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4
  • 4
  • Tagged with
  • 4
  • 4
  • 3
  • 3
  • 3
  • 2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財產犯罪中之所有意圖-以竊盜罪為中心 / The intention of property crimes

洪瑋嬬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之研究範圍為「財產犯罪中之所有意圖」,為集中討論,將以竊盜罪作為討論之核心來鋪陳。財產犯罪佔了刑法法典極大篇幅,也是侵害個人法益犯罪中很重要的犯罪類型,而財產犯罪中中常會有「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此一要素,但所有意圖之概念、內涵在我國的討論並不多,實務上更有對所有意圖、使用竊盜之範圍等見解不統一而影響判決結果之情況。「所有意圖」此一法律概念若是定位不清,必會陷入難以適用之困境,進而影響到整個財產犯罪之處罰範圍,因此本文的目的在於釐清「所有意圖」此一法律概念。 本文於第二章說明財產犯罪體系,指出以所有意圖為構成要件的犯罪,並說明竊盜罪的保護法益及其對所有意圖之影響,在第三章將先提出我國學說與實務對「所有意圖」的見解,統整出其異同,歸納出其共通點後細分成各個要件分別探討,再對各個學說實務上之共通要件作檢討後,舉出其可能不足之處,分為排除意思與利用意思,在第四章、第五章分別處理,並且以比較法之觀點,從日本的學說與實務對所有意圖之研究出發,提出本文之見解及解決方案,以期能對「所有意圖」提出一個實際可行之定義及標準,解決實務上的適用問題及對學說之爭議提出一己之見。
2

從「竊取」線上遊戲的虛擬財物探討刑法上的電腦犯罪罪章之適用

顏邦峻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大約在民國九十年間,發生了線上遊戲裡,玩家在遊戲中獲得的金錢以及裝備被竊取一空的案件,由於當時尚屬於新興型態的電腦犯罪,還造成警方是否要受理這種案件的爭論,由於『偷竊』所謂的稀有裝備或遊戲貨幣-也就是竊盜線上遊戲中稀有裝備或是遊戲貨幣,也就是所謂的「竊取」在現實社會裡僅是一種儲存在電腦中的「電磁紀錄」,是否是刑法上的犯罪行為,在當時曾引發爭議,有鑑於此類案件越來越多,而法務部的函釋是認為電磁紀錄屬於刑法所保護的動產,因此竊盜或詐欺線上遊戲中之遊戲貨幣或是稀有道具亦能成立刑法上的竊盜或詐欺罪,不過這樣的說法是否是正確的?引發本文的研究動機。 第二章先討論虛擬財物是否是現實生活上所欲保護的財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在線上遊戲中竊盜、詐欺遊戲中的道具、裝備」此種犯罪行為,在民國九十二年以前未增訂刑法第三十六章「妨害電腦使用罪章」時,實務與學說,是怎樣適用當時相關刑法規定?進一步蒐集實務的判決,從中整理實務的看法,再輔以學說的解釋加以分析評釋實務的判決,最後再提出本文的觀點。 第三章則是在新法適用下實務判決的觀點,並且觀察新舊法的適用下,實務與學說是如何適用刑法第二條之規定,到底是屬於事實變更?還是法律變更?並且介紹外國立法例提供參考。 由於電腦科技日新月異,電腦犯罪手法也不斷推陳出新,舊有的刑法條文以不能因應現代的電腦犯罪案件,為了因應新型態的電腦犯罪案件,於民國九十二年六月三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刑法修正案,刪除了現行刑法第三百二十三條將電磁紀錄擬制為動產的規定,而且增訂了刑法第三十六章「妨害電腦使用罪章」來處罰實務目前發生的電腦犯罪行為。然而,令本文好奇的是,修法過後是否就可以解決線上遊戲裡遊戲貨幣或是稀有道具的竊盜行為?況且增訂刑法第三十六章的目的就是要針對當前越來越多的電腦犯罪案件有刑法上的規範,不過增訂之後是否就能如立法者所期望的能夠涵蓋並解決當前的電腦犯罪案件?因此第四章則是對於增訂刑法第三十六罪章各條之評析,不僅是要透過立法理由探求立法者的真意,還要輔以學說與外國立法例對於新修法的法條做徹底的剖析。 第五章結論則是針對是否必要新增刑法第三十六罪章提出否定的看法,而建議採取如同美國立法的方式,針對客體對象(政府或個人)、情節嚴重性(損害是多少金額以上)……等,透過特別立法的方式,將新興的網路與電腦犯罪以危險犯之特別立法加以防制。
3

少年機車竊盜犯與贓物犯之行為相關因素研究

張景然, ZHANG, JING-R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依據美國犯罪學者赫許(Hirschi )所發展之「社會控制理論」為架構修 訂台灣地區適用之少年犯罪傾向預測量表,進而考驗少年機車竊盜犯及贓物犯行為相 關因素與正常少年、犯罪少年的差異情形。 在研究方法上,以台灣地區北、中、南三地犯罪少年及正常少年1288名為對象,主要 採自陳式「青少年活活適應量表」及「偏差行為量表」為工具,而以多因子變異較分 析、逐步迴歸分析、區別分析及典型相關分析等統計方法分析資料。 研究結果主要發現:ぇ機車組與犯罪組在依附、投入、抱負、信念及偏差行為等因素 上均有顯著差異。え機車組與正常組在依附、投入、信念及偏差行為上均有顯著差異 ,而在抱負因素上無顯著差異。ぉ預測犯罪傾向以偏差行為效果最佳;而預測偏差行 為,則依次以依附、信念、投入、抱負等因素效果較佳。 根據上述發現,研究者提出減少少年機車竊盜與贓物犯罪事件發生之對策,以期改善 少年犯罪問題的繼續惡化。
4

我國與美國聯邦對身分竊用法律之比較研究 /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identity theft related laws and practices of Taiwan (R.O.C.) and U.S.A

徐子文, Hsu, Tzu Wen Daniel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因為資通訊科技之普及發達,提升經濟、社會活動的便捷性並豐富人們的生活品質,但一面兩刃,它同時也蘊藏了新興犯罪的機會,對經濟、社會活動之正常運作帶來威脅。其中,身分資料偷竊及身分冒用(以下簡稱「身分竊用」),已然成為資訊社會時代嚴重的新興犯罪之一。「身分竊用」一般俗稱為「身分竊盜」,其係由英文原文identity theft直譯而來。其實身分無從竊盜起,英文原文的identity theft其實也是簡稱,完整的意義是identity theft and assumption,係指行為人未經授權擅用他人用已表彰其身分的證明或資訊,從而冒用他人之身分,遂行各式活動。本研究為求接近其實際文意內涵,在本研究中將其譯為「身分竊用」。 同為自由開放和高度科技化之社會,美國法律制度和社會機制環境雖與我多有不同,但其面對相同問題時的所受之影響和相對處理方式,或可為我國在處理同類問題時之參考。美國在身分竊用之相關法律,自從1970年代以降,至少制定20件以上的相關法律。先是從個人金融隱私權的保護著手,如在1970年制定《公平信用報告法》(FCRA)、1974年所制定的《隱私權法》(Privacy Act)。1998年則進一步制定通過《身分竊用嚇阻法》(Identity Theft and Assumption Deterrence Act),明文規範「身分竊用」為刑事犯罪行為。《身分竊用嚇阻法》最重要價值是確認了身分被竊用的人也是犯罪被害者,相較於之前只有因犯罪者使用身分竊用手法而被詐騙失去財務的人才被認為是受害者 ,有了很大的進步。而之後的法律制定和實務處理即朝向個人資料保護、身分竊用預防和損害抑制,以及執法訴追等方向前進。 本研究以身分識別理論為起點,探討身分竊用在現代資訊社會中之角色和因身分識別資料被竊取冒用所發生之行為對個人社會和經濟的影響,蒐集美國聯邦自1970代迄今所制定和處理身分竊用相關之法律並予以摘錄分類,最後比較兩國對身分竊用問題處理之異同,並嘗試提出借鏡調和應用的建議。本研究蒐集整理,並將其群組為四種類型。分別是:(一)身分竊用罪法群;(二)個人身分證之相關法群;(三)消費者信用報告法群,以及(四)個人資料保護法群。 本研究發現,我國和美國雖然均面臨到身分竊用的問題,但因為國情和制度的不同,所受到的影響程度和所採取對應問題的方式也因此不同。例如:我國和美國在對個人識別號碼的態度和處理不同,美國是盡量打破個人利用單一獨特(unique)號碼進行識別的機制,而我國則是大量的使用。在個人身分證明文件上,我國較為統一,美國則較為分散,迄今尚未有全國統一性的身分識別證。在個人識別資料庫的建置和運用上,我國相對集中,美國重分散。我國對個人資料的保護是遵循歐盟模式,採取從上而下立法的方式。相反的,美國在個人資料保護作為上比較傾向建置一個結合法規、命令和自我管理的架構,而非由政府制訂的單一法規,係採由下而上模式。我國現在使用的國民身分證和身分證號在實體世界所建構的通用身分識別體系,因為個人資料庫雖分散但可集中連線查詢管理的特性,其在身分竊用防制機制的優勢因此建立。美國在對抗身分竊用問題所採取的方式雖因為國情和歷史的不同而和我國有相當程度的差異,但其在犯罪嚇阻控制上特別注意建立執法機關的查緝能力、訴追工具和司法機關量刑裁判的嚇阻效益,仍值得我國學習。本研究對於「美國聯邦量刑委員會」在其《量刑基準》上針對身分竊用罪的量刑考量及該委員會如此設計之源由稍有描述,或可為後續研究或實務參考之用。 / Identity theft is a form of stealing someone's identity in which someone pretends to be someone else by assuming that person's identity, typically in order to access resources or obtain credit and other benefits in that person's name. The first victim of identity theft is the person whose identity has been assumed by the identity thief and this person can suffer adverse consequences if they are held accountable for the perpetrator's actions. The other victims are those who were defrauded by identity theft tactics. Along with the prevalenc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dentity theft is becoming a great threat to common people and even to national security. This study has collected more than 20 pieces of U.S.A. federal acts and statutes that related to combating identity theft problems. This study then categorizes then into 4 groups, namely 1) identity theft criminalization; 2) national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system; 3) consumer credit report; and 4) personal data protection. In the mean time, this study also collected related laws and Taiwan (R.O.C.) for comparison. The government organization structures and legal systems between U.S.A. and Taiwan (R.O.C.) are very different, though the common goal of fighting identity theft is the same; the measures are quite different as well. In short, in terms of laws and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system, the U.S.A. is more decentralized while in Taiwan (R.O.C.) it is more centralized. Taiwan (R.O.C.) has a national-wide and unified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system that put it in a better position to respond and mitigate to identity theft impacts. On the other hand, from the law enforceability aspect, the study finds the U.S.A. provides better tools to law enforcement agencies and prosecutors to bring the offenders to justice in court and the judges have relatively more clear guidelines for case consideration and sentence.

Page generated in 0.014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