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Tagged with
  • 2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我國預算赤字下之鑄幣稅收入 / The Seigniorage from Money Creation in The Budget Deficit

李克倫, Lee, Kou L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預算赤字透過發行貨幣來融通的過程,稱為赤字貨幣化(Moneization),在貨幣數量學說成立下,赤字貨幣化必引發通貨膨脹,此一過程透過了通貨膨脹而收取之收入,稱為鑄幣稅(Seigniorage),因為它的多寡又與通貨膨脹密不可分,所以又稱為通貨膨脹稅(Inflation Tax),鑄幣稅與通貨膨脹稅實為同義複詞!   本文目的在探討預算赤字下之鑄幣稅收入,首先先就鑄幣稅理論的相關文獻做一回顧整理。從經濟面,有關鑄幣稅的定義在說法上就相當紛歧,而不同的衡量方式也透過不同的方法對鑄幣稅做最適規劃,以尋求鑄幣稅和通貨膨脹二者之間的關係。從會計面,經由央行的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與損益表(Income Statement)的結合,重新來詮釋鑄幣稅含義,並進一步區分出「貨幣型」鑄幣稅(Monetary Seigniorage)與「財政上」鑄幣稅(Fiscal Seigniorage)的不同,後者才是真正政府用來融通赤字的收入。   台灣目前預算赤字正不斷地擴大,而公債發行餘額也在短短幾年內快速累積,未來龐大的債息又將成為財政一大負擔,那麼同是融通工具的鑄幣稅在此際所發揮的功能又是如何?除了透過貨幣需求函數計量模型來觀察我國鑄幣稅的特性外,並透過會計面針對八十二、八十三預算赤字嚴重的兩個年度來觀察鑄幣稅在此際所發揮之融通赤字的功能,以此結果作為赤字貨幣化的指標。
2

台灣通貨替代的實證研究 / Currency Substitution in Taiwan

邱琇玲, Chiu, Hsiu 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從1973年主要工業國家紛紛放棄可調整固定匯率制度,改採浮動匯率以來,通貨替代的命題一直是許多國家注意的焦點。其主要的影響可分為下列二方面來說明:   1.通貨替代的存在,將引起匯率的大幅波動。   2.通貨替代的存在,將一國的貨幣干擾傳遞至其它國家,造成國際間各國貨幣政策有相依性,降低當局控制本國貨幣的自主性。   本文嘗試以資產組合相對報酬率之觀念,建立短期動態通貨替代實證模型,利用民國68年2月至民國83年12月之月資料,來探討台灣是否存在"通貨替代"的現象。得到下列的結論:   1.在整個樣本期間的估計結果,我們獲得解釋變數的係數符號與理論要求一致,且係數估計值顯著,而殘差項亦大致符合OLS基本假設中的規定。   2.從半彈性的估計值中,我們發現:M1A與美元的持有比例對實際匯率變動率之半彈性估計值,顯然比M1B與美元的持有比例對實際匯率變動率之半彈性估計值為大,這表示當匯率變動率發生變化時,人們較易改變其M1A與美元間的通貨組合。   由以上的結果,本文得到台灣的確存在"通貨替代"的現象。

Page generated in 0.015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