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Tagged with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國立大專院校人事人員網路素養能力之研究

楊靜芬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資訊科技的日新月益,電腦應用的快速發展,網際網路的普及使用,在短短數十年間,使人類的日常生活乃至工作場域產生前所未有的改變。在「政府再造」以及提倡高效率的「電子化╱網路化政府」的要求之下,使用網際網路的素養能力,受到普遍的重視。本研究以國立大專院校人事人員為對象,對於其網路素養能力進行研究,以瞭解在「電子化╱網路化政府」的政策下,其網路素養能力是否符合政府推行網路化政府的要求,並可提供主管機關參考,在利用網際網路宣導政令、推行政策以及公文承轉等業務,獲得更大的效率與效果。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如下: 一、瞭解國立大專院校人事人員網路素養能力之現況。 二、探討國立大專院校人事人員網路素養能力與個人背景之關係。 三、提供數據做為教育部人事處將來在利用網際網路推行業務的參考。 四、提出建議做為未來教育部人事處在安排人事人員訓練課程的參考。 五、瞭解國立大專院校人事人員對於網路的使用情形及其能力是否符合政府推行「電子化╱網路化政府」的要求? 檢視相關文獻,網路素養的意涵包涵三個層面: 一、網路使用基本概念方面(網路知識):   除了要具備基本的電腦素養之外,並包括網路的概念等。 二、網路使用能力方面(網路技能):    為網路的知識與技巧。在網路化環境下,利用檢索工具在網路上尋取特定的資訊並加以處理、利用,以解決問題的能力。亦即網路使用能力。 三、網路使用道德規範方面(網路態度):   網路倫理的觀念。此部分包括網路交友、網路禮節、法律常識、能分辨網路內容的好壞,以及認知到網路為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等。   而本研究係為了解國立大專校院人事人員的網路素養能力,由於是著重在公務上的作業處理能力,因此針對其網路使用基本概念及能力才是本研究的重點所在。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將個人屬性分為性別、年齡、職位、職等、教育程度與年資等六種,以個人屬性為自變項,就網路素養的網路使用基本概念與能力,以及政府所推動的「人事管理資訊系統」之使用情形與「人事行政網」之應用情形,分為四個部分做為本研究問卷基本架構的依變項,研究假設如下: 假設一:個人屬性與網路使用基本概念無關聯存在 假設二:個人屬性與網路使用能力無關聯存在 假設三:個人屬性與「人事管理資訊系統」之使用情形無關聯存在 假設四:個人屬性與「人事行政網」之應用情形無關聯存在 依問卷設計架構,透過問卷調查方式,以統計分析檢驗個人屬性與國立大專校院人事人員之網路素養是否具有關聯性。復就現況作分析,了解其因果關係與影響,進而對實務上人事業務推展與人事人員網路素養能力之培訓提出建議。 透過問卷調查與統計分析後發現,國立大專校院人事人員普遍在網路使用的基本概念方面,都具有相當高程度的認識與了解,在個人屬性與網路使用的基本概念之假設驗證方面,人事人員因年齡、年資不同,對於網路的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會有不同。而且,在學習相同的教育訓練課程時,年齡越大,其接受的程度就越低。普遍說來,國立大專校院人事人員對人事管理資訊系統電子資料庫具有相當高的使用需求,此一資訊系統提供了相當便利的各項服務,但是仍有不瞭解如何使用與實際上不會使用者。人事行政網的應用情形也尚有發展的空間。 最後,筆者認為,網路素養能力已成為個人的重要工作能力,惟受限於筆者個人之經費、時間、精力有限,希望藉本研究拋磚引玉,期望未來研究者針對其他公務人員的網路素養能力繼續研究,累積全國公務人員網養素養能力的調查研究相關資料,以為政府推行「電子化╱網路化政府」政策的參考數據,並使我國能早日達成全民知識化、網路普及化的目標,成為「知識化的台灣、網路化的政府」。
2

公共組織網絡化之研究-資訊科技的觀點

張俊揚, Chang, Chun-Yo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公共組織長期以來給人一種浪費、效率不彰及態度傲慢的負面印象,在處於複雜多變的環境下,一般民眾莫不期待政府能提昇行政績效,以增加組織的學習力,掌握人民(顧客)的偏好,並迅速回應環境的變化。本研究即基於民眾對政府感到失望卻又渴望的情愫,而擬探究資訊科技如何應用於公共組織,進而探討公共組織網絡化的可能性,以做為公共組織因應時代潮流變遷的對策。 為了降低公共組織對資訊科技衝擊的適應不良,及確保能永續發展,本研究以為公共組織當就組織的管理與結構面進行調整,就管理面而言,善用資訊科技工具是其可行的途徑之一;就結構面而言,或可調整科層結構為網絡式組織。換言之,即希望藉由引進資訊網路科技,以建構一個網絡式的公共組織。其理想的運作模式是組織的成員、團隊或是整個組織的運作都彷彿是一個獨立的節點,可以突破時空的屏障而形成多重連結,以構成一個網絡。每個節點的權力來源,不是來自階級,而是自身擁有的技術和知識,彼此相互支援與分享資訊,為共同的價值觀與目標而努力。使它不再是一種政治結構,而是近似於一種生活方式。 植基於新公共行政(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與後官僚組織(post-bureaucratic organization)等觀點的影響,研究中從反思科層型政府為濫觴,並在「資訊科技」與「網絡式組織」兩者間釐探其互動互補的關係,期望這良性的互動能賦予公共組織變革時一個新的思考方向。基於這樣的邏輯思考,而於理論面上發現可以資訊科技為核心技術,提出建構理想型「網絡式公共組織」的三大願景方向-「再造的政府」、「虛擬式政府」及「團隊型政府」,並分別擬定其運作的可行性策略如後: (一)以「便民服務」、「資訊與知識流通」及「流程改造」等策略形塑「再造的政府」。 (二)以「即時通訊,傳遞正確資訊」、「擴大參與,共享民主政治」及「相互信賴,以求共存共榮」等策略形塑「虛擬式政府」。 (三)以「搭起開放便捷的溝通管道」、「培養合作共享專業知識的組織文化」及「建立工作績效評估制度」等策略形塑「團隊型政府」。 在實務面上,以我國電子化/網路化政府政策為例,從官方文獻資料的閱讀,瞭解到該政策的規劃內涵及未來願景與本研究所建構的網絡式公共組織之策略內涵有相通互補之處;另外對相關官員與洽公民眾進行一系列的深度訪談,得知該政策在實際運作上均分別引發了政府再造、虛擬政府及團隊政府的產生,所以本研究建構網絡式公共組織的構念,似乎可以在該實例的政策執行上獲得有力的註腳。 總而言之,本研究從理論與實務的探究中發現,網絡式組織無論在理論上的引介或實務上的應用,似乎均可藉由資訊科技的力量,讓公共組織走向一個較為具開放、動態與彈性的組織型態。惟目前公共組織在進行網絡化的過程中,本研究擬建議政府當持續應用資訊網路科技,在策略聯盟共享資源的原則下,達成「以客為尊」的服務宗旨。另外政府對於組織「知識管理」的概念與作為,及建立一套「客觀公正的績效評估辦法」是較為不足的。若期望公共組織能發揮最大效用,則需加強這兩面向的建置,因為強化知識管理與建立客觀公正的績效評估辦法,有利於絡網式公共組織的建立。

Page generated in 0.014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