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資產重估價資訊環境理論之研究 / The Research of Asset Revaluation Envirnment趙雅儀, Chao, Ya Y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旨在探討資產重估價之資訊內涵,以及其所處之資訊環境。資產重估價可讓財務報表的表達較趨近於現實價值,亦有稅負優勢,然不顯著。在理性預期環境中,投資者若以為公司現實價值為重要資訊,則其應會以極快速度將其所知現值反應於股價上。然文獻中顯示,我國上市公司在發布資產重估價資訊時,股價會具正面的異常反應,顯然與理性預期理論所預測者相矛盾。所以本研究結論,不是公司現值的資訊無用處,便是另有原因。本研究深入研究探討發現,股價異常行為大多可歸因於,資產重估價可厚實資本公積轉增資的基礎,而未來的資本公積轉增資具填權效果。此為投資者所以為的資產重估價利基之所在。然而,資本公積轉增資僅屬會計科目重分類,所以無具經濟實質意義。
於此,資產重估價資訊產生一個矛盾現象,若從投資者的未來現金衡量角度來看,資產重估價具經濟實質意義。若從公司經濟實質來看,資產重估價不具經濟實質意義。這個結果意味著投資者所支付因資產重估價所導致的股價高於公司經濟實質。本研究證明,在沒有資訊或資訊結構無效確實不知情投資者會因資產重估價支付高價,而將其財富移轉與知情投資者。因此股價的形成雖為均衡,然係不具效率的資源配置。
觀諸我國股市環境,缺乏專業分析師從事分析與解釋具專業化程度的財務報表,因此結果與沒有資訊或資訊結構無效率的條件相若。亦即與第三章所證明的結果相彷彿。在資產重估價資訊下,不知情投資者會支付高價並將高價的財富移轉與知情投資者。所以,我國股市中,股價雖為均衡的結果,然不具效率性。
要解決我國股市資訊環境不良,可創造一資訊蒐集成本為零的股市環境。亦即創造一競爭有效的專業財務分析產業,讓每個投資者分攤極低的財務專業分析與解釋的共同成本。如此便可消除如資產重估價效應的無效率解。此為本研究所稱「資產重估價資訊環境理論」。
|
2 |
資產重估價之研究鄭家雄, Zheng, Jia-Xi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由於物價變動激烈,致使資產歷史成本未能允當表達實際價值,影響所及,傳統
會計所得呈現虛盈實虧。若未有一套具備理論基礎,且屬客觀可行的資產重估價辦法
,恐傷害企業資本之維持,乃試撰此文。大要如下:
前言:敘述研究動機及目的,研究方法及限制。
第一章:價格變動對傳統會計的衝擊。第一節:價格變動的特質與所得型態。第二節
:課稅所得型態對經濟影響。第三節:改進傳統會計的各種理論與作法。第四節:本
章彙述。
第二章:物價水準會計。第一節:物價水準會計的介紹。第二節:按物價水準重編報
告的模式。第三節:物價水準重編報告的評估。第四節:本章彙述。
第三章:現值會計。第一節:現值會計制度之依據。第二節:現值會計重編報告的模
式。第三節:現值會計的評估。第四節:本章彙述。
第四章:我國營利事業資產重估價的介紹。第一節:資產重估價範圍。第二節:辦理
資產重估價方法與程序。第三節:資產重估價有關課稅問題。第四節:資產重估價會
計處理。
第五章:我國營利事業資產重估價的評議與構想。第一節:現行重估價制度與重估範
圍之評議。第二節:重估物價指數之抉擇與重估價值計算之探討。第三節:重估價後
課稅所得之分析。第四節:其他重估實務疑難問題之探討。
第六章:彙總與建議。
|
Page generated in 0.024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