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五四」與「三一」運動發生背景之比較研究

第一章:緒論
第二章:近代中韓兩國民族意識的特質(共三節)
第三章:民族主義在「三一運動」中所表現的特徵(共三節)
第四章:民族主義在「五四運動」中所表現的特徵(共三節)
第五章:結論──民族主義對五四與三一的影響及其以後趨勢
在十九世紀中葉,中韓兩國在「西勢東漸」的環境之下,為了應付這種外來的衝激,
放棄了傳統的鎖國政策。當時兩國人民為了適應環境,追求了解西方而這種思想具體
表現在民族主義運動和近代化(工業現代化)的運動中,形成了中韓兩國近百年歷史
的特色。
一九一九年同時在兩國發生的「五四運動」和「三一運動」是愛國熱忱中發展出來的
反帝國主義的民族主義運動。自從對外開放門戶以來,知識份子鼓吹「民族改革意識
」,而一般民眾則甚受他們這種思想之影響。
本論文主要內容,是談討以「民族改革意識」來精神武裝的民眾,如何應付當時列強
之侵略的過程。(約八萬字)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6800
Creators朴明熙, PU, MING-XI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 seconds