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79
  • 170
  • 8
  • 1
  • Tagged with
  • 179
  • 179
  • 137
  • 124
  • 122
  • 114
  • 113
  • 113
  • 113
  • 112
  • 64
  • 43
  • 30
  • 26
  • 2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韓國廣播電視事業之研究

李根孝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此論文之寫作,顧名思義,可知其為一篇以韓國的廣播及電視為主題並加以詳細分析及討論之專題研究。處此日新月異的時代,廣播和電視的重要性,已非往昔可望其項背,他不但是大眾傳播的最佳工具,而且已成為一種很有效力的普及教育設施,這也就是我為何專攻新聞研究所及作此論文的動機: 如所週知,近代和現代的韓國,一直在兵荒馬亂中渡過,尤其在日本及北傀的干擾下,把那剛剛奠定的基礎又加以破壞。如過去在日本的殖民政策下,為了貫澈其殖民政策而設置之電臺,經過獨立運動後,雖已歸屬於韓國,但在北韓及共黨的侵略,破壞下,已所剩無幾。而在今總統朴正熙的領導下,艱苦的邁進,其成果雖尚差強人意,但與歐美先進國家相比,則仍有小巫見大巫之歎。 余寫此論文,即係將韓國廣播事業發展情形,加以描述,希望能引起自由中國廣播事業界的重視,進而激發韓中兩國間廣播事業的比較和研究,共同邁向韓中友好的康莊大道,此亦為我作此論文之最大旨趣之所在。 此論文共分為八章,其內容提要如下: 第一章:「光復前廣播事業之概況。」:光復前,日本對韓國之壓迫及其陰謀的經過,在日本統治時期的韓日語廣播情形。 第二章:「光復後廣播事業之成長」:民族歷史的結晶品,六、二五事變、五、一六軍事革命,四、一九學生義舉等情形,對廣播事業帶來了危機及生機。 第三章:「廣播之現狀」:現在韓國的國營、民營、宗教、學校、等廣播電臺的概況及發展。 第四章:「廣播節目內容之分析」:韓國國民對廣播或者是電視的收聽率、過去及現在的統計。 第五章:「電視之現狀」:韓國國營、商業電視之現況及將來的展望。 第六章:「電視節目內容之分析」:電視節目內容的分析及聽眾的心理之分析。 第七章:「廣播電視管理之檢討」:廣播法條文之得失檢討。 第八章:「結論」:韓國廣播,電視的問題所在及解求之道。 以上各章雖經不斷的蒐集與增補資料,但缺失與漏洞,仍必巷多,伏祈各師長,於賜閱此文之後,惠予指教至為感幸。 來到自由中國,繼續所學及研究屈指一算,已歷二載又四個多月了。在此不算短的時間□,專心一意的準備畢業論文,忙於準備,幸遇新聞所長曾師虛白之教正,並承陳師固亭之指導,李師瞻之鼓勵,使本文之寫作得以順利完成,餘將永銘五內。另韓國文化公報部及幾家公民營廣播電視公司的慷慨協助,並提供珍貴資料,對本文之完成亦有莫大之助益,在此一併致最誠摯的謝意。
2

臺灣及韓國兩地學者對日據史分期之比較

任英珠 Unknown Date (has links)
3

韓國高等學校中國語教科書詞彙之研究

徐炯錫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的目的有:(一)瞭解中國語的基本知識,(二)韓國高等學校教育目標及中國語科目的教育目標,(三)比較中國的兒童常用詞與韓國高等學校中國語教科書的生詞,同時比較韓國高等學校中國語教育課程提示的基本詞彙與韓國高等學校中國語教科書所編列的生詞的差別,進而探討高等學校中國語教科書的缺失,作為提出改進建議的根據,(四)依研究所得,提出具體可行的建議,以供改進韓國高等學校中國語教材之參考。 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法及比較研究法兩種。本研究係以1981年12月31日韓國文教部告示第 442號「高等學校教育課程」及韓國外國語大學一種圖書研究開發委員會所編的「高等學校中國語」教科書為主要研究對象。 研究結果:(一)教科書每課課文的字數,相差太大。(二)課文內容與課題,未能配合。(三)每課的生詞數平均為27.88個詞,份量較多。(四)教科書編寫的內容與教育課程目標不大相符。(五)生詞中常用詞使用率較低。(六)生詞的注解不夠明白。(七)有此中國語的出現,不太符合中國人的語言習慣。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數點建議,以供韓國的教育當局、學校之參考:(一)採用多種教科書。(二)高等學校宜設置兩種以上的第二外國語科目。(三)擴充教學設備及增加補充教材、視聽教材等。(四)增加第二外國語科目的教學時數。(五)編教科書時高等學校的資深教授師應參與共同研究。(六)提供給中國語老師在內職進修的機會。
4

韓國李朝時代蒙學教材的研究

金美英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共一冊,約計七萬字,分五章十四節。 第一章,緒論,內分三節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筆者基於下列三點因素:□現代東方各國的教育學專家們都熱心於西洋方面的研究;□其流弊則淪為僅知西方知識的重要,而忽略本國文化,甚至有些教育設施根本不能配合國家的需要;□由於筆者個人的興趣,所以選擇李朝時代的蒙學教育問題作為此次研究的主題。其目的在求對李朝時代的蒙學教育,作深入的了解與介紹;將李朝蒙學教材與現代韓國教材作一比較;以期發現李朝蒙學教材的優劣點,並進而研討以儒家為中心的蒙學教材。 二、研究範圍與方法 李朝時代的書堂和私塾所施教的初級開蒙的學校教材,相當於目前的兒童教育教材,包括千字文、類合、訓蒙字會、三綱行實圖、續三綱行實圖、五倫行實圖、童蒙先習、明心寶鑑、舉蒙要決、士小節、及海東續小學等。本研究採用歷史文件分析法,首先收集有關李朝時代蒙學教材文獻,然後作一分析,找出其優劣點和共同點,作有系統的整理。其次採用比較法,將李朝時期的蒙學教材,和韓國現代道德教材比較,找出其優劣點,作為現代的參考;最後再和中國漢代以後到清代的蒙學作一比較。 三、專用術語解釋 筆者將就李朝、蒙學等特殊專用術語加以解釋。 第二章,李朝教育概觀,內分二節敘述。 一、時代背景與教育思潮 李朝的建國理念是以崇儒排佛的精神來設立新教育思想,而以儒家思想提高文教水準。儒家思想非僅成為政治、教學方面的原理、即於一般國民的日常生活中,亦富有控制力。在李朝初期學問傾向是以實際的政治、經濟、法律與文章為學習的對象,在李朝中葉的學問傾向注重理論方面,以哲學的性理學為研究對象。李朝一代崇尚儒學,他們所付出的精神與努力是極大的。從李朝文化遺產中可看出當時儒家教育的特徵有兩點:其一是人倫道德,其二是理學,亦即哲學。 二、科學的探討 李朝的科舉制度,與其他制度一樣,承襲高麗制度,即本由中國轉來的任用人材的制度,在封建制度的國家中,以官僚政治為主,特殊階層唯一的希望便是官職。在李氏朝鮮王朝時代具有兩班支配層的身分者才能成為官僚,其現實的地位也獲得保障。因此,自然重視其作為登身龍門的科舉,教育遂亦著重科舉的準備,而當時的教育目的在人材的養成,而選出人材的唯一方法是科舉,學生所學習的是科舉所需要的科目,由於李朝教育偏重科舉教育,對後來李朝社會影響很大。 第三章,學校制度,內分二節 一、官學 在中央的成均館乃李朝的最高學府,延用高麗舊制,設有「文廟」(奉孔子以下的著名學者),「明倫堂」(講學場所),「尊經閣」(藏書之所),「丕闡堂」(科舉試場),「齋」(儒生的居處之所)。成均館的教育內容為四書五經諸史為必讀科目,四學與今日的中學相同等級。在漢城的北部有中學,東部有東學,南部有南學,西部有西學,收容漢城兩班的子弟一百名。在地方有鄉校乃具文廟、明倫堂及齋的成均館的縮小形態。 二、私學 李朝私學分為書堂、精舍、書院三類型。書院的目的有二種,希求藏修及為奉祀祖先及先賢崇德,精舍與書堂為同一性質的私學。清高的儒者修習學問德行的場所。朱子學日益隆盛之後,精舍類的私學相繼設立。書堂在高麗時代已有,到李朝社會裡,在數量上更為增多。書堂實為李朝時代最普遍的初等教育機關。書堂的教育內容,應講讀千字文、童蒙先習、明心寶鑑、通鑑、小學、四書、三經、史記、唐宋文、唐律等;其他還有撰作,及習字等。 第四章,蒙學的教材分析,內分五節 一、教材分類的要點。 二、工具性學習的教材,即為文字教材 千字文、類合、訓蒙字會等字書類,這些教材都以漢字編成,有的附加韻文,以便兒童背誦。 三、圖解教材 五倫行實圖、三綱行實圖、續三綱行實圖,以圖解說明倫理的故事,作為實例,這類教材的優點以圖解符合兒童的心理,故事說明能夠引起兒童的興趣。 四、道德內容學習教材,即為初學專書 童蒙先習、明心寶鑑、擊蒙要訣、士小節、海東續小學,、此類教材一方面介紹初步的經史知識,一方面教導學童各種禮節,即知識教育與生活道德教育同樣並重。 五、韓中蒙學教材有關文獻的比較,首先敘述中國蒙學教材,然後就韓中的蒙學教材加以比較。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內分二節加以說明。 一、結論 李朝的教育思想,乃是以儒家為中心,並重視性理之學,而達到「聖人君子」為目標。總之,李朝的蒙學教材優點是特重自己修養的人文教育,和生活道德教育的教導以及識字的學習為主,且以圖解故事說明倫理原則,這點很符合近代心理學的原則。 二、建議 基於以上有關李朝蒙學教材的研究結果,對於當今韓國小學教材的建議如下:(一)應以韓文為主。(二)應重視生活與倫理教育的教材。(三)應編著以適合於當地社會環境與兒童心理的課程,為注重科學的教育教材。(四)力避升學主義的教育,即「新科舉」式的教育方式,以注重人格教育,而向職業教育的適當發展。(五)教兒童識字,教材編著應從簡至繁,按步就班、方能容易被兒童接受和學習。 最後,筆者到中華民國來留學己三年多,這次能完成畢業論文可說極感欣慰的事。 筆者是在韓國成均館大學讀中國文學系,畢業以後,以交換學生的資格來到中華民國,在國立政治大學改修教育,申請轉入教育研究所攻讀,其中歷經困難在所難免。三年來,能在中國諸位教授與同學們的輔導和鼓勵之下,日漸進步,乃至完成學業,真使我畢生難忘,在此除感謝吾師蔡保田教授的細心指導和訓勉外;尚有葉所長學志不斷鼓勵與督導;陳泰夏教授指導研究方向,提示韓文有關資料,以及其他三年來教導我的諸師長與學長們,亦衷心願表致謝之忱。 本篇論文係初試之作,錯誤之處,一定很多,敬請學人先進多予指教!並希望以這極小的研究結果,作為我將來繼續研究教育學的開始;尤其希望能夠更進步探討中國教育史學,俾為奠立增進中韓文化交流的基礎。
5

中韓兩國吸收外來投資比較研究

李仁榮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韓兩國在過去幾期的經濟建設計劃中,能如期成功達成之理由,雖可謂是中韓兩國政府及國民的努力之結果,但中韓兩國所吸收之外國貸款及外人投資之功,也不可沒。本文針對外國貸款及外人投資對中韓兩國經濟之影響,做多方面的檢討。而最近中韓兩國的輿論,也對將來如欲繼續吸引外人投資之問題,提出必須合理的規定吸收之了幾種製品,提出決定中韓兩國之企業容許外人投資之比率方案,以中韓兩國之企業與外人企業之間的適當投資比率之問題。為此我選擇金額的主張。因此在如何合理地吸引外人投資之問題下,自然會引出供中韓兩國之參考。 本文提出之決定投資比率方案,也許自行為科學方面或其他重要因素來看,不過是一個極為片斷而且是一已之偏見也說不定,而矛盾或不全自是難免,甚盼各位師長同學不吝賜教。 第一章序論說明研究目的在觀察外國貸款及外人投資對中韓兩國經濟建設之影響,提出決定,中韓兩國之企業興外人企業之間投資比率方法。其內容及範圍為檢討外國貸款及外人投資對中韓兩國之影響,觀察最近中韓兩國所吸收之外國貸款及外人投資以何業為重,及檢討中韓兩國在未來繼續吸收外人投資時可能遭受阻礙之因素,與如何摒除阻礙因素之方案。而研究方法乃採描述研究(descriptive studies;有關資料之蒐集,原則上採用中韓兩國政府之刊物、報紙及雜誌等次級資料。 第二章論及外國貸款及外人投資供給了中韓兩國資本財,使中韓兩國有效地達成了經濟建設計劃。在檢討中韓兩國經濟發展中,我用中韓兩國在經濟建設計劃之前與之後的產業結構、國際收支、雇傭部分之比較方法 說明外國貸款及外人投資對經濟發展之貢獻,並且由外國貸款及外人投資之公司持有的新生產方式,及目與原有之企業相互競爭下所造成的健全之企業環境,鞏固國際性競爭能力,來說明它們對中韓兩國之所得所造成的長期性增加。 第三章是在檢討中韓兩國迄今為止所吸收之外國貸款的來源、數量、時問及投資之事業與金額。對於韓國方面,增加了檢討將來韓國政府所需之外國貸款及此等外國貸款在投資計劃及投資上將對韓國經濟所要發生之效果,並且觀察將來韓國政府必須價還之本利的償還計劃。 在檢討中韓兩國吸引外人投資中,我傾注全力於各年度的外來投資增加額、增加之理由、來源、數量及外人投資在產業類別中之比重,與造成之後果─即外人投資之企業,因稅制上的特惠、資本及技術上的優勢,而對原有企業所造成之不利等問題。另以韓國外人投資之公司外人匯回本國之金額為投資總額之七.一%,外國貸款償還額為貸款總額之十.八%之實際情形為例,由外國貸款之本利的固定性及外人投資外人匯回本國之金額的變動性─即外人投資愈多,則匯回本國之利潤也愈多來說明外人投資實比外國貸款對中韓兩國之經濟不利。但是中韓兩國之實情,必經外人投資始能達到充實資本,獲得技術及原料,開拓海外市場之故,合理的吸引外人投資,遂成為不可避免的問題。 第四章在分別提示中韓兩國決定外人投資比率之方案。在中華民國方面,先選擇出幾種製品,利用此種製品的安定性及收益性為中心的財務分析結果,決定外人投資比率。下面為被選定之製品及外人投資比率:塑膠及其製品工業、電氣機械器材工染、合板工業、造紙工業等之外人投資比率應訂為五十%以下;人造纖維紡織工業,水泥及其製品工業等之外人投資比率應訂為五十%;機械工業、肥料工業、綿紡織工業、鋼鐵工業等之外人投資比率,應可訂為五十%以上。當然,中華民國之專家或施政者,在全盤檢討經濟狀況時,若認為塑膠及其製品工業、電氣機械器材工業、合板工業已無需外人投資之時,也可以訂造紙工業、人造纖維紡織工業、水泥及其製品工業之外人投資比率為五十%以下,機械工業之外人投資比率為五十%,肥料工業、綿紡織工業、鋼鐵工業等之外人投資比率為五十%以上。 至於韓國方面,也先自選擇出幾種製品,以此等製品之收益性、國際收支效果,雇傭效果、附加價值效果為中心,決定外人投資比率:電視機、電氣用銅、冰箱、電話機等之外人投資比率可訂為五十%以下;人造絹織物、化學紙漿等之外人投資比率可訂為五十%;至於工作機械、鋁塊、輪胎、多元脂綿之外人投資比率可訂為五十%以上。 第五章是先觀察某些企業在投資海外之時的一股性阻礙因素,然後再觀察中韓兩國有關吸收外人投資之獎勵政策。在此章中以韓國的外人投資企業公司所發生之實例,提出修正及改善投資環境等方案。 第六章是綜合了以上各章之檢討結果,說明外人投資企業因永存於中韓兩國,故該企業匯回本國之利潤也就永久存在;而外國貸款之企業,則可經田償還本利而減經負擔,而達到負擔之消滅。尤以外人投資之企業皆隨時間而走上軌道,便利益的發生也隨之增加,致而外人匯回本國之利潤也隨之永久性的增加。可是,如果這一企業乃屬外國貸款者,利益之增加不變動本利,因此中韓兩國在吸收外來資本時,應吸收外國貸款為主。另外,由於現代之社會是一個急又多變的社會,為了應付及適應這個社會所產生之急變情勢、中韓兩國應經常講究及保持應變之策。
6

韓國光復後的新聞政策之研究

金奎香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選擇論文題目的時候,曾虛白說:「你到中國來留學,最好寫關於韓國新聞的論文,介紹韓國新聞方面的情形」。筆者覺得這一指示十分正確,所以決定寫「韓國光復後的新聞政策之研究」。個人在華研究期間,曾隨呂師曉光攻新聞法,呂師諄諄善誘,予余啟迪良多。本文之撰寫、蒙呂師允賜指導、私衷銘感。 新聞自由為民主國家人民基本權利之一,無論任何國家、都會在憲法條文中給以保障,蕩以促進各該國的民主與文化。但新聞自由、此權利、基於國家社會的公益利益,然有關新聞事業之規定,亦均散見於各種立法之中。新聞紙若是濫用了自由,致而妨礙了個人、國家、社會的自由與安全,也應該接受法律的制裁。某一國報紙的性質和其國家的政治、社會環境之間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殖民地政策之下的落後國家、民眾對統治者有反抗意識,他們報紙也對統治者有消極的抵抗心理。此種潛在意識往往延續不絕,致對新成立的政府、亦存有敵意。 另一方面政府也要統制報紙,用各種方法限制言論自由。最常見的是立法制度讓的控制,如新聞法出版法和各種法律中制定關於新聞言論的條文,其次是用經濟方面的手段來控制新聞自由。 上述情形、韓國也不例外,一八九六年的「獨立新聞」出現於以後,韓國的報紙有反政府的傾向。 在本論文中、研究韓國報紙在怎樣的政治、社會里成長,以及光復後數次改變的政府國會關於新聞言論如何立法控制、保障、獎勵新聞自由等。 研究範圍是自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六五年。第一章略述日據時代的新聞和新聞法。因為這段時期對韓國後來之新聞發展影響甚大。第二章是美軍政時期的新聞政策。第三章:自由黨和李總統言論的態度分為幾節敘述。第四章:第二共和國(民主黨)的新聞政策。第五章:五、一六軍事革命後報業所受政府的言論凈化、言論機構整理、阻遏。第六章:第三共和國要控制新聞界曾通過言論倫理委員會法案。使新聞言論界受到數次立法束縛,卒對自律有所覺悟,正式成「韓國新聞倫理委員會」。 惟以資料搜集不易,參禱在多為期刊;又筆者來華學習中文之時間甚短,遺詞用字、常覺力不從心,尚祈高明指正為禱。
7

韓國新聞事業的傳統

李粉丹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新聞在韓國可說是黑暗中的燈火,社會的本鐸。新聞把睡著的韓國喚醒,從對建的社會中燃起了革新的燈火,並抵抗日本帝國主義的壓迫,從其侵略之下得以解放,因此解救祖國於危機中的也是新聞的功勞。遵種反抗意識,在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地統治下,一直存在於韓國的新聞界而成為它的傳統特徵。 韓國的新聞在報遵消息,皆以民族為前提,忠實於民族的性格與使命。由此可見韓國的新聞事業可說是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抗拒□爭史,也可說是韓國由近代化進入現代化的民族鬥爭史。 早於公元一五二○年,當時民間有志之士印刊「朝報」。但封建社會的李氏王朝加以彈嚴,亞逮捕與「朝報」有關之人士。因此新聞被廢刊,經過三世紀的歲月,從未有新聞發刊。 到了十九世紀末葉,始由徐戰弼創辦韓國最初的近代民間新聞-「獨立新聞」。「獨立新聞」的出現,對於韓國社會可說是一種決定性的轉捩點,其有兩個特徵: (一)、它恢復韓國民族固有的文字-韓字。 (二)、它與提倡革新思想的獨立協會,竭力提倡不依存外勢的事大思想。 封建的韓帝國社會,從「獨立新聞」登台以後,才顯出對於保守者的對立局面,而成革新的新社會。因其保護人權,言論正確,因此,以後的韓國新聞皆以此精神而繼續發展。 但是革新對於保守的爭,其後以日俄戰爭為契機,軍國日本對韓國的侵略露骨化,因此,對立的局面不知不覺地結合而一變為對軍國日本的抗拒運動。 日俄戰爭的結果,軍國日本對韓國擁有政治上,經濟上等的一切權益。此對出進現的有英國人裴說主辦的「大韓每日申報」以及其他民報,這些報紙並不屈服於日本的壓迫,而進入於一大救國運動,團結全體民族,熱心於發揚民族的自主獨立性,但於一九一○年,軍國日本以軍事壓力強行日韓合併,使韓國失去國權,韓國新聞也被強制廢刊,而成言論的黑暗期。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韓國有所謂獨立萬歲運動,但因日本的壓制而失敗。日本實施斷新政治,不許可韓國人的新聞,後來始允許「東亞日報」「朝鮮日報」「時事新聞」的民間新聞的發行,但屢加廢刊禁止與收押。 第二次世界大戰因軍國日本的戰敗,韓國民族獲得種種自由,國此,韓國新聞事業充滿了朝氣,然而卻從一向無營利性及愛國的經營型態,逐漸進入商業性了。 後來,國土北半部被共黨侵入後,韓國的新聞事業在民主發展的大課題下,全力傾注於確保自由的反共爭。國土統一與自由民主課業的完成是韓國民族的至上命題,韓國的新聞事業更不能離開此一前題。
8

韓流與台灣人的韓國觀光團 / Korean wave and the group of traveling to Korea from Taiwan

方秋梨, Fang, Chiu-L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文摘要 本論文以台灣出發前往韓國的觀光團為對象,1998年為「韓流」的分界點,前後各十八年,分別為「韓流前」與「韓流後」二階段為時間軸來探討。從韓流前的觀光旅遊書,以及資深領隊與線控的深度訪談,到韓流後台灣旅行社出團的40個不同觀光行程,依照其中所安排的餐飲料理、觀光景點、購物種類這三大項,來分析在韓流前與韓流後的差異與其原因。除了行程中不同的觀光內容與價格取向等,並且檢視在韓國政府與民間團體的努力下,塑造出來的「文化韓國」,是否能讓台灣民眾以觀光的方式,可以認識真正的韓國文化精髓。 本論文正文共計四章十二節。前三章的第一節先歸納出韓國當地的餐飲、景點、物產的特色;第二節是比較台灣人觀光團在韓流前與韓流後,這三大項的異同;第三節則是觀察這三大項的轉變與探究其原因。第四章為台灣視野下的韓國,第一節是從當地不同區域所推出的觀光路線種類,來確認韓國透過觀光文化傳播想要達到的目的;第二節從台灣推出的赴韓觀光團來分析,經過旅行社篩選後的行程能在韓國有的真正體驗;第三節統整台灣人的觀光團所觀察到的韓國與韓國人想要呈現的意象。 赴韓觀光團的餐飲、景點與購物三大項安排,是台灣人以觀光為手段,碰觸到韓國文化最直接的方式。本論文指出其中不同的轉變,也發現韓流不只是觀光行程選擇上的重要因素,對於韓國意識與文化傳播的影響,更有其特殊存在的意義。 關鍵詞:韓流、韓國觀光、韓國餐飲、韓國景點、韓國購物、韓國意象。 / Abstract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tour group which travels to Korea from Taiwan. And 1998 as the "Korean wave" dividing point, which is eighteen years before and after the "Korean wave" and "Korean wave" as the time axis of the two stage.From the Korean Tourism books, as well as senior team leader and the depth of the interview, to the tour of 40 different tour itinerary of the travel agency from Taiwa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rrangements for food restaurant, tourist attractions, shopping category of these three items,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before and after the Korean wave and its causes. In addition to the different sightseeing content and price orientation in the trip, and view the "culture of Korea" created by the efforts of the Korean government and civil society , whether can let the people of Taiwan to sightseeing, can understand the true essence of Korean culture. The main body of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four chapters and twelve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of the first three chapters first summed up the Korean local food, attractions, property characteristics; the second section is to compare the Taiwan people sightseeing group in the Korean before and after of the Korean wav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hree categories; the third section is 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these three items and explore the reasons.The fourth chapter is Kore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aiwan, the first section is introduced from different regions of local sightseeing route type, to confirm the Korean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rough sightseeing purpose; the second section from Taiwan to Korea launched a tour of the travel agency, after screening after stroke and some real experience in Korea; the third section system the Taiwan people sightseeing group observed by the Korean and Koreans want to render images. To the Korean tourist group of food, attractions and shopp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three items, the people of Taiwan to sightseeing as a means of touching the most direct way of Korean culture.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different changes, and found that the Korean wave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choice of tourism itinerary, but also has a special significance for the influence of Korean consciousness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Keyword:Korean wave、Korean tourism、Korean foods、Korean shopping、Korean attractions(Scenic spots)、Korean images。
9

中共早期的特務活動(一九二九-一九三四)

王福群, Wang, Fu-Q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共一冊、九萬字、五章、十二節。 第一章 導論 一、中國國民黨之容共與清黨 二、中共特務組織成立之原因 三、中共特務活動的本質 四、中共特務活動的範圍 第二章 中共的特務組織 一、上海的特務組織 二、「蘇區」的特務組織 三、「紅軍」的特務組織 第三章 中共的特務活動 一、上海的特務活動 二、「蘇區」的特務活動 三、「軍」的特務活動 第四章 敵我鬥爭的檢討 一、調查科所採用的方法 二、對中共所造成的打擊 第五章 結論
10

中共黨的建設理論之研究

申宇均, Shen, Yu-J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共自一九二一年組黨以來,在建黨策略上:經過多次變化,黨的組織才有 迅速發展。因此,本論文針對中共黨的建設,研究其發展策略。 本論文共分為六章:第一章分為三節,敘述共產革命的本質與黨的作用;第 二章分為四節、檢討共產主義世界革命方向之轉變與中共之建立經過;第三章又 分為四節,探究早期中共的建黨策略與其模式;第四章分為四節,探究蘇維埃時 期的建黨策略與其模式;第五章分為五節,探究抗戰時期的建黨策略與其模式。 最後第六章為結論。 全文共為十萬字左右。

Page generated in 0.03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