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3
  • 3
  • Tagged with
  • 3
  • 3
  • 3
  • 3
  • 3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中華民國經貿外交之研究(1949-1979) / The research of trade diplomac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1949-1979

王文隆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對戰後中華民國外交的批判中最為嚴厲的一點,或許是「漢賊不兩立」。這樣的責難,幾乎抹煞了中華民國政府及外交官員們在政府遷台以來的外交努力,使得這一段看似已然定論的歷史,彷彿就是一段充滿挫折與敗退的過去。然而,不能否認的是,中華民國政府至今仍存續於台灣,且存活得極好,政府在外交及經貿上的作為,也確實頗具成績,不盡然如僅以邦交國數量看來地一無是處。本文便基於此,重行考察政府遷台之後,面對國際冷戰局面的變化,利用其看得見的手,以外交和經貿間的搭配,透過刻意的貿商活動及刻意的貿商阻撓,以國際為舞台謀生存、圖空間的努力。對外經貿實為中華民國政府捍衛、開拓外交關係上,極為重要的一項,隨著台灣這一經濟體的成長,也加重了中華民國政府在國際間的重要性,使中華民國政府在今日仍得以堅強的經貿實力為後盾,與諸國來往交流,從外交拓展經貿,到經貿鞏固外交,這是一條必須以歷史縱深觀察的發展脈絡。
2

我國經貿外交之研究

陳素敏, CHEN,SU-M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從我國退出聯合國后,外交工作一直低迷不振;相對地,我國經濟快速成長,雖然 正式外交不彰,但卻仍與一百余國維持密切的經貿關系。近來,隨著經貿實力增長, 國人與外界是接觸日多后,對我國日益孤立的正式外交關系感到不滿,故近來國內要 求外交突破的呼聲日高。 如何落實爭取邦交或擴大與無邦交國家的實質關系,筆者認為目前東西關系緩和,各 國外交政策略多務實化,故在國際關系中,軍事因素降低,經濟因素提高,注重國內 經濟發展。因此,我國或可藉日趨雄厚的經貿實力,提供對外經濟援助,鼓勵海外投 資及配合發展經驗,以協助發展中國家之開發過程,增進雙方關系,以此做為外交突 破點。 但因近來我國經濟也面臨一波波挑戰:各國的保護主義、日益強大的競爭對手、國內 環保問題、勞資糾紛、自力救濟層出不窮等,在此「內擾外患」下,迫使我國經濟策 略也須有所轉變,才能化危機為轉機。 故在本論文中,首先對「經貿外交」內涵做一介紹;其次,分析我國經貿策略與外交 策略如何相輔為用;最后,檢視經貿外交的預期效果。所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內容 分析法;研究範圍,包括貿易、海外投資、對外援助及國際經貿合作四個子題;研究 目的,期從政經層面研擬出適當策略,以保持并強化經濟實力及突破外交困境。
3

後金融危機時期日本對東協國家之經貿外交政策

李蕙珊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 緒論 在一九九七年的金融風暴以前,日本對於加入東南亞區域整合的過程並不積極,但對日本而言,不論從安全或經濟角度來看,東南亞地區一直是日本非常重視的一塊。從日本對東南亞國家採行的外交政策,更可以看出每個時期日本外交思維的轉變,然而金融風暴以後,中國崛起的因素也勢必將為日本與東協國家的雙邊關係帶來巨大的影響。 第二章 福田主義下日本對東南亞國家之經貿外交政策 一、 東協是在冷戰思維下因應情勢所需成立的組織,其發展可以分為五個時期,而「等距離外交政策」更展現了出色的外交手腕。從政治面及經濟面,東協國家對日本的重要性更不在話下。 二、 觀察日本對東協國家外交政策的變化,依據不同時期可分為四種類型,其中又以「福田主義」為日本外交政策的轉捩點。 三、 日本與東協國家的經貿投資關係一開始起於戰後賠償問題,雙方貿易也因此再次展開。從戰後到八0年代,日本對東協國家的直接投資以及雙邊貿易額不斷上升,ODA更是逐年增加以保障資源來源及擴大海外市場,一九八0年後則加入「分擔責任」的概念。 第三章 金融危機後日本對東協國家之經貿外交政策 一、 一九九七年的金融危機為整個東亞地區帶來巨大的影響,一方面造成東協國家經濟重創,也暴露了東協國家長久以來在經濟、政治面存在的問題,另一方面在加深了東協國家內部的凝聚力,此外在處理危機的過程中和其他大國的互動,也改變了東協國家與外部國家的關係。 二、 一九九七年的金融風暴給雙方的經貿關係帶來衝擊,但隨著東協國家景氣的復甦,貿易數量與規模也慢慢恢復至原來的水準。此外由於區域主義的發展,日本更展現了與東協國家積極洽簽FTA的決心。日本對東協國家的直接投資則上升緩慢,相較之下對於中國的直接投資則快速增加。 三、 金融危機中日本積極給予東協國家援助,並提出一連串的計畫,也由於金融風暴的影響,日本給予亞洲的ODA大不知道說幅增加,其中又以給予東協國家的比例最高。今後日本和東協各國將進行更深一層的經濟聯繫,強化區域合作,而日本對東亞的ODA戰略也將遵循這樣的方針。 第四章 日本與東協、東亞高峰會之關係 一、 日本與東協國家的對話機制,包括多邊國際組織與雙邊論壇,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東協—日本論壇」,另一個則是「東協區域論壇」。除此之外,日本也積極利用各種公開場合和東協國家進行對話。 二、 中國投入區域合作的契機為一九九七年的金融危機,從此之後中國與東協國家的關係快速發展,而東協長久以來和日本的關係緊密,因此被視為挑戰日本在東亞地區作為領導角色所建立的經濟秩序。 三、 東亞共同體的建構,儘管有許多問題尚待解決,但也象徵東亞地區新秩序的形成,更成為日本、中國角逐東亞區域領導者的戰場,此外美國的態度也是關鍵性因素。 第五章 結論 中國的崛起確實給日本與東協帶來影響,但日本對東協國家的影響力是無庸置疑的,這種影響力不論是將來在「日本—東協全面經濟合作框架」或「東亞共同體」的建構上,都能繼續發揮作用。

Page generated in 0.021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