襲附會。第六章專就浣紗記傳奇,看西施故事的成熟與定型。第七章探討故事定型后的承繼與再創造。 五、研究結果:西施乃是先秦時即廣受歡迎的美女代稱,到了東漢,才在稗官野史的附會中成為吳越歷史的一部分,而美女故事一直是最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的,西施故事於是在文人士夫及地方傳說的創造因襲中,漸漸孳乳壯大,終於由一虛構體變成動人凄美的成熟故事。
6

戴東原學記

鮑國順, BAO, GUO-SH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戴東原嘗分古今學問之途有三:曰義理、曰考證、曰文章。 本書分上下兩篇。上篇述東原之生平、著作與治學,下篇分論東原之學術。 上篇第一章:東原之生平。以東原年譜為主,並述其家世。 第二章:東原之著作。東原治學之範圍甚廣,舉凡經、哲、小學,以及天文曆算、地 理方志、機械物理等,無所不窺,故其著作,包羅宏富。失所憑依。本章搜集東原著 作,自撰者四六種,纂校者二十種,並附東原遺墨一種,計六七種,視前人所集者為 獨多。乃詳考各書之著作動機、經過、成書年代、以及版本。章末並附「東原著作互 見表」、「東原著作繫年」二表,俾便檢覽。又本書中費篇幅最多者,厥為水經注一 段,其書有關東原人格甚巨,故歷來正反兩面之辯論,極為激烈。 第三章:東原之治學。東原一生論學,可分為三階段。自其早歲持義理第一,考證第 二,文章第三之觀點頗力。唯此所謂義理,乃指程朱之義理而言。 下篇第一章:東原之經學。 第二章:東原之哲學。東原論學之依歸,厥在義理──經過訓詁考證得之六經孔孟之 義理,既已如前述,則義理固為東原學術之最具價值者可知,故近世治戴學者,大多 用心於斯,皆能深知東原學術之大本者也。東原哲學著作,以「原善」與「孟子字義 疏證」為最重要。其整個思想系統,即建立於「生生者化之原,生生而條理者化之流 」之認識上。 第三章:東原之小學。其論文字、聲韻、訓詁三者未始相離,且尤以聲韻為之樞紐, 建立清代小學之系統,而弟子相傳,更造成一代顯學。其論六書,一以許敘為主,謂 其次第名目當為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注、假借。又謂指事、象形、形聲、會 意四者,字之體也;轉注、假借二者,字之用也,所謂「聖人復起不易斯言」也,其 論至今猶有從之者。蓋東原以互訓釋轉注,雖嫌於泛濫無歸,而以引申解假借,則正 為許叔重「令長」之原意也。在古音學上,東原初分古韻為七類二十部,繼改為九類 二十五部。其說有下列三特點,第一:二十五部全用喉音字標目。第二:入聲九部之 獨立成部及其與平聲諸部之分配。第三:祭部獨立及脂微諸□去入之分配。 第四章:東原之天文曆算表。天算學在東原治學系統中,亦為基礎學科之一。故欲通 經明道,自不得不措意於此。 第五章:東原之地理方志學。東原之校水經注,乃生平大事業之一。 第六章:東原之文學。義理、考證、文章三者,在東原之心目中,文章始終未能超出 於義理、考證之上,此乃東原一貫之論學態度。 第七章:其他。本章所述,包括東原之校讎學與物理學。東原在校讎學上之成績,大 抵即表現於乾隆三十八癸已入四庫館以後所校成之官書上。 此論東原學術始末,最有見地,而「歸於自得」四字,尤為不易之論。大抵言之,惠 、戴之別,即在一求其古,一求其是,而「古」與「是」之間,高下遂分,戴學之優 於惠學,二百年來,固早有定評矣。然則數乾嘉學者,端以東原為首,可謂確論也。 /

Page generated in 0.024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