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陽明學派游學活動研究蔡淑閔, tsai,shu-m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對於陽明學派的游學活動,筆者主要從四個層面:人的流動、社會關係的流動、思想的流動、書寫的流動來思考。游學基本上是一種人的流動,社會關係、思想以及書寫的流動,都是因為人的流動而來的。游學是一種個人的選擇,人為什麼游學,而陽明學派的游學又是屬於集體性的活動,如何進行流動,凝結出特定的組織、特定的社會價值。因此這一層面包括流動的目的與價值、流動的方式、流動的型態等問題。游學是走出家門的活動,人在游學的理想下,勢必會影響家庭生活的經營,而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使得社會關係產生變化。這一層面的問題包括家庭生活的犧牲、友天下士的理想、友倫的強調,以及在利益的糾葛中,講學的意義與人際關係產生變質。思想的流動主要是在流動的過程,發展出跨地域的思想議題,如良知之辯、四句教之辯、三教之辯等。書寫的流動則是陽明學者記錄流動的書寫,主要有會語及遊記,而這些書寫又會隨著人的流動而流動。
|
2 |
周汝登《四書宗旨》之研究 / The Research of Zhou Rudeng's Four Books study吳長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以周汝登《四書宗旨》為研究對象,探究周汝登詮釋《四書》的內容和方法,以對王陽明、王龍溪一脈的《四書》詮釋有所瞭解,進而確立此書在《四書》學史上的意義和價值。全書共分六章︰第一章「緒論」,說明本文的研究立基與安排。第二章「周汝登生平、著作與學術思想」,概述周汝登的生平、著作及整體思想。第三章「周汝登《四書宗旨》—《大學》、《中庸》部分」,探討周汝登對《大學》「明德親民」、「格物」、「誠意正心」和《中庸》「天、性、道、教」、「致中和」、「誠」等重要概念的理解與詮釋。第四章「周汝登《四書宗旨》—《論語》、《孟子》部分」,探討周汝登對《論語》「仁」、「禮」、「學」的內涵理解和工夫實踐;及其對《孟子》性善、修養、仁政王道的闡釋。第五章「周汝登《四書宗旨》的特色與學術史意義」,歸納周汝登詮釋《四書》的核心思想和解經方法,彰顯此書的《四書》學史意義和價值。第六章「結論」,綜論以上的研究成果,並檢討本論文的不足之處,並提出可再發展的研究空間。
透過本研究,可發現周汝登《四書宗旨》呈現了王陽明、王龍溪一脈的《四書》詮釋樣貌,補足二王《四書》著述未完足的缺憾;其次,承繼陽明心體為上的精神,具體展現為自由開放、三教同旨、漢宋明經說兼採的新《四書》學精神;最後,書中返求己心和要求落實體證的工夫,不僅澄清陽明後學空虛狂蕩的誤解,也代表汝登對當時學術風氣反思後的兼融主張。
|
3 |
王龍谿學述許宗興, Xu, Zong-X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旨在述龍谿學之義理內涵,並言其於王門及中國學術史中之地位。凡一冊,約
十六萬字,共分四章及前言結論。
前言:記論文寫作之過程、體例、方法等。
第一章:龍谿生平及著述 記龍谿之名氏年籍、生平事蹟、及著書等。
第二章:龍谿師承 述陽明學之時代背景,義理發展過程,及討論三綱領之意含,最
後對陽明義理作一衡定,並提出陽明學之不足處,龍谿學便承此不足處而說。
第三章:龍谿學析論 為本論文重心。首節述龍谿本體論,討論良知之性相,及「四
無」說之意含,並取與「四有」說對勘,以明其間異同醇駁。次節述龍谿工夫論,討
論與工夫有關之問題,並引據龍谿工夫指點語,分本質工夫與助緣工夫敘述說明。
第四章:龍谿在王門中之地位,取王門中之江右、浙中、泰州諸大家,言其學說異同
,以分出孰為陽明嫡傳。
結論:說明龍谿在中國義理學中之地位。
|
Page generated in 0.03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