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Tagged with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梁僧寶之等韻學

陳光政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聲韻之學,約言之,有古音、今音、等韻三者,尤以等韻焉最有條理且最為細密,等韻包括組成字音之各種要素,如韻之等第、開合、重輕、內外轉,聲之部位、清濁及調之平、上、去、入等。等韻不明,則古音今音亦不能明,余所以研之,此其一。 近人趙蔭棠等韻源流言等韻之分期及其變遷,曰: 第一期:等韻之醞釀——六朝至唐宋。 第二期:等韻之成二——兩宋 第三期:等韻之改革——元、明、清。 第四期:等韻之批評及研究——明清至現代 梁僧寶屬清人,其書大異乎早期之等韻圖,余所以研之,此其二。 宋元乃等韻大盛時期,雖皆標明為今音而設,然門法林立,或異名同實、或同名異實,梁氏書則綜合眾說,解蔽障,闡宗旨,余所以研之,此其三。 梁氏歸字之多, 羅之廣,遠勝一切等韻書,余所以研之,此其四。 宗元等韻書甚多衍文、闕文、訛字、誤等,梁氏書則考覈精確,準此可以廣校前修之疏,余所以研之,此其五。 梁氏之等韻著作有切韻求蒙與四聲韻譜,求蒙旨同韻鏡、七音略、四聲等子、切韻指掌圖與切韻指南等書,體例亦出於宋元韻圖,韻譜則為梁氏首創,切韻系之音幾盡納於韻 之中,形同韻書又似韻圖,實兼兩者之長也。 愚論之重點在於校注全書之單字音,旁參韻鏡、七音略、四聲等子、切韻指掌圖、玉篇、廣韻、集韻等書,逐字逐圖均經對照比較,舉凡闕列、訛誤、互異者,皆按次標出與校訂,可觀者或在此也。
2

明代等韻學之研究

林平和, LIN, PING-H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等韻之學,辨字母之清濁,別韻攝之開合,按等尋呼,據音定切,以考人聲自然之音 ,亦以進一步說明反切之法。因其主要表現反切圖,故稱為等韻圖;若未譜成圖表者 ,則號曰等韻書。等韻本是審音之學,亦即字音分析之學,儻能曉暢等韻,則可以藉 考古音,並探研今音。 明清之際,等韻鼎盛。此期等韻學家,容或不滿宋元韻圖門法之煩瑣,以及反切之弊 端,故提倡等韻之革命,廢除門法,變等為呼,改良反切,並特重時音。而研究明代 等韻者,民國以降,雖有陸志韋之記藍荿韻略易通、記筡孝重訂司馬溫公等韻圖經, 記畢拱辰韻略匯通、金尼閣西儒耳目資所記的音,趙蔭棠之讀葉秉敬韻表札記,字學 元元述評、明清等韻之北音系、等韻源流,劉德智之韻略易通中入聲字與廣韻入聲字 的比較研究,莊惠芬之韻略匯通與廣韻入聲字的比較研究,詹秀惠之韻略易通研究等 。然或囿於入聲字之探討,或單篇之論文,或與清代並論,雜糅寡要,又有疏漏,而 獨明代等韻學之綜合研究,則闕如也。又中國之語音,至有明丕變,官話通行,韻少 聲簡,可謂今日國音之遠祖。今為闡述明代時音,探究中國語音之演變,追溯國音之 源,以補等韻學體系研究之闕,則明代等韻學之綜合研究,實刻不容緩,故有撰述本 篇之志焉。 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緒論,綜述二十七種等韻著作之書名、分類,作者姓氏籍貫, 聲母、韻母、聲調之主張,以及各書特見;並揭舉明代等韻學廢除門法、芟夷繁瑣, 注重時音、變等為呼、改良反切、採用拼音諸特質。第二章等韻圖之研究,據聲母與 體例,析為三節:首節敘述南派聲母存濁系統十一種韻圖,次節敘述北派聲母化濁入 清系統七種韻圖,第三節敘述外籍人士拼音韻圖。第三音等韻書之研究,分述八種等 韻書。第四章結論,總歸明代等韻學之成就,並略評得失,次述對於清代等韻學與民 國國音之影響,終列存疑與未見之諸說。文中博採通人,不分古今,所引述者,皆明 著出處,未敢掠美。

Page generated in 0.027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