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台灣國際觀光旅館技術效率之探討何太森, HE,TAI-S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由於國際旅客來台人次成長緩慢,而台灣國際觀光旅館之家數卻不斷上升,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使得其整體獲利率逐年下降,國際觀光旅館業者為求能夠永續經營,提升其經營效率乃當務之急。因此,台灣個別國際觀光旅館經營效率如何評估?影響國際觀光旅館經營效率差異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值得進一步探究。本文以2001年55家台灣國際觀光旅館的普查資料,首先利用資料包絡分析法評估個別國際觀光旅館之技術效率;然後,以Tobit截斷迴歸模型探討可能造成國際觀光旅館技術效率差異之因素。技術效率評估結果顯示:(一)台灣整體國際觀光旅館的規模效率平均值趨近於1,顯示台灣國際觀光旅館的技術無效率主要來自於資源浪費,且在投入資源運用上仍存在相當大的改善空間;(二)絕大多數國際觀光旅館之生產規模處於固定規模報酬階段,而不具規模效率之國際觀光旅館的生產規模均處於遞減規模報酬階段。迴歸實證結果顯示:(一)業務集中度與市場集中度對技術效率具負向關係;(二)旅客類型集中度對技術效率具正向關係;(三)加入國際觀光旅館連鎖集團有助於國際觀光旅館技術效率的提升;(四)位於風景區之國際觀光旅館的技術效率較高;(五)新進者之技術效率低於既有國際觀光旅館的。
|
2 |
問題與非問題銀行經營績效差異之研究 / A Study of the Efficiency Differences between Performing and Problem Banks蕭靜儀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於1991年開放新銀行成立,新舊銀行基於規模經濟之考量,紛紛拓展營業據點,使銀行分支機構家數快速增加,惟主要產品同質性高且容易複製,無法以差異化吸引客戶,價格遂成為主要競爭工具,致資產品質下降,經營績效不佳;此外,部分銀行之公司治理發生問題,甚至發生掏空情形,於是,近年來經營不善之問題銀行陸續出現,由於問題與非問題銀行之經營績效存在顯著差異,問題銀行之存在提高整體金融市場系統性風險,因此,瞭解問題與非問題銀行效率之差異為何?及影響其經營績效之因素有那些?值得進一步探究。本文依據2000~2006年42家本國銀行269個樣本資料,第一階段利用資料包絡分析法評估問題與非問題銀行之技術效率值,第二階段利用Tobit迴歸模型探討可能導致問題與非問題銀行經營效率差異之因素。技術效率評估結果顯示:(一)非問題銀行之技術效率、純粹技術效率相對優於問題銀行。(二)非問題銀行受純粹技術無效率之影響較大;問題銀行則受規模無效率之影響較大,且大部分處於遞增規模階段。(三)已被接管且遭拍賣之問題銀行在越接近接管之前,技術效率值逐年降低,在被接管年度效率值降至最低;曾遭監管且已解除監管而目前仍正常經營之銀行,各年度之技術效率較非問題銀行為差。迴歸實證結果顯示:(一)資本適足率、放款收益率、資產總額對問題與非問題銀行之技術效率皆具正向影響關係。(二)關係人授信比例對問題與非問題銀行之技術效率皆具負向影響關係。(三)非問題銀行之淨值報酬率與技術效率間具正向影響關係。(四)非問題銀行中以官股銀行技術效率表現較佳。(五)存放款利差、轉投資占淨值比例對問題銀行之技術效率具負向影響關係。
|
3 |
國稅局稽徵績效之研究劉國萍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租稅收入是國家施政經費的主要來源,有足夠之財源,各項政策、建設才足以推動,在目前稅收81%均仰賴國稅局稽徵的情形下,國稅局稽徵績效之良窳不僅影響到政府施政之財源,更直接影到國民所得重分配及社會整體資源之配置。本文以資料包絡分析法(DEA),評估五區國稅局84年至93年之相對技術效率,再以Tobit截斷迴歸模型探討影響國稅局技術效率之因素為何。由技術效率評估結果發現:(一)國稅局整體而言在資源運用上仍有相當大的改善空間,無效率的原因部分係因浪費資源造成的無效率,部分則因並非在最適規模下經營。(二)就10年技術效率評估結果發現,國稅局整體的技術效率有逐年提升之趨勢,就各區局而言,北區國稅局、中區國稅局及高雄市國稅局技術效率有逐年提升之趨勢,南區國稅局自89年之後技術效率則有逐年降低之情形。Tobit截斷迴歸實證結果顯示:(一)前年度平均國民生產毛額與技術效率為正向關係, 顯示前年度平均國民生產毛額越高,稅基越大,隔年稅收越多,國稅局技術效率越佳。(二) 北部區域與技術效率為正向關係,顯示北部地區工商業林立,人口多,稅源較為豐富,稅收較多,故北部地區國稅局技術效率相對較非北部地區為佳。(三)逃漏稅比例與技術效率為負向關係, 顯示逃漏稅捐之比例越高,國稅局未作好遏止逃漏稅之工作,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來查核逃漏稅及宣導納稅義務人誠實納稅,反而不利技術效率。(四) 預算達成率與技術效率為正向關係,顯示預算達成率越高,國稅局之技術效率越佳。
|
4 |
台灣商業銀行經營績效影響因素之探討 / A Study of Efficiency of Commercial Bank in Taiwan黃慧琴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係透過金融機構公開揭露之財務報表,及政府單位網站公告的金融資訊,經由統計方法,找出影響銀行經營績效的主要因素。以45家本國銀行及34家外商銀行在台分行,共計79家銀行為實證研究對象,研究期間自民國88年至94年連續7年之財務資料為分析基礎。在研究方法上,係採用二階段進行,首先利用資料包絡分析法(DEA)投入導向模型評估每家銀行之經營效率,然後以Tobit截斷迴歸模型探討可能造成銀行之間經營效率差異的影響因素。
由DEA技術效率評估結果發現:(一)在不同投入產出組合下,台灣地區銀行整體的技術效率平均值介於41.34﹪與73.54﹪之間。代表台灣地區銀行在投入資源運用上仍存在改善空間,在產出不變下,平均而言,可以節省26.46%至58.66%的資源使用量。(二)規模效率平均值介於72.92%與86.89%之間,顯示造成其技術無效率之原因,主要歸咎於資源浪費。迴歸實證結果顯示:(一)控制銀行分行家數將使銀行改善資源配置,其本身之技術效率亦可獲改善。(二)銀行如能控管資產品質,並依市場狀況及本身風險承擔能力,估算適當的逾放比率並設定上限,將有助於提升其技術效率,並可維護資產品質。(三)銀行擴大規模、提高市場佔有率,將可提升銀行經營績效。(四)我國第一次金融改革大幅打銷呆帳之前,銀行經營績效普遍較高。但是從財務面來看,90年以前,銀行資產品質相對較差,原因是放款金額中隱含大量呆帳所致。(五)歐美系銀行之技術效率較高,顯示其母國總行先進之監理制度及風險管理技術,協助其在台灣地區業務之經營具有競爭力。
|
5 |
台灣期貨商經營效率之研究 / A Study of Operating Efficiency of Futures Commission Merchants in Taiwan劉純斌, Liu,Chun-P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國內期貨市場自1998年建立以來將近6年,客戶及交易量均大幅成長,但期貨商家數卻不增反減,經營效率不佳之期貨商,並不會因為期貨市場快速成長而享有利益,個別期貨商為求永續經營與成長,惟有追求經營效率不斷地改善。本文以台灣2002年及2003年兩年度全體合計46家專營期貨商為研究對象。首先,利用資料包絡分析法投入導向模型評估每家期貨商之經營效率;然後,以Tobit截斷迴歸模型探討可能造成期貨商之間經營效率差異的影響因素。由技術效率評估結果發現,(一)專營期貨商規模效率平均值近乎於1,且造成其技術無效率之主要原因為資源浪費,在投入資源運用上仍存在相當大的改善空間;(二)絕大多數專營期貨商之生產規模處於固定規模報酬階段,而不具規模效率之專營期貨商的生產規模均處於遞減規模報酬階段。Tobit截斷迴歸實證結果顯示,(一)網路下單比率與業務集中度對技術效率有正向關係;(二)營業家數與違約或錯帳占總營收比率對技術效率有負向關係;(三)從事自營或顧問業務之專營期貨商的技術效率優於其他的。
|
6 |
我國人壽保險公司經營效率之探討羅敏瑞, Luo, Min Rey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全面開放保險市場後,壽險業所面臨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經營風險亦隨之增加,甚至影響其經營績效。本文以資料包絡分析法(DEA)評估2002年至2004年我國人壽保險公司的經營效率,並找出相對無效率壽險公司改善空間,再以Tobit截斷迴歸模型探討可能造成壽險公司之間經營效率差異的影響因素。其中由DEA技術效率評估結果發現:(一) 壽險公司整體技術效率平均值介於50.98﹪與70.15﹪之間,代表我國壽險公司在投入資源運用與配置上仍存有改善空間,在產出不變下,平均而言,可以節省29.85%至49.02%的資源使用量。(二)純技術效率值大於規模效率平均值,顯示造成壽險公司技術無效率之來源,資源浪費及生產規模不適當所造成的情況均有,但大部分來自於前者。迴歸實證結果顯示:(一)外勤兼職人員比率與技術效率具正向關係,顯示壽險公司僱用兼職人員招攬業務,相對專職人員可減少人事成本,可提昇經營績效。(二)國外投資比例與技術效率具正向關係,即壽險公司因國外投資商品多樣化選擇,可靈活運用資金,提昇技術效率。(三)佣金率與技術效率具正向關係,代表壽險公司支付業務員佣金及津貼愈高,愈能激勵業務員積極招攬業務,增進公司業務績效,以提高技術效率。(四)逾期放款比率與技術效率為負向關係,即壽險公司逾期放款比率愈高,績營效率愈差。(五)市場占有率與技術效率為正向關係,顯示壽險公司市場占有率愈高,對市場的控制能力較佳,在產品銷售亦具有規模經濟,可提昇經營效率。(六)外內勤人員比例與技術效率為負向關係,表示外內勤人員比例愈高,壽險公司易忽略內勤行政人員在核保、理賠及客服等作業品質,將影響公司產品創新及保戶後續權益等,不利公司經營績效。
|
7 |
臺灣證券業經營效率之探討楊家豪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自1991年後,證券商為擴大市場占有率,紛紛以購併策略來擴展營業據點;此外,近年來證券商業務朝多元化發展,過去文獻鮮少探討新金融商品業務對證券商經營效率之影響,加上網路交易之興起,改變投資人之交易習慣。究竟大型證券商比小型證券商具有較佳競爭力與經營效率?影響證券商經營效率之因素又有那些?值得進一步探究。本文以1998至2007年家專業經紀券商276個樣本及綜合券商310個樣本資料,第一階段利用資料包絡分析法分別評估專業經紀券商與綜合券商之技術效率值,第二階段利用Tobit迴歸模型探討可能造成專業經紀券商與綜合券商經營效率差異影響之因素。技術效率評估結果顯示:(一) 就專業經紀券商而言,低用人費率券商之技術效率、純粹技術效率優於高用人費率券商;(二)就綜合券商而言,具外國背景券商之技術效率、純粹技術效率優於上市櫃或具金控背景之券商。迴歸實證結果顯示:(一)股價指數對專業經紀券商與綜合券商之技術效率具正向顯著關係;(二)開辦網路下單對專業經紀券商與綜合券商之技術效率具負向顯著關係;(三)專業經紀券商之營業據點數與技術效率具負向顯著關係;(四)綜合券商之營業據點數與技術效率具正向顯著關係;(五)業務愈集中、業務風險愈高、具金控體系及上市櫃背景則對綜合券商之技術效率具負向顯著關係。
|
8 |
金控與非金控銀行經營績效影響因素之探討 /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Financial Holding and Non-Financial Holding Banks陳添智, Chen, Tien-Chih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自民國90年11月「金融控股公司法」制定公佈施行以來,已核准設立14家金融控股公司,初步完成建構金融跨業經營目標,然嶄新的金融控股公司型態是否能產生預期綜合效益,在金控公司成立屆滿3年之際,實有必要對其投資主體事業-「銀行」之經營績效進行實證瞭解。本論文以94年底45家本國銀行為研究對象,以金控公司成立前後各推3年為資料涵蓋期間,運用資料包絡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簡稱DEA)及Tobit截斷迴歸模型,分別從全體銀行及金控公司旗下銀行二大群組角度,探討金控公司成立對銀行經營績效的影響。
實證發現:本國銀行平均技術效率水準介於56.81%~85.86%間,代表銀行投入資源使用效率仍待改善,其技術無效率來源主要應歸因於資源浪費造成的純技術無效率,各銀行技術效率水準存在明顯差異,且多數非處於最適規模階段經營;金控銀行平均規模效率水準在金控公司成立前後均高於非金控銀行,顯示金控銀行先天在經營規模上即較具效率;銀行加入金控公司後平均技術效率水準明顯提升,且提升幅度高於非金控銀行;銀行透過業務分散、加入金控公司、擴增分行家數、降低逾放比率等經營策略,均有助提高技術效率;銀行公股比率與逾放覆蓋率高低,對技術效率影響效果,視時空環境因素及銀行經營策略而異,銀行資產市占率高低對技術效率的影響,統計解釋上並無顯著性;金控公司透過分散銀行子公司業務、積極整合金控資源、納入保險子公司、增加銀行子公司資產市場占有率等策略,將有助提升銀行子公司技術效率水準。
|
Page generated in 0.027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