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Tagged with
  • 2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德行倫理學觀點下的儒家倫理研究:以Michael Slote與孟子為主

沈睦庭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以Michael Slote情感論德行倫理學的觀點詮釋孟子倫理學,旨在提供理解孟子倫理學的另一種可能。第二章到第四章為正論,將分別介紹Slote的情感論倫理學,情感論德行倫理學與孟子倫理學的比較詮釋,以及檢討今日中文學界主流的康德式詮釋進路。第二章〈情感論倫理學〉以介紹Slote情感論為主,包括了情感論的後設層次與規範層次等主要內容,由於Slote首以同理心建立其道德理論,容易引起許多誤解或質疑,於是有獨立成章與先行說明的必要。第三章〈情感論德行倫理學與孟子〉則是以構成Slote情感論德行倫理學的三個主要部分(同理心、關懷倫理、德行倫理)逐一與孟子比較,指出雙方的相似之處。第四章〈康德倫理學與孟子〉則從消極方面,企圖申辯迄今主流的康德式詮釋為何不適於孟子倫理學,從而指出情感論德行倫理學與孟子的接近之處。最後,本文認為情感論式詮釋可以在我們理解孟子倫理學時提供另一種選擇,此亦不必與康德式詮釋處於對立立場,而是可以相容的。
2

論康德哲學中崇高與道德法則之間的關連 / The Connection of the sublime and Moral Law in Kant's Philosophy

黃雯君, Huang, Wen-Ch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出自於對於康德道德哲學中同時兼具先驗性與實踐性之二重關係的研究興趣,因而於此藉由釐清康德哲學中的崇高情感與道德法則之間的關連是如何被談論的,嘗試以此整理出一些在理解上的關鍵線索。在這條主軸的引導之下,此處採取對其所涉及的相關文獻研讀與理解作為基本的脈絡開展。本論文並依從前批判期與批判期的區分將概略畫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一開始即企圖從對康德批判期美學談論的背景進行文獻上的考察,從中導引出對於康德美學與其形上學內在本有的關連,以及對絕對者/超感知者對康德方法論上的影響。接著審視《觀察》作為此時期思想實驗的產物,又是如何在康德自身的評判(即其《評著》)居於一個重要轉向的地位,在其中康德將美感與崇高感與德行關連起來的道德情感論述方,何以導向對主體意識能力的考察,而自由─自我意識與道德法則之間的關連也在這當中被觸及。 第二部份︰主要關注於康德於《基礎》與《第二批判》中「對法則的敬重」的兩重性所關涉到的一種特殊主體意識活動─即「道德意識」─的談論,其具體意涵又何以關連到康德道德性之理性奠基的先驗要求︰「終究只有一個理性」。最後以康德在《第三批判》中對反思判斷力的重新修正、予以審美經驗先驗奠基之架構,重新檢視康德如何以審美判斷─特別是「崇高判斷」─的不確定性概念關連到主體意識能力的提升;並藉由數學崇高與構想力、力學崇高與理性使命之間關係的建立與理解,繼而以此去討論,主體之特有的崇高判斷與道德法則之間本有的奠基性關連,並且何以生命情感作為一種道德意識的洞察能力,可以進行一個既是普遍有效、且與自然達到真正和諧關係的「擴延」;而從這當中誕生出來的道德情感,便根源於意志自由而作為道德行為的發生的關鍵推動力、但其自身卻仍不能作為行為之根據。

Page generated in 0.031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