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3
  • 3
  • Tagged with
  • 3
  • 3
  • 3
  • 3
  • 3
  • 3
  • 3
  • 3
  • 3
  • 2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第一次辜汪會談兩岸談判行為分析 / Cross-strait Negotiations: A Study on the First Ku-Wang Meet.

鄭世熙, Cheng, Shih Hs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眾所矚目的第一次「辜汪會談」在辜振甫與汪道涵握手、坐上談判桌、簽署協議後落幕,兩岸從此進入一個充滿變數的「談判時代」。無論台灣兩千萬人如何看待這次的辜汪會談,也無論各界對這次會談的定位呈現多大的認知差距,兩岸關係從對抗、隔絕到走向談判桌,已是種必然的發展。如此的時代意義,正是從事本文研究的基本動機。   面對兩岸談判時代的來臨,能否從第一次「辜汪會談」雙方的談判行為中尋出脈絡,作為兩岸日後談判的範例,是本文所欲深入研究之處。而文中除了對兩岸的談判行為作客觀的分析外,亦關心該會談對台灣所造成的衝擊與影響。藉由辜汪會談獲得啟示,使我方政府在面對中共這麼一個實力強大、戰略目標明確且戰術手段靈活的談判對手時,能夠步步紮實、開拓勝機,正是本文研究期許達到之目的。本論文分為五章,十四節,共計十萬餘字。第一章為導論,選寫本論文之研究動機、目的、方法、途徑、範圍與架構。第二章則將一般的談判概念及中共的談判理念作一歸納說明,並概述兩岸事務性談判。第三章說明第一次辜汪會談前兩岸關係的發展及會談的完整經過。第四章則分析台灣與中共雙方在會談中的談判行為,並以第二章所提之談判概念加以檢視。第五章結論,探討第一次辜汪會談對現階段兩岸關係及國際關係呈現的意義,並對會談作一綜合評析,以期台灣能自此次會談獲得啟示,為日後談判開拓勝機。
2

兩岸談判的利益考量與策略選擇-國民黨與民進黨執政時期之比較(1986-2006)

廖冠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摘 要 2000年總統大選,在野的民主進步黨得了勝選,完成我國民主發展史上首次的政黨輪替。政黨的輪替,不僅彰顯出台灣民主化以來內部政治結構的轉變,也意味著兩岸關係將投入一個新的變數。本文將藉由歷史研究途徑,以國民黨執政時期之「辜汪會談」與民進黨執政時期之「兩岸春節包機協商」兩代表性案例為基礎進行比較,探究位在統獨光譜兩端的國民黨與民進黨,其執政時期在兩岸談判問題上之作為,是否因其統獨意識型態之差異,而有不同的考量與策略,並觀察環境因素對兩岸談判產生什麼樣影響。 在分配型談判堅持己身談判「支撐點」,並試圖獲取最大化利益的分析架構下,本文認為國、民兩黨在談判過程中所欲追求的利益與所欲維護的利益,並不因統獨意識型態的差異而有所不同。統獨意識型態之差異,主要只是顯現在與北京之談判基礎、談判的策略操作以及談判利益內涵之認知與表述的不同而已。同時本文也發現,兩岸是否具備共識基礎與能否達成兩岸談判成果之間,並非具有必然的連帶關係。從而認為兩岸應該建立的,其實是彼此「互信」的態度。另一方面,客觀環境因素在兩岸談判中不僅扮演著推動催化的角色,同時也影響了兩岸談判達成協議的可能。
3

中共談判策略之研究

黃慶靈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海兩岸,自一九四九年對峙至今,五十餘年,在二十世紀末的歐洲諸國,逐漸放棄了它們所倡導的主權國家觀,而邁向跨國界的統合。想想歐洲的成功,身為同文同種的中華民族,是不是應該開始思考,除了戰爭之外,有沒有其他的選項,有沒有和平的可能?要和平,勢必要經過談判階段,而台灣要如何與中共談?談什麼?中共會採用何種策略?要如何創造雙贏局面!本文試圖探索這些問題,為兩岸老百姓謀一個美好的未來。 一九三五年,中共經過國軍五次圍剿,幾乎已危在旦夕,而西安事變,卻給予了扭轉的時機;一九三七年七月中日之戰爆發,中共更是藉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來發動群眾,壯大發展根據地。一九四五年八月抗戰勝利,國府雖是戰勝,但已耗損殆盡,而中共卻是茁壯成長,「北平談判」呈現出優劣的對比,讓中共予取予求。 一九九三年的「辜汪會談上使海峽兩岸從武力的敵對轉而以談判解決問題,意味著某種程度的和解與情勢緩和。但令人遺憾的是,在會談後的不到半年,中共「國務院」竟以七種文字發表「台灣問題與中國的統一」白皮書,不得不讓人相信中共的善變。因此,吾人可以體會,一次的「辜汪會談」雖然開啟了兩岸溝通的大門,但並不能保證大門將永遠的敞開。 中共談判風格的形成,馬列思想是其理論,統一戰線是其運用,中國文化是其根本。在談判行為上,向來先行提出原則,要求對方接受,若要談判成功,只有自己讓步。在談判策略運用上,可謂多變靈活,無論主動或被動的接受談判,並不是為了要解決爭端,求取勝利才是主要目的。在談判技巧方面,最擅長運用媒體,無論在國共鬥爭或「辜汪會談」期間,傳播媒體都不自覺成為其宣傳員。 如今兩岸關係正處在十字路口,如何化解僵局,將成為二十一世紀初國際關注焦點。兩岸關係是前進抑或倒退,關鍵就看雙方執政當局能否展現真誠,從穩定兩岸關係的角度來看,對話、協商仍然是最佳方案。惟有拋棄政黨之私及意識型態,以談判代替對抗,攜手合作,兩岸關係才有一個光明燦爛的未來。 關鍵字:兩岸關係;國共和談;辜汪會談;談判風格;談判行為;談判策略;談判戰術;談判技巧;兩岸三通;三通談判;一個中國;全球化。

Page generated in 0.015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